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之名于《尚书•禹贡》中记载:远古时期天下分九州,其中“淮海惟扬州”,意指淮河与黄海之间是扬州,这里所指的扬州范围很广,在如今的东南沿海一带,为九州之一的扬州。后人将“惟”通“维”,便把现在的扬州又称之为维扬。而今天我所讲的维扬是指我们扬州及其周边一带,区域地理位置大致为东到泰州;西接六合、天长;南过镇江;北至高邮。以上四至内与外的改革开放以前的建筑明显是有地域特色的。
谈到建筑,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我国古代建筑根据屋顶形式可分为硬山式、悬山式、庑殿式、歇山式和攒尖式等五大类型构造方式;屋檐有单层、双层和多层形式。因庑殿式、歇山式以及攒尖式双层或多层是宫殿、寺庙和亭台楼阁常用的,不是今天要讲的重点,包括还有其他特殊类型构造方式的建筑。所以本文所谈的“建筑”主要是针对一般性民居单层硬山式而言的。
(扬州明代建筑文昌阁)
1997年中秋节前,我从扬州渡江路老汽车站乘坐长途汽车南下浙江温州走访调查古民居一个星期有余,正赶上温州老城区改造。当时发现除部分特殊建筑以外的温州古民居建筑建造的相对矮小,老城区沿街、巷很多两层建筑看起来也并不是很高,这就说明可能跟沿海季节性台风经常光顾有一定的关联。
到了2011年中秋节后,我从扬州火车站乘火车一路北上京城,晚上就住在老城区大栅栏,以便于更进一步走访了解北京老城区古民居建筑风格。北京老城区建筑以明清建筑为主,其它还好,民国时期有所区别。老城区古民居建筑总体看起来较为宽大厚重,屋面较南方城市平缓些。前后还去过上海(松江),江西婺源,安徽皖南,浙江杭州,山东枣庄(台儿庄)、临沂、济南,以及江苏的徐州、连云港、淮安,还有周边的南京、镇江、泰州、苏锡常等地实地走访调查当地古民居建筑风格。由于本文重点涉及其特征不多,所以在此对南、北方古建筑不一一赘述。
在这二十年的走访调查当中,还发现我们扬州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到民国时期古镇原貌,十分难得,这一块政府当引起重视,适当的时候可以对古镇人文历史进行深度挖掘研究并开发利用。
(扬州一明清古镇修复后的照片)
扬州是全国第一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500年的城市建设史。至今扬州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尚存明、清、民国时期约50余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其中有600多处保存完好。通过走访调查很多关于扬州古建筑以及相关资料发现,这些历史建筑总体上存在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其中之一便是屋面较北方显陡些。
因为扬州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水充沛,尤其到了梅雨季节或者雨大时更为明显。这样的屋面以便于快速将雨水排走,使屋面不至于积水;南方沿海地区相对矮小的古建筑是为了考虑到台风经常光顾使建筑更具有抗台风的安全性;而北方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屋面瓦面宽大渐缓,更有利于抵御风沙。那么,古徽州(江西北,安徽南)地区则不需要考虑这些,所以建筑更显多样性,当然还有一部分社会经济等其他方面的因素。
(扬州市彩衣街清代建筑杨氏住宅迎街南门)
“南秀北雄”一开始是形容我国南、北方自然景观的。后来人们为了生存,在对大自然改造和逐渐认识过程中,为了更有利于自己的生活,渐渐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状况后,通过历史的沉淀而更加适应自然的“建筑”,后来这些建筑就多了一份人文因素了。因此,各地的建筑也随当地环境变化而变化,这就叫顺其自然,这就是我国古建筑最终呈现出“南秀北雄”形状特征的真正原因。这里我简要的举两个地方建筑风格明显的例子:一个是古徽州,一个就是山西太原。
我先来讲一下古徽州,古徽州多以地貌特征坎、坑、溪为主要聚集地,远离沿海和沙漠戈壁,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达2708毫米;而太原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市区坐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海洋性气候对境内的影响,形成了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只有456毫米。所以太原的古建筑为了更好地顺应当地自然生活环境较徽州古建筑呈现出典型的“南秀北雄”原因之所在。还有,除了特殊的政治历史和经济文化以外,因南、北方自然条件不同,影响南、北方建筑结构形式和生产、生活设施不同的:例如华北地区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西南地区亚热带的高脚楼、北方游牧名族的毡房与帐篷等等差异的民居建筑风格。
(扬州市东关街清代建筑长乐客栈迎街北门)
有人说我们扬州古建筑其实就是“徽派建筑”,还有人说我们扬州老四合院跟北京小四合院大同小异。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认为呢?那是因为我们扬州的古建筑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纲领性的概念词汇来概括扬州及周边地区建筑风格的整体特征,使研究我们扬州地区古建筑的专家、学者无从入手,调查研究也没有一定的方向性。讲到这里我就想到了我们江淮地区的淮扬菜,尤其是我们扬州地区的维扬菜现在更是饮誉天下。维扬菜就是在自身菜系基础上汲取了各大菜系之精华来适应我们扬州及周边地区当地人的口味,我们把它称之为维扬风味。扬州古建筑群也呈现出这样的道理。以地域来划分与我们扬州有关联名称的还有古琴之广陵琴派、盆景之扬派盆景等等。
扬州地处南北交通枢纽京杭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两淮盐业的中心位置,区域位置十分优越,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因盐业的繁荣再度兴盛,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重要的商品贸易集散地之一。除以明清盐业、漕运业以外还有各种手工业也欣欣向荣,成为南来北往重要的制作加工和消费型城市。扬州自古风流繁华,市肆密集。孔尚任曾感叹:“三年看熟扬州肆,富豪宅第密鳞次。垣高于城楼碍天,人在楼下如蚁类”。城市的扩充,人口的增长,同样也为扬州带来生活起居必需品的产业发展,最明显的应当是以居住为主体的各类建筑,而这些建筑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扬州一集镇上残破的古民居南大门)
扬州历史上战乱甚多,尤以清军入关后的“扬州十日”为最,对建筑的完好保存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其后,又逢历史运动中的各类人为破坏,最终使得扬州城内的各类特色建筑惨遭灭顶之灾。除了以民居为主的普通建筑之外,留存至今的特色建筑更是凤毛麟角。我们的地域建筑研究近年来大有中兴之势,积沙成塔,我们每个人当怀有历史的使命感来逐渐还原传统建筑的历史全貌。
扬州因特殊历史文化和经济地位,从隋唐到明清一直都真实地存在着一个以扬州为核心的区域类型建筑群。多年来,我走访调研很多地方的古民居、古建筑,发现我们扬州及周边地区建筑风格还是或多或少受到了南、北方建筑的影响。在未形成自身建筑风格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南、北方建筑之优点,加上汉唐以来不断有外来人员来扬州繁衍生息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来建筑风格,适应自然、相互融合以达到某种平衡。从而最后形成了这一带以我们扬州为中心区域的建筑风格群,我把这个范围内存在有一定共性特征的古代地域建筑归纳为“维扬建筑”风格。关于具体维扬建筑的门头、门饰、屋脊、墙体以及内外构造、装饰等细节部分,我会在《维扬建筑》专著中详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