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七妹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生人,在家排行第七,大家都称她七妹。
这倒是不由得让人联想另一个被称为七妹的,玉皇大帝的女儿七仙女。那可是金枝玉叶的皇家公主也比不了的,何况寻常百姓家的女儿呢?
朴实的七妹,像庄稼地里一株玉米,安之若素地接受生活与命运的安排,才不会去想那些的。
七妹脚下还有一个弟弟,这也就是说,她的兄弟姐妹共有八个。
也许时下的人听了,双眼瞪得滴溜溜圆,一幅惊诧莫名的神态。这可是比小品《超生游击队》里的小孩还多啊!不过,在七妹生活的那个年代,谁若是这神态,大家肯定会说他大惊小怪。
有这么一个谜语:一根树儿矮又矮,团转吊起鬼崽崽。这个谜语的谜底是海椒,倒是很贴切地形容各家各户子女多的情况。
大家为何要生这么多子女,应该是受多子多福思想的影响。
这里提到的“子”,应该是指儿子,并不包括女儿。
在农村,有这样的说法,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意思把女儿养大,到了女大当婚的年纪,嫁出去后,就成别人家的人了,而且,她们的子女,也是外姓。
儿子就不一样了,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就像一株树,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一代代传承下去,而且,还得靠他们养老送终呢。这应该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之所在。
七妹八个兄弟姊妹,只有老大跟老幺是男孩,中间六个都是女孩。那时,有部电影叫《五朵金花》,大家便说七妹家六朵金花。
只是子女多了,吃饭便成了一家人的大问题。
那时是生产队,要靠工分来分口粮。
家里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要想解决十张嘴,那难度,可真的是大。
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是穷日子穷过。怎么个“穷过”法?一日三餐,每餐只能吃个半饱,没多久就饿了。
至于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天吃两餐,甚至是吃一餐,大多时间,都感觉饿得前胸贴后背。
那时的七妹,曾天被饥饿所束缚,无法解脱。
她就是走在路上,双眼里闪射出饥饿的光,搜寻着路两旁是否有可充饥的野果子——野地瓜,刺藜子,狗屎瓜儿,桑椹……
当然,不只是七妹这样,其他人也是这样的。有人开玩笑道,老母猪过门槛,只是照顾自己的肚皮。
从这话,既可看出人们生活的艰辛,也可看出人生的无奈,同时还有着一丝乐观。
七妹到了读书的年纪,她父母送她去村小读书。
只是不是为读书而生的,而是为劳动而生的。
课本上的字都认得她了,可她却不认得它们。至于数学,本就是女生的弱项,做数学题就像一头扎进了迷宫,或者是诸葛亮的八卦阵,没法出得来。
她的学习成绩,自然就像马鬃串豆腐——不用提了。
七妹有幸遇到了一位尽职尽责的好班主任,她希望自己班的学生,个个成绩优秀,从而从村民们嘴里吐出一个“好”字。
班主任为了能提高七妹的成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七妹却是冷水刨猪——不来气。
让班主任不能忍受的是,七妹经常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常迟到早退,甚至是旷课……
有一次,七妹的作业一个字都没写,班主任找她谈话,她却百般狡辩,为她不做作业找理由。
班主任一气之下,把她捆起来,扔到办公桌下,要她好好反思,等想好了跟老师说。
还别说,班主任这终极手段起到了作业,从这以后,七妹作业能完成了,虽说满篇飘红,可这做了总比没做好。
当然,七妹的成绩并没因此提高多少,但在班主任看来,七妹的学习态度还算端正,态度决定成败呢。
七妹辍学了。
这是因为她觉得读书比在家干活不知辛苦多少倍。是以她每天一背上书包,她的脸上便愁云笼罩,没有一丝活气;而当她放下书包,拿起农具,她的脸上便绽放开花朵般的笑容。
当父母的知道女儿是干活的料,所以,七妹说她不去读书了,当父母的也没反对。
其实,当父母的还有另一种心思:女孩子嘛,养大嫁出去就是了,她不愿读书,反倒让娘老子少花些冤枉钱。再说了,她不去读书,多少能帮家里干点活,比如说,打猪草,砍猪草,煮饭炒菜等,当父母的也没那么累。
二
人们常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不过,七妹到了十八岁,变化自然是有的,只不过让人觉得像地里那些缺少农肥的庄稼,并没有完全长开。
在乡村,有这么一种说法:早栽秧子早打谷,早生儿子早享福。
是以乡村青年,十七八岁便谈婚论嫁的了。而七妹,自然有媒婆上门来提亲了。
七妹的相亲对象姓唐,姐弟六人中排行老二,他头上是大姐,脚下是三弟,最后三个都是妹妹。
村里人一般是不会叫人大名的,而是按排行加上姓氏来称呼,是以七妹的相亲对象,村里人都叫他唐老二。
唐老二读到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只得回家务农。
唐老二身材高大,个头约有一米七五,一看便知是个好劳动。
唐老二的父亲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村里人都叫他唐医生,他的医术比较好,村里人生了病,都会来找他看病。
那时看病是不会收出诊费的,药钱也是收成本费,不会多收一分钱,因为他在大队记了工分,相当于开给他的工资。
