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昌平文艺》的头像

《昌平文艺》

内刊会员

散文
202112/14
分享

印记---关于西沙屯

孙士军

 

与一个村子的缘,是半个世纪;对一个村子的忆是一生一世。

再回西沙屯村,入眼的是断壁残垣,房屋顶子已全部掀掉、门窗也全部卸去,残墙上血红的“拆”字格外刺眼,刺得人眼红了。

今生应是无他忆,唯有故园常入梦。

作为地道西沙屯村人我,这里留下了太多的童年记忆。

中国的村子很多都是因河得名,西沙屯村也不例外这个名字从东沙河来,唐代曾设军屯,因村址位于东沙河西岸,所以称为沙屯西村,清光绪年间改称西沙屯,沿用至今,也称得上千年古村,有点历史了。

听奶奶讲,文革时候改过名字,叫了一段时间“向阳屯”,取义万物生长向太阳,与那个伟大的时代有关,但最终没能斗得过历史又改回来了。

其实,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从这里开始,却注定不会在这里结束了。

太多的乡愁汇聚,原来不过是一河、一庙、一塘、一人、一而已。

 

那河

东沙河算不得宽阔,但水清见底,鱼虾鲜美,属于温榆河的上游,我们管它叫大河。

大河的水来自十三陵水库每到雨季水库会提闸放水,常有个头很大的鱼,父亲就曾经捕到过一条说不上有多少斤,依稀记得两个大人抬着前边走,鱼的尾巴托在地上,扫出长长的印记。

小时候经常跟哥哥们大河戏水,大河上有一个漫水坝河道中间一个半米的小墙,底下开了一些方孔,水量小时水从方孔流过,水量大时没过小墙顺斜坡而下。斜坡下是个较深的蓄水池,水从蓄水池流往下游。

那时尚小,被哥哥们安排在小墙内玩耍,他们在蓄水池游泳,也从斜坡往下滑水,还做出各样的造型,有的倒着滑下、有的站着滑下。一次爬在小墙上看他们表演,一不留神头朝下栽了下去,就觉整个身体都不再是自己的,两手两脚拼命挣扎,想喊却喊不出,灌了很多水,后来还是一个反映机敏的叔叔把我救上岸来。

说来也怪,从那之后我似乎识了些水性,居然很快学会了游泳,大难不死还居然有些小收获。

说到危险,另一次可是更悬那时候哥哥们常带着我大河摸鱼,我当然是下不了河的,跟其他几个岁数小的伙伴负责捡鱼。哥哥们摸到鱼扔到岸上,我们捡起来用柳条串或者是放筐里。有次一个哥哥摸到了一个手榴弹,也放在了筐里。邻居家的小伙伴好奇,把后盖拧开,见一个细线拴个小铁环,用手指伸进铁环一拉,冒起了黑烟。这下慌了,扔下手榴弹就跑,我倒地一滚,落到了河边。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我想这下完了,前几天看地道战,手榴弹一扔,小鬼子都是飞上天的。结果当然是没伤到了,但鱼已被炸稀烂,地上还炸了一个大坑……

这么多年过去了,东沙河的水依然流淌,儿时的记忆也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淡忘,而那声巨响却记忆犹新,恍然如昨。

 

那庙

村中间的药王庙算得上老,据说可追溯到宋朝。这里供奉的是隋唐时期的药王孙思邈,当然也供奉着佛祖,村里人管他叫大庙。药王庙,座北朝南,两进院落,靠前边的是村小学,靠后边的是一个村办企业纸板房厂。据说始建于宋代,一度在京北地区享有盛名,号称京北第一药王庙。《光绪昌平州志》中有关寺庙的《伽蓝记》里,有关于它的记载。清康熙年间,药王庙经历过一次重大修缮,此后药王庙经历多场灾难。其中,上世纪六十年代,庙里的雕塑和石刻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大火将庙宇中殿烧得只剩下残垣断壁。

据村里老人讲,西沙屯原来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都有庙会。五里八村的都来这里赶会,很是热闹。后来破四旧,这类的“迷信活动”自是不能再搞,也就销声匿迹了。

我小的时候,最初是在西侧殿上学,课桌是没有的,用砖头支起来整块的大木板就是我们的课桌。每天上学要自己从家里带上板凳,放学后自己再抱回家。由于各家的板凳高矮不一,老师给大家调座位也就成了家常便饭。如此这般的两年,到了三年级才用上课桌。是笨重的大木头桌子,两人一桌,中间总要划个“楚河汉界”,男女生同桌,稍微过一点界线,都可能引起“事端”。

正殿高大雄伟,传统的北方建筑风格,五脊六兽齐全。儿时经常仰望正殿的飞檐,心下琢磨,那屋脊上的一排“小怪兽”是干什么用的呢?正殿里原来供奉的各路大仙通通被请走,变成了老师们的办公室。在我看来,这群才是真正的“大仙”,每每走到老师办公室门口,小腿都发软。

