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楼,昆明市的地标性建筑,是进入这个城市高贵而又典雅的门户(丽正门)。它高高地耸立在红土高原上,离太阳很近,离神很近,羲和的金辇天天都要驶过这里。
近日楼,春天和阳光的驿站。
阳光,从近日楼金色的琉璃瓦上泻了下来,薄薄的,像金箔贴在红土地上。近日楼的阳光,亮亮的,一闪一闪的,像春天的蝴蝶翅膀。我们都十分喜欢近日楼的阳光,这里的阳光有刀客剑锋上的侠义之气,也有古籍善本那泛黄的光芒。近日楼的阳光暖暖的,让人心动,让人陶醉,有如爱人贴在你脸颊上的红唇。我们常常会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去感悟这神性的光芒。这近日楼的光呀,常在明与暗之间折射古典和现代,有庄子和离骚温暖的古典,也有路由器辐射出来的希望和理想。
阳光在露珠里,是闪亮的金子。阳光在歌谣中,是美好的希望。
在这生长万物的红土地上,阳光是性格,是时尚。阳光永远伴随着生命,永远伴随着成长,它是万事万物绝对不能离弃的燃烧和能量!
阳光让这座城市的春天十分美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十分幸福,他们奢侈地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红嘴鸥为了这份温暖,年年都要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到昆明来越冬。那朵即将开放的山茶花呀,三月嘟着红红的嘴唇。这里的春天其乐融融的,这里的春天乖乖的,乖得就像躺在高原怀抱里的那只猫咪。
近日楼,堆满了幸福和温暖的货栈,一年四季都在这里批发春天。
那些年,盘龙江清澈得就像胡琴上的弦,汩汩流淌春江花月夜。有一个叫陈圆圆的女子,被这里和煦的春风一吹,就像一缕站立不稳的花魂。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他和陈圆圆演绎了一段“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爱情。他们特别喜欢昆明的菜海子(当年的翠湖),特别喜欢金殿的山茶花。后来,金殿就成了平西王吴三桂的行政大殿了。陈圆圆和吴三桂,在他们的寝宫“安阜园”里的爱情,就曾经装点过昆明的春天。
真的,这个城市的气候很适宜春天和花朵,很适宜生命和爱情。太阳把金马和碧鸡的传说晒得滚烫滚烫的,东骧神骏和西翥灵仪(昆明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马,西边的碧鸡山像展翅的凤凰)就这样紧紧地搂抱在一起了。阳光把爱情抒写得洒脱而又热烈。这里的人生阳光一样灿烂。
近日楼像一面镜子,总是固执地显影昨天,似乎沐浴着阳光的昆明人从来就温暖而富足。当年的近日楼,那些达官贵人,商贾小贩,挑夫农人,以及南来北往的马帮,每天都熙熙攘攘地从这丽正门(近日楼)出出进进。“正义货栈”里,堆满了易武的茶叶、黑井的盐巴、还有我们老家(巧家县)的白油(猪油)和红糖。窄窄的一条长春路,被人潮商潮汹涌成一条热热闹闹的河。夜晚,不眠的云津市场,总是要灯红酒绿的。
当然,在这曾经的繁华中,也许有一个异乡人或者乞丐什么的,会在近日楼的墙根脚下过夜,但谁也不会去回忆这近日楼下的苦难和忧伤的。那年,永历皇帝被清兵从缅甸抓了回来,就将他拴在青云街逼死坡的一棵老树上。从始至终他都一直在瑟缩发抖,他感觉到这个春天里的城市很冷,这里的温暖和阳光早已经不属于他自己。人生的烦恼和痛苦往往埋在往事的更深处。时下连永历皇帝途径“鸡鸣桥”时的那些往事,都很少有人提起了。这个春天里的城市,历史上当然也曾有过一道流淌血泪的伤口。
但是,在我的心目中近日楼总是高高大大的,像红土地上很阳刚的汉子,总是挺着腰板,伟岸而高傲,洒脱而泰然。它和这个城里的状元楼、陆军讲武堂、金殿以及东寺街上那唐代高高的古塔联袂在一起,让人感觉得这个市的精神内部很深,很丰厚,阳光也从来不会在这里生锈。历史留给我们一个辉煌而又耐人寻味的背影。“护国运动”的枪声就是从这里打响的。那时,在近日楼青砖砌就的上楼阶梯上,手握剑柄的蔡锷将军,就从容不迫地迈着沉重的脚步从这阶梯上拾级而上……
走进丽正门(近日楼),我们就走进了一个城市的内心,走进了一个城市繁华喧嚣的内部。近日楼,这座城市烫金的封面。
堪舆家汪湛海精心地将昆明城设计成一只灵龟,“是以城于蛇山麓,与蛇山之气脉相接,成龟蛇相交也”。灵龟的头就在昆明的丽正门(近日楼)上。因为有灵龟的庇护,所以这座城市的梦很香,这里的日子温暖而悠闲,甚至还带有那么一点原本就属于春天的懒散。你问滇池边那个睡美人为什么一睡不醒?这都是被昆明的春天惯坏的。
而今,现代化建设就像新世纪吹来的一口仙气,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们的昆明长高了。繁华的昆明市把近日公园挤成了一个小小的句号,时下的昆明人再也找不到那个补磁碗的扁担挑子了,再也找不到那个穿粗布衣服的更夫了,再也盼不来铃铎叮当的马帮了,昆明人熟悉的武成路大观街也消失了,怀旧的老昆明心里突然空落了起来,很是不习惯。于是,那些丢魂失魄的“老昆明”就天天都要去读近日楼,天天都要去温习昆明的昨天。
近日楼,连接着这个城市过去和未来的符号。我们将近日楼那道铆着金色包钉的朱红大门一关,门里门外,隔着世纪。
黄昏,金色的夕阳在近日楼的琉璃瓦上,站了很久很久……
【注】近日楼,始建于明朝的近日楼雄奇瑰丽,被老昆明人誉为“接近太阳的高楼”,原位于老昆明城的南北中轴线上,是昆明的南大门,和金马碧鸡坊、东西寺塔一样是昆明市的象征和骄傲,又名为丽正门。
原载:《乌蒙山》2007年第6期;《昆明的眼睛》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都市文学》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