当时有一部描写赤脚医生的电影《春苗》,里面有一首歌:“赤脚医生啊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
由此可见,赤脚医生是很受村民们欢迎的。
唐医生很有经济头脑。他在没病人来看病时编箩筐,逢场时拿到集市上去卖。他编的箩筐扎实而且还比别人的更有看相,是以他的箩筐比别人卖的价钱高。
他还到成都彭县买老母猪,杀了卖肉;还喂蜂子,卖蜂糖……
总之,大凡能赚钱的门径,他都去做的,由于他很有头脑,做每一样就能赚到钱。这也使得唐家这么一大家子人,生活过得比别的人家好很多。
再说七妹与唐老二的婚事,倒是一下变谈成了。
双方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取了同意,丢了记,也就成了正式的未婚夫妻。
过了两年,两人便结婚生子。
两人生了三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后两个是儿子。
那时的计划生育搞得轰轰烈烈,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不能生两个。
也是唐医生人缘好,与大队公社干部关系也好,七妹多生了两个,只是交了些罚款就算完事。
虽说那时已包产到户,但唐老二并不是一天到晚只经管那一亩三分地,他买了一辆手扶式拖拉机,跟村民们拉东拉西,赚些车费。
七妹总觉得开车不安全,每天一早,她看见唐老二开车出去,转过对面那山坳,她的心便悬了起来,不住地求菩萨保佑,让唐老二不要出事。直到晚上,唐老二开车回来,她那颗心才落了地。
后来,唐老二开车出了几次事故,幸好人没什么事,只是七妹却不要唐老二开车了,叫唐老二把车卖了,做别的事。
唐老二也不想开这个车,七妹这么一说,他也表示赞同。
这不开车,那做什么呢?七妹便叫唐老二和她的三姐夫一起去做木材生意。
他们从雅安把木料运回来卖,因为雅安是山区,木料多,价格较便宜,从中能赚不少钱。
不过,做木料生意也很辛苦,随着做的人越来越多,赚不了什么钱,有时候还要亏本。
唐老二不想做了,七妹也没勉强唐老二,不过,她并不想让唐老二在家帮她做这一亩三分地,这时的她,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就是唐老二应该干什么才好。
三
七妹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唐老二去读卫校,毕业后当医生。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唐医生了。
虽说唐医生有经济头脑,可他在对子女的培养上,却是缺乏远见。
按理说,他是医生,女儿就不说了,两个儿子怎么也应该培养成医生啊?
从古到今,谁都离不开医生。这是因为一个人,总是逃脱不了生老病死这自然规律的,而生了病,就得找医生。
有人也许会问,唐医生两个儿子不是医生吗?
是的,唐医生两个儿子是医生,可这跟唐医生关系并不大。
先说唐老三。
唐老三人挺机灵,读书也得行。
唐医生很喜欢这个儿子。这自然跟人们说的,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有关。
不过,唐老三在龙江中学读初中时,头一年成绩还挺好的,可到了第二年,整个人变了,变得贪玩好耍,成绩也就一落千丈,由优生变成了差生,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
唐医生没想到这个儿子会变成这样,心里的气愤,很是为这个儿子不争气,不成才而气恼,唐老三初中毕业后,他也没管他,似乎是要他自生自灭。
自古以来,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唐医生见唐老三非但没成才,反而成了一条虫,心里那个气愤,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唐老三没察觉到唐医生的气愤,向唐医生说他要去读卫校,唐医生当即一口回绝了他,要他死了那个心,他是不会送他去读卫校的。
而唐医生之所以不同意。是他怕唐老三读卫校跟读初中一样,贪玩好耍,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医没学到,钱又花了。
唐老三见唐医生不送他去卫校,一赌气出去打工。
像唐老三这样没吃过苦的人,哪受得打工的苦?他到河南郑州大姨,河北邯郸三姨那里转了一圈,便去了新疆堂兄那里。堂兄跟他是两头亲,堂嫂是他的亲表姐。
他在堂兄那里住了一段时间,跟唐医生写了一封信,说他患有严重的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没法打工的了。
他现在一心只想读卫校,如果不让他读,他一辈子都不回来,家里人再也见不到他一面。
唐医生看了信,气得脸色发白,老泪纵横,嘴里说着气话,不回来算了,我就当没生这个儿子。
唐医生老婆劝说道,娃儿这次出去吃尽了苦头,他既然一心要读卫校,肯定会认真读的,你就写信去叫他回来。
唐医生听了老婆的话,写了信去,同意唐老三回来读卫校。
唐老三读了三年卫校,毕业后,在联溪开诊所。开了三四年,然后到成都去开, 找了不少的钱。
七妹便要唐老二走三兄弟这条路子,读三年卫校,毕业后当医生。
唐老二听了后,却是犯了难。
这倒不是说他不想去读卫校,其实他老想的了,他是担心自己读不出来,另外,他年岁也比较大了,已是三个小孩的父亲,他要是去读卫校,家里的一切丢给七妹,七妹忙里忙外,哪怕像哪吒一样,有三头六臂,也会忙不过来的。
七妹知道唐老二的担忧后,劝他不用担心家里,她会把家里的一切操持好的。
唐老二见妻子全力支持他,内心很是感动,觉得他找到了一个贤惠妻子。
