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长玉的头像

刘长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07
分享

内蒙古博物院参访记

每到一个地方,我最喜欢的就是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因为在中国地方级别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的。而且省级博物馆内容非常丰富,是特别划算的旅游活动。2008年8月到呼和浩特,为了了解内蒙的历史,我专程到内蒙古博物院进行了参访活动。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东街,原内蒙古博物馆作为1957年自治区成立10周年大庆的重点项目,是全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列入世界建筑史。2007年内蒙古博物院正式揭牌成立,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为国家一级博物院。

来到这里,让我特别震撼的是博物院大楼造型别致,给我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极具民族特色。楼顶塑有凌空奔驰的骏马,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是内蒙古自治区标志性建筑之一。它集合了强烈的现代元素、地域与民族特色,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来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也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标志的“百科全书”。

博物院二层的“远古世界”、“高原壮阔”、“地下宝藏”、“飞天神舟”四个基本陈列介绍草原文化的生成之地;三层“草原雄风”、“草原天骄”、“草原风情”、“草原烽火”四个基本陈列以板块串珠形式展示草原文化从古代——近代——现代的纵向发展线条;四层“草原日出”、“风云骑士”、“草原服饰”、“苍穹旋律”、“草原华章”、“古道遗珍”六个专题陈列以亮点聚焦方式呈现草原文化。这是数千年历史的沉淀,流传下来的一定是精华。在内蒙古这篇广袤的土地上,演绎了无数的传奇往事,时至今日,都浓缩在内蒙古博物院里。

博物院的外观非常漂亮,银灰色的钢架结构与绿色草坡为主的现代建筑有机结合,再配合恰到好处的蓝天,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极具地域及民族特色。

走进博物院,立刻能感受到气势磅礴,这里的内饰非常宏大气派。博物院设立了“远古世界”、“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天骄蒙古”、“草原丰碑”六大基本陈列,展现了蒙古族从起源到蒙元时代再到明清时期的完整系列脉络,介绍了内蒙古的生产生活、风尚礼仪、宗教信仰等风俗。另外,还设有“北疆桦歌”、“高原壮阔”、“飞天神舟”、“石破天惊”等专题展览,内容十分丰富,足够看一天的了。

首先参观的是“远古世界”。一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生活在白垩纪时代的恐龙化石骨架。它长达26米,高达12米,体重约60吨。据介绍这是查干诺尔龙骨骼化石,是目前亚洲已修复装架起来的白垩纪最大的恐龙。

查干诺尔龙,生活于距今约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约26米,抬头可达12米,1985年发现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查干诺尔(查干诺尔的蒙古语意思为白色湖泊),故名。它属于爬行纲、蜥臀目、圆顶龙科的一个新种。

博物院内的查干诺尔龙60%的骨骼化石保存良好。它的头骨后部、牙床、牙齿、部分颈椎,大部分背椎和尾椎;左肩胛骨、左侧腰带、四肢骨骼等化石保存比较完整。从查干诺尔龙形态可以看出,它呈现出蜥脚类恐龙最显著的特征:头小,牙齿呈勺形,脖子长,尾巴长,身躯庞大,四肢粗壮,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生活于陆地。

这条恐龙骨骼化石装架于1987年8月1日,首度亮相,即以其威武的雄姿征服观众,引起轰动,令世人瞩目。如此巨大的蜥脚类恐龙目前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

在这个化石恐龙的旁边还有几个人造恐龙。他们能发出一亿年前恐龙的叫声。旁边的霸王龙冲着我大声的吼叫,吓得我退了好几步。腕龙张开了嘴巴,头不停的晃呀晃,好像在说:“我才是世界的主宰!”展馆内还有一个巨大的屏幕,从上面看到恐龙的骨架长什么样,分别叫什么名字,让我懂得了好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内蒙古自然古生物化石陈列,展示自三十亿年前到一万年前起落恢宏的内蒙古远古生态环境巨大变迁,尤其突出中生代恐龙和第三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标本,让我大开眼界,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

