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利国的头像

陈利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10
分享

文庙忧思录

有位熟识的退休老师告诉我,赣州文庙六月份开始免费开放。这位老师说,文庙有极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值得一看。说起来惭愧,我孤陋寡闻,活了大半辈子,居然没听说过文庙,更不知道文庙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心中的圣殿。我在赣州生活多年,也不知道赣州有座文庙。为此我恶补了一下相关知识,才对文庙有了大致的了解。

文庙最开始应该叫孔庙,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而修建的。目前在全世界,大约有2000座文庙,而我国就有1600座。

赣州文庙位于老城区厚德路,距我住处不足两公里。七月流火,这天难得下了一场雨,天气凉爽,我便步行前去。

来到文庙,远远看到一座大理石牌坊,上书“棂星门”三个大字,两边石梁上也刻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八个字。古代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谓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进得门里,便是两个用砖石砌成的半圆形的水池,叫“泮池”。泮池形如半壁,传说是孔子的洗墨池,被称为“玉笔点丹池”,泮池便成为文庙水池的专用名称。泮池中间的过道叫“状元桥”。过得桥来,上台阶,穿过戟门,走进“大成门”,来到“大成殿”。孟子说孔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当年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所以所有文庙的正门都叫“大成门”,正殿都叫“大成殿”,而且这三个字还是雍正皇帝的手迹。大成殿门匾上书“生民未有”四个大字,这应该是源自孟子对孔子的高度评价:“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大意是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大门两边一副对联:“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殿内正中上首,便是孔圣人塑像。塑像前有香案,案上放着牛、猪、羊三牲首级模拟祭品。塑像上方梁上有一块牌匾,上书“万世师表”四个大字,据说是康熙皇帝的手迹。孔圣人塑像前方两侧,立着颜回、曾参、子思、孟轲四位配享的塑像。再两边是闵损、冉耕、宰予、朱熹等十二哲人。这些塑像不知何年所立,表面有点斑驳,但个个神态庄重,气象庄严。大殿也有两副对联,分别是“觉世牖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整个大成殿古朴典雅,安祥肃穆,散发着深厚悠久的浓浓文化气息。孔子和四配、十二先哲组成一个豪华阵容,守护着我泱泱中华的文化传统。

我瞻仰参观了文庙整个建筑群,从前面棂星门、泮池到大成门和大成殿之间两边读书的学堂,还有后面的崇圣祠、节孝祠、尊经阁和魁星阁。这些建筑黄瓦重檐,雕梁画栋,我一路浏览观赏,触景生情,不免生出许多感慨。

赣州文庙唐时称紫极宫。宋时改名大中祥符宫,皇祐年间知县王希于此创建县学。后几经建废迁徏。清乾隆元年知县张照乘又将县学复迁于此。因县学又为祭孔之场所,便又称文庙。赣州文庙是江西省现存的形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学校址。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用一生精力实践和推广他的思想理念和儒家学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重教化、薄赋敛、省刑罚,实行仁政、德政。在伦理道德方面提出做人要懂得“礼、义、廉、耻”,要“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即讲究八德,敦重五伦。孔子奠定了我国封建时代精神文明的基础,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迈入文明前列的礼义之邦,对中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孔子首创私人办学,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他带领部分学生周游列国十四年,在政治理想破灭后便专心治学,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师生的言行语录及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生于春秋乱世,生前颇为坎坷,一生不得志。死后却极尽哀荣,辉煌千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在鲁国逝世,鲁哀公悲痛不已,他把孔子在曲阜的故居改作庙堂,收集保管孔子遗物,按岁时祭祀。这成为孔庙的开端,诸侯祭孔的开始。汉代,刘邦专程到曲阜祭祀孔子,使孔庙由家庙向国庙逐步演变。汉武帝时,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魏时,孝文帝下诏,郡县均须祭祀孔子,于是修建孔庙开始成为国家行为。到了隋唐,几乎每个县都有孔庙。唐太宗诏令天下之学皆立孔庙,尊孔子为“先圣”。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7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从此孔庙便称为文庙。在历代统治者大力推崇弘扬下,儒教成了国教,文庙也因承载了民众信仰而千百年来一直香火鼎盛。孔子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无与伦比。他没有王者之位,但有王者之德,是天下无冕之王。

孔子及儒学在中国历史上,地位至高无上,几乎与宗教无异。那时的文庙之于中国人,犹如教堂之于西方人。文庙祭祀之所以蔚然成风,延续两千多年,除了离不开历代统治者的尊孔尚儒外,孔子本身的影响力也是空前绝后。孔子及其思想非常伟大,是中国古代士人普遍推崇的圣人,对中国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魅力。孔子赢得了精英阶层的公认,成为了中国读书人的宗师和楷模。统治者为了取得政治合法性,得到广大精英阶层的支持,也重视和推崇孔子及儒家学说。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达到中国人威望的巅峰,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文庙也发展到了越南、朝鲜、日本等国,甚至影响到了西方国家。孔子与释迦牟尼、耶稣、苏格拉底齐名,被称为人类史上“四大圣哲”,孔子还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文庙祭祀是过去中国人在文化上慎终追远的国事。祭祀孔子,是对中国文化及其创造者们表达敬意的途径和方式。文庙其实就是我国的“名人堂”和“先贤祠”。孔子自不必言,那四位配享和十二哲人,也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中国的脊梁。世世代代的读书人在文庙祭祀的时候,胸中升腾的肯定是向贤之心、向善之心,是对孔子等先贤最虔诚的敬意和求真悟道、奋发上进的鸿鹄之志。

