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玉茹的头像

肖玉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1/20
分享

稻花香里读母亲

稻花香里读母亲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今年小暑开始,连续十多天,天气格外炎热。周末,我们回家陪父母,发现稻花已盛开。“人在屋里热得燥,稻在田里哈哈笑”,农谚概括得真好,稻花就是要迎着暑热开放。

宋人舒岳祥盛赞稻花“稻花花中王……上以奉玉食,粢盛及醴酒。下以饱苍生,亿兆餔其口。”抒发了诗人对稻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我的母亲也偏爱稻花,每到稻花飘香时节,她总喜欢到田间走走看看,眼里充满喜悦与期盼。


母亲对稻花的特殊情感,源自她的生长经历。一九四六年初夏,正是插秧的日子,母亲出生了。这一年,家里的粮食喜获丰收。在外公外婆的眼里母亲就是福星,加上母亲自小聪慧,因而深受大家的疼爱。新中国成立后,外公送母亲上了几年学堂。

待到豆蔻年华,媒人前去牵线搭桥,说邻村有一肖姓青年,读了几年中专,现已回乡务农,担任生产队会计。母亲悄悄去大伙干活的田间察看,只见乡亲们排成队或耕种,或施肥,唯有一青年与众不同,格外惹人注目,他一手拿着算盘,一手拿着本子和笔,穿梭于田间地头,忙着记工分。对读书人打心眼里羡慕的母亲,回去爽快地答应媒人。一九六二年,母亲嫁到了肖家。

在国家困难时期,父亲中专回家务农,心中难免失落,总有不甘。母亲上学时间不多,于是让子女多读书就成了父母双亲共同追逐的梦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管生活如何艰辛,经济如何拮据,父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供养子女上学。

有了父母的鼓励与支持,我们姐弟五人陆续上小学、中学。一九八零年,我考入中师。之后聪弟、翠妹、莲妹和刚弟先后考上中专或大学,走出农村,吃上“皇粮”。我家成了乡里乡亲艳羡的家庭。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是母亲几十年的生活常态。

下田忙活。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母亲按照二十四个节气,适时下田播种、收割。农忙中,时常披星戴月。我们姐弟也不闲着,看牛、割草、烧火煮饭,一个个都是父母的小帮手。

上山寻柴。每到冬季,平坝地区的人家常常缺柴烧,每家每户都要上山寻柴。记得一年寒冬,我八九岁。星期天,鸡叫三遍,母亲背上大背篼,带着我冒着严寒急行几公里,到达长秋山天才亮。在林间寻找落叶枯枝,捞满一背。母亲特地剪了两支刺姑娘子。刺姑娘子是一种野果,枝条上布满小刺,缀满一串串鲜红的小果,尝几粒,酸酸的,涩涩的。带回家,挂在窗前,火红的果子透着喜悦,散发着暖意。

除夕赶工。每到除夕之夜,我们姐弟五个围着灶台,喜滋滋看着母亲翻炒胡豆、瓜子等。等分了年货,我们一个个欣喜入睡。腊月的夜晚,寒意浓浓,我们姐弟早已进入甜美的梦乡。有时一觉醒来,朦胧中,看见母亲在灯光下,静静地穿针走线,为子女赶制过年的新衣。那温馨而又美丽的画面已深深烙在我们心中。到了一九七九年暑期,母亲买了一台“凤凰”牌缝纫机,自学缝制衣裤,再也不用熬夜赶制缝补啦。

母亲几十年如一日操劳,如今七十六岁了,仍不服老,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地干活,那干劲,那精气神,年轻的乡邻都感叹自愧不如。大伙劝她老了好好享清福,她却说“我就喜欢劳动,不干活要生病。一干活,浑身都舒服……”我们想了N多法子劝母亲悠着点。可她当面答应,转身又我行我素。勤劳的母亲干啥事总想一口气干完干好,好强又好面子,遇到事情多了,难免性子急。一急,情绪波动就大,谁劝跟谁急。渐渐地,只好随她,有时我们开玩笑,说母亲是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幸福”的优秀代表。瞧,七十六岁的母亲扛着锄头拿着草帽,迈着矫健的步伐,又走向希望的田野!