正殿门前是个大月台,一水的花岗岩条石,月台两侧各有一通石碑,上面有石刻,刻的字当时基本都不认识,依稀记得一侧刻的功德,大概是建庙谁捐了多少银两,另一侧刻的好像是一个个的药方。月台的作用一是开全校大会,一是做广播体操。开大会时,校长坐在月台上,讲的什么一句也不记得了。做广播体操时,月台上要有人来领操,我那时是一年级,照例是在离月台最远的地方,基本看不清领操的学长是怎么做动作,自然是自己做自己的。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距离月台越来越近,但是站到上面领操的荣誉一直也不曾享受过,这对于童年来说,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遗憾吧。

小学五年,也算是飞快,倏忽就迈入中学大门。清晰的记得大庙山门外那棵老树,叫不上名字,叶子很大,应该是榕树的一种。夏天在树下乘凉,秋冬时节,每天得扫掉落的树叶。那时曾感慨,这树的叶子怎么总也扫不完。虽然上了中学,那叶子还一次次硬生生飘进梦里。

 

那塘

大坑沿其实是村里的养鱼塘。在童年的记忆里,可以用“一望无际”来形容了。

每年春天要撒些鱼苗在里边,中秋节前夕,村里会组织人手收鱼,然后按每家每户平分。那时候,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是每到中秋时节,总是能分上两三条大鱼,过一个美美的中秋佳节,也算是年年有余吧。

不仅仅是可以分到鱼,儿时记忆里似乎什么都是生产队分的。那时村里叫大队,大队之下又分成7个生产队,我们就是第七生产队,每年吃的米呀面呀都是生产队里分的,当然还有红薯、花生、黄豆之类的,只要是生产队里产出的都可以家庭为单位分上一份。多到一两千斤的红薯、大白菜,少到三两个毛冬瓜,这个叫有福同享吗?还是原始的共产。

印象最深的是分牛肉。有一年,生产队里的老黄牛干活时腿崴折了,不能再下地干农活,生产队就安排人把牛杀了,每家每户都分了一大盆牛肉,那是吃过的最美味的牛肉。过半百的人了,吃过的美食也算不少,但都无法与那儿时吃的牛肉相媲美。儿时的脑子里时不时就冒出个天真的想法,盼着那生产队里的牛呀马呀的出点什么意外,但最终也没能实现。

村里的土地是沙质土壤,比较适合种红薯,每年红薯都是丰收。那时家里孩子多,分的粮食基本不够吃,红薯就是半年粮。印象极为深刻的是冬天的清晨,奶奶用大菜刀把红薯咔咔咔切成片,码在大柴锅里,填上一把柴火,不一会儿就薯香四溢了。上学去,裤子兜里装上一摞自制薯片,既暖和又香甜,边走边吃,人到学校,薯片也吃个精光。但是不知是消化系统太发达还是薯片不扛时候,每每不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响起,就已经是饥肠响咕咕了。

红薯多吃不了,有时也拿来与别的村子交换。村子里的车把式赶上装满满的一车红薯出去两天,一准能拉回一车别的吃食。有时是一车沙果,有时是一车柿子,照例还是平分,家家有儿。

喜欢下大雨。雨季一来,大坑沿的水位上涨,里边的鱼就会外游,村里的沟沟叉叉都有机会逮到大鱼。于是,跟着大孩子们去摸鱼,不管逮到多少,也一样是平分,人人有份儿。

大坑沿是孩子们的乐园。夏天,这里游泳,虽然有人看守,但是偷泳的感觉更为刺激;冬天,这里滑冰,虽然动不动就弄湿衣裤,受到家长的数落。

时光是一把锉刀,足以把一切磨平。眼见大坑沿一天天被侵蚀,变成了小坑,变成了臭坑、又变成了平地,又建起了房子。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模样。

怀念儿时的大坑沿,怀念原始的共产。

 那人

刘蕡肯定算西沙屯村第一人了,当然不仅是西沙屯。刘蕡是唐朝人,现在昌平公园里有一通“刘蕡故里”石碑,是清乾隆年间的,我依稀记得最早立在西沙屯村村中大坑沿南侧的机务队院里,应该是个历史凭证。

《柳江书院碑记》中有这么一句“文章得如柳,可以止矣;气节得如刘,可以止矣。”柳是指柳宗元,刘就是刘蕡。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中响当当的人物,《天说》《封建论》《断刑论》都是盖世文章,上学时背过他的《捕蛇者说》《黔之驴》等等,《江雪》《渔翁》《溪居》等等的诗歌也是妇孺皆知,写文章上得算泰山北斗式的人物,向他学习没什么问题,大家吗!做人讲气节,那就得向刘蕡学习了。

