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朝歌的头像

朝歌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2108/17
分享

庆阳窑洞——大地上的生命之居

庆阳窑洞---大地上的生命之居

侯永刚

庆阳,俗称“陇东”。这是一块神奇而沧桑的土地。如果坐在飞机上,从高空向下俯视,它的地理状态很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地质公园:沟梁塬峁岭坡川如卧牛如大象如翼龙如巨大的麦黄色苇席.....纵横交错,岿然而立。粗狂而博大,永恒而震撼,充满了冷峻而神秘、幽深而苍莽的气息。而它的主色调则是黄色,单调而绚烂,贫瘠而富丽。站在这幅巨大的由黄土为底料创作而成的天然雕塑画卷面前,你会敬畏而叹服,激动而喝彩,想必连雕塑大师罗丹也会望“画”兴叹,自愧弗如。而在这幅天然雕塑画卷的局部,却镶嵌了无数只闪闪发亮的眼睛,那是陇东黄土高原特有的景观---窑洞,诗人们美誉为“大地之眼”,它们幽深而睿智,明朗而灿烂。千万年以来,“大地之眼”像一位哲人,默默地注视着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岁月更迭、繁衍生息、喜怒哀乐、薪火相传,充满了无限深情。而陇东人则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赋予窑洞以生命以新生,使“大地之眼”变得更为鲜活,更为隽永,内涵更为丰富。有人说,庆阳窑洞是一部人类生命史、黄土高原民居史、民俗文化史、农耕文明史,我觉得这话一点也不为过。

“贵客来到我家堂,休笑我家无瓦房,土窑好似神仙洞,冬天暖来夏天凉"。这是一首过去妇孺老幼皆会唱的一首民谣,可见陇东人对窑洞的钟爱和青睐程度。在庆阳,无论是平展展的塬区,还是沟壑梁峁纵横的山区,都会看到一排排、一孔孔窑洞庄院组成的村落。这些村落,一年四季,都散发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人间烟火的气息。横列或者下沉的窑洞,在陇东当地人看来,都是是司空见惯的居住形式,但是,作为一个南方人,乍一来到庆阳,会被黄土高原上的这一奇观震惊,同时,也有点诧异惧怕:人怎么会穴居呢?不危险不潮湿吗?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支边教授下到庆阳的一个山村做畜牧养殖调查,队长就把他安排到了生产队饲养院一孔窑洞里居住。教授隔门看了一眼那既不是水泥砌墙也无梁柱支撑屋顶的窑洞,吓的不敢进去。队长怎么解释,他就是不进去。他说,你还是给我安排一间厦房吧!那个年代,庆阳民居百分之九十都是窑洞,那来的厦房?尤其是山区,厦房就更稀有了。无奈,队长就把教授安排到了牛棚里住下。教授看了看四围敞开、八根柱子撑起棚顶的牛棚,倒还满意。他说,好队长呢,牛棚虽然条件差点,但侬的安全却不成问题了!晚上,正值秋凉,蚊子的叮咬,老牛的反刍声,再加上害怕沟里上来的野物袭击,裹着衣服、卷缩在两条木凳支起来的门板上的教授,怎么都无法入眠。睡不着,他便起来,悄悄来到窑洞的门口,偷听里面的动静。只听里面鼾声大作,如雷贯耳,教授惊得跑回了牛棚:他怎么也想不通,队长咋敢睡在窑里!原来,队长为了教授的安全,晚上就没回家,住在了饲养院窑里。一连几个晚上,无法入眠的教授,偷听到的都是队长如雷贯耳的鼾声和不知梦到了啥好事开心的大笑声。教授好生奇怪:队长睡在窑洞里咋会安然无恙呢?那窑洞咋没塌下来?每逢白天,队长看见教授因没有休息好疲惫而憔悴的神态,就劝他晚上睡在窑里,教授直摆手,就是不肯。直到有一天晚上半夜,对面峁头上的一只野狼,不知何原因,嚎叫个不停。那嗷嗷的叫声在空寂的夜晚格外恐怖。教授吓得跑到院墙跟,蹲下去,手抱头,瑟瑟发抖。队长被狼叫声惊醒,跑出窑外,找见了吓得要死的教授,强行将他拉进窑内,扶到了热炕上。但教授说什么也不肯脱衣裳,他双腿屈起,头靠在膝盖处,不敢躺下,生怕窑塌了,跑不及。队长见他这样,也不管了。几下脱个精光,躺下去,不久,便鼾声大作。坐了半夜的教授,刚一听到公鸡的打鸣声,便赶快开了窑门,跑出了院外。东方露出了晨曦,沟梁塬峁的轮廓渐渐清晰,一切都完好无损,窑洞也安然无恙。教授诧异:这没有任何固定支撑的土窑,咋不会塌下来?第二天晚上,由于害怕野狼翻过沟,上了饲养院袭击自己,教授就听了队长的劝,进了土窑,上了炕,但依旧坐在炕上,不肯脱衣躺下。队长也不管他了,脱了衣服,很快便呼噜噜进入了梦乡。坐到了子夜,不知是队长呼噜噜的鼾声感染了他,还是自己几个晚上没睡着,困了,在不知不觉中,他一头栽倒在了热炕上,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谁知,这一觉睡了个实沉,直到队长不断的摇他胳膊,他才醒转过来。一看,那太阳早透过窑窗上贴的窗花照到了自己的屁股上。再一看,那拱形的窑顶还是好好的,完好如初,教授就再也没有以前那么惧怕了。当天晚上,队长劝教授在窑洞里面睡,教授再没拒绝。睡了几个晚上后,教授竟习惯了,没等队长劝,就早早进到窑洞,上了炕,点燃了炕桌上的煤油灯,翻看起他带来的书了。还对队长讲,今晚你就回家陪老婆去吧!队长故意说,这窑塌哩,你还是睡牛棚安全! 教授说,你别逗了,这几天我观察过了,也想过了,你们的祖先真聪明!早早就懂得了力学原理,这拱形支撑的坚固性一点也不亚于赵州桥那几个拱洞!队长说,啥赵州桥的,你说的云里雾里的,我不懂,你还是睡牛棚吧!教授说,我才不傻呢,不会被你忽悠!睡在窑洞的热炕上,我才真正体会到它的舒适了,你用鞭子抽我,我也不会睡在外面了!一个月的调查任务完成后,教授临走时,给队长讲,有机会我定会回来的,我要再次体会窑洞的妙处,也要把黄土塬上的这一窑洞民居奇观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果然,教授返回上海后,几年间,就在全国的建筑学术刊物上接连发表了几篇关于陇东窑洞构造、力学、实用性的论文,引起了建筑界的广泛关注。上世纪80年代,教授陪几位日本、德国专家来陇东黄土高原考察,硬要接待方把他们安排在窑洞里住宿。住在窑洞里的专家们对这种古老独特的居住形式很感兴趣。经过几天的考察后,他们认为,黄土窑洞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基于其特殊的构造和黄土层天然的保温隔热性能,窑内冬夏温度保持在15-20摄氏度之间,湿度在35%-50% 之间。他们不无感慨地说:"这些窑洞除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外,还是养生保健的理想之地。因为土窑中空气湿润,湿度宜人,一年四季变化不大;况且空气新鲜,无任何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防御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优良的保护作用。

