搜索
北野(甘肃)的头像

北野(甘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6/10
分享

古镇茶韵里的文人气息

阳光从香樟树的缝隙间漏了下来,青灰色的街石上便显出一道道彩色的斑驳的光影。行进在安溪湖头小镇,双脚覆落在这些斑驳陆离的光影上,心情格外地凝重而沉静。因为铁观音茶庄园旅游节,我来到闽南绮丽如画的山水美景中,馥郁的茶香清气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第一茶都的茶韵意趣。湖头又是清代名相李光地的故乡,想起了李光地“前代贤君识此志,治效辄得史臣夸”的诗句,陡然感到弥漫在街头坊间的茶韵清香里飘逸着一股浓郁的文人气息。

漫步在老城区的东西巷道,新衙、旧衙、问房、贤良祠、宗城土楼,徜徉于连亘一片的李氏故居,寻觅一代名臣李光地的历史遗迹,对这位被《四库全书》誉为“儒林巨擘”的治世能臣不由得心生敬慕之情。青石砌成的古厝之间的高大院墙,就形成了一个个悠深的小巷,有南音闽戏不时从高大的院墙里流逸而出,行走在小巷里的游人不觉间放慢了自己的脚步。阳光掠过院墙栖落在古厝的暗红色的檐角房顶,古厝上空便轻笼一层氤氲的光晕。这座三百年前用红色的砖石建造的院落,连同墙画的红砖拼贴和镶嵌而成的古屋里的一切,似乎都在诉说着李光地清正廉洁的一生。

康熙六年(1667年),清初一代大儒顾炎武移居陕西华阴,二十五岁的安溪才子李光地带着自己撰写的《四书解》《周易解》和《历象要义》等文稿前来请教。顾炎武翻阅文稿,不禁暗暗称奇,厚厚的文稿已经显露出作者丰赡的学术造诣。自此,李光地开始跟随顾炎武学习音韵之学,并致力于宋明理学的探究整理。康熙九年(1670年),李光地考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从此名播八闽大地。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擢为侍读学士。此后官运亨通,累迁吏部尚书、直隶巡抚和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可谓“位极人臣”。身居相位的李光地在革除弊政、澄清吏治、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方面,为清王室的政权巩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湖头镇人说起李光地,无不面呈自得之色。然而,他们说得更多的仍是李光地对安溪物产的推介之功和对地方文化的建树之德。例如,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湖头米粉,就与李光地有着密切的渊源。据说,在康熙皇帝的寿筵上,李光地曾将湖头的笋丝、香菇、肉丝、虾仁炒熟,再加适量肉骨汤和湖头米粉入锅用油翻炒,使之成为康熙“升平嘉宴”中具有安溪地方特色的一道美味,湖头米粉也因此成为皇家贡品。在李氏家庙边上的一个洁净的小店内,我慕名去吃一碗皇家贡品的湖头米粉。当品质上乘、晶莹透明的米粉端上来时,在座之人无不食欲大开。食时感觉细腻柔韧、清香宜人,店内外响起了盈耳不绝的赞叹之声。

吃完湖头米粉,店家奉上一壶铁观音,洁净的小店里开始弥漫一股浓郁的清冽的茶香。从店家口中意外得知,名茶“铁观音”的得名颇具传奇意味,竟是从清代桐城派散文的祖始爷方苞的案几上开始酝酿、升华而成。闻听此言,我不禁纳闷了起来,方苞祖籍安徽桐城亦为名茶之乡,桐城小花茶在明代就素负盛名,曾被封为皇室贡品。方苞又为何对安溪茶情有独钟?翻开《清史稿·方苞传》,才彻底解开了其中玄机,这一切仍和清代名相李光地有关。一壶铁观音,竟然融化了古老的沧桑岁月,滤尽了庸凡生活中累累蒙蔽的历史烟尘,浸泡着两代文人薪火相传、悠远醇厚的个体精神意脉。