翻些史料来看,才发现我这个同乡原来是个悲情人物,简直是生不逢时。倒是有不少写他的诗文,大多都是哭、悼、吊、谒之类,读来凄凄惨惨戚戚,唯独毛泽东的一首与众不同。这首《七绝·刘蕡》写于1958年,毛泽东在读到《新唐书·刘蕡传》时,赞赏刘蕡犀利俊逸的文风,旁批“起特奇”。并诗云: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毛泽东很少赞美历史人物,唐宗宋祖都稍逊风骚,他一生为三位古人写过诗歌,其一就是刘蕡。足见我的这位同乡在毛主席眼里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刘蕡是唐敬宗宝历二年的进士,距今有一千一百多年了,唐朝有名的愤青,唐敬宗李湛没干一年就让宦官给弄死了,文宗李昂继位,希望大展宏图,有所作为,召集一百多位进士进行科考,名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刘蕡是新科进士,写了一篇洋洋6000余字的对策,名为《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指斥宦官乱政误国,痛陈兴利除弊的办法。在场的谏官、御史听到刘蕡的侃侃宏论,激动得涕泗横流,把他比作汉文帝时的晁错和汉武帝时的董仲舒,纷纷奏请朝廷重用刘蕡。但是第策官左散骑常侍冯宿、太常寺少卿贾餗、库部郎中庞严畏惧宦官的权势,暗中将刘蕡的对策压了下来。此次举荐贤良方正,登科者22人,考官未敢录取刘蕡,社会舆论掀起轩然大波。同来应试者、河南府参军李郃高中榜首,为刘蕡抱打不平,说:“刘蕡下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上疏请以所授官职让与刘蕡,被朝廷拒绝。文宗皇帝此时登基不久,恐怕为任用刘蕡一事得罪宦官,危及自己的帝位,竟然违背了举荐贤良方正的初衷,坐失国家栋梁,自导自演了一出叶公好龙的闹剧。

故事没完,刘蕡下第之后,宦官们无端招来刘蕡痛骂,对他恨之入骨,假借罪名把他贬到广西柳州,那时候柳州可是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前边说的柳宗元改革失败就是被贬到这地方任刺史,47岁就病死在任上。刘蕡比柳宗元要差多了,只做了个从八品的司户参军,管管户籍纳税啥的,这可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了。然而刘蕡是个爱岗敬业的典范,在柳州地面,他“以德化民,以礼齐民”,经常下乡勉励农事,受到当地人的爱戴,当年他在对策中阐述的“国君之所以尊者,重其社稷也;社稷之所重者,存其百姓也。”的重民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实践。刘蕡官虽做的不大,但是也算得心应手。天总有不测的风云,在一次巡行田亩的时候,坠马而亡,被葬于峨山之侧。坟墓历代有所修葺,保存至今。

光阴飞逝,转眼五十年过去,唐昭宗李晔登基清洗了祸国乱政的宦官。左拾遗罗兖在进言时,提到刘蕡曾有剪除阉党作乱的精辟论述,并为刘蕡请封。昭宗皇帝缅怀前朝忠臣舍命报国的义举,追刘蕡为左谏议大夫,谥文节,封昌平侯,寻访其子孙授以官职。这时的大唐早没了贞观之治的景象,风雨飘摇之中,没几年就让黄巢带着农民给灭了。

刘蕡深研历史,能“名《春秋》”,浩然有救世之意,面对唐王朝日趋腐败衰落的现实表示出了力挽狂澜的志向,如其所言:“忠臣之心,壮夫之节,苟利社稷,死无悔焉。今臣非不知言发而祸应,计行而身戮,盖所以痛社稷之危,哀生人之困,岂忍姑息时忌,窃陛下一命之宠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命运多舛,仕途艰辛。刘蕡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最终客死他乡。然而庆幸的是,王朝兴替,得以昭雪。捡了一个昌平侯的名号,也算不幸之中的万幸吧。

刘蕡虽然是个不起眼的芝麻小官,但《旧唐书》《新唐书》都为他立传,历代史书也多有记载。最值一提的应该是玉溪生李商隐,他跟刘蕡关系最铁,为刘蕡写过五首诗。大中二年(848年)春初,李商隐由江陵返回桂林郑亚幕府途中,与自贬所放还的刘蕡相遇,作诗相赠。《赠刘司户蕡》“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两人万里相逢,他乡遇故知,喜悦之情可以想见。短暂的相聚旋即又洒泪而别,怎不让人扼腕?第二年秋天,刘蕡客死他乡。当时李商隐正在长安,听到噩耗后,一连写了四首诗哭吊。其中一首就是《哭刘蕡》“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广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最后一句道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柳州人敬仰刘蕡高洁,与之前死在这里的柳宗元一并称“唐二贤”立祠加以敬仰,官民对墓、祠岁时祭祀,留下了历代怀念和歌颂这位先贤的大量文献。元朝的时候,朝廷为表彰刘蕡的气节,在昌平设立谏议书院,建造刘谏议祠,自此,刘蕡成为昌平地面上“以德化民”的典范。明清以后多有修缮,后来改名燕平书院。世事变迁,如今书院已经难寻踪迹,唯独“刘蕡故里”碑静静躺在昌平公园。