不知四千多年前或者更早,古人们发现了窑洞的科学价值和这种因“地”因“形”而建的特殊的居住形式的绝妙之处了没有,后人们只知道,从那个时候开始,窑洞这种以黄土为材质开挖的民居在陇东地区已具雏形,逐渐兴起。《诗经》中称其为“陶复陶穴”。陶穴,即下沉式的地坑庄院;复穴,即坡崖半敞式庄院。这是那时的人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挖掘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窑洞。隋着时间的推移,随处可见的窑洞,庆阳人再也离不开了。这种别具一格的民居形式,经过祖祖辈辈的不断改进、创新,住起来更加舒适,更加方便,功能更加齐全,窑洞营造技艺更加完善。西汉时期,窑洞内部造型、设置更适宜居住。比如烟洞、灶台等都很讲究。唐宋时期,窑洞种类增多,每个窑洞的作用有了明确分工。每个院落分为主窑、偏窑、客屋窑、灶房窑、牲畜窑等,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庄。挖窑时根据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使窑洞建修更合理。这时,数百户、数千口的窑洞村落大量出现。明清时代,窑洞以安全、文明为目标向前发展,大塬上出现了小城堡。高大土墙将一群土箍窑或地坑院围起来,以防御兵荒和盗贼。人们把这些建筑群称为堡子,有城门,有高楼子,还有通向外界的地道。民国时期,出现了窑洞城市。据地方史志记载,合水县老城1947年全城有房屋162间,而窑洞却有296孔。正宁县城东、西两关在50年代初,有厦房404间,窑洞却有429孔。庆阳市所在地西峰城区,清代城内窑洞星罗棋布,多达数千孔,其中地坑院占60%以上。民国时期,西峰城里还有窑洞1992孔,占居民住室总数的70%。新中国成立后,窑洞庄院的面貌发生了变化:门面窗户增加,并且装上了玻璃,使窑内光线更充足,更明亮;窑口外圈或崖面用青砖砌衬,使窑洞更加坚固;窑内墙壁、窑掌用白灰刷新,地面用砖或地板砖砌衬,防潮防鼠,清洁明亮;一些新式高档家具如电视机、录音机等搬进了窑洞,给古朴的黄土窑洞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据考证,历代曾有过窑洞衙门、窑洞客店、窑洞兵站、窑洞驿站、窑洞学校、窑洞商店、窑洞仓库、窑洞庙宇、窑洞舞台等。往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皮影戏、木偶戏都是在窑洞里演出的。小帷幕一展,唱腔一吼,满窑的人声鼎沸,就聚齐了旺旺的人气。男女结婚的新房也会布置在窑洞里,因此,庆阳人就把结婚叫"入洞房"。结婚后,女人生孩子“坐月子”也在窑洞里。女人临产前,婆婆提前取来黄土,在艳阳下晒干、用萝隔筛成土粉。女人分娩时,婆婆将干土粉均匀地倒在土炕上,用笤帚扫平,女人随后坐上去,喜悦而焦急地等待一个生命的绽放。孩子呱呱坠地了,落在黄土上,既环保、卫生又杀菌。分娩后,产妇喝着婆婆熬的小米米汤,要在窑洞的土炕上坐一个月,俗称“出月”,才下炕。每天清晨,伴随着鸡鸣狗吠声、开门声、泼水声,住在窑洞里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扛起农具,到地里耕作去了,女人们则把风箱拉得呼呼作响,把案板剁得噼里啪啦,为一家老小忙乎可口的饭菜,热炕上臂弯里的孩子们听着奶奶讲的“古今”(故事),逗着乖顺的咪猫,不再哭闹....."没有三十年不漏的瓦房",却有数百年安然无恙的窑洞。窑洞以其经久耐用、冬暖夏凉、修建费用低等特点与庆阳人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愫。在新时代,虽然大部分人搬进了楼房、瓦房,但一部分人还继续生活在窑洞里。窑洞继续发挥着民宅、住宿作用,而且在旅游、文化、娱乐、商贸等方面更显示出其独有的作用。环县、镇原的窑洞比较大气,沿山坡而建,呈罗圈型。一组窑洞往往有十几孔到二十几孔。村民们利用窑洞开办了“乡里乡亲”农家乐,生意异常火爆。久居城市的人吃着土汁土味的地方特色美食,欣赏着窑内布置的皮影、剪纸、香包刺绣、面塑等民俗作品,在窑院里扭起徒手秧歌,跳起荷花舞,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在窑洞里生活的情景,感到格外亲切。庆阳是岐伯故里。庆城县在药王洞修建岐伯祠的同时时,又修建了我国扁鹊、华佗、 李时珍等十大名医祠,这些中华医圣的祠庙都建在窑洞里,颇为奇特,成为全国之最。西峰区在小崆峒修建了窑洞民俗博物馆和窑洞宾馆,集民俗、旅游、商贸为一体,使窑洞在文化旅游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西峰区是天下黄土第一塬——董志塬的腹地,因为地理条件所限,窑洞民居以典型的地坑院为主。近年来,村委会和村民利用窑洞建办了村史馆、民俗馆、农家乐等,使窑洞在振兴乡村文化、构建美丽新农村、记住乡愁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庆阳窑洞经过历代演变,类型很多,但按地域、环境、习俗,主要有三种:一是明庄窑洞。也叫崖庄窑。它一般选址在山畔、沟边的向阳背风处,并离水源近。开挖时,先将崖面削齐,然后修庄挖窑洞。一般正面修三孔窑,院大的可修侧窑。有一庄三窑和五窑的,也有五窑以上的。我在庆城县土桥乡曾见到过一处半圆形的有二十多孔窑洞的“罗圈庄”。如果沿沟崖从下到上修成一层层一排排窑洞,就叫架板庄,架板庄一般有三至四层高,有窑洞三四十孔,各层之间有通道,联络各户。在董志塬上,还有利用胡同修庄的,由于崖势不高,不得不挖进几米再挖窑洞,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这种庄子被称为半明半暗庄。明庄窑洞一般都筑围墙,也有不筑围墙的,叫敞院。二是下沉式地坑院窑洞。这种窑洞均在平塬大坳上修建。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一般深5至8米,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然后在四面崖面上挖窑洞。同时,要挖一条筒子形的坑道,俗称“巷道”。这条“巷道”坡度在30—50度之间,长约20多米,直通地面,供人出进。地坑院中心还要挖一个深坑,俗称“渗坑”,用于接纳雨水,防洪。地坑院四面可各修建2—3孔窑。地坑窑洞实际是地下室,冬暖夏凉的特点更为明显。三是箍窑。箍窑一般是用土坯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卷窑顶而成。窑顶上填土成双面坡形,远看象房,近看是窑。许多人还在箍窑上面撒了瓦,以保护窑顶不被雨淋,使箍窑的寿命更长。近年又出现了砖面箍窑,比泥土箍窑更坚固耐用。华池县南梁一带的箍窑,材质多是石料,建筑风格与陕北石箍窑相近。窑洞按用途细分还有很多。如为了防盗,在正面窑上面再打个小窑,名曰高窑;在窑内一侧再打个能藏东西的小窑名叫拐窑;若因窑小,在盘炕的地方再掘一小窑叫炕窑;为了躲避战乱,在庄院附近另挖一长道深洞,通向沟边,叫地窨子。住家院落中的窑洞因用途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有客屋窑、厨窑、畜圈窑、柴草窑、粮窑、井窑、磨窑、车窑等等。在庆阳,窑洞的功能已涵盖了庆阳人衣食住行的全部内容,庆阳人在窑洞的建修、窑洞的布排、窑洞的入住上,都非常讲究,注入了诸多的儒家和道教的理念,使庆阳窑洞这一古老的民居,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几名北京专家学者到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庆阳境内走了一遭,非常称奇。他们被这里遍地生长的的民间艺术之花所吸引,也被遍布黄土的窑洞民居所惊讶。他们每天徒步深入田野做民俗文化调查,顺便也对窑洞做了考察,结果,他们发现,民俗文化与窑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相互依存的。窑洞衍生了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有了长盛不衰的根;民俗文化又使窑洞更加色彩斑斓,更加鲜活,更加具备了生命力!最后,他们不无感慨地说,庆阳到处是民间艺术的遗存,你随便走一走,都会发现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之花在黄土里开放!这里是一处没有围墙的民间艺术之乡!

