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刀,又称“户撒刀”,因多产于阿昌族聚居的云南陇川县户撒、腊撒地区而得名。这种刀“制炼极精纯,柔可绕指,剁铁如泥”。用木、皮、银等原料配制的刀鞘也极为精美。因刀生情,因情成篇,故得此文焉。
—— 题记
高原上的人喜欢把青春交给火焰与燃烧,将风风火火的人生放到铁砧上去锻打,锻打一种不卷刃的精神。大汗淋漓的黎明和黄昏从炉边离去,锻打,大锤和小锤轮番锻打,杂念和渣滓、懦弱和胆怯在铁锤下纷纷溅落。锻打,抡起太阳和月亮反复锻打,将生命和意志揳进纯钢的刀刃。锋利的阿昌刀就这样在燃烧的岁月中诞生。
阿昌刀柔可绕指,削铁如泥,阿昌刀在世界上很有名。
在荒无人迹的深山里,你要独自远行,什么都可以不带,带上一把阿昌刀就行了。彪悍和勇敢佩在一个男人的身上,走起路来就威风了。绿林中人不敢正视其锋芒,连虎豹和蛇蝎都躲得远远的,一道寒光陪阿昌汉子穿透大森林。
高原上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月黑风高,你要独自夜行,没有人陪伴没有关系,带上一把阿昌刀就行了。坚韧和信念佩在一个汉子的腰上,就什么关都敢闯,什么路都敢走了。一柄青锋能割断罪恶的灵腑,三尺龙泉能取邪魔的首级。在寂寞的山箐里,篝火将英雄的万丈豪情映照得明晃晃的。
蘸着凛冽正气,阿昌汉子将一柄秋天磨成刚正不阿,磨成一缕无情的寒光。在盛大的节日里,阿昌刀便以一种欢乐和激动的姿态从刀鞘里窜了出来,在人海中飞舞龙蛇。佩上阿昌刀,站立在众人的面前,腰杆便青松一样挺直了。佩上阿昌刀走在人群中,男子汉的气质便金子一样亮了。可佩阿昌刀的男人不是飞檐走壁的大侠义盗,不是山大王不是绿林好汉,阿昌汉子不时兴《阳光三叠》,不会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他们用朴素如泥土的情感擦拭锋刃,唱着土得像大山一样的山歌去闯荡人生,浪迹荒原。他们大摇大摆地走在大都会的长街上,让外面的世界写上惊叹号。
阿昌刀是高原人不肯歪斜的影子。
别怕姑娘不识勇敢的汉子,佩上一把阿昌刀就行了。刀光能映出心与心的影子,刀柄上的红璎珞是姑娘不会凋谢的爱情。佩阿昌刀的男人不会被猛兽和刁悍的男人放倒,不会被雪亮的钢刀放倒,但会被女人如酒的目光撩倒。阿昌刀什么都砍得断,就是砍不断柔软的爱情。在大森林里,很阳刚的阿昌刀上永远坠着一支缠绵的情歌。
别怕英雄不识豪杰,佩上一把阿昌刀就行了。阿昌刀是男人和女人的纽带,阿昌刀是男人和男人的桥梁。几个佩阿昌刀的汉子坐在火塘边,用酒碗和酒碗碰出一种刀的豪情与和声来。男人和男人,在刀的光影中融合,凛冽正气在刀鞘里豪笑。
阿昌刀,在歌谣和传说里很亮。
挂在墙壁上,便成了民族的史诗和图腾。
阿昌刀刃薄无形,高原人一句含义十分深刻的警语,一种锋利无比的哲学。
原载《散文》1992年第1期
《世界日报》199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