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芳斌的头像

成芳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01
分享

初秋南山行

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季节,也是农家的收获之际。秋天的场景是对果实丰收的呈现,承载了农家辛勤劳动后的喜悦。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对此情有独钟,总想着置身于这种带着烟火味的农家之乐中,尽情享受农人所钟情的丰收在望之感。

今年的伏天,天气长久闷热,长久持续炙烤模式,直到秋天到来时,闷热及炙烤才有所缓解。处暑过后,闷热和炙烤才渐渐退场。但初秋的阳光依旧晒人,空气中仍带着轻微的湿热。一场秋雨过后,暑气尽消,天气才真正凉爽起来。

8月26日,是这场秋雨过后的首日。天上云彩遍布,没有一丝阳光直射下来,天气特别凉爽,是近几天极少见的舒适天气。我与骑友于上午9时许,从县城南山南路出发,一路向南山方向骑行,经南沙河、西咸阳两个平川村后,直达南山脚下的井神村。这其间,我们享受了特“牛”的田园之美。

我们这条骑行之路近乎笔直,略显缓坡。路宽不到五米,是一条袖珍的柏油路,约二十里左右的路程。初秋的这条村间小路,风景别致宜人,满是田园场景的特征。路两侧栽了槐树、枣树、杨树等北方树种,树冠“搭建”成了一个绿色长廊,极有拱门艺术感,还带着鲜明的田园特色,与诗人笔下描写的田园场景一般无二。我们骑行在这极富艺术感的长廊中,享受着特别惬意的游园之感,仿佛置身于一个漂亮的植物园中。

路边的枣树上,挂满了已经半红的枣子,醒目地映衬在葱茏的树冠上,像极了孔雀开屏时的一刹那。在绿色的“孔雀屏”之上,半红的枣子鲜艳夺目,让人馋涎欲滴。不过,这些枣树是集体所有,行人可随便采摘果实,不经意地一伸手,就能把枣子牢牢地握在手中,让你立马就能解了馋。

嘴边的树后是绿油油的农田,种着玉米、高粱、谷子和各种绿色蔬菜,还有成片的苹果树、梨树、山楂树、核桃树等经济树种。它们都风姿绰约地站在农田里。这些农田植物构成了各别另样的田园式景观。随着我们的向前骑行,似乎在渐次变换着景观的种类,就像是一幕一幕地播放丰收的场景。玉米苗上结了饱满的玉米棒子,从棒子的顶尖处吐出了紫红色的玉米须,鲜艳而嫩,就像是从绿色的玉米棒子上流下了一股紫色的山泉,惹得我们特想深情地触摸。我们晋中一带,种得高粱不多,但也偶尔能见到,黑红色的穗子就像带了头盔的头颅,整齐地安在长满绿叶的高粱杆上,就像是一群叉腰昂首站着的解放军战士,警觉地保卫着这山脚下的庄园。更像是当年军演时,威风凛凛正步走过观演台的陆军方队,昂首挺胸地向观众们示威。

苹果树和梨树上,吊满了即将收获的果子,就像是点缀在树冠上的小型红灯笼和黄灯笼,时刻洋溢着浓重的节日气氛。有的树长得很高大,足有两三层楼高,上面都挂了相应的水果。有红苹果、绿苹果,还有黄黄橙橙的梨,就像是在刻意显摆自己成熟。特别是那高高的树冠之上,挂了几颗或几串红艳艳的苹果,在天空和树冠的映衬下,就像是树上冒出了鲜红的火苗,让人感到既稀奇又突兀,甚至孳生出防火救灾的种种担忧。长得最高的果树,要数核桃树了,一片一片的,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真可谓高耸入云了。这么高的树完全遮挡了后面的植物。上面挂了绿油油的核桃果,就像是从天空中垂下了无数的绿苹果。

一丛丛的山楂果似乎要与满园的植物争艳斗丽,变着各种角度呈现于树冠之上,就像是绿色画布上画出的红梅花,鲜艳夺目,吸人眼球。密密匝匝的山楂果订于半圆形的树冠之上,像极了童话中的彩色蘑菇房,密集地矗立于这山脚下的大处理农田之中,似乎要刻意打造一片极具科技含量的童话世界。