昔日,那光秃秃的圪梁梁上走来了身背毡弓的毡匠或邻村的熟人时,洼底崖庄院里干活的庄户人瞅见了,就会仰嗓用信天游腔搭话:山丹丹开花背洼洼里红/娃他舅你从那搭来?圪梁梁上的人就感觉很中听,知道到了该歇脚的地方了,赶快回应:白葫芦开花头对头/我从娃他干大家里来!一切的交流便在三腔两调的逗趣中完成了。晚上,主人会把客人安排在客窑里,端上自家装的土暖锅,敬上粘米自酿的黄酒,和客人喝个尽兴,聊个痛快。兴致来了,那苍凉悠远的“信天游”就在窑洞里飘荡起来了,那酒就越喝越欢,感情越拉越近。暖锅也叫“暖锅子”,已有了几百年历史,是庆阳人待客和冬天食用的的风味美食之一。大冬天,在窑洞里,一家人或与客人围坐在暖锅旁,吃着那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暖锅菜,感觉特别温暖。信天游流传在庆阳环县、华池、合水、庆城、镇原的北部山区里,它高亢而宛转,粗中见细,情感缠绵。乡人们亲切地把它称为"野调调"。在山梁上、沟头河湾里、田野里、农家的炕头上、绣房里、磨窑里都有那撩人心魄的“调调”。于是,千百年来,朴实而动人的爱情在大山里的黄土窑洞里不断上演。白生生脸儿太阳阳晒/雪花儿手手挖苦苦菜/石榴儿开花榴上儿红/什么人儿留下人想人/大红果子树梢梢上吊/至死心儿里都装着妹妹/半碗碗豆豆半碗碗米/端起饭碗就想起你......抗战时期,华池民歌《推炒面》曲调被改编为《军民大生产》后,唱遍了全国。古老的谣曲,延续着生命的色彩。有时候,在峁头上放羊的娃儿们,会听到一阵随风飘来的腔调,那腔调高亢激昂,婉转悱恻:进得深山(哎依儿呀哈 哪依 呀哈哈 哪依呀哈哈哎哎 )用目瞧/巧手丹青(依呀哎呀 哎哎)难呀画眉(哎呀)/沟沟渠渠(哎依儿呀哈 哪依呀哈哈 哪依呀哈哈 哎呀 哎哎)水流到/坡坡硷硷(依呀哎呀 哎哎)/长呀黄蒿......娃儿们俯首一看,就见远处山道弯弯的半山腰,走着一条毛驴,晃荡着几个吼道情的人。毛驴脊背驮着装道具的箱子,人背着装有小件乐器的褡裢。机灵的娃儿们知道演皮影道情的戏班子来了,就赶快吆喝着羊儿下山,去通知大人们去了。得到消息的山村瞬间喧腾热闹起来。婆姨们在厨窑里给客人们准备饭菜,汉子们打扫院落,布置窑洞。不久后,演“灯影戏”的班子就到了。走得疲惫的艺人们被主人安排到客窑洗嗽,稍事消息后,婆姨们就端上了羊羔肉、荞剁面、“十大碗”等待客美食,还斟上了酿了半年的米酒。客人们吃的啧啧有味,喝得红光满面。吃饱了,喝美了,精神足了,艺人们在大窑里忙碌起来。他们搬来一张木桌,在桌上架起一米见方的幕布,即“亮子”。在“亮子”后配上灯光(有蜡烛、煤油灯、汽灯等取亮方式),舞台设置即告就绪。戏班演奏人员一般三人即可。“三人一台戏,前台、配音、和乐队”,前台操作偶戏并兼主唱,其它两人则是司鼓和司琴,也兼配唱。开场锣一响,窑里的听众静悄悄的,艺人们的艺术人生就开始了。大将出征胆气豪/腰跨秋水雁翎刀/男儿要挂封侯印/临阵回来血染袍;王宝钏来难又难/出得寒窑扣双环/寒窑无有锁门链/手拿麻绳把门栓.....道情唱腔既高亢又悠扬,时而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时而似涓涓溪水,婉转潺潺;如泣如诉的琴声,让人荡气回肠,暴风骤雨般的锣鼓,则会使你如癫如狂。尤其是主唱人单独吟唱,句尾一字拖腔,众人帮和的嘛黄唱法,使得演唱效果既热烈又明快,现场气氛更加高涨。牛皮制作的“灯影儿”,高亢激昂的“道情”最为交通不便、生活贫乏的山里人喜爱。“小舞台,大世界”,这是过去走不出大山的乡亲们最常见的一种娱乐方式。长年累月赶着驮驴、在山间穿梭的艺人们,是他们在田地里忙碌后盼望的一道风景。谁也想不到,这种土生土长的民间“小样儿”艺术,会进入“大雅之堂”,被列为了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987年,皮影道情艺人,还出访了意大利。在罗马、米兰、威尼斯等十三个世界文化名城演出,让外国人吓了一跳,惊奇地赞叹:这是来自东方乡村的魔术!

