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山峰人(陈刚)的头像

东山峰人(陈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13
分享

吃米粉

吃米粉

米粉已经伴随我大半辈子的生活了。它是南方地区很多人喜欢的一种主食,种类多样,比较出名的有桂林米粉、常德米粉、衡阳米粉、广州肠粉等;做法丰富,如酸辣、麻辣米粉、凉拌米粉、砂锅米粉等;各地有各地的特色,种类、做法、味道上都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米粉美味。

我算是一个老粉迷了,米粉对我有种滤镜生活的感受,吃了一辈子,真心觉得没有一顿能使我好吃到无以复加的味道。

记不得第一次吃粉是在什么时候了,反正是很小很小的时候。过去的米粉店都是小作坊式的经营,读书时,多少次放学回家,路过米粉店前,瞧见店前摆着一张长方形面板,上面放些做好佐料的碗,側面还放着几个大蒸钵分别装着盖米粉的码子有(牛肉、牛杂、肉丝、杂酱等),炒码的就更加难易列举了。旁边一个煤炉子上炖着一锅肉骨头汤,另有一个煤炉上是用一口大锅煮的白开水用来焯米粉之用。还有一个煤炉子上也放着一口锅,锅上放的是蒸笼制作米粉之用。米粉制作是以米为原料,经浸泡、加一些剩饭磨成糊浆形状,再一勺一勺挖入一个铝板制作的容器内,然后放入蒸笼内蒸片刻取出晾晒于一根小竹竿上,待晾好后,须臾,再折叠成片状待用,再根据需要切成条状或丝状。

当把碗内放入油、盐、酱、葱花、味精,然后挖一瓢肉骨头汤放其中,再把切好的手工米粉用开水煮烫后用小篾竹漏沥干放进碗里,盖上肉丝码子等,这道工序才算真正完成。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站在米粉店前,闻着油和葱花的飘香,再看着诱人的黄红色肉丝,米粉的味觉不知在我心里是多大的诱惑?

现在,米粉虽不是主食,也不作为正餐,但常常作为早餐或者解决一下饥饿还是常有的事。但是,在酒席上那种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场合是无需用米粉去粉饰的。

以前吃粉,总想找所谓正宗的米粉去吃,后来在和记粉店、杨玉兴面馆、刘聋子粉馆、津市米粉店、无名粉店等品尝这些粉,大多无差异。无非就是口味重点;香辣、辛辣、麻辣、酸辣一切都没有你感觉的超级口味。

长沙的米粉店就像是披着狼皮的羊,看着招牌都是正宗祖传秘方,红通通的、码子盖一层却都是平常味道,的确,众人之口太难调。

其实一切早有端倪。长沙的米粉常有两个口味特点,一是重油,二是偏辣。就像湖南人一样重口味。长沙的米粉多还融合了其他它省份(尤其是重庆)的小吃和文化,再掺杂上各地方特色料理的洗礼,就形成了长沙人的独特口味。如今去街头巷尾吃米粉,不光是为了好吃,也许更是一种情怀。

岁月的更迭,一切都是自然的轮回,慢慢地,吃米粉些事就遗传到我的后代。现在我女儿、女婿、甚至还有外甥女她们都非常爱吃米粉,每次回长沙就要先去吃一碗米粉后才回家,这是否与米粉的记忆有关?我想或许。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窘迫,工作逝去的岁月,怎么找得回来,你曾经的微笑却在回忆里散不开。吃米粉这件事或许能提供另一种看待世界,看待自我的视角。

如今你走在马路上,长沙的米粉店如雨后春笋般铺满街头巷尾。它极大的诱惑着人们的肠胃,方便了许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市民和打工族。

长沙的米粉更是一种味道,是一种只能用眼睛感知而难已用言语来形容的味道。它还是一种饮食文化,它依人群而建、老少、雅俗皆宜。你想它,但不唯一的依耐它。但它留最后一点饮食文化的尊严,也留给了自己一席之地。

米粉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这个行业的结构、发展方式、产业模式和区位优势等客观因素造就了花钱不多、装修容易、手续简单、开设方便等因素,因此,街头角落四处有粉店就成为很常见的事了。但是,如果要把米粉行业办成规模的产业来,就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墨守成规,敢于推陈出新,在长沙米粉店泛滥的情况下,呈现出一个别具特色的米粉连锁店来。毕竟,实力才是最大的底牌。

草于2019.7.11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