那老宅

最是魂牵梦绕就是老宅了。西沙屯村子南北狭长,顺着东沙河伸展开去,中间以大坑沿为界限,分成南头和北头。我们是居住在北头的。一条主街叫前街,两条副街一个是东后街,一个是西后街。前街有个L”型的影壁,遮挡着西北方向的风,影壁前就是洋井。洋井是个自流井,不知哪朝哪代开始就有了,常年水流汩汩,冬夏不断。井口由清一色的花岗岩垒砌起来,有个渗水池,连接着石槽,水顺势而下,北头的人家每每是到井口担水,妇女们在下游洗衣洗菜,我是吃这里的水长大的。村里老人讲,闹日本兵的年代,那些个日本大兵一块白布裹着要害处在这里洗澡,很伤风化……

洋井边是一座石头桥,叫大北桥,也是一水儿的花岗岩垒砌起来。沿大北桥往南是村中正南正北的前街直通大庙。桥两侧是两个池塘,上手的池塘稍微大一些,从桥上往西望去,近处是齐整的稻田,远处是深深的芦苇荡,老电影《红旗谱》在那里取的景。从桥上往下望,常常能见成群的鱼逆流而上。下手的池塘尽头是小桥,只是石头支撑起来的一块长长的青石板,小桥有细流顺势而下,一条河道沿着高坎拐了一个优美的弧线,往东南流去,河道边是齐刷刷的垂柳,小时候经常在那里玩耍。

石桥正对的就是“北庙”。北庙是个四合院落,过去庙里供奉着各路神仙,破四旧时神仙们被拉倒砸碎撒到田里做了肥料,庙宇保留改了用途。北房和西房改成了生产队的饲养室,用来圈牛呀马的,南房改成了库房,存放生产队的一应物品,东房改成了磨坊和豆腐坊,豆腐坊前有一棵大杨树,钉了个三级保护的小牌子,庙中央有一棵疙疙瘩瘩,奇形怪状的树,叫不上名字。依稀记得庙里墙上是精美壁画,椽子柱子都有彩绘,但画的是什么内容就搞不清楚了。

“北庙”以南,“洋井”以东,便是老宅所在。

站在北庙往东南望去,高坎上郁郁葱葱的,长满了榆树、椿树和酸枣丛,葱翠之间点缀着几间小房,那儿是我出生的地方。听奶奶讲,这里原来是家里的场院,用来晾晒谷物,大约一亩地,曾经有两间场房,用来堆放农具之类的,后来老一辈兄弟分家另过,就搬到了这里住,起了三间新房,老场院就成了我们的新家。老宅院落在农村来讲应该算是不小的,北房三间,用于居住和待客,耳房两间,用于仓储和做饭。西跨院是个园子,三棵桃树两棵杏树,剩下的种玉米、红薯之类。主院落当中是一棵三人合抱的槐树,小的时候,夏天经常在槐树下纳凉,铺个凉席就在树下睡午觉了。后来哥哥们结婚需要打家具,把槐树撂了,请木匠打了四个大衣柜四个写字台那时候大衣柜、写字台是可是结婚必备的。树撂了以后院子开阔了许多,基本上是种白菜、豆角、黄瓜之类的一些当家菜。那会儿没有围墙,整个院子是用篱笆夹起来了的。门也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门,齐整些的树枝子编起来,叫捎门。大概是稍微带上点儿就行的门吧。一个铁丝沟一挂就算锁门了,根本没锁。篱笆墙和捎门的主要用途是不让鸡呀狗呀乱跑,而不是用来防贼。那时候家徒四壁,也确实没什么可丢的。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兄弟几个都长大了,大哥在村子别处申请了宅基地,搬出去了。二哥在前边起了个前院,三哥在西边起了个西院,老宅一分为三。过去的菜地、园子、果树、鸡舍、猪圈,以及童年的乐子通通成为了记忆。

缘续

儿时的文化生活算不得丰富,网络、电视等等的自然是没有,成天到晚疯跑疯闹,摸鱼捉虾,逮鸟戏蛙的,乐在其中吧。

最值得一提的是放电影。那时候父亲是村里的放映员,每每都是到放映公司取片子,放完之后再送回去。我自然也就成了消息灵通人士,村里人见面就常打听,今天有没有电影呀?放什么片子呀?好有存在感。

起初也就跟着父亲跑来跑去,后来能够做一些简单的事情,递个这拿个那的,也算是耳濡目染。时间一长,父亲放电影的技术学个八九不离十,有时候父亲晚上忙事情,我居然也能顶替一阵子。有这个便利条件,小时候各样的电影确实看了不少,那会儿没有影星的叫法,一些电影演员的名字耳熟能详。

父亲偶尔会带回一些《大众电影》之类的杂志,里面有的文章还是满吸引人的,居然一看一下午。孩提时代,在学习上基本没开窍,电影杂志成了尚好的启蒙教材。

世事变迁,时光溜走,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古庙老宅成了历史、小桥流水流进记忆。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又有谁能挽得住?