如果换一个人,才不会叫唐老二去读卫校的,毕竟唐老二不去读卫校,外面的活唐老二去忙,她只消忙家里的活,她可轻松很多的。
由此可见,七妹是很爱她老公的,她的这份爱,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藏在心里,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
就这样,唐老二终是下了决心,去卫校读书。
四
到了卫校,唐老二发现,班上同学,大多是十六七岁的小年轻,比他小十来岁。
不过,唐老二丰富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是这些小年轻望尘莫及的。这些小年轻,出了校门又进校门,哪谈得上人生阅历与社会经验,是以他们尊唐老二为老大哥。
唐老二才不在乎这些,他是来学医的,不是来超社会的,他必须得学到过硬本领,以后才能把自己那一大家子人养活,也才对得起他的老婆。
唐老二读书很是勤奋,是班上那些小年轻没法比的,老师经常在班上表扬他,要班上同学以他为榜样。
其实,班上的老师也比唐老二大不了多少,有的甚至还比唐老二小,这就像韩愈所说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
然而唐老二在读了一年卫校后,却出问题了。
班上有一个小师妹喜欢上了他,对他发起了猛烈的追求。
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起初,唐老二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对于小师妹的猛烈追求,他是直接拒绝。
谁知小师妹却是铁了心,虽说唐老二拒绝了她许多次,可她却是一点儿也没泄气,反倒追求得更猛烈了。
唐老二不是柳下惠,能做到坐怀不乱,在小师妹强烈攻势下,他当了俘虏。
七妹凭女人的直觉,感觉到唐老二背叛了她,她没有与唐老二吵闹,而是要有直凭实据。
一天,她让婆婆照看三个小的,她要给唐老二送生活费去。
婆婆自然满口答应。而此时的婆婆,检查出患有心脏病,不能做重活,只能做轻松的活,照看三个小孩还是能行的。
其实,婆婆心里觉得有些对不住唐老二。
唐老三读卫校,所有费用都是娘老子出的,可唐老二读卫校,却是唐老二出的。人们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碗水要端平,他们没能做到这样,采用了双标。
唐老二两个嘴上没说什么,心里肯定是有意见的。为此,婆婆暗地里拿钱给七妹,帮衬着唐老二。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难处。《孔雀东南飞》,是婆婆逼死了儿媳;宋代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与唐婉离婚,也是婆婆逼迫的。
不过,七妹与婆婆的相处得很好,她跟婆婆就像是母女。
七妹到了卫校,打听到了唐老二与小师妹谈恋爱的事。
这是因为唐老二与小师妹相恋,并没有回避大家,而是当着大家都卿卿我我的,是以唐老二与小师妹谈恋爱的事,不只是他们班上的人都知道,其它班的同学也知道。
七妹当时气得血崩心,身子晃动了几下,差点倒了下去。
那同学见七妹脸色煞白,忙问她是不是病了。
七妹稳了稳心神,摇了摇头,说是走了远路,身体有些不适,过一会儿就会好的。
七妹说完,跌跌撞撞地离开了内江卫校。
回到家,七妹蒙着被子大哭了一场。
婆婆见七妹从卫校回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觉得应该是出了什么事。
她来到七妹的床边,看见七妹双眼红肿得跟熟透了的桃子似的,她顿时明白,唐老二做了对不住七妹的事。
她拉着七妹的手,要她把事情全盘告诉她。
七妹哭着把事情给婆婆说了。
婆婆听了,如同五雷轰顶,一个劲地骂唐老二良心被狗吃了,有这么一个好媳妇,还有三个可爱的儿女,一家人幸幸福福的,竟然还跟小师妹搅在一起。
还有,他读这卫校,如果不是他媳妇全力支持,他只有做梦!
婆婆一边骂唐老二一边劝慰七妹。她知道,夫妻间发生这样的事,当妻子的很容易走极端。
骂了好一阵子,见七妹的情绪有些好转,便说,等爸爸回来,叫他打电话给唐老二,要唐老二马上赶回来,全家人好好给他开个批斗会,一定要他跟那小师妹断绝一切关系,不然的话,就别去读卫校了。
七妹感激地向婆婆点了点头。
唐医生知道这件事后,气得暴跳如雷,说是要把唐老二的腿给打断,看他还跳不跳高?
唐老二被叫了回来,被父母骂了个狗血淋头,要他向七妹认错,求得七妹的原谅。
只是此时的唐老二,被爱情迷失了心性,说他找到了真爱,要跟七妹离婚,跟小师妹结婚。
唐老二这番话,当即把当娘的心脏病气翻了。
你这砍脑壳的,你要把娘气死才心甘啊!当娘的嘶吼道。
唐医生气得嘴唇直哆嗦,拳头都快捏出火来了,他找了根木棒,吼叫着要打死唐老二。
唐老二并没被吓着,而是回复说,打死他他也要跟小师妹结婚。
唐医生没想到唐老二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将手里的木棒举得高高的,要狠揍唐老二一顿。
就在这时,大女儿跑出来嚷嚷道,妈妈喝药了!
原来,七妹看着心爱之人完全变了心,不顾她娘儿四个,回到房间,把准备好的农药喝了下去。
五
娘老子听得大孙女这么一嚷嚷,吓了一大跳,什么都顾不了,赶紧跑进了房间。
唐医生在进房间时,不忘对唐老二说了句:“唐老二,这人要是出了事,你得陪命!”
唐老二听得这话,惊悚地看着房间门,他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房间里,七妹直直地躺在床上,床底下有一个空的农药瓶子,两个儿子站在床头,不住地叫喊着妈妈。
“娃儿,你怎么能这么做?”
当娘的顾不了自己的病,向七妹叫喊道。
“娘,你别管,我这么做,正好成全他!”
