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陈国英
党和政府以及扶贫干部给予他们的温暖,让贫困户挺起坚实的脊梁,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庞。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题记
笑容在老人脸上绽放
在城埠村村委会,我看到一栋三层小楼矗立在村委会和村卫生室旁边,与村部和卫生室构成丁字形造型。我数了数,每层楼房有四个房间,共十二个房间。同行的镜坝镇副书记兼城埠村第一书记肖皓文告诉我,这是城埠村的集中保障房,安排孤寡老人贫困户在此居住,另外村里还有八套分散型的保障房,一共有20套保障房。
我眼睛一亮,对于这种集中型保障房,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我问:“是基于什么原因考虑到在这里建了十二套集中保障房?”村党支部吴燕书记告诉我,一是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村部和卫生室就在旁边,老人们有点什么事,照顾起来也方便,二来孤寡老人孤苦无依,最怕孤独寂寞,在这里也热闹喜庆。虽然无形中也大大增加了村干部和扶贫干部们的工作量、多操更多心、多做更多事,但只要老人高兴、觉得方便,他们累点苦点也没什么。
我到处走了走,上楼问了问那里居住的老人们,确实如此,她们都对镇村两委班子的贴心而周到的照顾和时时处处为她们着想感到非常满意。
一位姓刘的老人主动向我们打招呼。她告诉我,她就住在二楼最左边的一个房间里。她还自豪地告诉我,她也是一位有着五十六年党龄的老党员了,2019年2月曾受到过市委书记李炳军同志的接见。说话的时候,她把胸前的党徽亮给我看。我看了一下贴在她房间门口墙上的几张公示牌,知道她叫刘生香,83岁,也是一位低保贫困户。她的帮扶干部是陈国正,镜坝镇党委书记。
老人热情地拉住我的手不放,我说“您带我去你那里坐坐吧”。进到她的房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国家领导人的画像,张贴在房间桌子的上方正中央。
出于好奇,我问她:“老人家,您为什么要把习大大的照片贴在墙上呢?”
“我今天能过这样好的晚年生活,多亏了有这些帮扶干部、多亏了有党和人民政府、多亏了有共产党呀!所以我要把习大大的画像贴起来。”
这么有纪念意义的画像被她贴在她的房间,我立即请摄影师帮她抓拍了张照片。我们和几个村干部一起拥着她,把她围在中间,背景就是画像,她笑得像孩子一般。
她说如今的她很满足,隔壁就有卫生所,哪里不舒服,一叫,医师就来了,上门看病、测量血压、检查身体等服务;村部也就在楼下,有事村干部随叫随到,周到热情。
下午,我们去别处采访回来时,又碰到了她,知道我也是陈家人时,她孩子似地偷偷地把我拉在一边,贴着我的耳朵说:“我存了陈书记的电话号码。”
我笑着问她“那你存到陈书记的电话号码来干什么呀?”
她答:“是陈书记那么好的干部想到了我,把我从孤零零的地方搬到这么好的地方来,还时时挂念我,我一点都不孤单了;村里对我照顾得也特别好,我要领大家的情,记在心里。陈书记还说了,我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打他电话。”
看她的年纪那么大,觉得依她当时的条件应该没机会读书,我问:“你认识字吗?”
“不认识”
“那你不认识字你怎么打他电话呀?”
她告诉我,前几年她家老头子在世时,她想陈书记时,就叫老伴拨通电话,她再说话;现在,她就叫村委的工作人员或者趁外嫁的女儿回来看他时帮忙拨打。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陈书记真是好呀!好人哪!他对我那么好,我心里也有他,经常念着他。”
她说有一回陈书记工作时不小心扭伤了脚,她知道后,担心得不得了,立即打电话问他有没有涂药什么的,当知道用了药后她才把心放下。
听她陈述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想起中午陈书记和几个他负责帮扶的贫困户在一起谈心时其乐融融、问寒问暖的情景,是那么的温馨和温暖,看贫困户和他交流时的自在和亲热劲,就明白他的帮扶工作确实做到家了,他已经走进了贫困户的心里。
临行前,我请摄影师帮忙拍下了在场老人们和村委干部们的合影,留下珍贵的影像。在镜头前,无论孤寡老人还是这些最基层的扶贫干部,一张张脸上洋溢着笑,连眼睛里都是笑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付出也是得到。
在这里,帮扶干部们为自己多年来辛勤付出取得的成绩而充满成就感;被帮扶的孤寡老人们为自己老有所依而满足。
直到我们临上车出发,刘生香老人还紧拉住我的手不放。她的手是温暖的、湿润的;透过她的手传递过来的温度,我知道,她的心也是温暖的。
她正沐浴在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及关怀之下,幸福地享受她的老有所靠、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这是以她80多年的人生经历里想不到的,也无法想到的。一瞬间,我更明白也懂得了,像她这样的老人为什么把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画像端端正正摆在房间正中央的缘故。因为,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些老人,她们心里也充满着无限的感恩和感激。
奇迹在贫困户中出现
在镜坝镇城埠村,贫困户钟兰復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说起钟兰復,人人都竖起拇指称赞。不仅是因为他刚毅正直、无私无畏、乐于助人的性格,更在于他自立自强、走出困境、摆脱贫困的脱贫致富事迹。特别是在贫困户面前,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时间回到2017年,那时的钟兰復完全是另外一个人。身患残疾的妻子廖莲英因病突然离世,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再次遭受打击,钟兰復一度意志消沉、精神不振,借酒消愁,整天浑浑噩噩,原本精心种养的农业产业也全都荒废了。第一书记、帮扶干部肖皓文得知后,第一时间带着自费购买的牛奶、水果上门了解情况并予以情绪安抚和思想开导。
“兰復,人死不能复生,以后的路还长。你要相信党和政府,现在的政策那么好,生活一定能够好起来,你也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加油!”