那些满满的童年回忆,那些绵绵的剪不断的乡愁,那些花草、树木、溪流、桥梁……无数次闯入梦中。

爱一个地方,就把他装进心里,不管走到哪,不管过去多少光阴,他都深深地存在,当独自对月,亦或酒过三酣,他定会悄悄溜出来,与你共话曾经的流年。

愿西沙屯村明天更美好。

 

 

孙士军

 

与一个村子的缘,是半个世纪;对一个村子的忆是一生一世。

再回西沙屯村,入眼的是断壁残垣,房屋顶子已全部掀掉、门窗也全部卸去,残墙上血红的“拆”字格外刺眼,刺得人眼红了。

今生应是无他忆,唯有故园常入梦。

作为地道西沙屯村人我,这里留下了太多的童年记忆。

中国的村子很多都是因河得名,西沙屯村也不例外这个名字从东沙河来,唐代曾设军屯,因村址位于东沙河西岸,所以称为沙屯西村,清光绪年间改称西沙屯,沿用至今,也称得上千年古村,有点历史了。

听奶奶讲,文革时候改过名字,叫了一段时间“向阳屯”,取义万物生长向太阳,与那个伟大的时代有关,但最终没能斗得过历史又改回来了。

其实,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从这里开始,却注定不会在这里结束了。

太多的乡愁汇聚,原来不过是一河、一庙、一塘、一人、一而已。

 

那河

东沙河算不得宽阔,但水清见底,鱼虾鲜美,属于温榆河的上游,我们管它叫大河。

大河的水来自十三陵水库每到雨季水库会提闸放水,常有个头很大的鱼,父亲就曾经捕到过一条说不上有多少斤,依稀记得两个大人抬着前边走,鱼的尾巴托在地上,扫出长长的印记。

小时候经常跟哥哥们大河戏水,大河上有一个漫水坝河道中间一个半米的小墙,底下开了一些方孔,水量小时水从方孔流过,水量大时没过小墙顺斜坡而下。斜坡下是个较深的蓄水池,水从蓄水池流往下游。

那时尚小,被哥哥们安排在小墙内玩耍,他们在蓄水池游泳,也从斜坡往下滑水,还做出各样的造型,有的倒着滑下、有的站着滑下。一次爬在小墙上看他们表演,一不留神头朝下栽了下去,就觉整个身体都不再是自己的,两手两脚拼命挣扎,想喊却喊不出,灌了很多水,后来还是一个反映机敏的叔叔把我救上岸来。

说来也怪,从那之后我似乎识了些水性,居然很快学会了游泳,大难不死还居然有些小收获。

说到危险,另一次可是更悬那时候哥哥们常带着我大河摸鱼,我当然是下不了河的,跟其他几个岁数小的伙伴负责捡鱼。哥哥们摸到鱼扔到岸上,我们捡起来用柳条串或者是放筐里。有次一个哥哥摸到了一个手榴弹,也放在了筐里。邻居家的小伙伴好奇,把后盖拧开,见一个细线拴个小铁环,用手指伸进铁环一拉,冒起了黑烟。这下慌了,扔下手榴弹就跑,我倒地一滚,落到了河边。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我想这下完了,前几天看地道战,手榴弹一扔,小鬼子都是飞上天的。结果当然是没伤到了,但鱼已被炸稀烂,地上还炸了一个大坑……

这么多年过去了,东沙河的水依然流淌,儿时的记忆也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淡忘,而那声巨响却记忆犹新,恍然如昨。

 

那庙

村中间的药王庙算得上老,据说可追溯到宋朝。这里供奉的是隋唐时期的药王孙思邈,当然也供奉着佛祖,村里人管他叫大庙。药王庙,座北朝南,两进院落,靠前边的是村小学,靠后边的是一个村办企业纸板房厂。据说始建于宋代,一度在京北地区享有盛名,号称京北第一药王庙。《光绪昌平州志》中有关寺庙的《伽蓝记》里,有关于它的记载。清康熙年间,药王庙经历过一次重大修缮,此后药王庙经历多场灾难。其中,上世纪六十年代,庙里的雕塑和石刻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大火将庙宇中殿烧得只剩下残垣断壁。

据村里老人讲,西沙屯原来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都有庙会。五里八村的都来这里赶会,很是热闹。后来破四旧,这类的“迷信活动”自是不能再搞,也就销声匿迹了。

我小的时候,最初是在西侧殿上学,课桌是没有的,用砖头支起来整块的大木板就是我们的课桌。每天上学要自己从家里带上板凳,放学后自己再抱回家。由于各家的板凳高矮不一,老师给大家调座位也就成了家常便饭。如此这般的两年,到了三年级才用上课桌。是笨重的大木头桌子,两人一桌,中间总要划个“楚河汉界”,男女生同桌,稍微过一点界线,都可能引起“事端”。

正殿高大雄伟,传统的北方建筑风格,五脊六兽齐全。儿时经常仰望正殿的飞檐,心下琢磨,那屋脊上的一排“小怪兽”是干什么用的呢?正殿里原来供奉的各路大仙通通被请走,变成了老师们的办公室。在我看来,这群才是真正的“大仙”,每每走到老师办公室门口,小腿都发软。

