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长玉的头像

刘长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02
分享

锡林浩特贝子庙一瞥

2008年8月来到内蒙,就听说锡林郭勒盟的锡林浩特有座贝子庙特别有名,我就把它列入游览计划的重点。很快就找了一天,来到目的地一睹其风采。它面积不算太大,景点也不太多,却有着笔者在所有景区中所见所闻的独一无二的特色,给游人以别处享受不到的风景。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所辖 盟,从地图上看,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驻地锡林浩特市。在中学地理课上就知道这里既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如今又是 西部大开发的 前沿,也是距京津唐地区最近的 草原 牧区。锡盟地处东经115°13'~117°06'、北纬43°02'~44°52'。北与蒙古国接壤,南邻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西连乌兰察布市,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重要作用。

今天正值金秋,天高云淡,晴空万里,蓝蓝的天空犹如宝石晶莹剔透。贝子庙就坐落在敖宝山山脚下,远远望去,银灰色的庙顶,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古朴典雅。这里四周平坦开阔、河水蜿蜒、水草丰美、景色怡人,堪称是一处理想的建庙,居住宝地。在这里建庙、建住宅群,既体现了“背山面水”的传统建筑选址,还应照了“依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庙前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上铺着银灰色的人造大理石,上面建有花坛和喷水池,花坛里百花争艳,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喷水池喷出五六米的水柱,水花从高空中洒落下来,几个水池一起喷出,景色十分壮观。凉爽的金风徐徐地吹拂着,此时正是人们纳凉散步的好时光,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来,女人们牵着狗,男人们一圈圈走步,在进行锻炼。孩子们在放风筝,各种各样的小贩们,大声地吆喝着,喊声此起彼伏,整个广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汇成欢乐的海洋。此时我和同伴也来到了广场,雄伟的贝子庙展映入眼帘。

据了解,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贝子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2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共耗费白银174多万两。全庙共分五大殿,中为朝克沁(行政教务)殿,两侧分别为拉布楞(活佛)殿,却日(哲学)殿,满巴(医务)殿和珠多都巴(天文数学)殿。此外,贝子庙周围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余间喇嘛住宅,贝子庙建成后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2006年05月25日,贝子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这里遥望四周,水草肥美,风光秀丽。圣洁的锡林河水在贝子庙西边,由南向北缓缓流去,如今它的两侧是繁华市区。相传,当年选择的庙址为一块吉祥宝地。庙里的上层喇麻与西藏拉萨和山西五台山等地的宗教上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常常跋山涉水徒步到拉萨等地朝拜、取经。后来随着满清王朝的覆灭贝子庙开始逐渐衰败。因当年主持修建此庙的是当地贝子巴拉吉道尔吉,而且是建在贝子旗,寺庙因此而得名。

我好奇地向工作人员询问,为什么要修建这座庙?为什么又要修建在额尔敦敖包之山下呢?他耐心地告诉我,乾隆七年(1742),一位西藏传教喇嘛巴拉吉尔隆德布,在草原辗转传教来到锡林郭勒草原贝子旗的牧民太吉家。女主人正要给蒙古包内的佛像上香,忽见喇嘛登门,忙不迭地一手提桶鲜牛奶,一手举着刚点燃的佛香,急忙出蒙古包门去迎客。巴拉吉尔隆德布喇嘛见状认为这是一个吉兆,便决意在此地住下来。他得到贝子(旗主官爵,低于王、贝勒,高于国公)巴拉吉尔道尔吉的资助、支持后,便在额尔敦敖包前建造了一座木质小庙,开始传播喇嘛教。渐渐地,他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开始小有名气,被当地牧民称为“班地”(藏语,聪明喇嘛)。 乾隆八年(1743),贝子庙开始正式修建。先盖正房五间为拉卜愣殿,作为佛堂兼宿舍,接着又兴建正殿朝克沁大殿。 另有一种说法是:雍正年间(1723—1735),一位叫巴拉吉尔隆德布的活佛,从遥远的青海出发,一路诵经布道,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锡林河畔,受到了贝子巴拉吉尔道尔吉的礼遇、推崇。当时,草原上十分盛行喇嘛教。牧人们听说从几千里之外来了一位活佛,便纷纷骑马乘勒勒车从四面八方赶来。一时间,在锡林河畔,云集了成百上千虔诚的牧人。为了表示对活沸的敬意,巴拉吉尔道尔吉给活佛建造了一座小庙。从此以后,前来听经的牧人与日俱增,许多人还要求出家当喇嘛,这使原有的小庙显得拥挤不堪。乾隆八年(1743),巴拉吉尔道尔吉经过两年的筹备,开始大兴土木,建造规模宏大的庙宇。 当时,这一带异常闭塞,建庙所用的砖、木、石乃至佛像、经卷等全部要从多伦诺尔、张家口、北京甚至青海、西藏等地运来,交通工具又非常原始,艰难程度可以想象。 这座庙宇建成后,草原上的人们都称之为“贝子庙”,这不仅是因为此庙建在贝子旗,更重要的是它是由贝子巴拉吉尔道尔吉主持建造的。后来乾隆皇帝为贝子庙钦赐汉名“崇善寺”。 贝子庙雕梁画栋,重楼复阁,汇集了许多人的智慧。那飞檐斗拱的建筑,千姿百态的佛像,富丽堂皇的绘画装饰,均具鲜明的民族特色。贝子庙曾有一百多年的兴盛时期,喇嘛最多时达1200人,曾被列为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同时,它也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建筑形制中汉式形制的典型代表。当时,庙里的上层喇嘛与西藏拉萨和山西五台山等地的宗教上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常常跋山涉水徒步到拉萨等地朝拜、取经。后来,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贝子庙才开始逐渐衰败。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贝子庙一带成了锡林郭勒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周围的建筑不断扩大。数十年后,形成了现在的锡林浩特市,贝子庙也因锡林浩特的繁荣而兴盛起来。

