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昌平文艺》的头像

《昌平文艺》

内刊会员

小说
202406/24
分享

鲸落

王艺霖

 

宋如鲸觉得,人生就跟打游戏一样。

年幼的时候好比是新建小号,有新手保护期的。具体表现为外部环境对孩子有无限的宽容和关爱,以及对光明未来的期盼。后来,突然有一天,新手保护期过了,滤镜消失了,大家投射在他身上的幻想全然破灭,就开始遭人嫌弃了。

拿他来说,出生的时候他比婴儿平均长度50厘米多两厘米。医生护士笃定地告诉父母,这孩子长大准是大高个儿。于是宋父决定起一个昭告天下其不凡的名字,方不辱没这璀璨起点。

做为三代单传的独苗,全家一致投票决定给他起名叫宋鲲鹏,上天入海无所不能。临上户口的时候父母忽怕物极必反,或遭嘲笑。犹豫片刻,宋母说不如叫“如鲸”,正好他出生在北京,这么解释显得不太庸俗。

宋如鲸确实如愿长成高大威武的男子,身高185,肉眼看都毋庸置疑。但在现今社会,只有一副孔武皮囊显然是不够的。技能点似乎都加在体格上,脑力反而相形见绌。小学时,被体校选上练游泳,两年后吃不了苦放弃了。再往后没上好大学,也没找到好工作……他慢慢感受到出新手村后被迫打怪升级的残酷,也逐渐明白别人爱的不是真正的他,而是被期待的那个他。

比如今天,创业失败且找不到工作两年有余的他,离婚了。生活支柱全面崩塌。

像鲸鱼搁浅了。

媳妇,不,前妻公派出国即刻启程,6岁的女儿小鱼留给了他。

从幼儿园回到家,锁上门的一刻有点像漂浮半日终于被重力拽回地面。家还是熟悉的家,却物是人非。

小鱼还不完全理解离婚的意义,只以为妈妈像往常一样出差。“爸爸,我饿了。”找不到零食的小鱼求助爸爸。

宋如鲸看表已经八点多,做饭肯定来不及,于是征询女儿吃不吃麦当劳。小鱼正是搞怪的年纪,她一手叉腰一手指向天空,摆出美少女战士登场的姿势,点名要自己的“固定套餐”。

宋如鲸不解,在前妻和自己连年冷战下成长的女儿为何阳光得过分。但粗糙点总比哭闹不停、雪上加霜要好。招手叫她过来,他把手指插进她头顶海藻一样柔软的头发,边捋边问:“你的固定套餐是什么?”

“鱼堡,薯条,可乐。笨,我妈都一键下单。”小鱼朝他做鬼脸,还为她妈洋洋得意。

前妻不爱做饭,总点外卖正是他们的分歧之一。用宋如鲸的话说,这是凑活日子,是懒。

结婚头几年,他还惯着她,生孩子之后可忍不了了。特别是在自己爹妈看了几个月孩子之后,吃丰盛的晚饭已经成了习惯,几个人吃饭就要几菜一汤。

不过也没持续几个月,前妻休完产假去了一家待遇更好,只是单程通勤近两小时的公司。等她回来做饭老的小的要饿死了。

宋如鲸会做饭,而且做得比前妻好吃多了,但他不想做。一个大老爷们每天回家做饭成何体统。两岁多的孩子也被岳母带回家了,他们晚上索性都不在家吃了。前妻周五晚上通常下了班直接去娘家,呆到周一直接上班。

他现在觉得这应该是他们感情破裂的开始,只是当时他光乐得自在了。

一家之主地位的颠覆应该是在疫情三年。疫情前他创业被坑,烧干了存款。后来不想再回去打工,一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跟朋友鼓捣事情,结果一事无成,现在靠帮朋友牵线搭桥挣点零花钱。

他有了更多在家赋闲的时间,前妻早出晚归不知道,可在他家住了一段时间,送孩子上下幼儿园的岳母知道。岳母让他接送孩子他起初也是不乐意的,怎奈人家一气之下一走了之,剥夺了他不乐意的权利。

前妻后来肯定知道了他的现状,默认了他们两人带孩子的现实,颇有点同归于尽的决绝。他们开始吵、互相诋毁,他觉得自己没了钱包撑腰,说话也不硬气了。

一阵敲门声像大雨落入湖面打乱了他的思绪,外卖到了。

“小鱼,出来吃饭!”他见女儿磨蹭地抱着硕大的小度智能屏来到餐桌,忍不住吼道:“说多少次了,吃饭不能看电视。”

这是他看不惯的第二点,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孩子养成了吃饭看电视的习惯。对了,应该就是从岳母带走孩子开始的。他不知道强调了多少次这样不利于消化,容易近视眼。说了白说,自打他不上班后,说话不好使了!

小鱼充耳不闻,一边手指头捻着薯条往嘴里塞,一边看动画。

无名火烧到宋如鲸眉头,他扑过去,双手把智能屏举过头顶,“我给你摔了你信不信!”

小鱼愣了几秒,嘴里的薯条都掉了下来。突然她小嘴一咧,大颗眼泪毫无预兆地奔涌出来,“我等我妈视频呢!你给我,我要我妈!我,要,我,妈!”小鱼跳起来,像一颗小炮弹似的撞到他身上,险些把他撞倒。他赶紧把智能屏扔到沙发上,扭过来双手捏住女儿的肩膀。

你妈不要你了!

他内心怒吼,但咬着牙没说出口。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连亲生孩子都不要!

小鱼的肩膀在衣服包裹下像脆弱的鸡蛋,只要他再加点劲儿就能捏碎似的。如果是以往,前妻会立刻绷着脸从别的房间走出来,从他手里夺过孩子,看都不看他一眼就把孩子拉到卧室里去。不出五分钟,就能听见她们娘儿俩重拾欢声笑语。

然而现在,没有后续收尾的那个人。他捏着小鱼发呆,孩子有点被吓住,也不哭了。

他们沉默地达成了某种协议似的,他松了手,她也没有继续哭,轻悄悄地撅屁股蹭上半张椅子,拿出鱼堡吃了起来。他求和似的递给她一根薯条,她也识相地接过。其实,小孩子是最能面对现实的。她这么大点儿,本性中有某种近乎真理的行为准则,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马斯洛生理需求至上,口不对心的扭捏要再长大点才学会。

小鱼吃完后,拿餐巾纸抹干净嘴,低头走到沙发边,拿智能屏之前偷瞄了他一眼,见他闷头吃饭,一溜烟儿钻进次卧去了。

他起身到餐桌边堆着的几箱酒里翻腾,二锅头,京酒,干红……十几瓶里找不出一个想喝的,于是又从冰箱里掏出一听啤的。冰箱门上贴着他们褪色的蜜月照片,红色的相框像凝固的血块了无生机。还有他们第一次看电影的票据,好像是《让子弹飞》?子弹二字氧化消失了,只剩下“让XX飞”。他心里骂“让你妈飞”,扯下电影票,三两下撕成碎渣扔进纸篓。屁股重新坐下的那刻,他听见侧卧里传来小度智能屏拨打视频的声音。

前妻要是今天走的话现在八成还在飞机上,他举着啤酒听着,直到无人接听挂断才撕开拉环喝了一口。呸,啤酒跟他喝惯的比起来根本没味儿。

他听见侧卧里传来小鱼的念叨,下意识地给电视静音,站起来贴到门缝上偷听。

“妈妈,你赶紧回家吧,小豆子给你,你爱垫哪里垫哪里……”

他窥见小鱼紧抱着被压扁变形的独角兽抱枕已经泣不成声。小豆子是抱枕的名字,名义上是前妻买给女儿的,但她总拿着垫腰,女儿没少让他“主持公道”。他悄摸儿地坐回桌边,啤酒再入口苦不堪言。

第二天早上,宋如鲸宿醉醒来,送孩子迟到了。

小鱼幼儿园的班主任接过孩子,装不经意地问:“小鱼,昨天怎么没在群里交作业呀?”