正殿门前是个大月台,一水的花岗岩条石,月台两侧各有一通石碑,上面有石刻,刻的字当时基本都不认识,依稀记得一侧刻的功德,大概是建庙谁捐了多少银两,另一侧刻的好像是一个个的药方。月台的作用一是开全校大会,一是做广播体操。开大会时,校长坐在月台上,讲的什么一句也不记得了。做广播体操时,月台上要有人来领操,我那时是一年级,照例是在离月台最远的地方,基本看不清领操的学长是怎么做动作,自然是自己做自己的。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距离月台越来越近,但是站到上面领操的荣誉一直也不曾享受过,这对于童年来说,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遗憾吧。

小学五年,也算是飞快,倏忽就迈入中学大门。清晰的记得大庙山门外那棵老树,叫不上名字,叶子很大,应该是榕树的一种。夏天在树下乘凉,秋冬时节,每天得扫掉落的树叶。那时曾感慨,这树的叶子怎么总也扫不完。虽然上了中学,那叶子还一次次硬生生飘进梦里。

 

那塘

大坑沿其实是村里的养鱼塘。在童年的记忆里,可以用“一望无际”来形容了。

每年春天要撒些鱼苗在里边,中秋节前夕,村里会组织人手收鱼,然后按每家每户平分。那时候,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是每到中秋时节,总是能分上两三条大鱼,过一个美美的中秋佳节,也算是年年有余吧。

不仅仅是可以分到鱼,儿时记忆里似乎什么都是生产队分的。那时村里叫大队,大队之下又分成7个生产队,我们就是第七生产队,每年吃的米呀面呀都是生产队里分的,当然还有红薯、花生、黄豆之类的,只要是生产队里产出的都可以家庭为单位分上一份。多到一两千斤的红薯、大白菜,少到三两个毛冬瓜,这个叫有福同享吗?还是原始的共产。

印象最深的是分牛肉。有一年,生产队里的老黄牛干活时腿崴折了,不能再下地干农活,生产队就安排人把牛杀了,每家每户都分了一大盆牛肉,那是吃过的最美味的牛肉。过半百的人了,吃过的美食也算不少,但都无法与那儿时吃的牛肉相媲美。儿时的脑子里时不时就冒出个天真的想法,盼着那生产队里的牛呀马呀的出点什么意外,但最终也没能实现。

村里的土地是沙质土壤,比较适合种红薯,每年红薯都是丰收。那时家里孩子多,分的粮食基本不够吃,红薯就是半年粮。印象极为深刻的是冬天的清晨,奶奶用大菜刀把红薯咔咔咔切成片,码在大柴锅里,填上一把柴火,不一会儿就薯香四溢了。上学去,裤子兜里装上一摞自制薯片,既暖和又香甜,边走边吃,人到学校,薯片也吃个精光。但是不知是消化系统太发达还是薯片不扛时候,每每不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响起,就已经是饥肠响咕咕了。

红薯多吃不了,有时也拿来与别的村子交换。村子里的车把式赶上装满满的一车红薯出去两天,一准能拉回一车别的吃食。有时是一车沙果,有时是一车柿子,照例还是平分,家家有儿。

喜欢下大雨。雨季一来,大坑沿的水位上涨,里边的鱼就会外游,村里的沟沟叉叉都有机会逮到大鱼。于是,跟着大孩子们去摸鱼,不管逮到多少,也一样是平分,人人有份儿。

大坑沿是孩子们的乐园。夏天,这里游泳,虽然有人看守,但是偷泳的感觉更为刺激;冬天,这里滑冰,虽然动不动就弄湿衣裤,受到家长的数落。

时光是一把锉刀,足以把一切磨平。眼见大坑沿一天天被侵蚀,变成了小坑,变成了臭坑、又变成了平地,又建起了房子。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模样。

怀念儿时的大坑沿,怀念原始的共产。

 那人

刘蕡肯定算西沙屯村第一人了,当然不仅是西沙屯。刘蕡是唐朝人,现在昌平公园里有一通“刘蕡故里”石碑,是清乾隆年间的,我依稀记得最早立在西沙屯村村中大坑沿南侧的机务队院里,应该是个历史凭证。

《柳江书院碑记》中有这么一句“文章得如柳,可以止矣;气节得如刘,可以止矣。”柳是指柳宗元,刘就是刘蕡。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中响当当的人物,《天说》《封建论》《断刑论》都是盖世文章,上学时背过他的《捕蛇者说》《黔之驴》等等,《江雪》《渔翁》《溪居》等等的诗歌也是妇孺皆知,写文章上得算泰山北斗式的人物,向他学习没什么问题,大家吗!做人讲气节,那就得向刘蕡学习了。