行走在庆阳的大地上,总会感觉有无数只明亮的眼睛盯着你凝视着你,你会感到如此的亲切如此的敬畏;其实,那就是窑洞,因为你是从那个窑洞里走出来的。庆阳人打一出生,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窑洞。他们总是不断创造奇迹,使窑洞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存在价值。古代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等篇目,就集中艺术地记载了庆阳民歌,而这些诞生于窑洞的地方曲调,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歌颂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礼俗娱乐。就是到了当代,在镇原民间演唱的地方小戏就有《别窑》、《探窑》、《搬窑、《回窑》等剧目,可见人们对窑洞的一往情深。 千百年来,豳风吹拂着这块农耕大地,让久居窑洞的人们“好稼穑,勤本业,民醇不讼,有文礼,重丧祭尚义举,有古豳之遗风(《旧志》)”。在山峁上、坡头上、大塬上漫步,你不定什么时候,被一阵风吹来的唢呐声吸引,那是住在窑洞里的庄户人家在“过事”。不管“红事”还是“白事”,唢呐是离不开的道具之一。庆阳人把娶亲嫁女称过“红事”,把办丧礼称过“白事”。古风犹存的乡人们十分重视礼仪。尤其是镇原一带,婚丧等传统礼俗保存比较完整。旧时婚嫁习俗实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告成。后经多次革新,但仍然保留了基本的传统礼仪。比如订婚,俗称“挂锁锁”。用红头绳系成同心锁,,与媒人一同到女方家,在灶台前将“同心锁”挂在女子脖颈上,称“栓媳妇”,表示婚已定,不可改变。近年来,演变为双方家长互为对方子女戴“同心锁”,新人互赠订婚纪念品。还有入洞房后的“坐帐”、“撤帐”、“吃长寿面”、“点长命灯”、“闹洞房”等也和过去的习俗相似,只不过在程式上略有简化。丧礼是人生的最后一次礼仪,人们总认为万事皆小,逝者为大,对生命非常珍视,礼数比较周全,镇原很多地方人过世后,继续按照先民们留下来的传统丧礼仪规进行,一般“白事”要过七天。办丧事有送终、报丧、入殓、守丧、搁棺、居丧、成服、吊唁、家祭、出敛、发引等多道议程。葬礼后,还要“送七”。有一七送出门,七七送上坟的说法。即每七天为一周期,总共七七四十九天,对亡者进行小祭。亡者去世三年后,家人要过三年事,俗称“过三年”。三年事过后,亲人们对亡者仪规式的祭奠才算告一段落。除了婚丧礼俗外,还有寿礼、弥月礼、年俗礼、四时八节礼等等礼俗,庆阳人都很注重,也很讲究,其中的寓意、文化内涵都比较丰富。“红事”的迎亲、娶亲,“白事”的送葬等议程,都会听到庆阳唢呐独特的旋律。吹唢呐的艺人俗称“吹鼓手”,在“过事”的这几天里,鼓起腮帮,吹起唢呐,异常卖力。那悠扬欢快的音调,或者悲痛凄凉的哀乐,在窑院的上空缭绕回旋,往往会给过“红事”的人家增添喜庆的气氛,使人们欢天喜地;给过“白事”的人家增添悲戚的气氛,使吊唁的人对亡者多了一份追忆和思念。过“红事”吹奏的传统曲牌主要有《小开门》、《地里兔》、《银扭丝》等;过“白事”主要有《祭灵》、《珍珠倒卷帘》、《上担担》、《雪梅吊孝》等。庆阳人好客,来者都是客,一个不能少,这是庆阳人常说的话。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他们对前来“跟事”的来客都要设酒席答谢,这其中包括”讨饭的叫花子,主家都要把他们请到桌上“坐席”。相对于“红事”来说,“白事”的酒菜就比较“薄”些,简单一些,来客们都能理解,也不在乎。而“红事”,就不同了,只要主家经济能力能达到,会毫不吝啬地端来最好的菜,敬上最美的酒,招待客人。来客们也不客气,海吃猛喝,一醉方休。如果谁家的酒席“薄”,会招客人们“笑话”。