七妹话语里,充满了绝望与凄苦。
唐医生倒是较冷静,叫大妹子去生产队叫人,他则是忙给七妹洗胃。
没多久,大妹子叫来了五六个人,他们从大妹子嘴里,已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唐医生已给七妹洗完了胃,他在见到这几人后,忙叫他们在屋前的竹林砍几根竹子,用凉椅做成了一个担架,把七妹往区医院送。
其实,唐医生行医几十年,不知跟多少喝药的人洗过胃,只要不是喝氧化乐果的,基本上能救过来。
七妹喝的不是氧化乐果,按理说,唐医生给她洗了胃,没什么问题了,可唐医生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把七妹送到了区医院。
七妹在区医院住了几天,都是唐老二在服侍。
唐老二是真的怕了。
七妹喝了一瓶农药,可见她是真的想死。如果她真的死了,她那一大家子人,肯定会找上门来,要他偿命。
另外,三个儿女撕心裂肺哭喊着要妈妈的声音,重重地击打着他的心。
唐老二醒悟了过来,在心里直骂自己是混帐,带着三个小孩来到了区医院。
唐老二尽心尽力地服侍着七妹。
七妹却不买他的账,每天都掉脸色给唐老二看。
唐老二哭丧着脸对七妹说,七妹,我错了,我一定改!以后一定对你们娘儿四好!
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小师妹在学校等着你呢。你去吧,我不会怪你的了,反正我都是死了一次的人了。
七妹冷着脸对唐老二说道。
叭叭叭!
唐老二猛抽自己的脸,那声音既响亮又清脆。
七妹,我糊涂我混账!我鬼迷了心窍!我以后再也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了!你就看在三个小的份上,原谅我吧!
唐老二向七妹说道。
七妹没有答话,而是闭上双眼,豆大的泪珠顺着苍白的脸颊滚落下来。
唐老二知道,他这次是真的伤透了七妹的心。
俗话说,人怕伤心,树怕剥皮。他想与七妹回得到过去那样恩恩爱爱,应该是不可能的了。
唐老二陷入深深的悔恨与自责之中。
七妹是很伤心,可她实在太爱唐老二了,而且他们已有了三个可爱的小宝贝,她不想让这个家就这么散了,她得想办法挽回唐老二的心。
她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只想到这个办法,她也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个办法真的起到了作用,达到了她的目的。
“要让我相信你,必须得写保证书,以后,你必须得照保证书上写的去做。”
七妹在过了好一会儿后,睁开了眼,对唐老二说道。
唐老二听得这话,知道七妹原谅了他,脸上浮现出惊喜的神情,忙答道,七妹,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这就写保证书。
不多久,保证书写好了,七妹叫唐老二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给她听。
唐老二念了后,七妹又添加了两点,然后叫唐老二再抄写两份,他俩一人一份,还有娘老子一人一份。
出院回到家,娘老子不要唐老二去读卫校,怕唐老二见到小师妹,又会被小师妹迷得神魂颠倒,到时再闹出这码子事来,当娘老子的可受不了。
唐老二没说什么,只是低垂着头,就像一个犯人,正等着法官的宣判。
而这个“法官”,就是他的妻子七妹。
爸妈,让他去读吧!他说他能改,还写了保证书,我相信会改好的!七妹说道。
当娘老子的听得七妹的表态,都觉得难以置信。
当娘的对七妹说,七妹啊,你可想好了。你这么做,可是放脱牛来找牛,到时想把牛找回来,可就难了!
七妹苦笑了笑,双眼盯着唐老二道,唐老二,你要是不要我娘儿四个,要死心踏地跟小师妹在一起,我娘儿四人会成全你,到时只是麻烦你替我娘儿四个收尸。
七妹这话,可是把娘老子和唐老二都吓了一大跳。
他们知道,七妹这可不是说来吓唬他们的,她是真的能做到的。
因为这次她喝农药,相当于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这有了第一回,那就会有第二回。这样的例子多的是。
若真的是一下子死四个,谁受得了啊!
“二娃子,你媳妇的话你都听到了吧?你以后还会不会跟你媳妇离婚了?”
唐医生对唐老二发问道。
唐老二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赌咒发誓说他以后决不会做对不起他们四娘母的事了。
唐老二倒真的是说到做到,回到学校后,与小师妹彻底斩断情丝。
而小师妹在得知这事后,也没再来缠着唐老二,因为她为了自己的所谓爱情,差点害死了一个人,甚至可能害死四个人。
这件事过去了一段时间,婆婆对七妹说,七妹啊,你以后可别做这样的傻事。这喝药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你没听说我们周围有好些人,都是喝了药,没能救过来的么?
七妹冲婆婆笑了笑,那是一种狡黠的笑。
你还笑?这可是生命攸关的大事呢?以后你千万别这样,有什么事只管跟我说,我和爸会管教他的。
婆婆用略带责怪的语气说道。
七妹点头答应了,随后对婆婆说,我只喝了一口农药,就是这口农药,也都吐了出来,其实我是一点儿农药也没喝下去的。
婆婆听了,很是吃惊地盯着七妹,脸上显露出不大相信的神情,问道,是这样的啊?可那瓶子里的农药,怎么一点都不剩了呢?