我们仿佛是走进《西游记》中的花果山中,有一种如临仙境的怪异之感。这样别致的田园式场景,在临近井神村时,显得密集起来。我们就像是进了无边无垠的果园中,有一种类似于穿越果园隧道的梦境迷幻感。出发前的不安、浮躁等不良情绪早已被这种漫时光生活完全取代。

我们到达井神村后,骑上了南山脚下的南循环旅游公路。这条路的路面很宽,中间是一条红黄蓝的三色分隔线,像极了缩紧的彩虹,大家都把这条路戏谑地喊作彩虹公路。若一直沿此路骑行,就可横贯太谷全境。彩虹路是应发展旅游业的需求,于前几年建的,全线都特意模拟了缓坡起伏路面,建设质量很高,行人又少,并没有任何的路面损坏。此路建在了南山脚下,地形相对县城要高一点,骑行于此路上,有种绵绵的舒坦感,就像坐在了飞机上,似乎是在空中缓慢地飘。由于地形略高,沿着此路骑行就有居高临下之感,是看远景的最佳之地。我们边骑边向远去的县城张望,城中的那些高楼大厦都历历在目,但因县城的地势低,县城就像巨大脸盆中的一个小盆景。此时我真正体会到了太谷城所处的位置,进而意识到“太谷”这个名称的由来和名称形象性,从此,对“太谷”这个名称不再有模糊不清之感。我们不仅俯视到了太谷,还俯视到祁县东观镇。与太谷城都坐落在同一个巨型“脸盆”的底上,就像是遥遥相望的两块积木。初秋的远景都以绿色为底色,处处都充满了丰收的特色。联想到“山西农谷”这个称谓,不得不承认这个设立意向的合理,把它建在太谷,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们沿此路继续向西滑行,途经西山底村、三台村、美宝山庄,以及各具特色的果园、苗木花卉基地、沿路而建的玻璃蔬菜大棚、农林科研基地,这些场景都鱼贯而过,就像是乘着飞机视察了这些绝美的景观。它们都是当今田园特色的重要补充。突然间,路北闪出一个特别方正的巨型水池,水池的一个边就有三里多长,整个水池都用石块密密砌出,水池周边都修了很宽的环形水泥公路。我们兴致勃勃地沿公路骑行一圈,仔细搜寻着水池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心里琢磨着水的进出和循环方式,打量着这巨型水池边缘的地貌。据骑友介绍,水池是前几年建成的,正准备从榆社县引水。我问,这是什么水库?他却含糊其辞,总也说不清楚,而且不知道这是水库还是蓄水池。他只知这是一个大型的农业水利设施,对附近的农业生产有重大功能。我们临走时,在水池旁一处院落的房屋中搜寻着墙壁上的字,却始终没看到任何名称和标识。但我回到家后,竟从太谷行政区划图上,发现了这个“水池”的名称是“南山水库”。我们边骑车边打量着这个水库全貌,享受着这特大水利设施的远景,看着一群群山鸟在这个未注水的水库里飞来飞去,感受到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痛快。我们都很仰慕这个突然惊现的特殊风景,在此处照了相,录了视频,并把这录制的资料,当作炫耀骑行见识的资本。这一水利设施是南山脚下农家田园式生活的条件和依托。我们骑行的这些见闻,构成了当代田园式生活的一个侧面。这是当今田园式生活的又一个特征。

