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游文畅的头像

游文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15
分享

寻访白水潭

南屿山是安吉县境内命名最早的一座山,也是因水而得山名的山。远古时期,整个太湖平原是汪洋一片,东接大海,南屿山就位于这片汪洋的最南端,似一个岛屿,浮沉于苍茫之间。到大禹治水,也许这里洪水还没有退去,由于山上岩石裸露,色白如玉,所以又称浮玉山,这同今天浮玉山的含义是不同的。南屿山是整个天目山系最靠北端的,海拔超过一千米以上的山脉,在《山海经》里,这座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具区就是太湖,诸毗就是毗邻的山脉、平原与河流。在整个天目山系中,能够北望太湖,东望诸毗,并且水流往北注入太湖的,只能是这座山了,因为只有这座山才能够北望太湖,并且东面的山脉海拔皆较低,所以才又能东望诸毗。

光绪《孝丰县志》载南屿山县(即今孝丰镇)东南十七里,高三千六百丈丈量方法或有不同,一名白水山,山有湖,其水色白,又称白水池。又:“白水池,南屿山顶。”清朝时期山脚横路人章汝耀也有诗句写道玉峰近接重峦秀,白水遥分万壑低。”可见这白水池不仅地势较高,而且与南屿山群峰同辉,相互映照,更增添了南屿山的钟灵毓秀,也使得这座山峰与水长期密不可分。

为了寻找白水潭,我曾三次登上陡峭的南屿山。南屿山多石,多洞穴,多清澈溪流,泉水叮咚,长年不断。植被丰富,有成片的高山杜鹃,种类齐全的野生映山红,还有野樱花,枝干粗壮,树龄已不知其几百千年。站在南屿山上,天气晴好的话,整个太湖流域都可以尽收眼底,往东可见群山逶迤相连,往北可见河网交织,道路纵横,村庄相接。安吉县城递铺镇高楼耸峙,屋舍俨然,街道交错,但见飞阁流丹,绣闼雕甍,参差何止十万人家!更兼竹海如潮,层峦耸翠,连绵千里,一望无垠。在孝丰县的古志中,“南屿耸翠”也为孝丰二十景之一。但可惜寻遍南屿山,并没有找到志书和诗中所说的白水潭。

今年一月初,安吉县登山协会的顾明仁会长打电话给我们,说他找到了当年的白水潭,我们精神为之一振,马上约上几名好友前往探寻白水潭。在顾会长的带领下,我们登上了海拔约五百多米的南屿山景区入口处上面一点,顾会长换上雨鞋,带上柴刀,我们沿着景区新开的一条石子路,走到一条幽深的峡谷上面,没有路了,但却听到了飞瀑泄流的声音。我们攀援着毛竹和树藤,一边砍去荆棘,一边手足并用攀爬到一段峡谷的底端。随着水流轰鸣的声音,远远一股冷飕飕的寒气就扑面而来,只见飞流直下,散花泄玉,珠光四溅。俯视一道悬崖下面就是一汪清澈的深潭,如玉雪白的水流溅下,白浪翻飞,银光四射,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白水潭吗?顾会长指着这水潭悬崖上面的地方说,那上面还有一个白水潭,随着顾会长指引的地方,我们听到了上面还有一股水流的声音传来,怪不得这水流轰鸣的声音,是这样气势磅礴哩!我们攀爬到悬崖上面,上面也是一个深潭,流水如银,虽然没有下面这个潭大,但地势却更加险要。

据顾会长介绍,这两个水潭上面原有一个堰塞湖,蓄水较深,从不干涸。他小的时候,堰塞湖已经被打通了,不再蓄水,原来的湖被改造成了农田,边上还有人家房舍,但早就搬掉了。这些年,他往来这水潭两边的悬崖之上,很远就能听到水声轰鸣,且长年不断,但因为悬崖峭壁,难以攀越,人迹罕至,所以没能够身临其境,来真正感悟这飞瀑泄流和大自然锻银碎玉的雄浑气势。

吴兴志》载南屿山,一名白水山,一名泉石山。上有湖,下有南屿水,流合于苕溪”《孝丰县志》载:“南屿水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一名白水,东北曲行峻浅不通船。”“白池之水出抵白水湾。”在北面山麓,南屿山的水注入横路溪,一直流至白水湾,水皆澄澈如银、雪白耀眼,这或许就是白水湾这个古地名的来历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