母亲是个热心肠的人。家里的农具、生活用品,任由邻舍借用,从不吝啬。路过的人有啥需求,她总是尽力给予帮助。如果恰遇就餐时间,就热情招呼其入座就餐。

母亲走到哪,好事做到哪。在县城带孙辈时,热心助人更是家常便饭。一次,小区两栋楼突然停水一天,母亲就骑一辆三轮,载着盛水器到一里外的水井处,打井水载回小区,挨家挨户送……母亲乐此不疲,能帮助他人,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她时常叮嘱子孙:“你们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多多帮助他人。遇着建桥修路之类,要积极捐款。”


说也奇怪,为人热心,待人大方的母亲唯独对田地寸步不让。为此,没少与邻里发生争执。我曾用古人“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劝母亲退让。母亲认为,越让,别人越得寸进尺。母亲的观点,特像毛主席老人家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为了田地,与人交锋,母亲语言犀利,性格泼辣,再加强悍的气势,不少人本就理亏,几个回合后就知难而退了。

母亲常说“土地好啊,翻过去种,翻过来种,永远有吃不完的粮食和蔬菜。”也许是母亲骨子里深爱着那片土地,土地就是她的精神园地,粮食蔬果就是她的价值体现。就像鱼儿喜爱江河,鸟儿依恋天空,艺术家沉醉于艺术世界。从这个角度想,也就能理解母亲为何那般执爱土地,偏爱劳动了。


田地是母亲几十年最大的耕作园地、收获圣地。因而下田干活和上灶台做美食成了母亲的两大喜好。

一九八零年后,田地分到户,母亲更是将聪慧与勤劳发挥到极致。粮食满仓,蔬果满园,鸡鸭成群。母亲就地取材,做各种各样的美食。

春天,煮青菜,炒花菜,烩胡豆,蒜苔炒肉,胡萝卜烧鹅,红红火火,清香扑鼻。

夏天,青豆成熟了,鸭儿长肥了。石磨青豆花,青豆烧鸭,丝瓜豇豆耙耙菜,清凉健康。

秋天,稻谷丰收了。开学前,母亲忙着蒸糯米饭,磨汤圆粉子,油炸糍粑,满屋飘香。

冬天,猪儿壮了,鸡仔肥了。杀鸡宰猪,熏腊肉,灌香肠,回锅肉,直让人垂涎。

逢年过节,包粽子,蒸发糕,一一端上桌。豆腐乳、红烧鸡、凉拌鹅、麻辣洋芋串,色香味俱全。诱人的香味飘出厨房,飘向广袤的田野。

直至我们姐弟先后各自成家,为人父,为人母,但在母亲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年老的母亲,仍不放手,喜欢亲自下厨,烹饪美食,我们只管当好助手。母亲喜欢向亲友、邻里分享美食。习惯性地自问自答“好吃不?好吃就多吃点。”看着大家享用她的劳动成果,母亲脸上写满自豪与幸福。


其实母亲还是个好学之人。她对新鲜事物特别好奇,且悟性也高。学骑电动三轮车,学开带机顶盒的电视,学用全自动洗衣机,学用智能手机,每一样技能都在短时间内掌握。

游玩名胜古迹,母亲像小学生一样,有无数个“为什么”。记得二零一九年春节,小弟开车,我和两个妹妹陪同父母游古城西安,给老人讲华清池与杨贵妃,华清池与西安事变……母亲听得分外认真,时不时提问。二零二一年秋,父亲八十岁生日,我们姐弟说陪二老去眉山,游三苏祠、观三苏纪念馆,本来担心母亲不感兴趣,持反对意见。没想到,母亲欣然同意。游览中,我们姐弟轮流当解说员,母亲话里眼里都是对传奇三苏的仰慕与崇拜!


斗转星移,岁月蹉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科技日新月异,生活处处智能化。母亲时常感叹“幸好让你们多读点书!”母亲总是对子女寄予更高的期望,总希望子女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偶尔会激励子女:“如果我年轻二十岁,一定要到外面闯闯。你们一个个怎么不读研到外地工作……”言语间对子女安于一隅,流露出些许遗憾。

于是,母亲把希望寄托在孙辈一代。时常鼓励孙子、孙女多读点书,高考报志愿时,小学文化的母亲居然提议;“去读能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专业”。待到孙辈大学毕业后,母亲总要找机会给他们讲为人处世之道。记得一次过节,母亲和孙辈谈话。只见老者语重心长,谆谆教导。孙辈坐在小凳子上微笑着,“洗耳恭听”,不时点头。母亲絮絮道:“乖孙,工作要穿整洁好看的衣服,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领导和同事叫你做事,不要讲价钱,要跑快点哈,累不倒人的。平时少耍手机,多学点有用的……”

别看母亲爱絮叨,但她时常引导子孙注重个人形象,顾大局,识大体。处理事情是非分明,不偏袒。这些都让我们对母亲格外敬重。

漫漫人生,母亲靠着超出同辈妇女的聪慧与勤劳,坚韧与果敢,加上能识几个字,能简单计算,几十年的日子过得倒也顺畅、如意。如今,耄耋之年的父母一个喜欢喝茶看书,悠闲养老。一个却喜欢奔波劳碌,勤耕不辍。父母相亲相守已整整六十年,属于美丽的钻石婚。祝福天下父母永远健康,永远幸福!年年稻花香里说丰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