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国林的头像

陈国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25
分享

回访高中母校 追寻青春记忆

“金秋十月阳光灿,回访母校忆青春;母校变迁惊人喜,朗朗书声触情深”阔别高中母校——沾益一中三十八年的我。随着年岁的增长,岁月的洗礼,经常忆起就读高中时的往事。一直想回母校看看,目睹母校的发展变化。

2023年10月19日,我鼓足勇气联系上在校任教的师妹冯良英老师。说我想回母校参观校园,并将我出版的新书《难忘的记忆》赠送几本给母校的图书室留作纪念。冯老师听讯倍感欣喜,并将此事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校领导十分高兴,表示热诚欢迎和感激,还安排专人等候我的到来。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自驾导航直奔沾益一中。刚到校门口,宽大气派的学校大门及右上方镶嵌的“沾益区第一中学”红色校名吸引着我的眼球。让我激动万分,欣喜若狂。刚进校园,学校党委副书记顾林和师妹冯良英老师,早已在校门口等候多时。一见面,两位老师就亲切地对我说:“欢迎陈老师回母校!我们带您先参观一下现在的校园”。

在两位老师的引领下,我在校园内漫步游览,驻足参观。记忆中,上次到母校还是2001年母校60周年校庆时,至今也有22个年头了。现在的沾益一中,大门朝西双开,进门就是一块“笃信好学,求是竞先”黑色大理石雕琢的金色醒目校训。

校园内道路宽敞整洁,满院绿植,鲜花簇拥。道路两旁立满学校简介、校规校纪、先进人物事迹和各种文化宣传栏。绿化地带建有“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雕塑,让红色基因血脉,在学校得到赓续传承。还有“孜孜求索”“学海无涯”“志在四方”“精气神”等精美石刻文化,让整个校园充满浓烈书香味。现在的母校真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

校园以“四合院”式的教学楼“书山院”为中心,“书山院”前建有徐霞客雕像和层次分明的方形清流水池。“书山院”教学楼右边,建有行政办公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学生宿舍楼与食堂之间是宽敞的运动场,运动场中心地带是篮球场和排球场,四周全是塑胶彩色跑道。运动场下面是地下停车场,可容纳上百辆轿车停放。

“书山院”教学楼左边,建有六层高的“学海楼”和教职工宿舍。“学海楼”主要是高一年级使用的教学楼。还有干净整洁的公共卫生间及消防水泵房等附属设施。以前,教学楼“书山院”后面还建有一道朝东开的大门,这道门早已被封闭。原本,从此门外出沿台阶往下过马路,就是沾益县城有名的南盘江“东风闸”大桥。

走进“四合院”式教学楼“书山院”,仿佛在巨型天井里。这栋楼是高二三年级使用的教学楼,白天抬头就能仰望蓝天白云,夜晚可观星空圆月,每层走道相通,层层都有独立卫生厕所。一楼建有精美别致的新华书店书香坊,各种学习用品用具及工具书应有尽有,方便学生急需购买。还建有专门的图书阅览室、心理教育咨询室、校园超市,还有一个能容纳五六百人的多功能演艺报告厅。

整栋 “书山院”教学楼外观设计独特、美观。正面门头上方刻有“书山院”和“团结、惜时、严谨、活泼”耀眼大字。这栋教学楼宽敞明亮,能容纳30个班级1800人上课学习,算是学校的心脏。我站在走廊内四处探望,校园文化挂满墙面,还有优秀教师及各年级优秀学生榜样名单。

当我走进高二年级老师办公室,多年未见面的师弟安文彪老师就在这里办公。我两一见面就叫出对方的名字,又问到我的高中同班同学在校任教的金学强、陶国云两位老师时,高二年级主任邵金林老师指着墙面的监控视频说道:“陈老师!您看,正在上课的这位就是金老师,那位是陶老师”。

我来学校的事,没有告诉两位同学,是想给他们一个惊喜。目前,在沾益一中任教的同班同学只有他们两位。他们默默地在母校教书育人坚守30多年,如今也跟我一样双鬓花白。两位老同学,下课就急忙前来跟我相见畅聊。

回想起三十八前的我们,都是八五届高40班的青年学子。那时的我们,青春韶华,阳刚奋进,勤奋好学。现如今,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仍在各自的行业不同的岗位继续奋斗着。说起我们当年的班主任教语文的吴文淑老师,教数学的黄继强老师,教英语的陶之才老师,教历史的张萍老师,教政治的吴宗元老师和教地理的梁恒丰老师。他们都光荣退休多年,并都在外地安度晚年,现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听说教历史和地理的老师已离开人世。