女儿顶着乱蓬蓬的头发和红肿的眼,耷拉着脑袋不吭声。他跟小鱼道别,小鱼没理他,班主任回头意味深长地盯了他两眼,想是已经看穿了他们家的变故。

凑活吃了街边早饭,他接了两通电话,手机下了两盘象棋,转眼又到了中午饭点。吃沙县鸡腿饭的时候,他抬头看见自己办了年卡的健身房好像开门营业了。这几年关关停停,没想到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他心念一动,确认游泳池确实开了,随后便回家去拿泳衣。

初春的天下水还有点冷,再加上是工作日,来游泳的人寥寥无几。他独占一条泳道,一猛子扎下去如鱼得水。

池水清透,能看到池底蓝色渐变的马赛克砖。浸泡着,每个毛孔被水分子扒开,悲伤外溢,水色更显忧郁。

他看过一个科普,鲸的祖先原是海边的四足小兽,水陆双栖的。经过千万年的演变,适应了海洋生活,变成海洋生物。结合父母起名的原委,他觉得冥冥之中“如鲸”这个名字诅咒着他把道儿走窄了。不仅飞不了,连陆地也混不下去了。

50米长的标准泳池仿佛无限扩大,无边无际,他沉入水底,像落单的鲸鱼唱起无人回应的鲸歌。有句很美的话叫“一鲸落,万物生”。死去的巨物会沉入暗不见光的海底,为匮乏的小生物带来一场长达百年的分解盛宴,甚至形成一个新生态环境。

看哪!先是小鱼小虾围上来,一边讨好着一边暗地拆解他明晃晃的财富——脂肪;然后,在他洁白的骨架上诞生闪着贪婪荧光的浮游生物,它们聚集、繁殖、扩散,把看似坚硬的骨头也分解大半,榨干剩余价值;最后,真正硬核的骨头砸在海底,激起无人看到的尘埃,成为地基,成为别的生物的新起点。同时他作为鲸,终于成为了过去。

他觉得现在自己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

哔!

一声哨响将他唤醒,他一蹬腿漂浮起来。救生员在岸边确认他的情况后便走开了。他不知道自己憋气憋了多久,抬头看挂钟,已经三点半了。他不记得进来后都干了什么,好像一个来回都没完成,生泡了一个半小时。

他盯着时钟,四散的魂魄一点点聚拢起来。突然想起女儿今天没有延时课,再不去接又迟到了。

到幼儿园时,他的头发还能看出是湿的。周五下课早,全校的孩子都走了,还是早上见过的班主任陪着小鱼坐在门口长凳上。孩子交给他手上的一刻,班主任用最敷衍的语气跟他说:“您要是没时间,不如换个别人来接送吧。”

别人,哪还有别人!

宋如鲸拽回小鱼怒气冲冲就走,一出校门小鱼就哇哇大哭起来。他只能把她鸡仔似的拎上电动车,车开快点就没人能看清楚他的狼狈。

小鱼没吃晚饭,她说要补上昨天的作业再吃。

宋如鲸带她读了两遍单词,让她跟着念,她说不会。

“我就问你上课学了没有?”他不觉中加重了语气。

小鱼垂着眼睛,撅着嘴默不作声。

“问你话呢!”他扒拉女儿肩膀,小鱼喊:“我就是不会!”

“不会别学了!”他把课本合上,“睡觉!”

“我不睡!我要交作业!”

“那就起来读!”他又愤愤地把课本翻开。

“我,不,会!”女儿拉长音尖叫。

不知这样的车轱辘话重复了几回,宋如鲸大脑缺氧,手指颤抖,心脏跳得像缝纫机似的“哒哒哒”扎着他的胸腔。他以前听见前妻偶尔吼一声,还责怪她粗暴教育,现在他想抽自己。

对峙40多分钟后,他去客厅接水时,听见视频声音响起。小鱼欢叫一声,情绪很快就恢复了愉悦,大概几分钟后,他又听到了熟悉而流畅的英语朗诵声。之前,那都是他躺在客厅沙发上看球赛时嫌烦的背景音。现在却远隔云端、触不可及。

一小时后,女儿完成作业,抱着小豆子出来吃饭,摇头晃脑地像什么都没发生前一样。他冷着脸,故意不搭理这个小“叛徒”。没想到小鱼才不在意,吃完了立刻钻回屋子里去,又打开了视频跟前妻嘻嘻哈哈闲聊起来。

这他妈算怎么回事儿啊?当这是个撸猫馆了吗?他宋如鲸算是什么?一个宠物饲养员,专等客人临时起意光顾?不,现在这情况当算白嫖!

他有些心虚,因为前妻是承诺每月给抚养费的,目前没收到第一笔款罢了。她认为赚得多的理应给抚养费,不论男女。宋如鲸觉得她这么高姿态,又是阉割自己的致命一刀。

他抓起小鱼落在沙发上的“小豆子”独角兽,将满心愤懑化作铁拳重重锤了下去。小豆子满肚子棉花,毫不费力化解这一拳,甚至笑容不改,颇有些以大爱度俗人的禅意。

小鱼半开门,露出小脑袋说:“把小豆子给我。”

他愣了半刻,望着脏不拉叽的小豆子,突然问:“小鱼,你洗过小豆子吗?白的都变黑的了。”

小鱼不情愿地钻出来,接过小豆子慢慢摇头,“上次妈妈洗的……”

“这好说,整个儿扔洗衣机就行了。”

小鱼严肃地晃起右手食指,“Nonono。妈妈说里面的棉花不能一起洗,晾不干会发霉。”宋如鲸赶紧找了一个大纸袋子,跟小鱼一人一把将棉花掏出来,最后把外皮单独洗了。

该睡觉了,小鱼说没有小豆子陪着睡不着,宋如鲸把她抱到自己的房间。孩子出生后基本都跟前妻一起睡。因为他喝酒之后打鼾声音严重,而他几乎每天都喝酒,所以渐渐地他们就分房了,一直到分手。

小孩睡觉沉,没多久小鱼就睡得四脚八叉的,把他给踹醒了。他发现自己被挤到窗边的一小条空间,小鱼占了一多半床。于是轻手轻脚地把小鱼端起来,重新放好位置还掖好被子。他的脸颊蹭到小鱼的额头,感觉像蹭上一个温热的小猕猴桃,柔软的小绒毛触感无比舒服。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击中他,他拿手指头轻轻刮了刮女儿的脸蛋、鼻头,爱不释手。