贝子庙的西庙亦称仓,是一座规模宏丽壮阔的四合式院落。为全庙建筑的精华。东庙有五座拉卜楞,即仓、色木春、新拉卜楞、却日后宫、古力道布图、旺岱哈斯尔。每座建筑都庄严雄伟,彩绘细腻,内外装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本庙的高级住处或接待尊贵宾客处,如同皇宫般富丽堂皇。

全庙四周耸立一座红塔、五座白塔。其中处红塔的修建是为了镇邪。罗本庙东处有座白塔(亦称内白塔),据该庙忆述是为了纪念一位有功的经师而建,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其余四座白塔分别设在全庙四周角上四座白塔观以内的区域为本庙管辖区。贝子庙教系藏传佛教,在该地区又称黄教或黄帽派教,从元朝起由藏、青传入此地。清廷为达到“政教合一”的目的,把教分成四个管辖区。内蒙古等地的黄教由章嘉教所统辖。

贝子庙的佛事用品经卷等一应俱全,因而以“广富寺”闻名。据记载,各殿经堂内供奉的佛像,种类齐全,数量庞大,形状各样。以释迦佛像为主的图画雕塑、泥塑、铜木质佛像达几千尊,有不少纯金银及金银粉饰的佛像,多数为铜质佛像。该庙各学部有丰富的经卷。其贵重经卷为《甘珠尔经》、《丹珠尔经》二套。还有《宗喀巴全集》、《佛学要义》、《经咒》等,也有藏译蒙文经卷,共四千余卷。法器乐器应有尽有。贝子庙占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沿袭黄教传统建筑格式,结构独特,雕刻精细美观。由主庙、属庙、家庙、佛塔及众多僧房组成。整体布局上共分七座高工墙寺院。并排的七座围墙两侧为各呼毕勒罕(转主者)私庙、庙仓、王公府邸及房屋2500所。代表性大殿(独宫)七座,经堂(学部)五座,寝宫(拉卜楞)六处,塔六座,带有宝顶的庙十一座。其中,西红墙内(亦称西庙或千佛殿)以供奉千尊佛像为主,包括拉卜楞寺、千佛殿、殿及执事庙房。中红墙内以朝克沁大殿(亦称大经堂、大雄殿、行政教务殿)为主,包括弥勒佛、钟鼓楼及安放本庙历代-舍利塔的灵堂。东红墙内(亦称东庙),以却日殿(大涌经堂、显教部、亦称“福源寺”)为主,包括厢房、沙木庆、贡青、容肯、却日后宫、大庙仓、查度服库房及执事住处。再往东为珠都巴、满巴、丁克尔、甘珠尔四座。西边四座大殿内有山门,其余的为小门或侧门。其中大经堂山门高大,它的前方为整个大庙的广场(今市集贸市场),这里有讲经台,凡属全庙性均在这里举行。

贝子庙的建筑朝向也让我对它产生了好奇,贝子庙的朝向独特而别致,该庙“面东南、座西北”,它打破中国传统建筑取正南的子午线方向,而遵从了游牧人居住的蒙古包门的朝向,这一建筑朝向反映的是蒙古人的习俗,表现的则是游牧文化的特色。

贝子庙的建筑朝向,不仅使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自然而巧妙地结合起来,而且表现了蒙、汉民族历史文化水乳交融的独特魅力。贝子庙的这一建筑朝向,甚至还影响到锡林浩特城市建筑的朝向,进而形成了锡林浩特别具一格的城市规划特点,赋予了这座城市于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

贝子庙的背面是十三敖包山(又称为“额尔敦敖包山”,为纪念乐善好施的额尔敦老牧人而得名),敖包是藏传佛教和蒙古族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十三敖包的十三,在蒙藏佛教中被认定为敖包神,是神灵所在和享祭之地。

听一位蒙古族老人说,转园钟可以给人带来吉祥和幸福,我就和伙伴一边转着园钟一边沿着通往敖包山铺着的条石山路,拾阶而上。要登上十三敖包山需攀登171级台阶,蒙古族有崇尚数字9的习俗,为此十三敖包山的台阶一共建了171阶,171是19个9组成,171相加也是9。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世间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他们在山上建大型敖包作为祭祀圣地。这与古代汉人祭祀圣山类似。在这里满眼是苍松翠柏,山顶上又有十三座用条石筑成的敖包,圆圆的,像古代蒙古勇士的头盔,上面缠着许许多多各色的哈达。

十三敖包始建于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由十三个敖包组成。中间的大敖包为佛祖敖包,也是原阿巴哈纳尔旗敖包;左边的第一个敖包是贝子庙朝克沁主殿敖包;右边第一、二个是贝子庙敖包,剩下九个敖包分别是原阿巴哈纳尔旗所辖9个佐的敖包(佐也就是现在的苏木,相当于乡)。

一曲优美动听的蒙古民歌《敖包相会》将“敖包”一词,传输到千家万户,妇孺皆知。敖包是蒙古语,意为木、石、土堆,汉语意为堆子,实际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作为路标,来辨别方向或牧场边界的界标,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十三敖包作为锡林郭勒盟最重要的敖包每年都要祭祀,至今已有数百年的祭祀历史。

据说每年的4月15日人们都来到这里祭敖包,希望长生天能给草原带来风调雨顺,牛肥马壮,年景兴旺。

望着这座古老的建筑,我心情特别激动,深深感到这座古老建筑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的文化符号,同时为我们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的家园而自豪与骄傲。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贝子庙,我觉得它会走进我的心里,走进我的梦里,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