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东南街的老街名是“豆腐街”,因为这个地方水井的水质好,因此据说自从有了这座小城,这地方就成了做豆腐的首选地,后来豆腐街外做的豆腐卖不过豆腐街的,有的歇业,有的挤进豆腐街。不过豆腐街不长,容纳不了太多豆腐店,优胜劣汰,渐渐地豆腐店便定格为街头街尾各一家。
后来井水不能用了,做豆腐都用自来水,于是做豆腐的人就没必要往这条老街挤了。街头的那家便搬到新街去了。
街尾这家豆腐店做豆腐的是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姓翁,不知是哪个顾客第一个叫他“豆腐翁”,也不知被叫了多少年,我懂事以后,要买豆腐,家里人总是差我:“到豆腐翁那里买一块豆腐。”
我在豆腐翁那里买豆腐买了十几年,一直买到我上大学。可以这么说,我是吃着豆腐翁的豆腐长大的。
我大学毕业返城待业。一天去找豆腐翁买豆腐,此时豆腐翁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店里换了两个帮手。一个是乡下来的,据说是豆腐翁堂弟的媳妇苹兰,堂弟在工地出事辞世,堂弟媳在豆腐翁婶婶的劝说下,到了豆腐翁店里当帮手。另一个帮手是东南街尾刚下岗半年的绣玫。苹兰和绣玫都是四十出头的人。
我站在店门口,豆腐翁见我来买豆腐,放下手中的活,切了一块豆腐给我。问我:“毕业了吗?想读研究生还是上班?”我说:“还没找到工作,想自己创业。”豆腐翁问:“要开什么公司?”我说:“还没想好。”豆腐翁笑着说:“要不跟我合作吧?”我听出来豆腐翁是在开玩笑,可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回家后琢磨着和豆腐翁合作的可行性。
我设想扩大豆腐翁作坊,增加品种,并把豆腐和电子商务加以融合。我在电脑上做了方案,自我感觉可以实施。
第二天,我去找豆腐翁。知道我的来意后,豆腐翁笑着说:“我跟你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我认真地说:“我是深思熟虑的。我了解过你豆腐店的现状,你应该心知肚明,你的店已经没有以前那样景气了,如果维持现状,恐怕不久后会被淘汰掉。”豆腐翁说:“我说实话,现在销量确实不如以前,但被淘汰,我看还不会。”我知道和豆腐翁这样的人沟通不是件轻松的事,我有心理准备,于是我耐心地向他说明我昨晚做的方案。
豆腐翁说:“我读书不多,你让我想想再答复你。”我问:“你大概什么时候会想好?”豆腐翁说:“不好说。你不是经常来买豆腐吗?想好我就告诉你。”我只好先回家。
回家后,我把想和豆腐翁合作的事告诉父母。父亲和母亲都是小学教师,父亲说:“试一下吧,先迈小步,一步一步来。”母亲说:“我不看好这件事,但我不反对。”父亲说:“试一试再说。启动资金我帮你筹。”我说:“我找过豆腐翁,他说得再想一想。”父亲说:“那必须的,这样一件事,对他这种做小本生意的人来讲,是件大事,等他想好再说。”
从第二天起,我天天都到豆腐翁店里买豆腐,没有问他想得怎么样。那是第六天,我还没说话,豆腐翁先对我说:“我想好了,你如果诚心想和我合作,我就和你合作。至于怎么合作,我还想听听你的说法。”我高兴地说:“我当然是诚心想和你合作的,家里人也支持。至于怎么合作,我们可以好好谈谈。”豆腐翁说:“那好,下午你来找我,我们好好谈一下。”
下午,豆腐店里只剩下豆腐翁,苹兰和绣玫都回去了。豆腐翁说:“我先说一下,如果合作,苹兰和绣玫是不能辞退的。”我说:“我同意。”接下来,我边喝着豆腐翁泡的茶,边和他协商如何合作。最后做了分工,生产由他负责,销售等事项由我负责。
我和豆腐翁签了合作协议,协议从三个月后生效。签了协议之后,我抓紧利用协议生效前这段时间,办理相关手续,聘请销售人员。
三个月后,豆腐翁豆腐店豆腐生产人员和售货员都穿上了统一服装。豆腐店挂上“豆腐翁豆腐坊“招牌。在东南街豆腐翁豆腐店的售货员是新招的三个人,一个是蔡莹莹、萧乔华和刘邦珲,都是职校毕业的学生。蔡莹莹兼做收银员。萧乔华和刘邦珲主要负责送货上门。
我接受父亲的建议,先迈小步,因此和豆腐翁协商时与他取得共识:在现有的东南街豆腐坊基础上,增加产量。