民以食为天。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使庆阳成为有名的“陇东粮仓”,俗语就有“八百里秦川,不抵董志塬边”的说道,也孕育了极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为百姓所喜欢。像环县、华池一带,庆城、合水、西峰一带的“十大碗”、“三角席”、“十全席”、“八跨五”,镇原的老席“十三花”、宁县的“九碗席”等大菜就比较有名。还有西峰的饸烙面、臊子面,羊肉泡馍,环县的羊羔肉、荞剁面、燕麦柔柔,庆城、华池的猪血烩豆腐、土暖锅,镇原的糖油饼、凉粉,宁县的“御面”、“搅团”,合水的搓搓面、洋芋糊糊面等这些风味小吃,为人们津津乐道。“过事”每天一般吃两顿饭,有的地方要吃四至六顿饭。不管是几顿饭,其中一顿是饭必不可少的,就是“坐席”,“坐席”是要上大菜和酒的。镇原老席九碗十三花,镇原人“过事”是要上的。镇原老席是以十三道大菜为主,佐以八个小菜,光馒头来来回回要端四趟,端菜十七趟。先单上菜,每上一道大菜,接着上一道小菜,各上八次,俗称“风搅雪”。同样,镇原老席坐席的过程也很有讲究,桌椅为八仙桌,一席八人,长辈要坐最中间的“上席”,等菜上齐了,坐“上席”者先动筷,其他人再跟着动筷子,倒酒时,不是一溜圈斟下来,而是先左后右、再左再右,还有就是给长者先敬酒。 镇原老席的菜样以肉类为主,主料是猪肉,辅以少量鸡肉。一道席往往要用完一头猪的肉。仅猪不同部位的肉就能做出排骨、旋肉、肝子、酥肉、条子肉、蹄花、丸子等各种花样的菜。看似只是一盘肉,但厨师“道行”的深浅往往就在这几片肉上体现。软肉怎么切得又薄又完整,旋肉怎么一片挨一片旋得立起来,都要考验厨师的刀功。看是肥肉片,其实经过了煮、蒸、炒等几个环节,吃起来肥而不腻。每种食材都有它独特的性格和脾气,比如鹿角,它是一种藻类沙菜,吃的时候佐以黄酒,鹿角就能变软。在调味品上,镇原老席的厨师选用的多为姜粉、大香、醋、盐等简单调料。很多菜品简单加工甚至不加工,这更能体现出食物的本味和原味。在董志塬上,“过事”有“喝汤”的习俗。上午这一顿饭吃饸烙面,也叫“床子面”,俗称“喝汤。庆阳人把饸烙面叫床子面,这是针对加工这种面食的工具来说的。车床、机床中的床字,跟床子面的床字出处一样。床子是木头做的的,靠人力往下挤压。再后来的铁质机器床子,靠电力操作。床子上装有漏筒,女人们将和好的面团放在漏筒的入口里,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在杠杆上向下挤压。面团从布满细眼的漏底出来,就变成了一根一根细长的面条,落在了滚烫的热水锅里。女人们边煮边捞。捞出来的细长面条用清水过滤后,在浇上提前熬好的汤,端上去,客人就可食用了。饸烙面香不香,可口不可口,主要在调汤的手艺上。村里谁家的媳妇调的汤香,谁家的媳妇“过事”就是汤锅上“掌勺”的,这个“权力”一般女人是争不到的。汤怎么调呢?就是先把菜籽油烧热,放进去干辣子面和萝卜丁,炒出香味,这还不算完,还要加入葱姜蒜,加入大料再炒,到最后,再下肉丁炒熟,盛到盆子里备下。到了吃面的时候,根据用量多少,挖出来二次回到锅里,加开水,加豆腐丁,加黄花菜节,加木耳慢火熬,熬透了,汤就调好了。据说,这个汤熬的时候要加大油(猪油),熬出来的汤才特别有味、香。 “喝汤”时,还要配上四个或者八个不等的菜碟子。碟子里盛的是主家自己腌制的咸韭菜、青辣子、萝卜干、黄瓜丝等小菜。