我把农药都倒地上了。七妹回答道,随后幽幽地叹了口气,妈,你别怪我!我要是不这么做,唐老二是不会回心转意的。
婆婆脸上流露出歉疚的神色,说道,七妹,我怎么会怪你,其实,这都怪我和爸没把他教育好。
六
唐老二卫校毕业后,并没在家开诊所。
这是父亲已开了一个诊所,完全能忙得过来,没必要再多一个人的了。
大姐便叫唐老二到她那里去开诊所。
唐老二算得上是科班出身,医术还可以,诊所生意挺不错的。
只是七妹却是比之前更加劳累。
婆婆在被唐老二把心脏病气翻后,身体愈来愈差,走一步路都累得不行。
她要走哪去,得七妹背着她去。
婆婆心里感到很愧疚。本来七妹一个人在家就够忙的了,却还得每天花不少时间来照顾自己,婆婆便叫七妹不要管她,反正她已是个废人了。
七妹却是安慰婆婆,说一个人生儿育女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年老了,动不得了,儿女好在面前尽孝,服侍自己么?
唐老二到大姐那边去开诊所,不在家,理应由她来替他尽孝,另外,她这么做,也是给三个儿女做榜样,让儿女们以后也有孝心。古人不是说,屋檐水点点滴么?
七妹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她有着最朴素的情感,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初心。
当婆婆的见儿媳这么有孝心,心里自然很高兴。
在婆婆最后的那些日子,七妹是尽心尽力地服侍婆婆,很是精心细致。
婆婆在床上躺得久了,她便将婆婆抱起来,依偎在自己的怀里,就像小孩子依偎在母亲怀里一样。
然而,不管七妹如何精心照料婆婆,婆婆还是没法抵挡得了病魔摧残,五十多岁便离开了人世。
婆婆去世时,七妹哭得跟泪人似的,那些前来吊唁的人,听到七妹的哭声,都忍不住掉泪。
大家劝说七妹,说她尽了孝,婆婆为有这么一个好媳妇,含笑九泉的。
后来,七妹的儿女到了上学的年纪,大姐便叫到他们那里去上学。
大姐夫是老师,在完小教书,学校与大姐家只隔一条公路,可以说一步路就到了学校。
如果在老家读书,离完小有十来里路,孩子这么小,走这么远的路,怎么受得了?
村小倒是不远,只有两三里路。只是村小的教学质量是不能跟完小比的,为了孩子的学习,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只是七妹考虑到,把孩子放大姐那里,会大大加重大姐的负担,虽说大姐是古道热肠的人,大姐夫也是个老好人,他们不会说什么,可自己会觉得不好意思的。
大姐一句话便消除了七妹的顾虑:七妹,你要是说那些,就没把我们当作一家人!
唐老二在大姐这里开了几年诊所,生意挺不错,他也挺满足的。
大姐见唐老三在成都开诊所很来钱,便叫老二也去成都开诊所,像唐老三一样赚大钱。
唐老二倒是想去,只是他想到成都离老家太远,回来一趟都很不容易,还有,他到成都去开诊所,能像唐老三那样做得风生水起吗?
如果在成都做不下去,到时他在大姐这里好不容易习起的生意,又给丢了,这就像俗话说的,扁担挑水,两头失脱。
七妹却叫唐老二去,向唐老二加油打气,说他与唐老三同为一母所生,唐老三能做得好,他也能做得好。
得到七妹坚定地支持,唐老二也就有信心去成都闯一闯。
这时,大姐却要唐老二与七妹一起去成都。
七妹面有难色地对大姐说,他二人去了成都,他们三个小的怎么办?不可能都带到成都去吧?毕竟他们到成都去,干不干得好,心里没底。何况把三个小的带到成都去,成都的用费可是比老家用费高得多,光靠唐老二开个诊所,能够一家五口人的开销吗?
大姐笑着说,谁叫你们把三个小的带到成都去啦?这三个小的,我跟你们带着,你们只出生活费就是了。
七妹与老二听大姐这么说,大为感激。
大姐还是那句话,你们要说那些,就没把我们当作一家人。
接下来,大姐打电话给唐老三,说二哥也要上来开诊所,叫他帮二哥找好开诊所的地点,二哥一上来,就直接开,不用为找诊所担搁时间。
七
七妹三个小孩,随着年龄增长,到了叛逆期,他们对大姑严厉的管束,心里生出了不满。
有一次,三娃儿放学后,没跟家里任何人说,偷偷去了同学家。
大姑在吃晚饭时,没看见三娃儿,问了她的两个儿女和七妹的大女儿与二娃儿,他们都说没看见三娃儿。
这可把大姑给急坏了,发疯似的到处找,到处问。
后来问得一人,说是看见三娃儿跟一个家住水库的同学走了。
大姑稍稍安了些心,只要人没出事,一切都好办。
不过,要让她的心真正落地,必须找到三娃儿。
她便叫大姑爷骑着摩托车去找。
结果三娃儿没在那同学家,而是去了另一个同学家。
这时,天已很晚,已是半夜时分。
大姑爷说,既然知道三娃儿在哪里了,就不用去那同学家,等三娃儿明天回来了再说。
大姑却说,今晚上必须把三娃儿找到,不然的话,我今晚上睡不好觉。
于是,他俩到那同学家,把三娃儿带了回来。
第二天,大姑把三娃儿狠狠地骂了一顿。
这天下午,三姐弟从大姑家搬了出去,租房子住。
这可把大姑气得直跳脚,直说他养了三个白眼狼。
大姑叫三个小孩搬回去,三个小孩没听,大姑怕出事,便给唐老二打了电话,给唐老二说了这事。
唐老二却说,大姐,他们要搬出去,等他们搬出去,你不用管他们。
唐老二这话,显然是在生气,当大姐的不会听不出来。她觉得唐老二这是在生她的气,这可把她气得想骂娘。只是她跟唐老二是亲姐弟,唐老二的娘就是她的娘,她只得把骂的话咽回去。
过了一会儿,大姐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回复道,好,唐老二,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不管了,以后你这三个小的出了什么事,别怪我!