翻些史料来看,才发现我这个同乡原来是个悲情人物,简直是生不逢时。倒是有不少写他的诗文,大多都是哭、悼、吊、谒之类,读来凄凄惨惨戚戚,唯独毛泽东的一首与众不同。这首《七绝·刘蕡》写于1958年,毛泽东在读到《新唐书·刘蕡传》时,赞赏刘蕡犀利俊逸的文风,旁批“起特奇”。并诗云: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毛泽东很少赞美历史人物,唐宗宋祖都稍逊风骚,他一生为三位古人写过诗歌,其一就是刘蕡。足见我的这位同乡在毛主席眼里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刘蕡是唐敬宗宝历二年的进士,距今有一千一百多年了,唐朝有名的愤青,唐敬宗李湛没干一年就让宦官给弄死了,文宗李昂继位,希望大展宏图,有所作为,召集一百多位进士进行科考,名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刘蕡是新科进士,写了一篇洋洋6000余字的对策,名为《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指斥宦官乱政误国,痛陈兴利除弊的办法。在场的谏官、御史听到刘蕡的侃侃宏论,激动得涕泗横流,把他比作汉文帝时的晁错和汉武帝时的董仲舒,纷纷奏请朝廷重用刘蕡。但是第策官左散骑常侍冯宿、太常寺少卿贾餗、库部郎中庞严畏惧宦官的权势,暗中将刘蕡的对策压了下来。此次举荐贤良方正,登科者22人,考官未敢录取刘蕡,社会舆论掀起轩然大波。同来应试者、河南府参军李郃高中榜首,为刘蕡抱打不平,说:“刘蕡下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上疏请以所授官职让与刘蕡,被朝廷拒绝。文宗皇帝此时登基不久,恐怕为任用刘蕡一事得罪宦官,危及自己的帝位,竟然违背了举荐贤良方正的初衷,坐失国家栋梁,自导自演了一出叶公好龙的闹剧。

故事没完,刘蕡下第之后,宦官们无端招来刘蕡痛骂,对他恨之入骨,假借罪名把他贬到广西柳州,那时候柳州可是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前边说的柳宗元改革失败就是被贬到这地方任刺史,47岁就病死在任上。刘蕡比柳宗元要差多了,只做了个从八品的司户参军,管管户籍纳税啥的,这可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了。然而刘蕡是个爱岗敬业的典范,在柳州地面,他“以德化民,以礼齐民”,经常下乡勉励农事,受到当地人的爱戴,当年他在对策中阐述的“国君之所以尊者,重其社稷也;社稷之所重者,存其百姓也。”的重民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实践。刘蕡官虽做的不大,但是也算得心应手。天总有不测的风云,在一次巡行田亩的时候,坠马而亡,被葬于峨山之侧。坟墓历代有所修葺,保存至今。

光阴飞逝,转眼五十年过去,唐昭宗李晔登基清洗了祸国乱政的宦官。左拾遗罗兖在进言时,提到刘蕡曾有剪除阉党作乱的精辟论述,并为刘蕡请封。昭宗皇帝缅怀前朝忠臣舍命报国的义举,追刘蕡为左谏议大夫,谥文节,封昌平侯,寻访其子孙授以官职。这时的大唐早没了贞观之治的景象,风雨飘摇之中,没几年就让黄巢带着农民给灭了。

刘蕡深研历史,能“名《春秋》”,浩然有救世之意,面对唐王朝日趋腐败衰落的现实表示出了力挽狂澜的志向,如其所言:“忠臣之心,壮夫之节,苟利社稷,死无悔焉。今臣非不知言发而祸应,计行而身戮,盖所以痛社稷之危,哀生人之困,岂忍姑息时忌,窃陛下一命之宠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命运多舛,仕途艰辛。刘蕡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最终客死他乡。然而庆幸的是,王朝兴替,得以昭雪。捡了一个昌平侯的名号,也算不幸之中的万幸吧。

刘蕡虽然是个不起眼的芝麻小官,但《旧唐书》《新唐书》都为他立传,历代史书也多有记载。最值一提的应该是玉溪生李商隐,他跟刘蕡关系最铁,为刘蕡写过五首诗。大中二年(848年)春初,李商隐由江陵返回桂林郑亚幕府途中,与自贬所放还的刘蕡相遇,作诗相赠。《赠刘司户蕡》“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两人万里相逢,他乡遇故知,喜悦之情可以想见。短暂的相聚旋即又洒泪而别,怎不让人扼腕?第二年秋天,刘蕡客死他乡。当时李商隐正在长安,听到噩耗后,一连写了四首诗哭吊。其中一首就是《哭刘蕡》“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广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最后一句道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柳州人敬仰刘蕡高洁,与之前死在这里的柳宗元一并称“唐二贤”立祠加以敬仰,官民对墓、祠岁时祭祀,留下了历代怀念和歌颂这位先贤的大量文献。元朝的时候,朝廷为表彰刘蕡的气节,在昌平设立谏议书院,建造刘谏议祠,自此,刘蕡成为昌平地面上“以德化民”的典范。明清以后多有修缮,后来改名燕平书院。世事变迁,如今书院已经难寻踪迹,唯独“刘蕡故里”碑静静躺在昌平公园。