一次两次三次.....在肖皓文长达半个月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下,终于有了回应:“肖书记,非常感谢你这段时间对我本人及家庭的关心。我想了很久,我觉得你说的很对,我要振作起来向前看。我准备在家搞养殖种植,我儿子去家具厂上班。我相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有你的帮助下,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钟兰復在电话那头坚定地说道。
“钟兰復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只要他决心做的事情都会全力以赴做好,他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我很佩服他!”原本不看好他的村民廖为华说到。
在帮扶干部肖皓文的指导下,钟兰復开始着手他的养殖种植业。起初,他只是把自家的2.9亩土地种上了花生和蜜桔,8亩鱼塘放下了鱼苗,精打细算下一年的收入满打满算只有1万元,于是,他有了养鸡的想法。想法有了却没有技术,帮扶干部肖皓文了解情况后,帮他找来养殖专家,经过一番的培训和他本人的认真自学下,他购买了230只鸡苗进行养殖,开启了他的养鸡产业。2017年年底,在钟兰復的辛勤劳动和精心养殖下,一年的种养收入就达到了2.6万,再加之儿子家具厂3万元的务工收入,全年家庭收入达到5.6万元。当年,钟兰復实现光荣脱贫。
他笑着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没有帮扶干部的全力帮助,就没有今天的钟兰復,我十分感谢他们!”
2018年、2019年钟兰復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今年,他还积极响应党的好政策,认领种植了3亩优质水稻。村里发展村集体经济准备进行特色养殖,发展鲫鱼和小龙虾,打算交由钟兰復管理。对他来说,今年又将是丰收的一年。
在日常生活中,钟兰復在村民眼中是有一说一、不苟言笑、公平正义的“钢铁直男”。尽管他不是党员,他也一直积极参与、积极响应村内的各项事务,在宣传政策、调解纠纷、议事论事时他总是在现场说出自己想法,总是能说几句公道话,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果不其然,在2018年“两委”换届时,经过组里评议推选,他成为了潭前组村民小组长。在上任后的第三天,就迎来了新挑战,村民钟远发与钟兰庭因屋檐水流向问题发生纠纷,钟兰復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往了现场进行调解。由于双方情绪激动,钟兰庭甚至还放出“狠话”:“不改屋檐水流向,我就把钟远发的房子给拆了。”进行一番调解后,双方同意钟兰復提出的全组村民开会评理的提议。后来经过全组村民的评议和钟兰復的推动下,化解了这场邻里矛盾。他说:“组里选我当组长是信任我,我必须公平正义处理好每一件大家关心的事情,服务好大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业已花甲之年的他,主动请缨、主动靠前,积极参与村内疫情防控工作。他几乎“无所不能”,他是不惧风寒、坚持早到换岗的“卡口执勤员”;是佩戴志愿者袖章,一辆电动车包办、频繁进出送货的“红色代办员”;是深入村组一线,用“土话”不间断喊话的“政策宣传员”,在城埠村的疫情防控一线,你总都能见到那个满头银发、个子矮小的身影,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钟兰復是这样回答的,他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的小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现在国家这个“大家庭”有难,我必须站出来,付出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回来的路上,我的心情一直久久无法平静下来。这些各层面的贫困人群,感受着、体会着党和政府以及扶贫干部给予的温暖与大爱,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必将回馈和融入这爱的国度,用更加奋进的姿态迎接自己崭新的未来,与祖国一起走向繁荣富强复兴之路。
2020.12.12
(首发于2020年12月《今日南康》第11.12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