唐老二苦笑了一声,说道,大姐,你别生气!我是觉得他们住你那里,会让你烦心。他们不住你那里,你也就少费心。你还是帮我看着点。
他们都住在外面去了,我还怎么看着他们?大姐没好气地说道,随即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七妹从成都赶了回来。
她把三个小的叫到大姐这里来,当着大姐的面,把他们狠狠地骂了一顿。
三个小的耷拉着头,像霜打了的茄子。
骂过之后,七妹让三个小的跟大姑道歉。
道过歉后,七妹脸上带着歉意的笑说道,大姐,我的好大姐,你消消气,他们三个还小,不懂事,你就原谅他们三个吧?
他们不懂事,唐老二应该懂事吧?我对你们那是巴心巴肺的,我叫你们把三个小的放在我这里,你俩个在成都,就像是度蜜月,现在三个小的不听话,唐老二不但不说三个小的,反而还纵容他们。别的不说,我带他们这么些年,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大姐很是委屈与辛酸地说道。
大姐,你打电话来,我去进药了,没有在家。等我进药回来,唐老二跟我说了这事,我把他给骂了一顿,他知道错了,便叫我今天回来,向大姐道歉,这三个小的,还是请大姐带,他们以后要是不听话,大姐你跟我们打,我们还会付你手工钱。
七妹一脸真诚地对大姐说道。
大姐没说什么,七妹接着往下说,大姐,我们六个兄弟姐妹,都把你当妈妈看待的,我们有什么事,你都乐心乐意帮忙,我们都在心里记着呢。
接下来,七妹又对她三个小孩说,你们以后不管有没有出息,都要记住大姑。没有大姑,我和你爸不会到成都去,你们也不会到这么好的学校读书。
三个小孩点头说他们记住了。
七妹没有马上回去,而是在大姐这里呆了几天,还是大姐叫她回去,说是唐老二在成都看病,没人跟他去进药。
七妹这才回去。
八
一天,七妹突然回到大姐家。
大姐在见到七妹时,吃了一惊。
七妹每次回来,都会事先给大姐打电话,今天可是一反常态的了。
人们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七妹这反常之举,是出什么事了?
七妹看见大姐一脸疑惑,并没有解释,而是对大姐说,我和唐老二要去甘肃嘉峪关那边去卖凉菜。
大姐听得这话,更加吃惊,不由得问道,你们在成都开诊所开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想到去甘肃那边卖凉菜?
我六姐在甘肃嘉峪关卖凉菜,生意好得很,他们叫我们过去,说是比开诊所更赚钱。
大姐听说是这么回事,也就没有反对。
毕竟七妹与唐老二都为人父母了,他们要做什么,他们自然能拿定主意的,当大姐的只能提建议,而不能要求他们做什么。
大姐想了想,不无担心地说,你们开诊所虽说没有卖凉菜赚钱,可是很轻松的啊!不像卖凉菜,起早贪黑,很辛苦的。
七妹笑了笑:谢谢大姐关心!我和唐老二去那边干几年,等赚到钱后,我们再回来开诊所。
大姐叹了一口气,幽幽道:等过了几年,又得重新习生意,还有,唐老二的医术也会荒疏了不少。
不过,既然你们决定了,你们就去吧。你们三个小的放在我这里,你们只管放心,我会把他们管好的。
七妹很是感激地对大姐说,大姐,要是没有你,也就没有我们今天。
七妹临走时,拿了一笔钱给大姐,说这是给大姐的辛苦费。
大姐推辞说,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辛苦的。
七妹把钱硬塞进了大姐的包里,要大姐不要嫌弃,不然她和唐老二心里会很不安的。
大姐只得把钱收下,不过说这笔钱拿来做三个小的生活费。
七妹摇着头说,生活费他们每月会按时寄来的。
大姐对这事很是不解,大姐夫见了,笑着问她,你难道忘了唐老二上电视的事啦?
大姐猛然想起来了。
那次看电视,在热点时间,播放一次颁奖盛会。
获得特等奖的十人,胸前戴着大红花,站在主席台上。
爸爸,爸爸!
忽然,七妹的三个子女兴奋地大声叫了起来。
大姐往门外看了看,并没有看到唐老二,便向那三个小的发问,你们瞎嚷嚷什么?你们爸爸在哪里?
大姑,在电视里。
三个小的齐声回答道。
大姐定睛一看,果然是唐老二。
大姐心里很是替唐老二和七妹高兴,他们这次将得到很大一笔钱。
大姐为了确证,向七妹打了电话。
七妹承认了获奖的事,还说,这是她抽的奖,一等奖一万元,特等奖最高的有五十万元。
这次上电视台,本是该她,只是她觉得,她一个女流之辈,又没什么文化,便叫唐老二去。
唐老二和其他获得特等奖的人,在上了电视台后,还要跨街游行,他们周围的人,都知道这事。
那你们这次得到了多少资金?大姐向七妹问道。
七妹迟疑了一会儿,回答道,我们只得了三千块钱。
不会吧,一等奖都是一万元,你们是特等奖,怎么会比一等奖还少呢?
