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柳书节的头像

柳书节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18
分享

环巢春山

环巢多山,黄山有二,姥山有三。我都想去看看,最好是踏春时节。春天的山,才是本来面目。

我曾多次春游湖中姥山,每一次登临都有新收获。其山四面环水,空中俯瞰,如浮水之青螺,人称“姥山岛”,是巢湖诸山中最知名的。岛之南麓,有一天然避风良港,旧称“南塘”,抗元名将俞通海、廖永安等率领水师屯寨于此。岛上树翠林郁,曲径通幽,堪比蓬莱仙境,素有“湖天第一胜境”之美誉。特别是,焦姥舍身救邻化为姥山的传说,让姥山岛增添几分神秘色彩。“姥山尖一尖,庐州出状元”的民谣,让姥山之巅“飞”来一塔,取曰文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不少诗篇,又使得“姥山岛”多了几分文气。

其实,以“姥山”命名的地方,在巢湖地区还有两处。一处是散兵镇的姥山村,名曰“姥山怀”。另一处是坝镇的姥山村,名曰“姥山湾”。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指徽州地区的黄山,古称黟山。而在巢湖,有大小两个黄山。黄麓镇有个大黄山,居巢城之西,亦称西黄山;苏湾镇有个小黄山,处巢湖之东,又名东黄山。

我所在的汪桥村,就在东黄山脚下,是巢湖市柘皋、苏湾、夏阁三镇交界之地,村内还有众多小山。如:石镜山、石马山、石龙山等,都属于东黄山山脉。其中,石龙山最有特色,其山怪石嶙峋,如龙之脊,绵延至石马山、石镜山,终于龙华山,状如游龙,龙尾在龙华山,龙头在石龙山,首尾山顶均有泉水,据说两泉首尾相通。龙头处有天然溶洞,洞侧有清泉流淌,终年不断,山下的村庄因之得名“清泉村”,泉旁曾有一庵名曰“古人庵”,相传有古人类化石发现。抗战期间,这里是黄山抗日游击大队主要活动地,新四军在此成立巢县抗日民主政府。后又因苏联专家在此探矿,公安部门驻此保护,人称“公安山”。

春日午后,村干部邀我攀登石龙山。山不高、路不险,往返个把时辰。我欣然赴约。石龙山多石少土,花草树木长不大。老村干王顺虎常念一句顺口溜:“石不成形,树不成林。”意思是说,山上土层薄、营养少,树木低矮稀疏;山石密度低,一碰就碎,难以取材。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农民不嫌山石薄碎,就地取材,收拾片岩碎石建房筑屋,成就“山中石屋”独特景观,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

石龙山的石头很有特色,乌黑发亮,我很好奇。据随行村干部介绍,这种黑石头,是煤石,但尚未发育好,燃烧值低,开采价值不大。以往,他见过有人用这种黑石头,掺拌其他燃料烧制砖瓦。在山腰一处空地上,我确实找到前人开采剩下的煤石,拣几块把玩,也很有情致。

抑或是环境保护得力,一路登山,眼前尽是茂密林荫,鲜花野草,随处可见。但我对此兴趣不大。春天看花,最好是我家乡大别山,漫山遍野的红杜鹃,蔚为壮观,令人心醉。我喜欢站在高岗上看杜鹃,目之所及,山花簇簇,绿树丛丛,满目苍翠,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从乡村来到城市,洗去泥土风尘,驰骋职场风云。跌跌撞撞,一路打拼,上了楼,添了愁,每天对着水泥白灰,生活单调而无趣。还好在媒体那几年,工作日日新,三天两头进村入户采访,总算还有些新意。妻子提议,在阳台上栽花养鸟,一年四季,鸟语花香,平添了许多生机。

从城市回到乡村,又见形色各异的花草,还有种类繁多的树木。只是匆匆一瞥,都是过眼云烟。回归本源后,我发现自己是个“伪花友”。手机相册里,花的照片很少,只有一些绿叶和新芽。自家阳台上绿植红花,也都是妻子在打理。我爱看春风吹绿柳树,喜赏雨后老枝发新芽。每遇到此,都会用手机微距精心拍摄保存,待闲暇时翻看。

走进山村汪桥春天,你一定会被无边的绿叶和新芽吸引。合抱粗的百岁杨柳,依然枝繁叶茂,立春一过,鹅黄色的新芽挂上枝头,随风摇曳,妩媚多姿。几场雨水之后,山茶树也耐不住寂寞,从墨绿色的旧枝叶中探出嫩尖,农人撷之成茶,杯盏品浮生。

我喜饮绿茶,尤爱岳西翠兰。上品早春翠兰,是用“一芽二叶”的春茶嫩芽炒制而成,冲泡开来,还原本来面目,形似兰花,在碧绿茶汤中上下翻飞,别有一番韵味。

春芽之美,在于新生;春山之美,在于本真。驻村环巢,每一个春天,我都会做一次新思量,去伪存真,勇毅前行。

《环巢春山》,首发于《青年文学家》2023年第4期上(总第826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