正宁县榆林子镇许家沟圈村的彭粉女,头发银白,已逾耄耋之年,却精神矍铄,双目有神,满脸的皱纹,被笑容淹没。她现在已搬进了红砖白墙的瓦房,窗明几净,豁亮舒心。墙壁上悬挂着她的剪纸《喜梅报春》《怀春猫》《金牛耕春》《老鼠娶亲》《生命树》《抓髻娃娃》《葫芦娃娃》《燎疳娃娃》《狐狸吃鸡》《猫吃老鼠》等。这些剪纸像光阴一样,伴随着她,形影不离,也使她的生活有了绚烂的意趣。她现在手有点颤,不灵便,剪得极少了,但逢年过节,她还是要费很大气力剪一些喜花、喜娃、喜福、喜春送给乡亲们,祝寿剪《猫(髦)蝶(耋)祝寿》、《蝠(福)寿(桃)双全》送给寿星们。彭粉女说,剪纸是她的生命,也是她生活的乐趣。她说,她过去剪纸是在窑洞里的炕上剪的,那种感觉还真是不一样。现在生活好了,搬进了厦房,但她还是割舍不下窑洞,她常常要下到崖院里看看。废弃的的窑洞破败不堪,只有她昔日剪贴的窗花、门楣花、炕围花、粮囤花、窑顶花还留有痕迹。而铺有苇席的土炕上,那方陈旧的矮炕桌还在,炕桌上盛剪刀、彩纸的篮子还在.....这会使她想起她盘腿坐在热炕上,奶奶手把手教她铰花的情景。她说,不知怎么了,她一进窑洞,上了土炕,拿起剪刀,折叠好纸,就有了感觉。从不用打草稿,往往是心到、眼到、手到,一幅剪纸一气阿成。这样的“心中剪”永远剪不完。庆阳像彭粉女这样视剪纸如生命的老一辈剪花娘子有许多,不过,有的健在,有的已故去。像镇原的祈秀梅,西峰的张玉珍、马秀珍等剪纸大师,已离开我们多年。她们大部分不识字,都是在观察大自然事物的时候,想到什么剪什么,剪出来的剪纸非常传神,也极富原生态和接地气。“七哩哩,唰唰啦,今日里给老鼠娶下个像朵花;十个出来九个瞎,丢下一个叫猫拉!”正月十二日是传说的老鼠娶妻嫁女日,彭粉女在吟唱中,《老鼠娶亲》、《老鼠嫁女》的剪纸便剪成了。天旱了,要剪《洗碾子》,表示求雨,她边剪边唱:“碾子碾子洗你哩,三天赶你要雨哩……”旧时,庆阳的剪花娘子们,大多都有这样的本领,唱着唱着,一幅剪纸便成了,那是上辈人传下来的,不是学院里的老师能教出来的。坐在窑洞土炕上的剪花娘子们,边唱边剪,剪花鸟虫鱼,剪飞禽走兽,剪耕种收碾、喜庆吉祥,剪心中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一把剪刀和一张纸也许会伴随她们一生,也许会成为最后的绝唱,而这一切似乎与窑洞有关。剪花娘子们说,她们的奶奶、祖奶奶及以上的祖辈们都是在窑洞里生,在窑洞里长,在窑洞里故去。她们教她们绣花、剪纸、捏泥人、唱小曲、做茶饭.....