紧接着来到二楼二号展厅,主题是“高原壮阔——多姿多彩的内蒙古当代生态环境画卷”,面积约1000平方米。该陈列以内蒙古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依托,展示出了当地的动植物标本、各类地貌的环境生物,分为“林海奇观”、“草原晨曲”、“大漠韵律”三大部分内容。

这里你会看到许多生长在内蒙古的植物。如:胡杨、沙棘等。里面还有许多珍惜动物,如:雪兔、草原狼、猫头鹰、金雕等。其实,这个展厅主要是告诉我们需要保护动物和植物让我们看见的动植物永远不再是标本,保护生态平衡,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再一个主题是“地下宝藏”。内蒙古地质矿产标本陈列,展出内蒙古盛产的各类贵重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建筑材料等标本。

我最感兴趣的是“飞天神舟”。以内蒙古为基础的大型中国航天科技陈列,展示共和国航天史、航天成就和内蒙古人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1957年,党中央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建设导弹综合试验基地。为支持祖国的国防建设事业,从1958年4月开始,额济纳旗政府与当地牧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搬迁,将世代居住的草场奉献出来,自己则搬迁到自然条件更为艰苦的地区生活。此后,额济纳旗政府双两度搬迁。聂荣臻元帅曾饱含深情地说:“额济纳旗各族人民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我们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回报他们。”此后,这里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导弹卫星综合试验基地,即后来的东风航天城,对外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至今成功进行了1000多次各类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发射多种类型的卫星、无人飞船、载人飞船。1999年起,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区域,被定为“神舟”一号的着陆点。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航天城发射升空;10月16日,在四子王旗境内的杜尔伯特大草原,航天英雄杨利伟安全着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赠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的锦旗上写道:“飞船从内蒙古升空、航天员在内蒙古着陆”。

据我所知,航天卫星发射基地有四个,酒泉、西昌、太原、文昌,而回收地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内蒙古。我顿时为内蒙古骄傲起来。环顾展厅,里面陈列着许多飞船模型、火箭残骸、航天员的太空服、一些宇航员的图片及简历等。

接下来走到第三层,参观的主题是“草原烽火”。内蒙古现代革命斗争史陈列,展出自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内蒙古的社会状况和革命文物。

让我更加向往的是“草原风情”。内蒙古近代民族风情陈列,展出近数百年来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汉等八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风尚礼仪、宗教信仰等风俗。

之后参观的是“草原天骄”。这是古代蒙古族通史陈列,以成吉思汗和大元王朝为点,展示从蒙古族起源到蒙元时代再到明清时期近千年的完整脉络。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酷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元人的诗作描绘出一幅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画卷。契丹之后,又崛起了另一个游牧民族—蒙古族。七世纪以前,蒙古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河流域。约九世纪西迁至不儿罕山一带,不断繁衍壮大。十三世纪初,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统一了激烈纷争中的蒙古高原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尊号“成吉思汗”,缔造了蒙古民族共同体。成吉思汗通过编组千户、扩建护卫军、设置断事官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国家的政治体制。他和他的继承者又陆续南征西讨,使汗国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其孙忽必烈则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元王朝,四海归一,边疆稳定,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明、清时期,蒙古族仍然生活在蒙古高原,他们将传承千载的游牧文化发展得日臻完善和成熟,而享有“天骄蒙古”之称。

“草原雄风”是内蒙古古代民族史陈列,展出草原先民、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古代民族的文物精品,其中突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和辽文化的历史。

“草原日出”这个题目很有诗意,这是内蒙古新石器时代文物专题陈列,展示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先民新石器时代的农耕、狩猎、制陶、琢玉、居住、饮食、服饰、婚育、丧葬、文化、宗教和社会组织等内容。

“风云骑士”是内蒙古古代鞍马文物专题陈列,展现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驯养的马种、马具、马的牧放驯养、马对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历代骑兵兵器等内容。

“草原服饰”是内蒙古古代服饰文物专题陈列,用跳跃串珠式方法反映北方草原民族和森林民族特有的服饰风格。

“苍穹旋律”是内蒙古古今歌舞艺术专题陈列,反映北方草原数千年生生不息的歌舞传统和独具风采的民族艺术创造力,可与观众直接互动。

“草原华章”是内蒙古古代文化美术文物专题陈列,展现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数千年来北方草原民族的岩画、碑石、石雕等文物。