大姐,我没骗你,我们确实只得到三千块钱。
七妹仍坚持她的说法。
大姐和大姐夫都不相信七妹的话,不过他们没再问。
人们常说,财不露白。
这话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不会把自己家有多少钱说出来的。
只是他们得了奖,有了钱,怎么还去甘肃那边做凉菜生意?
大姐一脸疑惑地向大姐夫发问。
他们这次获奖,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他们周围的人都知道了,他们要不到别的地方避避,当地的混混,肯定会来找他们拿钱,搞不好,性命都保不住的。他们到甘肃干过两三年,大家也就淡忘了这件事,他们再回成都开诊所,就不会有人来找他们了。
听得大姐夫这么一番解释,大姐连连点头。
果然,七妹二人在甘肃嘉峪关干了两年,重回成都开诊所。
九
古人云:韶光易逝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转眼间,七妹三个小孩在大姐这里相继初中毕业了。
大女儿没考上高中,便在成都一所中专学校就读,节假日能回家。
二娃子与三娃子考上了高中。
二娃子就读市重高一中,三娃子就读省重高二中。
大姐夫对七妹和唐老二说,二娃子三娃子以后就由你们管了。他俩读书是否认真,你们只看他俩名次的升降。名次下降二十来名,都没什么问题,如果下降多了,就说明他们在学习上出问题,就得找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他们的名次才会升上来。
高中第一学期,两小孩的表现还可以。
特别是读省重的三娃子,考到了学校前五十名,有可能考上985,这成绩很不错的了。
不过,到了高中第二学期,二娃子与三娃子却出问题了。
三娃子的名次,由前五十名降到了二百来名。别说985,就是211也没指望,甚至一本都悬乎了。
三娃子名次下降了一百大几十名,很明显是出大问题了。
七妹怀疑三娃子是耍朋友或者是打游戏影响了成绩,三娃子却矢口否认,说他还是像以前一样读书,至于名次为何下降这么厉害,他也说不清楚。
七妹不相信三娃子的话,可她也着实找不到三娃子成绩下降的原因,最后只得嘱咐三娃子要认真读书,争取考上好大学,以后享福的是他,当娘老子的却是享不了他什么福。
她还以现身说法告诉三娃子,说她这辈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然而,二娃子出的问题,却是更大。
二娃子作为艺体生,成绩不好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他们上文化课,没几个认真听的。二娃子学校有位体考生,上课就睡觉,有时鼾声如雷,老师拿他没办法,因为你要是不让他睡觉,他就会在课堂上捣乱,把个课堂搞得乱糟糟的,所以,还不如让他睡觉,以求得天下太平。
不过,这位体考生,参加体育训练时,却是生龙活虎,精神百位。
他的体育成绩很好,参加省运会,跳远跳出了七米,后来,参加高考,他的文考成绩只有一百多分,却是被大学破格录取了。
难怪有人背后说这些体考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话自然不能让体考生听到,否则,说话之人,定会被挨一顿胖揍,整个人变成熊猫,连爹娘都不认得的。
再说这二娃子,到了高中第二年,感觉到没有人管束,他就像一头没有笼头的马,也像脱笼之鹄,自由自在的了。
他与社会上的混混称兄道弟,成了好朋友。
俗话说,跟好人学好人,跟巫婆跳大神。
二娃子跟着混混,也变坏了。
他学会了赌博,不但把生活费输了,还欠下了二千多元的赌账。
那些混混,逼着二娃子还账,说二娃子要不把赌账还了,他们就要挑断他的脚筋,砍断他的手。
二娃子吓着了,可他不敢跟父母说,便对他姐姐说。
这时,他姐姐已中专毕业,在公司上班了。
只是他姐姐刚上班,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他们便给邯郸的五姑打电话,说了情况。
五姑真怕那些人挑断侄儿的脚筋,砍断侄儿的手,那侄儿就成废人了,便打了二千多元钱给二娃子,叫他把赌账还了。
可是过了几个月,二娃子又打电话给五姑,要五姑帮他还赌账。
不过,这次可不是二千,而是五千。
五姑见二娃子又欠下这么大一笔赌账,生怕她这次帮二娃子还了,不久二娃子又会欠下一笔,而且还会更多,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
于是五姑打电话给大姐夫。
大姐夫听后,大吃一惊,责备五妹道,你知道吗?你帮他还赌账,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
五妹说,我以为帮他还了赌账,他就不会去赌了,而且他跟我保证过的。
你就那么相信他的话?这次,必须把情况告诉你二哥二嫂,不然,以后二哥二嫂会怪罪你的!大姐夫语气坚决地说道。
五妹迟疑了一会儿,说是她不好意思跟二哥二嫂打电话,叫大姐夫打。
七妹与唐老二听了大姐夫讲述后,唐老二气得真跺脚,不住地怨怪七妹。
这是因为唐老二只是看病挣钱,别的事,包括子女教育,都由七妹管负责。
七妹没理会唐老二的怨怪,而是想到她必须赶紧回县城,找到二娃子,把他从邪道上拉回来。
七妹在回县城的车上,给大姐夫打了个电话,请他到县城一中来,和她一起教育二娃子,让二娃子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七妹与大姐夫到了一中,来到二娃子的寝室。
二娃子跪倒七妹面前,失声痛哭起来,不住自责,悔恨,认错。一位女同学也不住地替二娃子说话,请求七妹和我原谅二娃子。
七妹抱住二娃子的头,眼泪直流,嘴里说着,当妈的相信娃儿认识到了错误,决心悔改,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以后只要认真读书,考个好学校,当娘老子就高兴的了。
二娃子立马发誓道,妈,你要相信我,我以后再也不会赌博了,如果还要赌博,我就把手砍了。
娘相信你!娘相信你!七妹流着泪,不住地点着头道。
一旁的大姑爷插话道,二娃子,你真的能跟那些人一刀两断?