“腊八饭”一吃,,震耳欲聋的“社鼓”此起彼伏,各村开始排练社火了。正月初八,一阵锣鼓响,几声炮鸣,“耍社火了”!孩子们冲出院门奔走相告。大姑娘忘了针线活,急匆匆下炕,小媳妇偷偷踱出厨窑朝村头望......出了窑院,聚拢在村口的村民们,就见社火队沿着村道来了。“打头”的是“春官”。只见“春官”身披黑色皮毛大袍,戴一副黑墨子眼镜,头上悬一顶插着野鸡翎的礼帽,手摇羽扇,口中念念有词,旋着八字步,摇头晃脑,慢慢往前蹭着,滑稽有趣。化妆奇丑无比的“丑公”、“丑婆”,抡着手中的长烟袋、舞起一尺余的棒槌,配合着“春官”的步子,在人群里“追打”大姑娘、俊小伙,惹得观众捧腹大笑,笑的直不起腰来。锣鼓队、彩旗队、秧歌队“地故事”、“柳木腿”、“车故事”、“旱船队”、“舞龙队”等社火队伍排成一字长蛇阵,紧随其后,行进表演。村子里鼓乐喧天,鞭炮齐鸣,男女老幼,夹道相拥,迎接社火。压阵的是红脸关公。当他的马经过时,人们抢着请他给自己的孩子“过关”。扮演关公的大汉接过孩子,用青龙偃月刀在孩子头顶抡几圈,然后在孩子眉心点上一记朱红,就算“过关”。乡里人迷信:过了关的孩子,一年之内,吉祥平安,百病不生。社火队每到一个村子,要停留表演;村民代表也要给社火队端上烟酒、红包,以示酬劳。大家最喜欢的要数“春官”了,因为他能说回道,俏皮诙谐,逗人发笑,社火队从庄户人家门前经过,他的一串春词就出口了:娃他叔,真能干/红墙绿瓦羊满圈/娶个媳妇赛牡丹,生下儿子当状元/囤里粮食十几石,银行存了几十万/南北二头数一数,你的日子赛神仙!你家门前一树槐,儿孙个个挂金牌/红瓦砖房四合院,后辈子孙出状元。到了村子广场,看见戏楼,他口中即兴而出:狮子抬头向上看,这座戏楼真体面/虽然不是真宫殿,朝朝皇帝都坐遍!“春官”都是极其智慧的人物,是“见啥人说啥话”、随机应变、反应灵敏的人。他们随口而出的话都是吉祥喜庆的话,人人听了开怀大笑,都很舒心。如果两个村的社火队在一条道上恰好相遇,最富有挑战的就数春官了。双方人马停步,锣鼓暂时休歇,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春官身上,心里都为本村的春官捏着一把汗。双方春官抱抱拳,脑子飞快地转动着。终于有人先发话了——马庄的社火就是嘹(好),红旗飘,鼓震天!/姑娘白得像面蛋蛋,小伙子个个像潘安!对方应道——他大哥,人才好,张口能叫草发芽,闭口能叫鸟说话/随行人马十里长,踏起的黄土能变成金!双方人员听着春官们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的春词,高声喝彩!之后,相互递烟,礼貌地让开道,目送对方离开。社火队给各村送了社火后,正月十二开始,要给乡镇上的机关单位送,十五要参加县上的社火比赛。西峰的社火要在正月二十进行社火传统踩街表演。正月二十三燎疳后,年才算过完,耍了近一个正月的社火队,才收起道具,解散人员,演出结束。春词:日子到了二十三,社火今天已耍完/烧撩社火忙种田,保佑合社都平安。热闹喧腾的乡村,逐渐平静下来,农人开始擦拭放在偏窑里的农具,准备春耕事宜。