那老宅

最是魂牵梦绕就是老宅了。西沙屯村子南北狭长,顺着东沙河伸展开去,中间以大坑沿为界限,分成南头和北头。我们是居住在北头的。一条主街叫前街,两条副街一个是东后街,一个是西后街。前街有个L”型的影壁,遮挡着西北方向的风,影壁前就是洋井。洋井是个自流井,不知哪朝哪代开始就有了,常年水流汩汩,冬夏不断。井口由清一色的花岗岩垒砌起来,有个渗水池,连接着石槽,水顺势而下,北头的人家每每是到井口担水,妇女们在下游洗衣洗菜,我是吃这里的水长大的。村里老人讲,闹日本兵的年代,那些个日本大兵一块白布裹着要害处在这里洗澡,很伤风化……

洋井边是一座石头桥,叫大北桥,也是一水儿的花岗岩垒砌起来。沿大北桥往南是村中正南正北的前街直通大庙。桥两侧是两个池塘,上手的池塘稍微大一些,从桥上往西望去,近处是齐整的稻田,远处是深深的芦苇荡,老电影《红旗谱》在那里取的景。从桥上往下望,常常能见成群的鱼逆流而上。下手的池塘尽头是小桥,只是石头支撑起来的一块长长的青石板,小桥有细流顺势而下,一条河道沿着高坎拐了一个优美的弧线,往东南流去,河道边是齐刷刷的垂柳,小时候经常在那里玩耍。

石桥正对的就是“北庙”。北庙是个四合院落,过去庙里供奉着各路神仙,破四旧时神仙们被拉倒砸碎撒到田里做了肥料,庙宇保留改了用途。北房和西房改成了生产队的饲养室,用来圈牛呀马的,南房改成了库房,存放生产队的一应物品,东房改成了磨坊和豆腐坊,豆腐坊前有一棵大杨树,钉了个三级保护的小牌子,庙中央有一棵疙疙瘩瘩,奇形怪状的树,叫不上名字。依稀记得庙里墙上是精美壁画,椽子柱子都有彩绘,但画的是什么内容就搞不清楚了。

“北庙”以南,“洋井”以东,便是老宅所在。

站在北庙往东南望去,高坎上郁郁葱葱的,长满了榆树、椿树和酸枣丛,葱翠之间点缀着几间小房,那儿是我出生的地方。听奶奶讲,这里原来是家里的场院,用来晾晒谷物,大约一亩地,曾经有两间场房,用来堆放农具之类的,后来老一辈兄弟分家另过,就搬到了这里住,起了三间新房,老场院就成了我们的新家。老宅院落在农村来讲应该算是不小的,北房三间,用于居住和待客,耳房两间,用于仓储和做饭。西跨院是个园子,三棵桃树两棵杏树,剩下的种玉米、红薯之类。主院落当中是一棵三人合抱的槐树,小的时候,夏天经常在槐树下纳凉,铺个凉席就在树下睡午觉了。后来哥哥们结婚需要打家具,把槐树撂了,请木匠打了四个大衣柜四个写字台那时候大衣柜、写字台是可是结婚必备的。树撂了以后院子开阔了许多,基本上是种白菜、豆角、黄瓜之类的一些当家菜。那会儿没有围墙,整个院子是用篱笆夹起来了的。门也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门,齐整些的树枝子编起来,叫捎门。大概是稍微带上点儿就行的门吧。一个铁丝沟一挂就算锁门了,根本没锁。篱笆墙和捎门的主要用途是不让鸡呀狗呀乱跑,而不是用来防贼。那时候家徒四壁,也确实没什么可丢的。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兄弟几个都长大了,大哥在村子别处申请了宅基地,搬出去了。二哥在前边起了个前院,三哥在西边起了个西院,老宅一分为三。过去的菜地、园子、果树、鸡舍、猪圈,以及童年的乐子通通成为了记忆。

缘续

儿时的文化生活算不得丰富,网络、电视等等的自然是没有,成天到晚疯跑疯闹,摸鱼捉虾,逮鸟戏蛙的,乐在其中吧。

最值得一提的是放电影。那时候父亲是村里的放映员,每每都是到放映公司取片子,放完之后再送回去。我自然也就成了消息灵通人士,村里人见面就常打听,今天有没有电影呀?放什么片子呀?好有存在感。

起初也就跟着父亲跑来跑去,后来能够做一些简单的事情,递个这拿个那的,也算是耳濡目染。时间一长,父亲放电影的技术学个八九不离十,有时候父亲晚上忙事情,我居然也能顶替一阵子。有这个便利条件,小时候各样的电影确实看了不少,那会儿没有影星的叫法,一些电影演员的名字耳熟能详。

父亲偶尔会带回一些《大众电影》之类的杂志,里面有的文章还是满吸引人的,居然一看一下午。孩提时代,在学习上基本没开窍,电影杂志成了尚好的启蒙教材。

世事变迁,时光溜走,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古庙老宅成了历史、小桥流水流进记忆。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又有谁能挽得住?

那些满满的童年回忆,那些绵绵的剪不断的乡愁,那些花草、树木、溪流、桥梁……无数次闯入梦中。

爱一个地方,就把他装进心里,不管走到哪,不管过去多少光阴,他都深深地存在,当独自对月,亦或酒过三酣,他定会悄悄溜出来,与你共话曾经的流年。

愿西沙屯村明天更美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