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乐歌的头像

乐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15
分享

《寻觅青山古镇》

传说,在庐山东麓鄱阳湖畔有个美丽繁华的古镇——青山古镇。青山古镇旁边有姑塘古镇、青山蛤蟆石码头。青山古镇比姑塘古镇要早得多,可惜姑塘现在也衰败了,只有蛤蟆石码头仍然在使用着。青山古镇的繁华与美丽,现在的人谁也没有见过,史书上也无考证,也只是个传说。

青山古镇的繁华现在的人自然无法见到,但是它的美丽——自然风光是无法消失的。于是,我们抱着这种心理去找寻青山古镇的自然风光。明清时代,庐山周边都是没有开发,交通不发达的山区,而鄱阳湖水路上的交通却是无比发达。水面上来往的船只多了,自然要选一个良好的避风港。青山古镇就是这么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它背靠大青山,河面宽阔水深流缓。

我们一行人乘坐九江市10路公交车,大约1小时就到了终点站,来到了大青山北面的山脚下。我们沿着青山古道,走在大青石铺成的山路上。大青石任凭岁月的清洗,仍然坚定地卧在山路上。虽然它颜色变了,表面磨平了,但是信念没变,一块接着一块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山顶延伸着,为爬山的人带来方便。我们没爬多久,就已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于是坐在大青石上休息。路边的树木参天,吹来阵阵凉爽的风,我们感到无比舒畅。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又有力量了,继续朝山上爬去。眼看着就要到山顶了,我们加快步伐,向上飞奔。

我们登上山顶,眼前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鄱阳湖展现在面前。近处一艘艘机帆船矗立在湖面,仿佛触手可及;远处船帆点点,湖对面湖口与都昌山峦起伏。

站在大青山顶,凉风习习,我们心旷神怡。我转身看屹立在右后方的巍巍庐山,原来庐山山脉是东北与西南走向,而鄱阳湖边的大青山是东西走向,这样两山就在湖边形成了一个大夹角,成了天然的避风港湾。

我们开始下山了,朝湖边走去,走着走着,湖水好像已淹没了山脚,只见波浪翻滚,似乎山穷水尽了,心里开始怀疑湖边还有立足之地吗?还会有古镇遗址?

下边又是青石路了,也平坦多了,湖面却看不见了。只见竹木成荫,泉水叮咚,一条小溪向下流去。紧靠着山脚有几栋散落的石头房子,大门紧锁,显得破落不堪,长期没人居住。门前石板铺路,树木繁茂。旁边有一座庙,里面的香火看着很旺盛,供桌上的供品不少。一尊佛像瞪着大眼立在上头。这就是香火旺盛的青山庙。原来的古庙,据九江名人沈家保考证,说是原先搞“破旧立新”运动,把青山古庙的砖拆去修烟水亭了,佛像自然打烂了。这个是后来重修的青山庙。

来到湖边,才发现湖水离岸边还有几十米。这儿有一大片美丽迷人的沙滩。沙滩最上边是一排整齐的大树,不知什么树,但它的生命力一定很强,涨大水时,不怕湖水的浸泡,才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守护在这美丽的湖畔。

沙滩富有特色,由一道道美丽的弧线组成。最上边一道线是鹅卵石组成的,接着一道线是粗沙、细沙、更细的沙,一条条,一道道,从大到小,大小均匀,界线分明。走在鹅卵石上,脚往下陷,咔嚓咔嚓直响;赤脚走在粗沙上,沙粒按得脚生痛;走在细沙上柔软舒适,快乐无比。有的沙子上铺满了小草,成了绿色的天然大地毯。大家在沙滩上绿毯上打滚、嬉戏、拍照。

我想,大概是翻阳湖水向东北方向流动而产生的动力,与北风形成的动力,相互作用,从而把湖水中的鹅卵石与沙粒都推向了青山这个避风港,才形成了这个美丽迷人的沙滩吧!

湖中间一艘艘高大的机帆船不知在忙碌着什么?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大战。开始朱元璋处于劣势,被陈友谅追得在庐山上到处跑,留下了庐山仙人洞“断桥”的传说。朱元璋逃往一寺庙吃饭时,陈友谅追来。朱元璋把方形的竹筷插在地上,长成了方竹子。那寺庙从此改名叫“方竹寺”。后来,朱元璋用“火攻”,以少胜多,重演了三国时的“赤壁之战”。这一战奠定了大王明朝的根基。

一阵风吹来,湖面上掀起一排排一层层波浪,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一浪高过一浪。湖水静静地悄无声息地向东北方向的湖口流去,汇入长江。大浪淘沙,淘去多少风流人物,留下了多少神奇的传说。

青山古镇无处寻觅。青山古镇也是个传说,,只有眼前这美丽迷人的沙滩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