小鱼被弄烦了,迷迷糊糊地说:“别弄,妈妈。”说罢,她转头把自己紧紧包裹进被子继续睡了,宋如鲸僵了许久没动窝儿。

原本的周末通常是前妻带着孩子去商场或者公园玩度过的,他自己会去健身房或者约朋友喝酒。这个周末,他没有约酒友,因为他到哪儿都必须带着小鱼,喝醉了完全没法弄。

他第一次明确地感到了束缚和压力。思来想去,他决定带小鱼一起去游泳。这项运动完美融合减压和锻炼身体,不花钱也许还有其他小朋友跟小鱼玩,一举多得。

他记得游泳馆有专门的亲子浴室,家长跟孩子在一个大隔间里,中间还有一道帘能分开性别不同的彼此。以前他还认为这个设计鸡肋呢。

周六下午,小鱼听说爸爸要带自己去游泳异常亢奋,毕竟母亲性格喜静,更多是带她玩手工、看书之类的。

她在家自己穿好泳衣,按照宋如鲸的指挥把秋衣秋裤套在外面,这样到泳池就省却了孩子换衣服的麻烦,他怎么都快。

想得挺好的,到了泳池又出了纰漏。他先把小鱼放到泳池边,把衣服都装进大包里,然后去男更衣室换自己的,走前再三叮嘱小鱼不要单独下水。

过了不到三分钟,等他回来却发现孩子并不在原地,泳池里找了一圈也没有。

“小鱼!”他脑袋一下懵了,这场馆里有好几个出口,男更衣室、女更衣室、亲子更衣室,还有通往洗手间的,谁知道小鱼去了哪里?再没准儿遇到拐小孩的了?

冷静,冷静下来,宋如鲸抽了自己一巴掌,果然打断了慌乱的情绪。他清楚这家健身房是独栋小楼,只有唯一的闸机出入口,还必须用会员卡。如果不是拐小孩的作祟,那小鱼自己是跑不出去的。

他再次跑到泳池入口,给救生员看手机里的相片,救生员连连摇头,“我没注意,刚才收拾救生圈来着。”

宋如鲸刚要跑前台去要求找人广播,忽见小鱼甩着小胳膊从洗手间那边走过来,她见爸爸一脸震怒,有点不敢上前。宋如鲸确实很想揍她,但大庭广众之下也不好动家法,只是板着脸教训道:“以后去哪儿都要先告诉我一声,听见了没有!”

小鱼带着惊恐的表情凑过来说:“爸爸你还生气吗?”

“生气!”宋如鲸拽着她走到泳池边说:“先做热身运动,跟着我来。”

小鱼做得七扭八歪,宋如鲸越看越气差点儿绷不住,谁知小鱼突然怯怯地问:“爸爸,你要是原谅我了,咱们先来个爱的抱抱行吗?妈妈原谅我的时候都会给我爱的抱抱。”

宋如鲸的心像滴了软化剂似的,一下子凹了一块,他伸手抱了抱这个刚到肚脐眼的小姑娘。

小鱼开心了,眨着眼睛认真地说:“爸爸,你知道我为什么自己去厕所吗?”

“为什么?”

“因为爸爸是男生,不能带我进厕所,所以我就自己去了。”小鱼忽而哽咽,“我以后都会自己去的。我已经学会擦屁屁了,这学期老师教的……”

宋如鲸鼻子一酸,蹲下来紧紧搂住小鱼,更致命的是后面一句,“妈妈让我听你的话,也说我长大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她终于趴在宋如鲸肩膀哭了。没有吵闹,有点偏向成年人那般隐忍的味道。

宋如鲸擦了擦自己的眼睛,又擦了擦她的脸,努力让自己显得高兴,“走,爸爸教你游泳。”

他先带小鱼去儿童水域。没想到从没在泳池游过的小鱼很快就学会了漂浮,而且并不畏惧下水。自己擅长的领域得以延续的喜悦笼罩全身,他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游泳圈开始教小鱼踩水。

在小鱼前六年的人生里,他对小鱼的言传身教可以说屈指可数。起初三年,他认为完全没法跟小孩子沟通,她也不会说话,他远不如孩子妈更能猜透孩子心意。后来孩子去幼儿园,他偶尔接送,心态更像送快递,尽快把她送到签收人手里就算完成任务。

他不是完全没陪伴过,比如送到玩手工的地方,他会搬把椅子靠墙坐看手机;比如玩医生游戏的时候,他会躺在沙发上当病人,还是濒死不能说话的那种……如果不是前妻离开,他没意识到自己的陪伴之外竟然还有大块时间和空间需要填满。

周日他又带小鱼来游泳。今天他给小鱼表演了跳水。动作和表情极其夸张,引起池子里的小孩们一阵欢呼。“这是我爸!”小鱼欢呼,她觉得被小朋友簇拥着倍儿有面子,缠着宋如鲸要学跳水。

宋如鲸说:“过段时间的吧。”

小鱼倔犟地顺梯子爬出泳池,捏着鼻子一腔孤勇地跳进水里。宋如鲸吓了一跳,赶紧去捞她。小家伙儿喝了两口水,沉稳地吐着。他突然觉得这孩子这个倔劲儿跟他很像,心里蓦然多了些欢喜。

“还跳吗?”他拍着小鱼的后背问。小鱼肯定地点点头,“我不怕了,我会一次比一次好!”

“好!”宋如鲸翻出鼻夹,给她讲了一遍注意事项,又示范跳了一次。小鱼二话不说紧随其后,笨拙且勇猛。宋如鲸满脑子“虎父无犬女”。

晚上回家,他听见小鱼跟前妻视频,手舞足蹈地宣传今天他的光辉事迹,他偷摸儿开心,恨不得开瓶啤酒小酌两口。可等她们挂了视频电话,他的手机响了起来。前妻微信说,小鱼鼻炎又犯了,以后不能跳水,游完泳也要做好保暖不能感冒。

你懂个屁!

宋如鲸狠狠戳着屏幕,删除这条信息,心里骂了许久。

晚上睡觉时,小鱼一直“吭吭吭”的不愿意躺下,说鼻子喘不上气来。宋如鲸百度了半天,说要用生理盐水洗鼻子。他不知道家里有没有,就用手捧着水,让小鱼把脸埋在他手心里吸,两次过后小鱼好像更严重了。

他又看见有人说是因为鼻腔受凉,翻出口罩让小鱼带着睡觉,小鱼又困又累又难受,坚决不带,宋如鲸担心她明天起不来床,怒火攻心抽了她一巴掌。

小鱼懵了几秒,随即爆发出尖锐持久的哭声,边哭边喊:“我不要你,我要妈妈!”他赌气不理她,几分钟后因为哭肿了鼻子,她鼻梁两边诡异地凸起了两个包,他害怕极了,又赶紧安抚。道歉不管用,讲道理不管用。他实在没办法了,把脸凑过去说:“要不你也打我一下,出气了咱们赶紧睡觉行吗?”

