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常生的头像

常生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5/09
分享

“礼”的份量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这句话出自《论语》——乡党第十。意思是:孔子在家乡是十分温和恭敬的样子,好像不太会说话。但他在宗庙、在朝廷却善于言辩,只是比较谨慎而已。

读原典、悟原义、思精华。孔子非常重视“礼”。他自己的言谈举止无不反映出“礼”的文化,符合“礼”的要求,达到“礼”的内在素养和道德规范。

在家乡,孔子待人谦虚和善,温文有礼,如冬日的暖阳,甚至是一种不善言辞的样子,给人非常容易亲近的感觉。

试想,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乡党之中如此“低调”,甚至是“似不能言者”,难道仅仅是为“礼”而“礼”吗?答案是:肯定不是。

思想也好、文学也罢,都源自生活。如果体会不到生活的真实和自然,就难以荟萃,难以思考,难以提炼,也得不到引起共鸣的思想理论和文学作品。在乡党的生活当中,如果孔子经常以说教者的形象出现,那么很难听到生活当中最真实、最自然、最纯粹的声音。因此说,孔子一定是为“听”而“礼”,为“学”而“礼”,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是相通的。

那么孔子在上朝的时候,他的“礼”是怎样的呢?“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上朝时,和下大夫说话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和上大夫说话是正直争辩的样子。国君在的时候,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合适。

联想孔子在乡党中“似不能言者(不太会说话的样子)”,比较在朝中和下大夫的“侃侃(温和快乐)”,比较和上大夫的“訚訚(正直争辩)”,比较和国君在的时候“踧踖(恭敬不安)”和“与与(小心谨慎)”,我们不禁恍然大悟。原来,被誉为天之木铎、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经留下了关于“礼”的厚重文字和历史标准,直至今天,都如同一篇篇关于“礼”的教育文章,给人们的言谈举止和行为规范提供了“礼”细致参考。

紧接着,君召使摈(国君召孔子接待宾客),色勃如也(脸色立即庄重),足躩如也(脚步快起来)。揖所与立(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左右手(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前后(衣服前后摆动),襜如也(非常整齐)。趋进,翼如也(快走的时候,像展开双翅一样)。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宾客走后,必向君主汇报:“客人已经走远不回头了。”)

虽然《论语》的核心思想集中表现为“仁”和“礼”,“仁”是《论语》的主要思想。但是,读典读到此时,灵智一开,却突然发现,关于“礼”的方方面面竟然无时无刻不缓存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并且列出了详细的制度清单和规矩图表。缓存得久了,偶尔取出来,在总结过往之时,阅读《论语》之“礼”并感悟,发现我们某一天的“礼”是否虎头蛇尾了,是否轻描淡写了,是否言不由衷了,是否偶尔失误了,失误在哪里,明天应该怎样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断用崭新的标准来培养自己。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古希腊富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细数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量细节,如穿衣打扮、行走步伐、会场坐姿、起立致意,甚至吃饭睡觉都应体现出“礼”的要求和文明的素养。而且,许许多多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标准和答案:如“君子不以绀緅饰(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如“食不语、寝不言”。凡此种种,可见《论语》之“礼”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道理覆盖之广。

最后要说,神游古风古礼,感悟今朝,尊礼、守礼也是道德文明和行为规范的一部分。任何人,无论官职学历多高、文化修养多深,都应该学礼懂礼,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后,严谨地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在人际交往上体现自信,赢得更多人的喜欢,拥有更加丰富的人脉资源。更重要的是,折射出至真至诚、至善至美的心灵轨迹和人性光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