“古道遗珍”是内蒙古古代草原丝绸之路文物专题陈列,展示自战国时期至清代二千余年间从中原传入草原的文物、西方传入草原的文物、受东西方影响产生的草原文物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我看到的重要文物梳理一下,主要有如下展品:

匈奴王金冠 ,战国时期,鹰高6.7厘米,冠带直径16.5-16.8厘米,重1211.7克,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这套金冠饰的主体造型为,一展翅的雄鹰,站立在一个狼羊咬斗纹的半球状体上,俯瞰着大地。额圈由三条半圆形金条榫铆插合而成,上有浮雕卧虎、卧式盘角羊和卧马造型,中间部分为绳索纹。是国内发现唯一的匈奴贵族金冠饰。

印金团花图案夹衫,元代,衣长59厘米,袖长43厘米,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元集宁路古城出土,锦地,在夹衫上用金色印出小团花,显得富丽堂皇,为元代丝织佳品。

十八罗汉青玉串珠 ,清代,珠径2.5厘米,椭圆形珠,在十八颗珠中心有穿孔,可串成一串,玉质为和阗玉。

清白伞菩萨坛神咒板 ,清代,木长66.5厘米,宽66.5厘米,厚3厘米,一级文物,内蒙古地区征集。此为大藏经供奉咒轮图。大藏经中咒经类占据了很大分量。在喇嘛教各派瑜伽部中,特别是密教,十分重视密咒,它是达到“道果”的最高尚的内容。如果把此咒写在纸上或叶上,长期佩带于自己的身边,便能免除灾难。

清鸟羽式萨满服,清代,布绸,衣长145厘米,两袖宽177厘米,一级文物,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征集。此对襟萨满服集中展示以鸟类崇拜为突出特征的蒙古萨满信仰的基本特点。长袍前后及袖上缀饰彩布条,伸开双臂直立时,布条展开呈倒扇面形。同时,其前胸、后背都佩带铜镜和小铃铛,以表示其“法力”非凡。

清明黄缎十二章绣龙袍,清代,缎 身长143厘米,通袖宽190厘米,底边宽120厘米,一级文物,内蒙古地区征集。袍面为明黄缎地,通身绣龙九条,并彩绣四合云、十二章、八吉祥和八宝纹。十二章纹饰是中国古代帝王冕服和衮服上装饰用的十二种纹样,简称章服,即日、月、星辰、龙、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此十二种纹样都是以刺绣施于龙袍的一定部位。

长形恐龙蛋化石一窝,晚白垩世,发现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后旗巴彦满达呼。

有尾两栖类化石,中生代,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山头乡道虎沟村。

披毛犀全体骨架,体长3.5米,高1.7米,晚更新世。1964年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萨拉乌苏发现。

另外,内蒙古博物院所收藏的近现代文物中以革命文物最为丰富,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经历三十年的革命斗争历程。这些藏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更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走出展馆,我看到博物院的游客络绎不绝,不少外地游客第一站就直奔这里。这里圣洁的哈达、浓郁的马奶酒、热情奔放的安代舞等都是极具蒙古族特色的民俗风情,将草原人民的豁达和包容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观看展览之后我深有体会,以前我对内蒙古的了解只有美丽的草原风光。在这里看了展览,听了讲解,对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说:“自暑假以来,我们每天都接待各地游客数千人,我们为中小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文化参与活动,我们要通过博物院这一窗口,把内蒙古这张亮丽名片推介出去。让游客走进博物院感受我们内蒙古发展变化以及无穷魅力。”

是的,参观内蒙博物院让我收获满满,感受到草原文化的魅力,这里是国内外游客到内蒙古旅游、领略内蒙古的历史与草原文化的重要"驿站"。内蒙古博物院以其独特的文化品位、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为内蒙古的文博事业、旅游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深情地祝愿博物院越办越好,成为蒙汉民族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内蒙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