小鱼疲惫地摇摇头说:“我不能打你,你是我的朋友。妈妈说不能打人巴掌,容易把人抽聋了。”她好像突然就平息了怒气,自己拽了小豆子过来垫在脑袋下,“妈妈说没法呼吸就把头垫高点。”话没说完,眼泪滚滚而落,但她的表情很平静,像是知道自己以前恃宠而骄的日子一去不返,唯有接受现实了。

等她睡了,宋如鲸摸黑回到客厅,百度了一下抽巴掌是否会让小孩变聋,看着答案一阵后怕。

太累了,太难了。指针指向1点了,游泳衣还在包里没洗没晾呢。彼时,宋如鲸还以为自己已经遇到了最难的时候,殊不知,考验还在后头。

5月,他给孩子网络申请小学。他家本是城里户口,一直在回迁的郊区房子住。为了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他希望孩子能回户口所在地上学。7月幸运录取了,高兴没多一会儿,便开始操心后面没地方住的大问题。他十多年前住过这边的平房,小、潮、憋,不方便。趁孩子放暑假放在奶奶家,他开始顶着酷暑找房。

离学校近的平房大多都新装修的,面积太小适合旅行短租的游客,居家过日子家里细软放不下;仅有的楼房都是二十多年老房,硬件破旧租金奇高,停车位更是一格难求。

听说他要回城里租房,小鱼奶奶每天都要给他打一通电话,一开始是极力劝他去胡同里的平房老宅住。那里有闹掰的亲戚住着,他不想卷入上一辈的恩怨里去。后来,老太太又劝他把郊区老俩名下的房子卖了。在父母眼里,他也没有稳定工作,城里昂贵的房租能要了他的命。

时间长了,宋如鲸也恼了,老太太言语间的哭腔亲自否定了对他的信任。他觉得自己被严重低估了,非要把租房这件事办妥不可!他跟中介斗智斗勇,跟房主拉拉扯扯,用了两个多月才把房子敲定。

这是一处老小区里的老楼,墙是熏黄的,厨房壁砖碎了大片,燃气灶一点火“噗噗”喷火苗,阳台还发霉了。他想了个辙,墙上贴了全新的淡蓝色壁布,看着温馨,摸着温暖。颜色让小鱼选的,这样她不再抵触,反而多了期待。

收拾东西的时候,他愁坏了。饶是前妻的衣物都搬空了,还剩下孩子玩具等数不清的小零碎。他曾让小鱼亲自断舍离,怎知这三个字在小鱼这儿根本不存在,她心里只有“留”一个准则。你要当她面扔,她就能细数自己跟玩具的往事,一天都说不完。没辙,他只能先把这个碍事的小帮手送父母家去。

断续收拾一周才告一段落。搬家那天为了省钱选了两辆中巴,结果计算失误,根本拉不完,床垫都没搬。最后加的钱超过打包式搬家的钱,早知道还不如选全包呢!

搬完的第一天,他坐在弹簧嶙峋的床上喝闷酒,灯不知道怎么就憋了,正好没窗帘,就借着清冷的月光喝个一醉方休。

他想起了很多,就跟走马灯似的,倒叙自己从离婚到结婚的十年。想起2020年创业失败那资产冻结的办公室,同时想起那时候前妻熬夜给他做了融资PPT;想起2016年股灾股市的钱只剩一成,前妻每天请他吃饭,告诉他除了没余钱其它什么都没影响;想起2012年,他们结婚的时候大宴宾客四十多桌,还没敬完酒,宾客吃完了都走了,如今日一样人去楼空……

他还想起有一天他喝多了问前妻,“你是不是特看不起我?”

她过了好久才回问:“你看得起你自己吗?”

他打开手机通信录,拇指滑动人名列表找起来,不是“前妻”,不是“小鱼妈”,不是“喂”,最终停在独自成页的那个名字那儿良久。

深夜的愁海把他吞没,他又沉入海底,看着自己孤独的巨鲸骨架,不知道能生出个什么。

这个夏末雨水特别多,山里下了大雨,还封路了。他好不容易从山里把小鱼接到新家,问她要不要到新学校附近的河沿去玩水。他记得以前只是没小腿的深度,今天再去,竟然看见有人在里面游泳。

跟他们去惯的泳池不同,河水绿汪汪的,看起来不很干净。但小鱼见大爷大妈们像在自家泳池一样游着自己也跃跃欲试。

宋如鲸记得小时候也让家长带着游过,忍不住动了心念。两人火速回家换了泳衣,电车一蹬又火急火了往过赶。东四十条大街北面的槐树枝繁叶茂,密匝匝地遮住毒日头。宋如鲸吹着九月的暖风,在小鱼抱着的位置出了一层薄汗,黏且痒的,却有种与人关联的快意。

河道里有被水淹没的大水缸和台阶,水底不清,但能看出也就一米来深,还算安全。

游了五个月的小鱼真像一条鱼,毫不扭捏地扎进水里。河边休憩的光膀子戴泳镜的老爷子挑起大拇指对宋如鲸说:“嗬,这小姑娘可以。几岁?才六岁,一点不怕,太可以了。”

小鱼听见夸奖,不露声色地一猛子扎下水。她在水里徐徐翻转,像之前电视里演的水中飞天一样优美。

“小姑娘这游泳谁教的啊?”有个大妈问。

“没正经学,我瞎教的。”宋如鲸强忍着笑。就这点小事,这点芝麻粒大的小事,竟让他心花怒放,快意在胸腔里喷薄向上,快从嗓子眼里冲出来了!

大爷大妈齐举大拇指,把他们两个都夸了一通。他感觉自己已经有很长很长时间没被肯定过了。那时间长的,比四条腿的鲸鱼去海里都长。

小鱼从水里捞了个东西上来,摊在手心给他看。

“爸,你看是蜗牛耶!”

宋如鲸接到手掌里,那小蜗牛也就比米粒大一点。小鱼乐此不疲地捞着,带动河道里的爷爷奶奶都跟她比赛。之前跟宋如鲸聊天的大爷忍不住感叹:“瞧这小姑娘,就像看见我自己小时候。”

“是啊。”宋如鲸回忆,“不过我那会,河沿还没修这么好,台阶啥的没有。”

老爷子点头,“是。我小时候更什么都没有。不过,慢慢也过来了,你们这代人也过来了,小姑娘长大了也这么过来,就这么回事。”

宋如鲸瞧着手里的六个蜗牛。刚才手里什么都没有,一晃,手里就有了能攥住的。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像大爷说的,过来了。

他不由自主地走向河道里,加入小鱼他们游泳的行列。怎么自在怎么游,不在乎姿势和成绩,明明看不到终点线,却很明白自己要去哪里。

傍晚时分,他们跟大家告别,拿毛巾给小鱼包上脑袋回家。

小鱼问宋如鲸:“爸爸,我能把蜗牛带回家吗?”