遗憾的是,这一切对今天绝大部分人来说,已显得陌生和疏离。现在的年轻一代,许多人可能对孔子不太了解。就是我的同时代人,对孔子的印象也都只停留在文革时的“批林批孔”中。孔子在文革时期被构陷成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是反革命复辟的祖师爷。铺天盖地的标语、宣传画和漫画,对孔子极尽丑化、矮化之能事。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孔子的形象彻底扭曲,一落千丈。那时孔子被称为“孔老二”,成了彻头彻尾的小丑,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应该是自晚清以来,孔子的形象便已一路下滑。1915年之后,“打倒孔家店”之风日盛。孔子变成了古代反动思想的集大成者、历史罪人。其实近代史上孔子形象的颠覆,与当时复杂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及儒家思想自身的局限有关。那时是社会剧变时期,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许多知识分子积极探索强国富民之道,作为依附在封建制度躯体上的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必然受到冲击。但那些爱国青年批判孔子,也只是批判其学说的糟粕,对其核心精华还是认同和维护的。正如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所说:“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而文革时期对孔子的批判,则是全盘否定。所谓批倒批臭,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其实,无论是古代统治者把孔子捧上云端,还是现代人把他拉下神坛,都跟孔子本人无关,都有违他的本意。孔子只是一个两千年前的学者、长者。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孔子的思想难免受到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迷信盲从,但更不能丑化糟践。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体系完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在世界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孔子能够几千年来被重视、被尊崇,并被西方学者关注、赞赏,就说明了孔子思想学说的跨时空性和普世伟大性。

在漫长的人类史上,人类文明从浑浊蛮荒走向清明晴朗,总有一些先行者荜路蓝缕,探索前行;总有一些思想者在开启民智,引领时代。孔子就是这么一位指引前行的秉烛者。宋代理学家朱熹《朱子语类》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很难想象,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如果没有孔子,没有儒学,中国要在黑暗中摸索多久,还要走多少弯路?康有为说:“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我以为这话中肯,是符合事实的。因为有孔子,有儒学,人们才知道“礼义廉耻”,才懂得“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才会“温良恭俭让”。过去提起中国,全世界都知道那是“衣冠上国,礼义之邦”。中国人温文尔雅,诚实有信,谦恭有礼。这都是孔子及儒学的教化和世世代代士子的笃行之功。

令人痛心的是,文革中对孔子的批判,几十年来对儒家思想,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漠视、嘲讽甚至否定,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现在国人的道德水准严重滑坡,价值观扭曲。人们没有信仰,没有敬畏,功利现实,唯利是图。没有思想包袱,没有道德负累,笑贫不笑娼,信奉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讲道义,毫无正气。这样下去,国家有希望吗?民族有前途吗?

好在自改革开放以后,终于结束了对孔子的批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开放,中国内地各种尊孔活动悄然复苏,国学也逐渐复兴,孔子又被重塑成圣人形象。近十几年来,有些地方的政府每年都组织祭孔活动,对传统儒学的推崇不断升温。但这波尊孔的回潮只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且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有些地方将孔子作为吸引外来投资、争取旅游门票收入的经济资源。而底层的民众,只将孔子当作可以祈福祛灾的神灵加以供奉,在高考或中考前,有的家长才领着孩子去文庙烧香叩拜,祈求能考个好学校。

当今时代,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巨大,社会又有失公平,人们似乎已看透了一切。我们没有了志存高远的胸怀,失去了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丢掉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执着。以前的有志青年读书,志向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现在,却只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出人头地,升官发财。很少有人能以天下为己任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信仰是可怕的。我们需要一种道德体系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维护我们民族的尊严,延续我们民族的光荣。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守护我们的民族认同。不能被某些冠冕堂皇的谎言欺骗和误导,更不能任由他们破坏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孔子及儒学的精髓应当学习领会,精神要发扬光大。而不是偶尔拿出来装点门面,之后又束之高阁。应当重振朝纲,重建信仰。可令人沮丧的是,在当下人们的眼里,现在讲孔孟之道是荒谬迂腐,已不合时宜。现在的普通百姓,多在为生存焦虑,为未来担忧,跟他们讲孔子,讲道德、哲学、伦理,讲仁,讲礼,他们会嘲笑唾弃,会不屑一顾。

当年孔子带着他的一些弟子,如“丧家犬”般周游列国,推广其思想学说,体现了一种为理想、为信念而百折不挠的精神。现在的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却失去了这种精神、信念和担当,学会了精致利己,和庸俗污浊的社会现象同流合污。我们离传统美德越来越远,在平庸中越来越苟且。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精英阶层集体失范。经过几千年传承,我们的境界格局居然还不如古人,这真是莫大的悲哀!

赣州文庙处于老城区闹市之中,周边便是喧嚣的街道。市井小民,饮食男女,穿梭奔忙,为生计劳作。他们心中,文庙虽近在咫尺,可孔子已隐身于无比遥远的历史尘烟里。不知端坐在大成殿中的孔圣人,对着这个浮华骄纵的世界,会不会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呢?

 2023.8.27 于赣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