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淡墨诗散文的头像

淡墨诗散文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12/22
分享

崂山随笔

2015年9月21日,我和参加“美丽青岛行笔会”的散文家一起游览了崂山。

崂山,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黄海之滨,主峰巨峰(崂顶)高1132.7米,为山东省第三高峰。崂山,是距今约6800万年至13000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而成的。是中国的“第一名山”!

崂山,1132.7米的海拔,比起珠穆朗玛峰,比起我的故乡磅礴乌蒙来说,它实在算不得高,在山的家族中,它是一个十足的小兄弟。但崂山是道教名山,它是一个文化圣地,每一块石头都有文化,每一座山峰都会讲故事,崂山九水飘洒着荡气回肠的仙气。以崂山道教建筑群为中心,衍生出了诸多历史文化盛事,李白、苏东坡、赵孟頫、蒲松龄、顾炎武、康有为等诸多文化名流在此活动,积淀了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与此同时,遍布于北峰、西峰山崖上的300余处石刻上至宋代,下至民国,有篆、隶、楷、行诸体,作者有郑板桥、何凌汉、刘墉、刘耳枝、孔尚任等名人高士,被誉为“天然书法博物馆”。还有,蒲松龄笔下那个崂山道士也实在太有名了!《崂山道士》写活了一座山,一座山,用它石头脊梁承载着一个故事。9月21日那天游崂山,我们的心情都十分美好。我们兴致勃勃的在山上寻觅这座山的神性仙踪,寻找大山文化的灵魂。在崂山的碧落岩旁刻有“重阳师父诗”,文为:“重阳师父作。背上葫芦蒲酒沽,无中却是有中无。清光墨蜡般般显,月里丛林永不枯。马师父答。玉液琼浆不消沽,舌上甘津不暂无。学得风仙既寂法,灵苗序草永难枯。云岩子上石。大德四年正月 书刘志德。”崂山,“无中却是有中无”/“月里丛林永不枯”,紫霞青霭,山岚日影,眼前都是些“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的风景。崂山,用它的美和深厚的内涵打动了我们。崂山,神秘而美好。

崂山,海拔不过1132.7米的高度,可当我们真正的走进崂山的文化精髓里,我们才真正地感觉到:崂山其实很高!

爬崂山,本来有一条平缓的山路可以到达“天苑”山顶,但是人们都不愿走这条平缓的山路,大多数的人都要钻“觅天洞”。觅天洞由两个大峭壁夹缝中的好多块巨石叠架而成,是一个裂隙崩塌充填而成的山洞。走进觅天洞,两眼一片漆黑,看不清这个洞的形状,不知道这个洞的具体走向。一个人,当你对你所处的环境一无所知的时候,有如身陷囹圄,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就会感到害怕,就会忐忑不安,就会产生死存亡的恐惧感。进了觅天洞,我们就像进入了魔鬼盘桓婉曲的肠道,黑,比地狱还要黑!当我们不断地向前攀爬,克服了恐惧,战胜了胆怯,终于看到了从洞穴的缝隙里透进来那一缕亮光时,那种突然到来的惊喜、那种从未有过的释怀和轻松,是世界上的任何经历所带来的欢愉都无法比拟的。就好像是一个人经历了一次生死劫难,有了一次战胜苦难的尝试,有了一次“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敢和经历,所以那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喜悦是前所未有的。

觅天洞形态诡异,变化无常,它绝非简单的曲径通幽的“曲径”,那洞的走势时上时下,时左时右;有时是上一个坎,有时是钻一条缝,有时是进入一个难寻门户的石室;有时是通过一个蜿蜒如咽喉的洞,有时又是爬一架狭窄陡峭的天梯。在觅天洞里,怪石嶙峋,险象环生,为了走出这个咽喉要道,有时你要攀,有时你要爬,有时你要像蛇蝎一样向前钻行,有时你又需要像虎兔一样跳跃,有时又要拐弯抹角地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只有变幻各种姿态各种运动技巧,使用出你的十八般的攀爬武艺方能爬出此洞。这就是大自然中别开生面的竞技体育,每一个步骤都要刁难你,每一个环节都在吓唬你,每一个关口都在阻挡你。大自然,鬼斧神工设计得太巧妙了,构思得太独特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处处都在折磨你,处处刁难你,所谓觅天洞,就是要从这里登天,其实比登天还难啊。像我这样的老人去钻觅天洞,那倒真的是在“挑战不可能”了!

觅天洞,一条通往天堂的路,所以被崂山精心细致的藏了起来。觅天洞,一根不断点燃希望和勇敢的导火索,所以人性总是在这里燃烧勇敢,燃烧奋进。

钻出觅天洞,我们的脚下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立足的平台,站在小小的石台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美美地伸一个懒腰,而后面对蓝天和大海,极目远眺,这时我才觉得阳光是从来没有过的灿烂,大海是从来没有过的辽阔!是啊,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苦难和艰辛后,你才会觉得人生是多么的美好!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感悟到,像我们这些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折磨其实倒反是一种享受,苦难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和欢乐了。我抬起头来,头上是白云蓝天,俯瞰山下,山下是美丽的海湾,是红瓦绿树沧海桑田。因为我们置身极高处,此时此地我倒真的有了一种在天上的感觉,白云悠悠,清风徐徐,我们都飘飘欲仙了。(钻出觅天洞,我要特别感谢同行的山西文友张志成先生。在钻觅天洞时,他一直保护着我,搀扶着我。)

就是这样,我们怀着一种美好和愉快的心情继续前行,崂山上的花草植物都是从石缝里长出来的,有的甚至于索性长在石头上,这里的植被十分顽强难得。我看见一朵金灿灿的花从石缝里长了出来,在阳光下放射着金色的光芒,非常的耀眼,非常的美丽。青岛的朋友告诉我,这种花叫金鸡菊。更让我惊喜的是我在崂山上看到了一棵树上结着浑身都是刺的果实,不知青岛人把这种果实叫作什么,它不就是我们乌蒙山上的“板栗”么?看见这浑身毛茸茸的东西,我满心的欢喜。一个绿色的生命符号,链接着两座大山(崂山和乌蒙山),链接着自然与人生,那果实上的刺刺得人心痒酥酥的。心情越来越好,风景越来越美丽,我们继续向高处攀登,走过一段弯弯拐拐的路,忽然发现前面的一块崖壁上用朱红的大字镌刻着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此时我们吟哦着郭沫若美好的诗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我们一边吟诗,一边欣赏着眼前的风景,真的,天上人间就在这崂山上美好的融合在一起了。

当我们又一次爬上了一块陡峭的岩石,而后到了一个刻有“天苑”两个红色大字的巨大岩石前面,这块岩石前面有一块斜平面的巨大岩石,人们在这块斜平面的巨大岩石上,或站或坐,喘息方定,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心情无比的轻松,因为到了这里,我们当天攀爬的崂山就算是到了顶了。用导游的话来说,凡是到了“天苑”的人,就算是成“仙”了。于是,我这个有了仙风道骨的人,似乎也就飘飘然起来,此时吟哦着李白吟崂山的诗句:“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于是,我这个大凡人倒真的有那么一点“时逢采药者,或恐是桃源”的雅兴和“仙”趣,而我自己却成了被崂山捕获的一条黄海之滨的小鱼了。我自由自在地在这个诗意的空间里幸福的游弋,我是如此钟情、如此舒心快意地融入了崂山。人与大自然,共坐白云里。

2015年10月19日于昆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