“成啊。”

“可我妈怕蜗牛不让我带。”

“没事。”宋如鲸没说,你妈不回来了,只是说:“游野河这事别告诉她就行了。”

“哦,嘻嘻。”小鱼盯着蜗牛爱不释手。

但他们到楼下的时候,小鱼又把蜗牛都扔到了花坛里。

“怎么了?”宋如鲸看她恋恋不舍地扭头走回来,边走边说:“算了。妈妈不喜欢虫子,她知道我带回家会不开心的。我也玩够了。”

小鱼跑过来拉住了宋如鲸的手。

鲸鱼的枯骨上有什么东西在生发,一条小鱼游曳其中。

 

王艺霖

 

宋如鲸觉得,人生就跟打游戏一样。

年幼的时候好比是新建小号,有新手保护期的。具体表现为外部环境对孩子有无限的宽容和关爱,以及对光明未来的期盼。后来,突然有一天,新手保护期过了,滤镜消失了,大家投射在他身上的幻想全然破灭,就开始遭人嫌弃了。

拿他来说,出生的时候他比婴儿平均长度50厘米多两厘米。医生护士笃定地告诉父母,这孩子长大准是大高个儿。于是宋父决定起一个昭告天下其不凡的名字,方不辱没这璀璨起点。

做为三代单传的独苗,全家一致投票决定给他起名叫宋鲲鹏,上天入海无所不能。临上户口的时候父母忽怕物极必反,或遭嘲笑。犹豫片刻,宋母说不如叫“如鲸”,正好他出生在北京,这么解释显得不太庸俗。

宋如鲸确实如愿长成高大威武的男子,身高185,肉眼看都毋庸置疑。但在现今社会,只有一副孔武皮囊显然是不够的。技能点似乎都加在体格上,脑力反而相形见绌。小学时,被体校选上练游泳,两年后吃不了苦放弃了。再往后没上好大学,也没找到好工作……他慢慢感受到出新手村后被迫打怪升级的残酷,也逐渐明白别人爱的不是真正的他,而是被期待的那个他。

比如今天,创业失败且找不到工作两年有余的他,离婚了。生活支柱全面崩塌。

像鲸鱼搁浅了。

媳妇,不,前妻公派出国即刻启程,6岁的女儿小鱼留给了他。

从幼儿园回到家,锁上门的一刻有点像漂浮半日终于被重力拽回地面。家还是熟悉的家,却物是人非。

小鱼还不完全理解离婚的意义,只以为妈妈像往常一样出差。“爸爸,我饿了。”找不到零食的小鱼求助爸爸。

宋如鲸看表已经八点多,做饭肯定来不及,于是征询女儿吃不吃麦当劳。小鱼正是搞怪的年纪,她一手叉腰一手指向天空,摆出美少女战士登场的姿势,点名要自己的“固定套餐”。

宋如鲸不解,在前妻和自己连年冷战下成长的女儿为何阳光得过分。但粗糙点总比哭闹不停、雪上加霜要好。招手叫她过来,他把手指插进她头顶海藻一样柔软的头发,边捋边问:“你的固定套餐是什么?”

“鱼堡,薯条,可乐。笨,我妈都一键下单。”小鱼朝他做鬼脸,还为她妈洋洋得意。

前妻不爱做饭,总点外卖正是他们的分歧之一。用宋如鲸的话说,这是凑活日子,是懒。

结婚头几年,他还惯着她,生孩子之后可忍不了了。特别是在自己爹妈看了几个月孩子之后,吃丰盛的晚饭已经成了习惯,几个人吃饭就要几菜一汤。

不过也没持续几个月,前妻休完产假去了一家待遇更好,只是单程通勤近两小时的公司。等她回来做饭老的小的要饿死了。

宋如鲸会做饭,而且做得比前妻好吃多了,但他不想做。一个大老爷们每天回家做饭成何体统。两岁多的孩子也被岳母带回家了,他们晚上索性都不在家吃了。前妻周五晚上通常下了班直接去娘家,呆到周一直接上班。

他现在觉得这应该是他们感情破裂的开始,只是当时他光乐得自在了。

一家之主地位的颠覆应该是在疫情三年。疫情前他创业被坑,烧干了存款。后来不想再回去打工,一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跟朋友鼓捣事情,结果一事无成,现在靠帮朋友牵线搭桥挣点零花钱。

他有了更多在家赋闲的时间,前妻早出晚归不知道,可在他家住了一段时间,送孩子上下幼儿园的岳母知道。岳母让他接送孩子他起初也是不乐意的,怎奈人家一气之下一走了之,剥夺了他不乐意的权利。

前妻后来肯定知道了他的现状,默认了他们两人带孩子的现实,颇有点同归于尽的决绝。他们开始吵、互相诋毁,他觉得自己没了钱包撑腰,说话也不硬气了。

一阵敲门声像大雨落入湖面打乱了他的思绪,外卖到了。

“小鱼,出来吃饭!”他见女儿磨蹭地抱着硕大的小度智能屏来到餐桌,忍不住吼道:“说多少次了,吃饭不能看电视。”

这是他看不惯的第二点,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孩子养成了吃饭看电视的习惯。对了,应该就是从岳母带走孩子开始的。他不知道强调了多少次这样不利于消化,容易近视眼。说了白说,自打他不上班后,说话不好使了!

小鱼充耳不闻,一边手指头捻着薯条往嘴里塞,一边看动画。

无名火烧到宋如鲸眉头,他扑过去,双手把智能屏举过头顶,“我给你摔了你信不信!”

小鱼愣了几秒,嘴里的薯条都掉了下来。突然她小嘴一咧,大颗眼泪毫无预兆地奔涌出来,“我等我妈视频呢!你给我,我要我妈!我,要,我,妈!”小鱼跳起来,像一颗小炮弹似的撞到他身上,险些把他撞倒。他赶紧把智能屏扔到沙发上,扭过来双手捏住女儿的肩膀。

你妈不要你了!

他内心怒吼,但咬着牙没说出口。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连亲生孩子都不要!

小鱼的肩膀在衣服包裹下像脆弱的鸡蛋,只要他再加点劲儿就能捏碎似的。如果是以往,前妻会立刻绷着脸从别的房间走出来,从他手里夺过孩子,看都不看他一眼就把孩子拉到卧室里去。不出五分钟,就能听见她们娘儿俩重拾欢声笑语。

然而现在,没有后续收尾的那个人。他捏着小鱼发呆,孩子有点被吓住,也不哭了。

他们沉默地达成了某种协议似的,他松了手,她也没有继续哭,轻悄悄地撅屁股蹭上半张椅子,拿出鱼堡吃了起来。他求和似的递给她一根薯条,她也识相地接过。其实,小孩子是最能面对现实的。她这么大点儿,本性中有某种近乎真理的行为准则,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马斯洛生理需求至上,口不对心的扭捏要再长大点才学会。

小鱼吃完后,拿餐巾纸抹干净嘴,低头走到沙发边,拿智能屏之前偷瞄了他一眼,见他闷头吃饭,一溜烟儿钻进次卧去了。

他起身到餐桌边堆着的几箱酒里翻腾,二锅头,京酒,干红……十几瓶里找不出一个想喝的,于是又从冰箱里掏出一听啤的。冰箱门上贴着他们褪色的蜜月照片,红色的相框像凝固的血块了无生机。还有他们第一次看电影的票据,好像是《让子弹飞》?子弹二字氧化消失了,只剩下“让XX飞”。他心里骂“让你妈飞”,扯下电影票,三两下撕成碎渣扔进纸篓。屁股重新坐下的那刻,他听见侧卧里传来小度智能屏拨打视频的声音。

前妻要是今天走的话现在八成还在飞机上,他举着啤酒听着,直到无人接听挂断才撕开拉环喝了一口。呸,啤酒跟他喝惯的比起来根本没味儿。

他听见侧卧里传来小鱼的念叨,下意识地给电视静音,站起来贴到门缝上偷听。

“妈妈,你赶紧回家吧,小豆子给你,你爱垫哪里垫哪里……”

他窥见小鱼紧抱着被压扁变形的独角兽抱枕已经泣不成声。小豆子是抱枕的名字,名义上是前妻买给女儿的,但她总拿着垫腰,女儿没少让他“主持公道”。他悄摸儿地坐回桌边,啤酒再入口苦不堪言。

第二天早上,宋如鲸宿醉醒来,送孩子迟到了。

小鱼幼儿园的班主任接过孩子,装不经意地问:“小鱼,昨天怎么没在群里交作业呀?”

