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想,找个机会回武家庄去看看。那里的小学、那里的山水、从山里赶来看老外的老夫妇、煤油灯下学英语的小女生、以及我们打成的煤层气井......一幕幕总是如影随行,常常会出现在脑海里,莫名生出些许牵挂、思念来。前几天正好到吕梁出差,专门拐弯儿,去到武家庄。
汽车在绵延的山路上行驶,起起伏伏,如我此时的心情,多少有些忐忑,像是去会见久违的朋友。二十多年了,这山路已不是当年坑坑凹凹的土道,而是浇上了水泥、绿化了路堤的乡级公路,两边的树林更浓更密更高了。想当年沿着这条路去中阳,路难走,车抛锚,有几处要下来推车,每去一趟,我都面带愁容。而今车像是在绿色的海洋中冲浪,空气新鲜,景色诱人,我不禁打开车窗,尽情地呼吸着。
武家庄位于中阳县西南部,是一个三面被黄土丘陵围着的沙窝子。进入武家庄,就再无大路可走。再往外全是羊肠小道,连接各村庄。从中阳去约三十里的山路,弯弯曲曲,汽车要跑三个多小时。20多年前,中外合资在这里勘探煤层气,我给外国专家当翻译。在这里工作了三个多月。
关于这里的记忆还很多,但是用“愁容”这两字都能概括。我们所经历和看见的满是愁容,大人为生存而愁,一年吃半年多的土豆还不够吃;农民为收成而愁,种庄稼没收成;孩子为上学而愁,交不起学费、买不起工具书。我们为出行而愁、为通迅而愁......真是一个愁字了得....
我们临时租住在小学校里,两排小平房,一个土操场,印象深刻的还有来打工挣学费的小雪梅。她忙完一天烧火送水的活后,就座在锅炉房的煤油灯下学外语,我去打水看到很感动,聊聊天。听说我是翻译,后来她有不懂的也来问我。有些词我也拿不准,就让她拿词典。她说没有,并说他们一个班上只有一本新华字典。而且他父亲不想让她读书了,读了也没用。她整天发愁,还求我跟她父亲说一下,让她继续读书。果然有一天,她父亲来帮忙,我借势跟她父亲说了一下。他父亲满脸愁容,说家里穷,她是老大,得回家去帮忙干活,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心情让她读书。后来我讲了些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道理,又描绘了一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小前景,她父亲答应让她继续读书。雪梅听了很高兴。
与外面的通讯十分困难,一想起打电话就发愁。国内长途从发起到接通,一般顺利也得等四十多分钟,而且还很贵。超几秒钟也得按1分钟收钱。我们有个同事,为了省钱,常常控制到秒,拿着手表,59秒前挂掉,基本上是打一分钟不多一秒钟,好不容易按通的电话,他就几句话说完。问。喂,是谁吗?对方:是的。问:有事没?对方:没事。问:没事挂了。对方:好的。就这样控制在一分钟内把电话打完了,效率是很高,可是等接通就要等四十多分钟,因此我们老拿来当讲笑话讲。他说:你打电话不就是想知道家里有没有事么,知道没事了,你还说那么多干嘛呢,都浪费钱嘛。我觉得这话还是很有道理,更何况给大家省出了时间,否则后面的同志不得等更长的时间呀。
随着车子向前疾驶,车窗外的风景在不停地变换,我的脑海中回忆也在一幕幕拉开,仿佛在昨天,可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幅幅崭新的画景。我不断对比着,不断回记着,不断叨叨着。路直了、山绿了、水清了,街道宽敞整洁了。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武家庄的街道上,街道两边的房子仍是平房,但却全是新建的。整洁干净,路边还放有垃圾桶。卖东西的人多了,有人气。大家都很有精气神,反映的是经济的发展。门面后的住宅有二层三层楼的了。店铺面前排放着各种商品,有几家店面前,排放着一麻袋一麻袋的核桃,都是今年新采摘的,新鲜着呢。有一家门口还正在剥壳,用机械。核桃是当地的经济作物,更是当地有名的特产。
我们当时打电话的地方,不仅房子新了,而且有了直拔电话,不用等。见我们进来,一个背稍鸵的老人过来和我们说话,说工作人员不在,他是帮忙的。问我们是不是要寄快递。原来他这里成了中转驿站,快递都寄到这里。老人说:什么都可快递,哪里的都可以递,方便得很。我看着老人微鸵的背影,布满皱纹的脸宠,虽饱经风霜,却充满自信、满足和笑容。驿站门口有几个老年人,年龄相差不大,脸庞都清一色的古铜色,皱纹密布,但都透着安娱、乐观和快乐。一个老人聊热呼了,告诉我们,他们虽然是农民,但每月还能领点钱。话里透着满足和快意。以前只有赶会时才能见到几个人的街道,人来人往,有老人在这儿安详的聊天,儿童欢快地喜戏,有车辆来去奔驰,无论是匆匆忙忙的人、还是安座交心的人,个个脸上有笑容,有自信,有乐观和幸福。这是新时代共有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前出行的愁容、吃饭的愁容、上学的愁容、打电话的愁容全都变成了笑容,那笑是源自心灵深处、自然自信的笑容,美丽而纯真。
边走边看,我急着向原来住过的小学校走去。远观原来的两排小平房不见了,在原地址边上,一座高大明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成为这个镇里的地标性建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这应该是武家庄大有希望的标志。我观看着、回忆着、联想着,不觉到了学校门口,门房边座着一个中年妇女,应该是门卫吧。她穿着整洁干净,短发,看上去很精神。左臂带个红袖套,上写着疫情防控。我们走到前,说以前工作在这儿住过,想进去看看。她说不行,疫情防控,外人不让进。我一再讲明来意,她盛情难缺,为难地说那我把门开条缝,你就进来一点,站在门口看看。
只见伸缩门徐徐打开一条缝,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校门,往里仔细看看。正对门是教学楼,有六层之高,教室宽敞明亮,隔音效果好,虽在上课,却听不到声音。而且已经发展为县第五中学了。左边是幼儿园,门卫介绍说,从小班到大班都有,直接可以上小学。教学主楼侧右边原来小学的教学楼,改造成两层的办公楼。虽然粉刷成了褐红色,但依然看得出旧来。主楼和幼儿园都是新盖白,相比之下,这个办公楼很扎眼。
在紧邻校门的右侧面,是个停车场。里面停着两排各种颜色的车辆,这都是老师们的,开车上班。门卫介绍到。我一边听,一边感叹,一边欣慰。当年这个半年吃土豆都吃不到年末的贫困地方,一个班四十几个孩子只有一本新华字典的小学校、满是为生存奔忙的饱经沧桑的愁容,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教学条件、这么多的汽车、这么多的笑脸,是新时代给予的幸福,更是奋斗、接茬奋斗取得的成效。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看得差不多了,我向那位女同志致谢。她又对不让我进去转一圈表示歉意。我说理解,疫情防控也是我们的责任,但还是要感谢你让我在门口看了看,己经很好了。这位女同志突然问道,你是在这儿上的小学?我被问住了。是的。我马上回答道。原来因语言障碍,她一直没弄明白我为何而来。我说是的。我愿意是的。她说再见。我说再见。
我又前往当年打井的地方,在其旁边有两台磕头机在不紧不慢地工作着,像是欢迎我的到来。我又一次明白按茬奋斗的意义。近三十年了,这里的人努力奋斗,煤层气领域的人接续奋斗,资源得到了利用,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当年的梦想成真,倍感欣慰,当年的愁容也变成了今天笑容,这笑容也是发自内心的,纯真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