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市书法家协会来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村书记与我商议:你是文化人,又是第一书记,可否请你出面接待?
我不便推辞,只好答应,其实心里犯嘀咕:来的都是“大咖”,我也“害怕”!
一
显然,担忧是多余的。陪着客人参观村容村貌,介绍风土人情,大家相谈甚欢。我所在的村庄,名曰汪桥,建村500年,隶属于千年古镇柘皋,是巢湖市北部地区的一个小山村,山清水秀,景美人和,曾获“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正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边走边看,边走边聊。客人问:乡村振兴哪项工作最难?我说,文化振兴最难。客人反问,不是说产业振兴最难么?我说,产业振兴确实不易,但我不怕,我是市属国有金融企业的经济师,背靠大树好乘凉。相对来说,文化振兴更难,文无第一,学无止境嘛!客人追问,文化人怎能畏难文化振兴?我笑答,其实,我是生意人。
客人都笑了。
二
一片欢笑声中,我们来到山里一座石屋前。屋子久无人居,但保存完好,条石片岩,青砖黛瓦,整齐有序,房前长满杂草,草间点缀各色野花,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白的……五彩斑斓,相映成趣。一个高大的古树,矗立在石屋一角,形如伞盖,为石屋遮风挡雨。透过繁枝茂叶间隙,阳光洒在石头墙上,斑驳陆离,静谧安然。
“好一处世外桃源!”随行的一位女书画家,见此情景,怦然心动,让我为她拍照留念,记录美丽场景,留住曼妙时光。我拍好照片,她看了很满意,赞叹连连:景色好,拍得好,不愧是摄协会员。
石屋所在地,名唤长山洼,地处巢湖东黄山。这里,大多以“洼”命名。当地流行一句话顺口溜:“三百六十洼,洼洼有人家。”抗战期间,山区交通不便,地形复杂,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大队驻扎这里,发动群众,抗击敌军。据《柘皋志》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上旬,新四军四支队东北抗日流亡挺进队在古人庵成立巢县抗日民主政府;夏,巢县县政府由古人庵迁至汪家桥。古人庵是长山洼隔壁“邻居”,皖东敌后第一张地方报《巢县动员》就在古人庵创刊发行。当时,这个小山村可谓是巢县政治文化中心。
听完我的介绍,一行人纷纷感慨,红色文化深厚,绿色资源富集。有人提议,可在这里建一个书画摄影工作室。我亦赞同,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文化是灵魂,需要充分挖掘文化底蕴,打造文化产业,繁荣乡土文化,推动乡风文明。
几年前,我在报社工作,参与过合肥一地艺术家村的宣传策划,见证其从无到有。艺术家纷至沓来,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沸腾而繁荣。
“在中国美丽乡村,建书画摄影工作室,这个主意好。”随行的蔡主席说,文化人要抱团发展!
我说,你们没来之前,他们说我是文化人;你们来了之后,我就是一个生意人,我们一起做文化的生意。
三
谈到“生意人”这三个字,我想起一个客商朋友。他在砀山县从事食用菌研发与生产,是皖北地区知名的“蘑菇大王”。因扩大生产、拓展市场需要,想来合肥发展,经同学引荐,来汪桥村投资考察。
那时,党组织选派我到汪桥村驻村任职不到一个月。我说,你来,我陪你一起认识汪桥、熟悉汪桥、发展汪桥。
经过为期六个月的调研、考察,最终,他决定来汪桥村投资兴业,意欲打造“巢湖蘑菇小镇”。签约当日,他激动地说,“你是作家、书法家、摄影家,是个文化人,我仰慕。但我是一个生意人,看重你的金融资源,你能帮我解决钱的问题,又能让我挣钱,我能不来投资么?”我说,其实我也是生意人,国有企业选派的,哪能不懂做生意?
我常思索,如果一个生意人,不能让另一个生意人挣钱,那么,这样的生意就做不长久。
一日,心血来潮,写了几句打油诗,被当地报纸副刊选用刊发。“派驻汪桥里,身心与步齐。进山求对策,入户访寒衣。莫道君行早,应思我到迟。城乡融一体,那日是归期。聊发少年狂,躬耕古镇旁。一畦冬蒜绿,千树腊梅黄。种菜裴熊李,栽花六甲王。吾肩担使命,产业振兴忙。”
我是生意人,产业振兴不担心。
四
生意人不能不做生意。中秋前夕,村里养鸡户对我说,散养土鸡进入了产蛋高峰期,土鸡蛋销售压力不小,能不能帮帮忙。我答应了,当天就在微信群里发布了代购信息。那个周末,我从村里回城,汽车塞得满当当。
带了几次货,养鸡户却来“哀求”:土公鸡不能卖了,再卖要绝种!
村集体经营的瓜蒌籽采收上市。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商议决定,开展瓜蒌籽深加工,整合土鸡蛋、手工茶干、稻虾米等特色农产品,探索网络平台销售。于是,大家分头行动,各司其职。分配给我的任务最轻松,就是写写文章、谈谈客户。
说实话,谈客户容易,写文章很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我越想越难,半天憋不出一个字。一日夜读,从一篇文章中得知,瓜蒌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名为果臝。就此,我写了一篇《果臝之实》,在当地报刊发表,不少朋友转发分享,赢得了一批“团购”汪桥土特产的订单。
养鸡户的土鸡蛋搭载这辆“顺风车”,一度卖断货,恨鸡不争气。“要是一天能多下几个蛋,该多好啊!”
村里草莓种植户听说后,也来找我,问我“能不能写一写草莓?”于是,我乘兴写了一篇《草莓熟了》,投稿给报社。编辑看后说,稿子很好,言之有物,就是有点像“带货”。最后,还是刊发了。
摄影家协会的一位副主席得知我选派驻村任职,参与乡村振兴,想助我一臂之力。于是,他发挥个人魅力,征集了一批优秀摄影作品,在汪桥村成功举办了首届乡村摄影展。
卖完土鸡看影展,农户问我,你到底是文化人,还是生意人?我说,我是生意人,做乡村振兴的“大生意”。
(《我是生意人》首发于巢湖市文联主办的《巢湖》总第40期2022年12月冬季号,曾获巢湖市文联、市作协主办的喜迎二十大“书写巢湖”征文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