女儿顶着乱蓬蓬的头发和红肿的眼,耷拉着脑袋不吭声。他跟小鱼道别,小鱼没理他,班主任回头意味深长地盯了他两眼,想是已经看穿了他们家的变故。

凑活吃了街边早饭,他接了两通电话,手机下了两盘象棋,转眼又到了中午饭点。吃沙县鸡腿饭的时候,他抬头看见自己办了年卡的健身房好像开门营业了。这几年关关停停,没想到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他心念一动,确认游泳池确实开了,随后便回家去拿泳衣。

初春的天下水还有点冷,再加上是工作日,来游泳的人寥寥无几。他独占一条泳道,一猛子扎下去如鱼得水。

池水清透,能看到池底蓝色渐变的马赛克砖。浸泡着,每个毛孔被水分子扒开,悲伤外溢,水色更显忧郁。

他看过一个科普,鲸的祖先原是海边的四足小兽,水陆双栖的。经过千万年的演变,适应了海洋生活,变成海洋生物。结合父母起名的原委,他觉得冥冥之中“如鲸”这个名字诅咒着他把道儿走窄了。不仅飞不了,连陆地也混不下去了。

50米长的标准泳池仿佛无限扩大,无边无际,他沉入水底,像落单的鲸鱼唱起无人回应的鲸歌。有句很美的话叫“一鲸落,万物生”。死去的巨物会沉入暗不见光的海底,为匮乏的小生物带来一场长达百年的分解盛宴,甚至形成一个新生态环境。

看哪!先是小鱼小虾围上来,一边讨好着一边暗地拆解他明晃晃的财富——脂肪;然后,在他洁白的骨架上诞生闪着贪婪荧光的浮游生物,它们聚集、繁殖、扩散,把看似坚硬的骨头也分解大半,榨干剩余价值;最后,真正硬核的骨头砸在海底,激起无人看到的尘埃,成为地基,成为别的生物的新起点。同时他作为鲸,终于成为了过去。

他觉得现在自己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

哔!

一声哨响将他唤醒,他一蹬腿漂浮起来。救生员在岸边确认他的情况后便走开了。他不知道自己憋气憋了多久,抬头看挂钟,已经三点半了。他不记得进来后都干了什么,好像一个来回都没完成,生泡了一个半小时。

他盯着时钟,四散的魂魄一点点聚拢起来。突然想起女儿今天没有延时课,再不去接又迟到了。

到幼儿园时,他的头发还能看出是湿的。周五下课早,全校的孩子都走了,还是早上见过的班主任陪着小鱼坐在门口长凳上。孩子交给他手上的一刻,班主任用最敷衍的语气跟他说:“您要是没时间,不如换个别人来接送吧。”

别人,哪还有别人!

宋如鲸拽回小鱼怒气冲冲就走,一出校门小鱼就哇哇大哭起来。他只能把她鸡仔似的拎上电动车,车开快点就没人能看清楚他的狼狈。

小鱼没吃晚饭,她说要补上昨天的作业再吃。

宋如鲸带她读了两遍单词,让她跟着念,她说不会。

“我就问你上课学了没有?”他不觉中加重了语气。

小鱼垂着眼睛,撅着嘴默不作声。

“问你话呢!”他扒拉女儿肩膀,小鱼喊:“我就是不会!”

“不会别学了!”他把课本合上,“睡觉!”

“我不睡!我要交作业!”

“那就起来读!”他又愤愤地把课本翻开。

“我,不,会!”女儿拉长音尖叫。

不知这样的车轱辘话重复了几回,宋如鲸大脑缺氧,手指颤抖,心脏跳得像缝纫机似的“哒哒哒”扎着他的胸腔。他以前听见前妻偶尔吼一声,还责怪她粗暴教育,现在他想抽自己。

对峙40多分钟后,他去客厅接水时,听见视频声音响起。小鱼欢叫一声,情绪很快就恢复了愉悦,大概几分钟后,他又听到了熟悉而流畅的英语朗诵声。之前,那都是他躺在客厅沙发上看球赛时嫌烦的背景音。现在却远隔云端、触不可及。

一小时后,女儿完成作业,抱着小豆子出来吃饭,摇头晃脑地像什么都没发生前一样。他冷着脸,故意不搭理这个小“叛徒”。没想到小鱼才不在意,吃完了立刻钻回屋子里去,又打开了视频跟前妻嘻嘻哈哈闲聊起来。

这他妈算怎么回事儿啊?当这是个撸猫馆了吗?他宋如鲸算是什么?一个宠物饲养员,专等客人临时起意光顾?不,现在这情况当算白嫖!

他有些心虚,因为前妻是承诺每月给抚养费的,目前没收到第一笔款罢了。她认为赚得多的理应给抚养费,不论男女。宋如鲸觉得她这么高姿态,又是阉割自己的致命一刀。

他抓起小鱼落在沙发上的“小豆子”独角兽,将满心愤懑化作铁拳重重锤了下去。小豆子满肚子棉花,毫不费力化解这一拳,甚至笑容不改,颇有些以大爱度俗人的禅意。

小鱼半开门,露出小脑袋说:“把小豆子给我。”

他愣了半刻,望着脏不拉叽的小豆子,突然问:“小鱼,你洗过小豆子吗?白的都变黑的了。”

小鱼不情愿地钻出来,接过小豆子慢慢摇头,“上次妈妈洗的……”

“这好说,整个儿扔洗衣机就行了。”

小鱼严肃地晃起右手食指,“Nonono。妈妈说里面的棉花不能一起洗,晾不干会发霉。”宋如鲸赶紧找了一个大纸袋子,跟小鱼一人一把将棉花掏出来,最后把外皮单独洗了。

该睡觉了,小鱼说没有小豆子陪着睡不着,宋如鲸把她抱到自己的房间。孩子出生后基本都跟前妻一起睡。因为他喝酒之后打鼾声音严重,而他几乎每天都喝酒,所以渐渐地他们就分房了,一直到分手。

小孩睡觉沉,没多久小鱼就睡得四脚八叉的,把他给踹醒了。他发现自己被挤到窗边的一小条空间,小鱼占了一多半床。于是轻手轻脚地把小鱼端起来,重新放好位置还掖好被子。他的脸颊蹭到小鱼的额头,感觉像蹭上一个温热的小猕猴桃,柔软的小绒毛触感无比舒服。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击中他,他拿手指头轻轻刮了刮女儿的脸蛋、鼻头,爱不释手。