庆阳有“七岁八岁学针线,十一十二作茶饭”的俗话。过去的庆阳妇女,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大人们的言传身教,练针工、做“女红”,培养“妇道”。心灵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妇既能铰花也能绣花,还能做出花样品种居多的美食。又聪明又伶俐,说话做事在行(hang)的(懂道理)/织的布,白又细,描龙绣凤好手艺......那个女子的手不巧,花绣的不好,那是要遭婆家人看不起的。而要学成这些本领,那是坐在窑洞的土炕上,经过漫长而艰苦的练习才学会的。旧时的妇女是不轻易抛头露面的。即使出阁后,大多的时间,也是围着锅台转、炕头转、院头转。“麦黄秋黄,绣女下床”。只有到了农事特别忙的关口,她们才放下针线,下了炕,走出窑洞,迈出院门,“忙外”。和铰花时边唱边剪一样,绣娘们也是边绣边唱。在吟唱中可以打发一针一线的繁复漫长,也能开启灵感趣味,还能回忆起甜蜜的时光和消磨心中的惆怅。她们唱的民歌曲儿很多。有小调、花儿、信天游等等。曲目有《十盏灯》、《十杯酒》、《十探妹》、《十绣》、《绣金匾》、《对花》等等。《绣金匾》还唱出了庆阳,唱响了全国。初一到十五,十五月儿高/春风二摆动杨呀吗杨柳梢/三月里桃花儿开,情郎捎信来/捎书(儿的)带信要个荷包戴/既要荷包戴,你就该亲自来,为什么捎书把那信儿带?......一绣钟汉离,头戴双叉戟,长寿的扇子拿在手中里,长寿的扇子拿在手中里/二绣吕洞宾,头头叶叶青,黄丝线腰带系呀系腰中,黄丝线腰带系呀系腰中/三绣张果老,骑驴过仙桥,绣几朵白莲花,水呀么水面上飘......十绣王宝钏,受苦十八年,手提上篮篮把呀把菜捥,手提上篮篮把呀把菜捥......我说我的一来呀谁给我对上一,什么花开在正月子里?正月里开的什么子花?/你说你的一来呀我给你对上一,灯笼子花开在正月里,正月里开的灯笼子花......我给你做着一双鞋着呢,在豌豆罐罐里埋着呢/婆婆在罐罐里刨着呢,我的心在嘴里面跳着呢......在委婉深情的吟唱中,美丽贤淑的绣娘们手中的绣品、绣件、香包就完工了,成了美好生活的装饰和渲染。在庄前屋后、涝池边场心里玩耍的孩童,夏天不穿衣服,光屁股,胸前却挂着一个花裹肚。那红红的裹肚上,绣着各种色彩斑斓的祈福吉祥动物图案。茶余饭后,窑院门前的大槐树下,三五成群、蹲在碌碡上、坐在碾盘的老人们谝闲传,烟杆上都吊着一个绣花烟袋。孩子过"满月"、娶亲结婚,那刺绣品就更多了。亲朋好友、街坊邻里,前来贺喜,都要给事主家送上自己的绣品作礼物,主家很高兴,感到很有颜面。有虎气生生的虎头鞋,有红花绿叶的荷花帽,有描龙绣凤的花裹肚,还有狮子枕、虎头枕、金鱼枕、龙枕、凤枕、鸳鸯戏水鞋垫等等。这些礼品要摆在喜桌上,让大家观赏、评说。现在庆阳的刺绣品不但装框后悬挂在寻常百姓家,也悬挂在政府的礼堂、宾馆大厅、机场的候机楼里,并成列在大型展厅里展出。发轫于远古时代的庆阳刺绣,色彩绚丽,艳而不俗,敦厚凝重,厚实中流露出隽永。在色彩的配置上以红、黑、篮、白为主色调,形成了一种鲜明、艳丽、纯净、典雅而又沉着有力的效果。制作过程中运用破线绣、合线绣、掇绣及齐针、辩针、盘针、缉针、掺针、抢针、挽针、盘金、点金、圈金等方法,有别于“四大名绣”绣法的一些特点。庆阳刺绣因为针法独特,风格鲜明,成为“陇绣”,是继“四大名绣”之外,又一名绣。

尾声

豳风在庆阳这块沧桑大地上徐徐吹拂,已吹拂了几千年。风轻拂过的地方,变得如此的智性、聪慧、文明、尚礼。窑洞承载着生命的图腾和延续,民间艺术之花在这里遍地开放。在庆阳的许多民间艺术家眼里没有空间和时间概念,可以把不同空间和时间组合在一起。彭粉女剪《老猫》时说:“猫向前看着,扭过头来又舔她的娃哩。”问起她剪的《坐猫》为啥没有四条腿,只有一条尾巴就组成了全身。她说:“猫蹲着不就像用一条尾巴瞅着的吗?”在对生命的观察上,民间艺人与毕加索有着同样的想象理念。祈秀梅剪的《生命树》,树干中间是抓髻娃娃,树枝上却结了好多动物,看起来不可思议。问起她时,她说,世界上本来就有很多生命嘛。在她看来人和动物是相通的。这种张扬神秘的生命图腾、模糊动植物界限的艺术心态,是对自然万物的尊重。艺术家的《生命树》上可以点缀任何一种动物、果实,与其连接,形成生命的共同体。植物与动物生命相连接的逻辑赋予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突出的是生命与土地之间的联系,反映的是繁衍、新生。近年来,庆阳窑洞民居的地位已经远没有过往岁月那么重要,窑洞的数量也在逐步减少,窑洞的价值在不断弱化,但新的窑洞格局、窑洞的现代化功能已在人们的描绘之中。我并不悲观,我知道,只要有根,生命就不会枯竭,就像那生命树一样,生生不息!因为,庆阳窑洞和民间艺术的根是扎在黄土地上的,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它们都会彰显出与绚烂的顽强的生命力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