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一位旅行家走在街上,他撑开伞。伞,把街上的人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怪物,何方神圣?人们驻足,伸颈,侧目,纷纷议论……
这是18世纪,英国街头出现的一幕。
当然,那时的伞是极其粗笨的。时光飞逝,当下已是21世纪20年代,伞的使用可以说是既得心又应手了。
中国是最早发明伞的国度,初始的伞,称为“簦”,有3500年的历史。日本知道伞,是在我国的唐代。是他们派出的“遣唐使”,把伞的制造技术与工艺,带到了他们国内。
17世纪,伞在法国开始普及。而英国人首次打开伞,却晚了100年。
伞的发明,据说来自于木匠鲁班。鲁班常在乡间做工,妻子往返送饭,日晒雨淋,鲁班十分心疼。于是,他沿途给妻子建造了一些亭子。后来,在妻子的提醒下,鲁班加以改进,为妻子建造了一座“会移动的亭子”,这大约就是今天“伞”的源头。
或许是因为伞的发明,本身就带着人间烟火的缘故吧,几千年来,“伞”也演绎了诸多的故事。
许仙和白娘子,在西湖的雨船上偶遇,若不是一把雨伞,替他们传情,他们如何能结下一段缠绵的千古之恋。
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他笔下的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惆怅,如果姑娘的手中没有那把油纸伞,人们怎能记住那条长长的“雨巷”。
看过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倘若问一声,对主人公别里科夫,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人们大约都会说,一句话: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一把伞,别里科夫不离手的那把长柄伞。那伞装在一个伞套里,不仅是道具,而且已经成为一种象征。
曾经读过一篇小小说,叫《高个女人与她的矮个丈夫》,印象极深。小说婉转地借助一把伞,不动声色地表现了夫妻间的深情。丈夫走在雨中,总把伞举得高高的,可是她的高个妻子却已故去多年了。一把伞产生的惯性,一个小细节,让人泪目。
近年来,随着生活的发展,伞的花样不断翻新,伞的工艺也越来越精致。伞与扇子、旗袍与汉服,都成为古典美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走在老城的街头,总能见到几家专卖伞的商铺,铺里琳琅华美,让人疑似进入了天堂。伞有实用的,也有工艺的;有阔大气魄的,也有姣小玲珑的;面料五花八门,花色五彩纷呈……
销售旗袍、汉服、绣品的商家,也把工艺伞摆出多种造型,恰切地点缀其间,让本就华美的服饰,锦上添花,唯美到极致。
照相馆里,倘若拍的是古风照,一把伞的参与是绝对少不了的,它可以妆点成一种出离人间烟火的天堂风格。
那年去旅游,走在日本京都的古巷,时不时见一簇女子,穿着和服,提着小包,踩着木屐,撑着花伞,边说边笑地妖娆而来,仿佛是从一张古画中走下来似的,让人忍不住地回眸,或目送……
伞的实用和妆点,已经风靡全球。
但是,伞在柔美的同时,也显出阳刚的一面,尤其是伞与手杖合二为一的时候。它和乾隆手中的扇子一样,平常就相当于一个“手把件”,一旦风起云涌之时,就是一种兵器。
近日,看电影《影》,它是张艺谋的又一力作。它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东吴伞”。东吴伞又叫“沛伞”,是一件平时外观与普通雨伞无异,可以用来遮风挡雨的物件。但是,面临打斗时,打开机关,雨伞顿时就变身为一件由数十把利刃组成的兵器。疾速地旋转起来,就像哪吒手上的风火轮,极具杀伤力。
看过电影之后,只要闭目想起:天堂里的花朵,在人间行走的时候,却可以摇身变成嗜血的利刃,心里就涌起一种酸楚。很多事物,从天堂下来的时候,初衷是美好的,是为人类造福的,可是到了人间之后,却不得不蒙尘。
转而又想,即使它蒙尘,也只是在艺术作品中呈现而已,只是一种艺术的狂想而已。战争的烟云,已经消散经年,和平才是当下人们的真实生活。
回转思绪,还是继续去想18世纪伦敦街头的一幕吧。
当时的雨伞十分笨重,庞大的鲸鱼骨架攀附在一根粗壮的木棍上,为了防水,布料涂抹油或蜡,因而更加厚重。天天扛着这么个没人见过的大家伙出门,确实需要勇气。
伦敦是个多雾多雨的国度,他们认为,雾、雨、雪都是天意,那个扛伞的旅行家躲在伞下,是对天的大不敬,为此他们都觉得旅行家古里古怪。此后,整整30年对他嘲笑个没完。
任何事物的出现,从起始到被人接受,都不是顺水顺船的,它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第一个造伞的人,第一个举着笨伞出行的人,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与第一个说地球是圆的人一样,都是了不起的。
2020.11.23草
2020.12.31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