小鱼被弄烦了,迷迷糊糊地说:“别弄,妈妈。”说罢,她转头把自己紧紧包裹进被子继续睡了,宋如鲸僵了许久没动窝儿。

原本的周末通常是前妻带着孩子去商场或者公园玩度过的,他自己会去健身房或者约朋友喝酒。这个周末,他没有约酒友,因为他到哪儿都必须带着小鱼,喝醉了完全没法弄。

他第一次明确地感到了束缚和压力。思来想去,他决定带小鱼一起去游泳。这项运动完美融合减压和锻炼身体,不花钱也许还有其他小朋友跟小鱼玩,一举多得。

他记得游泳馆有专门的亲子浴室,家长跟孩子在一个大隔间里,中间还有一道帘能分开性别不同的彼此。以前他还认为这个设计鸡肋呢。

周六下午,小鱼听说爸爸要带自己去游泳异常亢奋,毕竟母亲性格喜静,更多是带她玩手工、看书之类的。

她在家自己穿好泳衣,按照宋如鲸的指挥把秋衣秋裤套在外面,这样到泳池就省却了孩子换衣服的麻烦,他怎么都快。

想得挺好的,到了泳池又出了纰漏。他先把小鱼放到泳池边,把衣服都装进大包里,然后去男更衣室换自己的,走前再三叮嘱小鱼不要单独下水。

过了不到三分钟,等他回来却发现孩子并不在原地,泳池里找了一圈也没有。

“小鱼!”他脑袋一下懵了,这场馆里有好几个出口,男更衣室、女更衣室、亲子更衣室,还有通往洗手间的,谁知道小鱼去了哪里?再没准儿遇到拐小孩的了?

冷静,冷静下来,宋如鲸抽了自己一巴掌,果然打断了慌乱的情绪。他清楚这家健身房是独栋小楼,只有唯一的闸机出入口,还必须用会员卡。如果不是拐小孩的作祟,那小鱼自己是跑不出去的。

他再次跑到泳池入口,给救生员看手机里的相片,救生员连连摇头,“我没注意,刚才收拾救生圈来着。”

宋如鲸刚要跑前台去要求找人广播,忽见小鱼甩着小胳膊从洗手间那边走过来,她见爸爸一脸震怒,有点不敢上前。宋如鲸确实很想揍她,但大庭广众之下也不好动家法,只是板着脸教训道:“以后去哪儿都要先告诉我一声,听见了没有!”

小鱼带着惊恐的表情凑过来说:“爸爸你还生气吗?”

“生气!”宋如鲸拽着她走到泳池边说:“先做热身运动,跟着我来。”

小鱼做得七扭八歪,宋如鲸越看越气差点儿绷不住,谁知小鱼突然怯怯地问:“爸爸,你要是原谅我了,咱们先来个爱的抱抱行吗?妈妈原谅我的时候都会给我爱的抱抱。”

宋如鲸的心像滴了软化剂似的,一下子凹了一块,他伸手抱了抱这个刚到肚脐眼的小姑娘。

小鱼开心了,眨着眼睛认真地说:“爸爸,你知道我为什么自己去厕所吗?”

“为什么?”

“因为爸爸是男生,不能带我进厕所,所以我就自己去了。”小鱼忽而哽咽,“我以后都会自己去的。我已经学会擦屁屁了,这学期老师教的……”

宋如鲸鼻子一酸,蹲下来紧紧搂住小鱼,更致命的是后面一句,“妈妈让我听你的话,也说我长大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她终于趴在宋如鲸肩膀哭了。没有吵闹,有点偏向成年人那般隐忍的味道。

宋如鲸擦了擦自己的眼睛,又擦了擦她的脸,努力让自己显得高兴,“走,爸爸教你游泳。”

他先带小鱼去儿童水域。没想到从没在泳池游过的小鱼很快就学会了漂浮,而且并不畏惧下水。自己擅长的领域得以延续的喜悦笼罩全身,他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游泳圈开始教小鱼踩水。

在小鱼前六年的人生里,他对小鱼的言传身教可以说屈指可数。起初三年,他认为完全没法跟小孩子沟通,她也不会说话,他远不如孩子妈更能猜透孩子心意。后来孩子去幼儿园,他偶尔接送,心态更像送快递,尽快把她送到签收人手里就算完成任务。

他不是完全没陪伴过,比如送到玩手工的地方,他会搬把椅子靠墙坐看手机;比如玩医生游戏的时候,他会躺在沙发上当病人,还是濒死不能说话的那种……如果不是前妻离开,他没意识到自己的陪伴之外竟然还有大块时间和空间需要填满。

周日他又带小鱼来游泳。今天他给小鱼表演了跳水。动作和表情极其夸张,引起池子里的小孩们一阵欢呼。“这是我爸!”小鱼欢呼,她觉得被小朋友簇拥着倍儿有面子,缠着宋如鲸要学跳水。

宋如鲸说:“过段时间的吧。”

小鱼倔犟地顺梯子爬出泳池,捏着鼻子一腔孤勇地跳进水里。宋如鲸吓了一跳,赶紧去捞她。小家伙儿喝了两口水,沉稳地吐着。他突然觉得这孩子这个倔劲儿跟他很像,心里蓦然多了些欢喜。

“还跳吗?”他拍着小鱼的后背问。小鱼肯定地点点头,“我不怕了,我会一次比一次好!”

“好!”宋如鲸翻出鼻夹,给她讲了一遍注意事项,又示范跳了一次。小鱼二话不说紧随其后,笨拙且勇猛。宋如鲸满脑子“虎父无犬女”。

晚上回家,他听见小鱼跟前妻视频,手舞足蹈地宣传今天他的光辉事迹,他偷摸儿开心,恨不得开瓶啤酒小酌两口。可等她们挂了视频电话,他的手机响了起来。前妻微信说,小鱼鼻炎又犯了,以后不能跳水,游完泳也要做好保暖不能感冒。

你懂个屁!

宋如鲸狠狠戳着屏幕,删除这条信息,心里骂了许久。

晚上睡觉时,小鱼一直“吭吭吭”的不愿意躺下,说鼻子喘不上气来。宋如鲸百度了半天,说要用生理盐水洗鼻子。他不知道家里有没有,就用手捧着水,让小鱼把脸埋在他手心里吸,两次过后小鱼好像更严重了。

他又看见有人说是因为鼻腔受凉,翻出口罩让小鱼带着睡觉,小鱼又困又累又难受,坚决不带,宋如鲸担心她明天起不来床,怒火攻心抽了她一巴掌。

小鱼懵了几秒,随即爆发出尖锐持久的哭声,边哭边喊:“我不要你,我要妈妈!”他赌气不理她,几分钟后因为哭肿了鼻子,她鼻梁两边诡异地凸起了两个包,他害怕极了,又赶紧安抚。道歉不管用,讲道理不管用。他实在没办法了,把脸凑过去说:“要不你也打我一下,出气了咱们赶紧睡觉行吗?”