二娃子愣了一下,把身子转向大姑爷,过了一会儿,反问了一句:大姑爷,你不相信我?
你说呢?大姑爷反问了一句,不待二娃子答话,接着往下说,我之前对你说过,你身上的邪气较重,如果不是放在我这里,你早就成二流子了。
说到这里,大姑爷看向七妹,七妹,不是我说你,我之前怎么对你们说的,要你们对这两个娃儿管紧点,你们是怎么管的?完全是遥控管理,现在两个娃儿都出问题了。幸好还出得早,如果出得晚,想弥补都来不及。
七妹看着大姑爷,脸上带着自责的神情道,这都怪我们!是我们疏忽了!只是现在该怎么办啊?
必须得跟二娃子换一个环境。如果二娃子还在这里读书,那些人仍会来缠着他,二娃子又会跟他们裹在一起的。
大姑爷说道。
不在这里读,那到哪里去读?七妹问道。
转到成都去读,虽说在你们身边,你们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闻不问,要把他管严,还要随时跟班主任联系,发现不好的苗头,及时把它掐掉。大姑爷思考了一会儿,说出了他的看法。
就让他在这里读,我会好好管他的!那位女同学脸上带着央求的神情说道。
二娃子,她是你的女朋友吧?大姑爷看向二娃子。
二娃子迟疑了一下,摇着头道,她是我女同学,不是女朋友。
那女同学听二娃子这么说,脸上显露出很是失望的神情,也没再说什么。
二娃子转到成都去读后,没再赌博,可他却与班上一女生耍朋友。
这女生是成都当地人,七妹和唐老二并没有反对,他们倒是希望这事能成。
二娃子高中毕业,只考上了专科。
不过,二娃子和那女生倒是修成了正果。女生这里要拆迁,二娃子把户口迁到女生这里,后来拆迁,分到了几套房子。
而在县城读书的三娃子,高考成绩比二本多出二十多分,离一本差二十多分。
七妹叫三娃儿打电话给大姑爷,听听大姑爷的意见。
大姑爷听三娃儿说了高考成绩,对他说,像他这样不上不下的成绩,想走一个较好的二本,比较困难。接着,大姑爷数落了三娃儿一顿,说他要是用心读书,怎么也能考上一本。
三娃子在听了大姑爷的话后,说道:“大姑爷,就凭你这番话,我不去读二本,再复读一年,明年考一本。”
大姑爷,听了你这番话,我不填高考志愿,准备复读,明年再生。三娃儿语气坚决地说道。
见三娃儿这么有决心,大姑爷甚感欣慰,他知道,三娃儿在经过这次挫折后,肯定会勤奋学习,考一本没问题。
结果,三娃儿第二年考上了西南交大,算是理想的了。
十
古人云:燃指光阴似箭,依然岁月如流。
转眼间,七妹的三小孩都成家了。
然而,大女儿结婚好几年了,却没有小宝宝,这可让七妹很是着急。
后来,大女儿做试管婴儿,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小宝宝。
这可把七妹乐得合不拢嘴。
大女儿大女婿却很是犯愁,他们带两个小孩,完全忙不过来。
七妹对他俩说,你们愁什么愁?有当娘的立着的呢,一切都交给老娘。
七妹这可不是在吹牛,在带小孩子这方面,她可是经验丰富的,她自己就带了三个小孩子的呢。
只是,这两个小外孙不好带,他们是白天睡觉,晚上吵闹,七妹知道,这两个小外孙是睡颠倒了,可要让他们顺过来,即白天不睡晚上睡,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女儿女婿是年轻人,瞌睡大,何况他们白天还要工作,所以晚上便由七妹带两小外孙。
这么一来,七妹整个晚上连眼都不能眨一下,她的黑眼圈愈发的重,但七妹仍是乐呵呵地,活用时下的一句话来形容:累并快乐着!
七妹就这样精心照料两外孙三四年,两外孙送到了幼儿园,七妹只需要接送,她总算没那么累了。
忽地一天,七妹病倒了,到医院一检查,结果却是令人大吃一惊,原来七妹得了很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只能住院。
打这以后,七妹变得病怏怏的,走路都很吃力,走不了几步,就会气喘得紧,跟之前她的婆婆一样。
对于七妹的病,大家都很疑惑,她之前没有心脏病啊,怎么一下子就得了心脏病,而且还特别严重,大家猜测,应该是带两小外孙累出来的。
去年,新冠全面放开,七妹染上了新冠。
唐老二是医生,知道像七妹这样的心脏病患者,染上了新冠是最危险的,不过,他并没让七妹去住院,主要是觉得住院花费大,而他是医生,他用药医治即可。
然而,让唐老二没想到的是,七妹出现了新冠与心脏病并发症——心肌梗塞,这病必须在大医院及时抢救才行结果,七妹在送往医院的路上便撒手人寰了。
七妹被送回老家安葬。
老家的人都为七妹叹息,说她三个子女都成家立业,条件变好了,她成了年轻老太婆,该享清福,结果却离开了人世。
其实,七妹的一生,不正是许多父母的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