忆起当年的母校,我清楚记得。学校大门朝南面开设,大门正对面建有一个“沾益电影院”,电影院左侧高台上是我们的男生宿舍,瓦屋面土坯房。男生宿舍后面是女生宿舍和十多间教师宿舍,也是土木结构平房。还有一块唯一的球场,球场边有双杠和单杠,体育课基本都在这里上,听说,也就是现在的男女生宿舍楼位置。

记得,先前的沾益一中大门内。左边是四层楼高的“7”字形砖混结构教学楼,教学楼前有一间瓦屋面图书室,有两张砖砌兵乓球桌,还有一个简易公共厕所。还有几棵生长茂盛的槐树、柳树,靠近教学楼的槐树上挂着一个古铜色吊钟,学生上下课有专职老师敲钟。

大门右侧是三排教师宿舍,也是土木结构瓦房。宿舍后面有一个防空洞,洞口处草木丛生,没人敢进入,学校也不允许人进入。校园的北边是学生食堂和大礼堂,都是土木结构建筑。现在的母校,三十八年前的所有建筑物和树木都已不复存在,被幢幢高楼取代。

听说,现在的地下停车场就是当年的防空洞改造的,是建校时为备战而建。唯一留下的就是那个古老吊钟,是建校初期正值日寇入侵南疆,美国空运大队(飞虎队)入驻沾益,担任驼峰航线军需物资空运任务。因飞机的轰鸣声太大,经常淹没学校上课摇铃声。

时任沾益县长兼任沾益一中校长张伟,跟美军翻译到校教英语的外聘教师协商,从美军飞虎队索要来航空炸弹壳,改造成吊钟供学校上下课敲钟使用。这个吊钟保存完好,现已成为沾益一中的瑰宝,仍然挂在校园内,作为铭记校史的物证,并取名为“警钟长鸣”,亦是警示教育之文物。

短时校园参观结束。母校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还专门为我举行了《难忘的记忆》新书捐赠仪式,并进行了座谈。书中《艰难的求学路》《我的高中班主任》《我的高考前最后一堂课》文章,记录着我就读高中母校时的真实故事及点滴生活。校长丁文贵、党委书记庄爱理等领导分别跟我握手,表达敬意与谢意!丁校长热情地对我说道:“欢迎陈老师回母校!感谢您为母校赠书!您是我们师生学习的榜样!”并赠送了我一本《晨曦》校刊。

座谈时,丁校长和庄书记分别向我介绍了高中母校——沾益一中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沾益一中创办于1941年9月,前身为沾益县立龙华初级中学,取名“龙马精神,华国文章”之意,曾是中共地下党沾益中心县委活动重要基地。1950年5月更名为沾益县初级中学,1969年2月改名为沾益县第一中学,1984年更名为曲靖市第二中学,1998年3月恢复为沾益县第一中学,2016年更名为现在的曲靖市沾益区第一中学。

现在的沾益一中,历经8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与发展,已成为云南省二级一等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74亩,总建筑面积53100平方米。在校学生2560人,43个班级,教职工215人。各种教学设施设备齐备完善,全部实行信息化教学与管理。

新时期的沾益一中,在沾益区委区政府和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不忘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理念。以“办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精品学校”为办学目标。大力弘扬“勤勉执着、敢于担当、追求不凡、崇尚实干”学校精神,以“笃信好学、求是竞先”为校训,以“严慈互济、教学相长”为教风,以“乐学善思、孜孜求索”为学风,落实“高标准、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学校现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曲靖市文明校园、健康校园、法治校园”,被曲靖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被沾益区委区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短暂的高中母校回访。让我亲眼目睹了沾益一中8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和取得的辉煌成绩。让我追寻到自己的青春记忆和昔日母校的校园生活往事。作为曾经就读于沾益一中的一名学生,看到母校的发展变化,心感自豪与欣慰。母校——沾益一中,是我人生的起点和转折点。三年的校园生活既有我的艰难困苦,又有我的欢声笑语。感恩母校给我带来求知欲望、勇敢拼搏及关爱之情!昔日的高中生活,让我终身难忘,永远铭记。

此次母校回访,让我深情感悟道:“母校诞生八二载,风雨兼程展风采;不忘初心担使命,教书育人勇前行。培育人才数万千,各行各业皆能见;为国为民勤服务,各显身手展宏图。铭记历史感党恩,勤学苦读美前程;青春年华不虚度,唯有读书才有路。感恩母校和恩师,终身难忘校园事”。

新时代,新思想,开启新的征程。在此,衷心祝福我的高中母校——沾益一中,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继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桃李芬芳、前程似锦、再创辉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祝母校的明天更美好!同祝母校的师生身心健康,青春永驻,万事顺意!(陈国林 2023年10月22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