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池诚的头像

池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3
分享

品 味 秋

对于秋天、秋色、秋水的种种,有些年纪和阅历的人应当都能说出其一二来。秋分过后,漫步在渭河边上,看着仍然葳蕤不减的遍地青绿,我仔细地品味起这秋天的景致来,黛色的远山、青悠高远的天空和头顶上咯咯飞过的燕队,思绪似乎被带远带高了,突然觉得对于秋有了些不同以往的认识来。

秋是一年四季之一,秋是暑热与严寒的过度,秋代表着收获和累累果实,秋是香山的红叶,秋是西湖的潋滟,秋是故乡天边最后的一抹温柔,是王勃眼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沉醉,是《长安秋望》中杜牧心里“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一声感慨,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深深感叹,还有苏东坡“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满满爱恋……仔细品味秋,才知道秋的多彩妩媚,和秋丰富而不炫耀,多彩而不妖娆的品质。

小时候对于秋,确实认识上粗糙简单了些。往往等一场又一场秋雨过后,弟兄几个脱下一身短打,换上母亲早已浆洗过缝补好的长衫长裤,几个人帮着父亲把地里成熟的玉米、高粱、谷子、黄豆 、红芋、萝卜、辣椒等等统统搬回家,该晾晒的放在院子的木棚子上、高台上,该挂着的就在老屋的门边上、山花墙上一串串一溜溜的挂着,胖乎乎的红芋放进已经清理过一层土皮的红芋窖中。萝卜的保存要经过简单的处理,把萝卜缨子一个个用刀切下,在秋阳下晾晒几天后,用沸水煮一煮,拧干水分后一层层放进祖上留下的大涮瓮中沃酸菜;去掉缨子的大萝卜绿白分明,在院子的小菜园中挖出一个两三尺深的土坑,萝卜一层层码整齐放在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土坑中,然后,盖上厚厚的干净黄土就算万事大吉。

等一家人热热闹闹忙忙乎乎地把秋天的这些收获一项项安排好了,故乡的秋天也算走到日子的尽头。一个晚上,静静地一场雪把故乡的原野覆盖上一层晶莹的银白,日子似乎也开启动漫模式,人们一个个穿上笨重厚实的棉衣棉裤,走路干活都不紧不慢慢条斯理的。

踏着半拃厚咯吱咯吱叫的雪,父亲带着我们兄弟几个一起从田里收回秋的最后果实——一棵棵头顶雪花的大白菜,去掉外面几层白菜帮子留作酸菜,白菜心被一个个整齐地放在院子大门上面高台的阴凉处,用秋天新收谷草织就的草帘盖住。大门在地窑院子的南边,一个冬天高台上都晒不到阳光,是我们家每年冬天保存大白菜最好的地方。

故乡的冬天的日子寒冷漫长,很难见到暖烘烘的太阳。大雪落下厚厚的一层,把大地冻成了铁板,人们不能下地干活,一家家就慢慢地开始品尝秋的滋味了。人们把玉米磨成粉蒸玉米饼子吃,高粱磨成面压饸饹吃,把玉米、甜糜子、豆子等等五谷杂粮混在一起,在被箍过多少次祖辈几代人用过的大铁锅中翻炒出香味后,用石磨磨成炒面,炒面盛在海碗里拌着红红的软柿子,就慢慢地咀嚼起这包含岁月精华的饕餮。在故乡,炒面也是包含着家的温暖,伴着远行人走州过县创天下的最好食品。

小时候,玉米是家乡人一日三餐最主要的粮食,玉米面做成的吃食也相对要丰富些,可以用玉米面蒸饼子、发甜糕、打搅团,把玉米粒在石碾子上去皮后在石磨上打成大小不同的黄灿灿的米粒,然后,在铁锅中用小火慢慢地熬成香喷喷的很软糯的玉米粥,拌上已经沃的酸哄哄的萝卜缨子或者白菜帮子,大冬天里能让人吃的头上直冒热汗,稀溜溜的大口朵颐中,谁还惦记屋外的寒气凛冽寒风呼啸……如今想起小时候玉米粥的滋味来,仍然还能感觉两腋汗渍浑身热热乎乎的。

如今,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庄稼的收种碾打、施肥除草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少,故乡的秋天也是五彩缤纷、瓜果飘香,乡亲们的日子也越来越从容,也没有忙忙呗呗汗流浃背的紧紧张张的日子了。

对于秋天、秋色、秋水的变化,也是祖国繁荣发展的缩影。比如说秋色,如今的秋色更加丰富,可以说五颜六色也不为过。不像小时候忙碌之中的匆匆一瞥那样单调。记得小时候,整个黄土高原的秋似乎都是红黄色,就是玉米高粱和柿子苹果成熟时的颜色。如今,霜降已过了些时日,本已是“草木黄落”的景象,可渭河岸边的原野上还是青绿盛红黄少,只有附在地面上的小草似乎已进入了冬天的梦乡,一丛野菊却像忘了季节不管不顾地灿烂开放,惹得几只勤劳的蜜蜂和多情的蝴蝶恋恋不舍。还有那一丛丛仰着头的草,大多还郁郁葱葱,一阵阵秋风过处,草们摇头摆尾似窃窃私语,又像一个个仰着脖颈在打量着冬天和雪花到来的时日;许许多多树上叶子也是绿色的,只有落下的黄在地上;满目的绿黄之间,也有几棵小树像是经不住冬的诱惑,叶子全是红红的,红的热烈通透,像原野中迎接冬天的一把野火。

我眺望苍茫的远山,望秋水尽头的长天,一遍遍琢磨着秋的真正颜色,想给秋色一个更为合情合理的解释。耳畔清风徐徐,心也宁静如澄澈的秋水,眼前出现了清清爽爽的秋字——禾加火,从功用看,我猜想禾是庄稼也是树,也有可能是草;对于火的颜色,大概红的黄的,仔细想想腾起的火焰也有橙色、绿色、蓝色的等等颜色,似乎这样就能解释清了如今的秋色了——五颜六色繁复多彩。这不是《说文解字》对于秋字的释义,一己之言而已。

还有秋水,以前只知道秋天的水凉,不能游泳,但秋水清澈,秋水与文章的关系等等确实不曾了解。秋天的暖阳下,伫立渭河边,面对滔滔的河水,感觉秋天的河水确实是清澈了不少,一朵朵白云悠悠地浮在水面上,两岸的景物也清晰地映在河水里,野鸭白鹭和一群群水鸟们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弋嬉戏,扬起的一串串水花也透着晶莹,这大概就是秋水的清澈了;但秋水与文章的关系,还是要仔细揣摩一番。这关系缘起于清代碑学家书法家邓石如的自题联“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意思是文章像秋水一样明净、超凡脱俗,人无俗骨,则一言一行全无俗气,作诗、写文章也一样,会超逸出尘。试想想,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胸怀、修养,就一定都能达到极高的境界,不同流俗了。这也是秋水的最高境界了。

事实上,许多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恶也有随性的成分。苏东坡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杨万里《秋凉晚步》“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这是文人墨客对于秋的礼赞和褒奖。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让人感觉秋天的美好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也有人悲秋,明人孙承恩的“海上凉风动,山中秋日深。”唐·卢殷“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唐代诗人贾岛:“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其实,不管喜欢秋,还是悲秋、厌倦秋,都是因时因事,一切好恶皆从心起!但愿人人都心生心映秋的美丽,秋的丰盈、秋的清净美好,心情愉悦,快快乐乐的生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