方苞初入国子监游学京城时,安溪名儒李光地已是朝中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看到小自己二十五岁的方苞文章后,惊叹方苞是“韩(愈)欧(阳修)复出,北宋后未有”之才。八年后,方苞参加江南乡试第一,京师会试第四,人人皆以为廷试必中一甲,不料传来方苞因母病而连夜离开京师赶往江宁。李光地闻讯甚憾,曾派快马追他回来参加廷试,方苞却坚决不肯。方苞与功名失之交臂,却和李光地从此结下生死之谊。康熙五十年(1711年),方苞坐戴名世案牵连下狱,被判死刑。李光地惶急之下冒死向皇帝上书施救,康熙遂免方苞死罪。李光地彻底改变了方苞后半生的命运,成为其在学术思想和为官理政方面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李光地喜欢饮茶,时常邀约方苞至宰相府邸品赏自己从家乡带来的安溪茶。茶水泡开,常有一股兰花的清香弥漫室内,幽静绵长,韵味无限,丝丝缕缕地刻在了方苞的记忆深处。当时,接踵而至的宦海风波曾一次次把李光地推向风口浪尖,言辞之间常有辞去官累的愿望,而饱经牢狱之灾和忧患之苦的方苞也备感官场政治的昏聩和凶险。某日,李光地望着几案上的茶杯,望着茶叶在杯中舒张迭宕,沉浮不计,舒张如落落君子,蜷缩似林中隐士,似有所感,遂提笔将宋人赵拤《谢许小卿卧龙山茶》中“啜多思爽都忘寐,吟苦更长了不知”的诗句写在了纸上。方苞颔首称是,顺口吟出宋人陆游“石鼎煎茶且时啜,题诗但觉退笔锋”的诗句。叙谈之中,二人真想把繁华的京师当成山高水长的故乡,一杯茶、一本书、一湾溪水、一片山林,清净无为,参禅悟道,恬然闲适如谪仙。然而,人在朝中,身不由己,只有地叙茶吟诗中韬光养晦而已。那个时期,常常是一间书室,两杯清茶,馥郁的茶韵清香里蕴涵着两代鸿儒疏淡寥落的文人气息。

乾隆元年(1736年)秋天的一个午后,京师三礼官署廓外的梧桐叶在凉风里发出噏噏簌簌的声音。此时吏部尚书、直隶巡抚和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殁世已逾十八个春秋了。时年六十八岁的方苞正伏案捧读《皇清文颖》,侍从呈报门外有位儒生求见,进来的便是李光地的同乡邑人王士让。王士让,字尚卿,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生于安溪,自幼苦读经书,却屡试不第。直到四年前,已是四十五岁才考中进士。这次依例奉召进京,前来拜谒礼部侍郎方苞大人。见到昔日师友恩人的同乡儒生到来,方苞非常高兴,便命侍从为王士让沏上一杯家乡带来的桐城小花茶,叙茶间关切地询问王士让的学问经历,大有延揽提携之意。王士让十分感动,又见方苞喜欢饮茶,便将自己带来的一包家乡茶叶奉给方苞。

方苞一见王士让拿出的茶叶便觉眼熟,知是昔日李光地府邸品赏过的安溪茶,但又与昔时所饮之茶略有不同。面前的茶叶曲卷如蜻蜓头,螺旋似青蛙腿,拈一撮似有沉甸厚实之感,投入杯盏竟铿锵有声。尚未注水,已有轻微的香气溢于杯外。于是命人换过杯盏,注入沸水,但见汁液金黄,一股清冽的兰花香气弥漫室内。当年和李光地促膝于室,砥砺学问和品茶悟道的往事便在眼前隐然浮现,方苞不觉双眼有些潮湿。次日,方苞入朝靓见乾隆帝举荐儒生王士让,并把王士让所奉之茶献给皇帝。乾隆发现此茶绿叶赤边、条索密实。命人注水泡开,感觉醇厚鲜爽。一启杯盖,芳香扑鼻而来。轻饮一口,齿颊留香,令人心醉神怡。心下大异,便传来王士让详询此茶来历。乾隆细细观察掂量之后,感觉此茶乌润茁实,粒沉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因而赐名“铁观音”。一年后,着令方苞奉调王士让入内阁在三礼馆纂修《仪礼》,后授博学鸿词科,此为后话。自此以后,铁观音遂成清廷皇室贡品之茶,声名遍传华夏。

湖头镇东面约一公里之外,便是风光秀丽的龙贵山。龙贵山西麓有成云洞,相传古时幽谷涧水,走壁拖云泻入小三潭,形成“成云观瀑”的奇景。午后的晴阳下,我慕名来到龙贵山下,但见黛山秀水,相映成趣,山间云雾缥缈,绿红掩映。山角茂林修竹,清溪流淙,平旷处有一廊院阁楼,名为“成云书轩”。这是李光地休憩攻读经书之所。至今,门墙上仍镌刻着福建巡抚潘思渠亲笔所书的“李文贞公读书处”七个大字。成云书轩的斋壁上留有李光地亲笔题写的一幅书法手迹,内容是南宋诗人裘万顷的《归兴》:“新筑书轩壁未干,马蹄催我上长安。儿时只道为官好,老去方知行路难。千里关山千里念,一番风雨一番寒。何如静坐茅斋下,翠竹苍梧仔细看。”史载,题写此诗的时间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是年李光地刚好四十四岁,正处在年富力强、匡时济世的大好年华。然而,这首诗的内容却流露出了远离官场、归隐乡野的恬淡心愿。李光地为官忠贞笃实,耿介自守,故而备受权臣打击陷害,曾多次以“乞假省亲”的方式试图回避。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夏五月,“疏乞送母还里,许之。”李光地便在家乡建榕村书屋,与亲友讲学其中,世称“榕村先生”。后来又开拓成云洞并修筑成云书轩,朝夕耽于其间,凭栏观瀑,听溪写诗,烹文煮字,著书立说,开始了生命中比较安逸的一段岁月。四年来,陆续完成了《榕村文集》四十卷,《朱子礼纂》五卷。二百五十多年后,民国总统徐世昌将这些文集收录于《清儒学案》, 盛赞李光地“学博而精”。然而,好景不长,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朝廷征召李光地赴朝担任掌院学士兼吏部侍郎。皇命难违,李光地在进退两忧之下题写了这首诗。“何如静坐茅斋下,翠竹苍梧仔细看”便是那时候李光地矛盾心灵的真实写照。