小鱼疲惫地摇摇头说:“我不能打你,你是我的朋友。妈妈说不能打人巴掌,容易把人抽聋了。”她好像突然就平息了怒气,自己拽了小豆子过来垫在脑袋下,“妈妈说没法呼吸就把头垫高点。”话没说完,眼泪滚滚而落,但她的表情很平静,像是知道自己以前恃宠而骄的日子一去不返,唯有接受现实了。

等她睡了,宋如鲸摸黑回到客厅,百度了一下抽巴掌是否会让小孩变聋,看着答案一阵后怕。

太累了,太难了。指针指向1点了,游泳衣还在包里没洗没晾呢。彼时,宋如鲸还以为自己已经遇到了最难的时候,殊不知,考验还在后头。

5月,他给孩子网络申请小学。他家本是城里户口,一直在回迁的郊区房子住。为了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他希望孩子能回户口所在地上学。7月幸运录取了,高兴没多一会儿,便开始操心后面没地方住的大问题。他十多年前住过这边的平房,小、潮、憋,不方便。趁孩子放暑假放在奶奶家,他开始顶着酷暑找房。

离学校近的平房大多都新装修的,面积太小适合旅行短租的游客,居家过日子家里细软放不下;仅有的楼房都是二十多年老房,硬件破旧租金奇高,停车位更是一格难求。

听说他要回城里租房,小鱼奶奶每天都要给他打一通电话,一开始是极力劝他去胡同里的平房老宅住。那里有闹掰的亲戚住着,他不想卷入上一辈的恩怨里去。后来,老太太又劝他把郊区老俩名下的房子卖了。在父母眼里,他也没有稳定工作,城里昂贵的房租能要了他的命。

时间长了,宋如鲸也恼了,老太太言语间的哭腔亲自否定了对他的信任。他觉得自己被严重低估了,非要把租房这件事办妥不可!他跟中介斗智斗勇,跟房主拉拉扯扯,用了两个多月才把房子敲定。

这是一处老小区里的老楼,墙是熏黄的,厨房壁砖碎了大片,燃气灶一点火“噗噗”喷火苗,阳台还发霉了。他想了个辙,墙上贴了全新的淡蓝色壁布,看着温馨,摸着温暖。颜色让小鱼选的,这样她不再抵触,反而多了期待。

收拾东西的时候,他愁坏了。饶是前妻的衣物都搬空了,还剩下孩子玩具等数不清的小零碎。他曾让小鱼亲自断舍离,怎知这三个字在小鱼这儿根本不存在,她心里只有“留”一个准则。你要当她面扔,她就能细数自己跟玩具的往事,一天都说不完。没辙,他只能先把这个碍事的小帮手送父母家去。

断续收拾一周才告一段落。搬家那天为了省钱选了两辆中巴,结果计算失误,根本拉不完,床垫都没搬。最后加的钱超过打包式搬家的钱,早知道还不如选全包呢!

搬完的第一天,他坐在弹簧嶙峋的床上喝闷酒,灯不知道怎么就憋了,正好没窗帘,就借着清冷的月光喝个一醉方休。

他想起了很多,就跟走马灯似的,倒叙自己从离婚到结婚的十年。想起2020年创业失败那资产冻结的办公室,同时想起那时候前妻熬夜给他做了融资PPT;想起2016年股灾股市的钱只剩一成,前妻每天请他吃饭,告诉他除了没余钱其它什么都没影响;想起2012年,他们结婚的时候大宴宾客四十多桌,还没敬完酒,宾客吃完了都走了,如今日一样人去楼空……

他还想起有一天他喝多了问前妻,“你是不是特看不起我?”

她过了好久才回问:“你看得起你自己吗?”

他打开手机通信录,拇指滑动人名列表找起来,不是“前妻”,不是“小鱼妈”,不是“喂”,最终停在独自成页的那个名字那儿良久。

深夜的愁海把他吞没,他又沉入海底,看着自己孤独的巨鲸骨架,不知道能生出个什么。

这个夏末雨水特别多,山里下了大雨,还封路了。他好不容易从山里把小鱼接到新家,问她要不要到新学校附近的河沿去玩水。他记得以前只是没小腿的深度,今天再去,竟然看见有人在里面游泳。

跟他们去惯的泳池不同,河水绿汪汪的,看起来不很干净。但小鱼见大爷大妈们像在自家泳池一样游着自己也跃跃欲试。

宋如鲸记得小时候也让家长带着游过,忍不住动了心念。两人火速回家换了泳衣,电车一蹬又火急火了往过赶。东四十条大街北面的槐树枝繁叶茂,密匝匝地遮住毒日头。宋如鲸吹着九月的暖风,在小鱼抱着的位置出了一层薄汗,黏且痒的,却有种与人关联的快意。

河道里有被水淹没的大水缸和台阶,水底不清,但能看出也就一米来深,还算安全。

游了五个月的小鱼真像一条鱼,毫不扭捏地扎进水里。河边休憩的光膀子戴泳镜的老爷子挑起大拇指对宋如鲸说:“嗬,这小姑娘可以。几岁?才六岁,一点不怕,太可以了。”

小鱼听见夸奖,不露声色地一猛子扎下水。她在水里徐徐翻转,像之前电视里演的水中飞天一样优美。

“小姑娘这游泳谁教的啊?”有个大妈问。

“没正经学,我瞎教的。”宋如鲸强忍着笑。就这点小事,这点芝麻粒大的小事,竟让他心花怒放,快意在胸腔里喷薄向上,快从嗓子眼里冲出来了!

大爷大妈齐举大拇指,把他们两个都夸了一通。他感觉自己已经有很长很长时间没被肯定过了。那时间长的,比四条腿的鲸鱼去海里都长。

小鱼从水里捞了个东西上来,摊在手心给他看。

“爸,你看是蜗牛耶!”

宋如鲸接到手掌里,那小蜗牛也就比米粒大一点。小鱼乐此不疲地捞着,带动河道里的爷爷奶奶都跟她比赛。之前跟宋如鲸聊天的大爷忍不住感叹:“瞧这小姑娘,就像看见我自己小时候。”

“是啊。”宋如鲸回忆,“不过我那会,河沿还没修这么好,台阶啥的没有。”

老爷子点头,“是。我小时候更什么都没有。不过,慢慢也过来了,你们这代人也过来了,小姑娘长大了也这么过来,就这么回事。”

宋如鲸瞧着手里的六个蜗牛。刚才手里什么都没有,一晃,手里就有了能攥住的。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像大爷说的,过来了。

他不由自主地走向河道里,加入小鱼他们游泳的行列。怎么自在怎么游,不在乎姿势和成绩,明明看不到终点线,却很明白自己要去哪里。

傍晚时分,他们跟大家告别,拿毛巾给小鱼包上脑袋回家。

小鱼问宋如鲸:“爸爸,我能把蜗牛带回家吗?”

“成啊。”

“可我妈怕蜗牛不让我带。”

“没事。”宋如鲸没说,你妈不回来了,只是说:“游野河这事别告诉她就行了。”

“哦,嘻嘻。”小鱼盯着蜗牛爱不释手。

但他们到楼下的时候,小鱼又把蜗牛都扔到了花坛里。

“怎么了?”宋如鲸看她恋恋不舍地扭头走回来,边走边说:“算了。妈妈不喜欢虫子,她知道我带回家会不开心的。我也玩够了。”

小鱼跑过来拉住了宋如鲸的手。

鲸鱼的枯骨上有什么东西在生发,一条小鱼游曳其中。

 

王艺霖v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