销售渠道拓展之后,豆腐翁和两个职工忙不过来,于是新招了一个。生产归豆腐翁负责,新职工自然由他挑选。来应聘的有一男一女两个人,都是四十几岁的人,豆腐翁选了女的。登记职工时我才知道她叫连梅芬。
豆腐产品主要是豆腐、豆腐干和豆浆。豆浆之前豆腐翁是不卖的,我和小城早餐服务公司洽谈,为服务公司提供豆浆。
一切开展得顺利。豆腐翁看到进账多于以前,自然也很高兴。而我不满足于现状,想把豆腐坊扩大为豆制品工厂。我把自己的想法跟豆腐翁说了,豆腐翁说:“放进兜里的钱还没捂热,你就要把它拿去扩大生产,不是我信不过你,只是怕投入大风险增大。”我能理解豆腐翁,毕竟他做小本生意时间长了,安稳过日子的想法已经深入他的骨髓,说服他冒险是有难度的。他没有马上答应我,还是像当初和我合作时那样说:“让我想一想吧。”我说:“好,你好好想想。”在他想的时候,我独自寻找厂房。
豆腐翁的儿子在外地打工,女儿还在念大学。一天,苹兰问我:“宋老板你有没有女朋友?”问得有点突兀,我愣了一下,答道:“没有。”苹兰说:“真的没有吗?那我帮你介绍一个。”我说:“好啊。”绣玫说:“老板要求肯定很高,你要给他介绍谁啊?”我忙说:“你怎么知道我要求高啊?”绣玫说:“现在的年轻人不都是这样?”我说:“我要求不高啊,看得顺眼就行。”绣玫说:“那我也给你介绍一个。”苹兰笑着说:“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我先说的,你就不要争了。”绣玫说:“你要介绍一个什么样的人啊?”苹兰说:“我把我侄女阿婧介绍给你。”豆腐翁说:“别开玩笑了,宋老板怎么能看得上阿婧。”苹兰说:“阿婧条件那么好,怎么看不上?”绣玫说:“原来你要把翁老板女儿介绍给宋老板啊,那我不跟你争了。”我才知道豆腐翁女儿叫阿婧。
连梅芬说:“宋老板赶紧认丈人啊!”我说:“都还没谈恋爱,怎么就认丈人?“苹兰说:“这样说,宋老板是同意和阿婧谈对象了?”我说:“行吧,你跟阿婧说,如果她愿意,我就和她谈看看。”豆腐翁笑着说:“真要这样啊?”我说:“你女儿没嫁人,我没有女朋友,这样也是合适的。”豆腐翁说:“那我把阿婧的电话给你,你跟她聊。”
或许是因为我即将和阿婧谈恋爱,豆腐翁过了两天就同意我建豆制品工厂的方案。我便加快步伐,租了厂房,办相关手续。
我和阿婧也在线上谈起恋爱来。从阿婧上传的照片看,她长得很漂亮的。
搬到租用的厂房后,豆腐产品增加了油炸豆腐、豆腐脑等。由于厂房租金和职工工资增加了,我和豆腐翁的收入增加并不明显。
办厂后,豆腐翁只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至于像包豆腐干这样的活,就给职工们做了。闲下来的时间,他就到办公室来和我喝喝茶,说说事。一天,说到后续发展的问题,豆腐翁说:“你读过大学,这事就由你去想了,我老了,再干不了几年了。”我说:“这个企业是你和我的合作企业,有事多协商才对。你还不到六十岁,怎么说老了?”豆腐翁说:“跟你合作这段时间,我看你做人踏实,办事也不冒失,我信得过你。”我说:“你这样肯定我,我当然高兴。你有经验,把把关,这样我就能少走弯路。”豆腐翁说:“好吧,你不嫌我保守就行。”我说:“不会不会。我在想,我们现在算是有一定规模了,销路不能局限在小城了,得把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去,我这边还得招人,另外我还想招个食品加工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豆腐翁说:“人多了,工钱也多了,你得管好,不要搞得挣的钱还不够发工钱。”我说:“这个我明白。”
从作坊到工厂,看起来是一大步,但我们的规模小,充其量只是一个车间。不过管理上肯定得规范化、制度化。豆腐翁习惯作坊式管理模式,自然和我的理念有差异,矛盾在所难免,也时有争执,但豆腐翁每每在要发火时自动熄火。
前几天,做健康体检时,豆腐翁被查出脂肪肝,他紧张地问我:“这样,我还能做豆腐吗?”
我说:“不着急,等所有检查结果出来再说吧。”
知道血检和其他检查项目正常,豆腐翁脸上的愁云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