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李光地疝疾猝发,卒于任所,享年七十七岁。此前两月,李光地向皇帝呈上奏定孝惠章皇后谥号,疏中脱漏“章皇后”三字,部议拟将李光地降三级调用,康熙不准,下旨宽免。 李光地磕头谢恩,退朝后病居于家,两月后溘然而逝。殁后,康熙皇帝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黄金千两,谥号“文贞”。其时,方苞正在皇宫南书房任康熙的文学侍从。噩耗传来,方苞大恸,援笔为文,撰成《安溪李相国逸事》,高度评价李光地治国理政的一生“海内号为廉吏,皆得安于其位”。十八年后,李光地的同乡邑人王士让谒见方苞,熟悉的安溪茶香里的兰花气息勾起了一代大儒的潸然泪意,遂有安溪铁观音终成清廷贡品的历史盛事。

佛说,万事万物皆为因缘。当年安溪鸿儒李光地不会想到,在自己殁世后书房时常常放置的那盏家乡茶叶竟会成为后世名茶。当年儒生王士让在南轩读书发现层岩下的茶树时,也不会想到家乡的这种色泽砂绿、青润起霜的茶叶会成为清廷贡品。当年文学巨擘方苞撰写桐城古文时,也不会想到会因自己的举荐之功而成就了一座中国茶都。似乎一切都是一种因缘定数。李光地赏识方苞才华,并拯之于牢狱之中。方苞感其恩德遂对安溪儒生情有独钟。乾隆感佩方苞学问品德,君臣引为知己,所以一经举荐便欣然赐名。君惠吾清风细雨,吾报君满庭花树,一种福报,一种因缘便成就了一世名茶铁观音。

夕阳的晖光已经为湖头镇的村落沐上一层朦胧的恬静的橘色。在一棵古老庞大的香樟树下的茶室里,行走倦了的我静坐于窗边的一张茶桌上。这时候,我的目光穿透了贤良祠上空绯色的薄云,似乎看到了如血的夕阳已经搁到了龙贵山的峰巅,成云洞周边的那些峦峰巉岩、殿拱檐甍也静沐在橘色的晖光里,一派娴雅安然之态。喝一口新沏的铁观音,闭上眼,脑海中翻腾着唐人李中《赠上都先业大师》中“有时乘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的诗句。真想在这个恬静的古老的小镇,久坐于一把老旧的藤椅,执一壶新沏的观音茶,在悠然弥散的茶韵古意里忘却了身外的一切俗念,让久违了的一种原始的诗情画意隽永于心。如果手执一卷桐城古文,啜饮壶中琼汁玉液,吟哦书中清词丽句,心意该是何等的澄澈明净!在湖头小镇,我不禁发出无声的喟叹,若做人如茶,我就选择铁观音。因为铁观音馥郁浓烈的茶韵馨香里就蕴涵着丝丝缕缕的文人气息。像李光地这样的治世能臣,方望溪这样的旷世奇才,他们志节忠贞似“铁”,故能学博精深。他们又兼具“观音菩萨”那样大慈大悲的宽怀品性,故能胸怀黎庶,安邦治国。茶韵悠长,清雅里显至味。人品质朴,疏淡中蕴大德。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湖头小镇,古老的茶禅清气蕴育了李光地这样的治世名臣,而李光地的喜厚德大才凝成的人格魅力又将家乡的茶叶推向华夏四夷。名人名茶相得益彰,才凝成了这个别致独到的安溪古镇。面前的这一杯铁观音,似乎纤嫩的茶叶尖上凝聚着闽南大地的山光水色,清冽的茶液里浸泡着湖头古镇的历史文化,茶香的气息里蕴蓄着一脉相承的文人情怀。叹一口气,再啜一口铁观音,湖头镇的古厝老街,山岚烟霭,连同苍茫面至的闽南暮色,便一起模糊在我的眼睛里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