从南山水库返回彩虹公路后,我们发现对面的路旁有个牌子,上面写着“拗坡”两个字。我们知道这是邻县——祁县的村庄,但却因距离太谷城比祁县城近,这个村的村民们更乐意与太谷打交道。我上班时,在单位的附近,就有一位自称拗坡人的老者在卖水果,一年四季都在车上摆着个水果摊子。他就用这个农用小车拉水果,朝来晚回,年年都在太谷处理(卖掉)家中的水果。但我虽知他是拗坡人,却不知拗坡是个什么样?我们沿着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向拗坡骑行,很快就来到了村里。这个村距彩虹路很近,建在彩虹路以南的一个缓坡之上。这个村的村容村貌很整洁,房屋也很新,街巷排列的十分整齐,街巷路面都是用水泥硬化或柏油铺就。该村由一条南北向的主街贯通,主街又大以宽,在南北尽头各立了一块巨大的影壁,整个村庄就像包在了这两个影壁之中。影壁上的山水彩绘鲜艳夺目,南面影壁上写着五个大字——“富贵喜盈门”,北面影壁上写着四个大字——“福地生辉”。在北面的影壁下,还自北向南放着一个浴盆、一个锯掉一半的半圆形铁桶和一个大铁锅,里面都盛了满满的水。像是祭祀所用,大概今年一直天旱,村民们就以此方式来请求上天降雨。在影壁附近还停着几辆满载苹果的农用车,想必是准备运往市场的。车上的苹果裸露在大街上,没有任何防盗措施。看来,这个村的民风淳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那种环境。这个村只有三百多人,盛产各种北方水果,村民大概都是以水果种植为生的。从村容村貌上看,这个村的村民很富足。我们是从东进入这个村的,在村里转了一圈后,便从村西离去了。临离开时,我们居然发现了一个太阳能发电场所,太阳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场地面积虽不大,却昭示了村民与环保发电技术的亲近。我们在驶出拗坡村时,还发现西侧不高的土体上,整齐并排着十分类似的贮藏水果窑洞。这些设施充分证实了村民做水果买卖的商人身份,他们都是亦农亦商的新型农民。这种境况与附近太谷村庄的生活方式极为吻合,与井神村、西山底村、三台村的生活方式几乎完全一样。我们沿着一条村间小路,忽上忽下地骑行,突然看到一辆小型拖拉机停在路边,走近一看,发现一对老年男女正在配合着打酸枣。在前段时间,我曾在老家闫村碰到过打酸枣的村民,也是开着小型拖拉机,打枣办法与此二人完全一样。我们问这对老者,酸枣能卖多少钱,老人回答,有人六七块钱一斤收购。看来在晋中丘陵一带,都是这个收购价格,商业行情基本是一致的。我们继续向前骑行,又遇到一个叫“中梁”的村庄。我早就知道这个村庄,因为太谷所修彩虹公路的起点就是这个村。它也归祁县管辖,是与太谷接壤的村庄。这个村庄较大,从它的轮廓上就能看得出。在路过一条大街时,我们看到一个临街而建的水果冷库,冷库门面有四五间房宽,建设很有一些特点。冷库门位于一个临街高台之上,高台高度与汽车的拖车一样,一看就知是方便拉运和装卸。这是当地农民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建设库房技术的昭示。在南山脚下的丘陵地区,都建有这种特色的冷库。我们看到这个冷库,似乎体验到了装卸水果的便利,似乎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生活的节奏也似乎慢了下来。

出了中梁村后,我们来到了山西果树研究所,这里是曾经和当今的水果科技之乡,是城乡特点的结合部。山西果树所是个科研单位,职工都挣着工资,都干着和农家类似的果树管理行当。这里曾研发出了“红心”“金冠”等优良苹果品种,一红一黄,又香又甜,闻名遐迩,是山西省果树技术的巅峰之地。农家的田园生活,似乎融入这些科技成分才显得更完美一些。一些曾经的特色建筑,都或多或少地留有痕迹,有个建筑物上还保留了20世纪70年代的特色标识——水泥筑成的五角星。我们一看到这个标识物,似乎回到了那个久远的时代,心里顿感到一种轻松和留恋。这里也有90年代承建的豪华别墅居民区,房屋设计独特,整齐地耸立在一片平房之间。充分见证了当年果树行业的繁荣昌盛,见证了我们晋中农人对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是我们晋中农人的一种时代骄傲。

我们骑行至此,便从另一路径——闫北线返城,经白城村、北洸村、南沙河村、北沙河村后,结束了这次田园之旅。当我们回到县城时,已是中午12点40多分了,历时三小时四十多分。这次南山初秋骑行,让我充分体验到晋中农家田园生活的多层次实在,体验到一连串田园慢生活的具体美好。我相信,这样的生活是真正的农村田园生活模式,既带着浓重的乡土味、烟火味,又包含了当代农人生活中的科技成分,有着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我十分喜爱这种特征的田园式生活,我愿年年都来一次这样的旅行,因为这样才有接地气之感,才能感知到故乡特有的安静和舒适,才能远离各种浮华,才能亲身体验那种带有浓重乡土味的充实。

2024年8月31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