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日常话小康
一 日常穿着话小康
上世纪70年代前后,山里农村有件花衣裳,绝对是稀奇事情。不要说一个屋场,只要看见的人都会眼前一亮。
那会子再俏美的的姑姑姐姐,都是这样的一身装扮:蓝布裤子、蓝布上衣,天气热的时候会换上本色(不染色)的棉布上衣。从春到秋房前屋后会冒出各种颜色的花儿,但在她们的穿着上,少了这些颜色。而且上衣不是现在的开衫,挺传统的那种,还是一个个布纽扣。
肯定每个女孩子做梦都想有一件花衣裳,变一回在田畈上飞来飞去的花蝴蝶。
记忆里好像一直到7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78年、79年那会子,人们的衣着开始有了变化。“的确良”、“咔叽”、“涤卡”这些新名词,像一股风,吹遍乡野,每一个角落都能够感受到看不见的这股的力量,也享受到他们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喜悦。
女孩子们终于穿上了心心念念的“的确良”花衬衫,配一条深色的“咔叽布”裤子,好像换了一个人,娘老子看了,竟有些恍惚,这就是自家闺女?要是在路上看见,肯定不敢认!
也好像一夜之间,家家的纺线车都收拣起来,难得再听见“嗡嗡嗡”的纺纱声。老屋场的大妈也很少再坐在织布机上一脚一脚踩织布机踏板,灵滑的梭子再也难得在大妈两只手上跳动,闲置在斗箩里。下雨天或者得空大妈也会跟屋场的女人们在一起八卦,笑起来,一样好看,好像不织布了,脾气也好了很多,看见顽皮的小孩子,不再凶巴巴的要揍人。
到了80年代,农村施行土地责任制,好像家门打开了,窗户也打开了,整个天空也豁然开朗,只要是花儿都尽情开放,只要是色彩都在乡村的风中流淌,乡村的女孩,都跟田野上的花儿一样,就连七姑八婶、刚进门的小媳妇,都是乡村的一种色泽,在乡村这轴长卷上,留下了时代的颜色!
那个年代的夏天,“涤良”花上衣、深色的卡其布裤子,好像成了女孩子的标配。白涤良衬衫、卡其布裤子好像成了男孩子的向往。不管是城市乡村,青春四射、激情四射。
大队(村)里的染布坊,悄悄关张了。它的关张,丝毫没有影响老少的心情,相反,身边的日子,色彩洋溢,再不是之前单一的靛蓝色。
生活越来越有滋味,日子越来越有层次,日子和生活越来越色彩丰富,这是一幅难以描摹的时代画卷!
再往后,随着电视机进入寻常百姓家、港台风在青年人中间的流行,一度“喇叭裤”很时髦、很流行,可以选择的布料越来越多,颜色搭配越来越多、越来越时尚,平常衣着演变成一到风景线,靓丽不靓丽,就看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很奇妙,也很美妙,更有冲击力。村庄里的姐姐妹妹越来越洋气,哥哥弟弟也越来越有模有样,即便是过了三十四十,换一身新的行头,一下子又年轻十岁!
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时代,也是蓬勃兴盛、魅力无比的时代,每个人都紧随时代的脚步,一路向前。
留下时代记忆的,还有那一家家裁缝店。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他们为人们、为生活留下了他们的杰作,经过他们勤劳、灵巧的双手,人们的生活多彩多姿!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的持续提速,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衣着打扮,越来越时尚,已经成为个性的展示,演变成一种生活的补充和释放。即便在乡间,也一样,不仅要穿得暖,还要穿得好,在得体的前提下,个性绽放、多彩多姿!城市乡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的百花园,每个人追求更好的生活,热爱生活中的每一种色彩、每一种感动。
服装这个产业从兴起到兴盛,层出不穷的花样变化、交相辉映的色泽、不拘一格的选择,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生活,引领人们在一条追求更加美好的大道上阔步向前,何止百花齐放,称得上万彩芬芳!
引领生活一路向前的人们,又认识到返璞归真的重要,也认识到原生态的意义,前些年开始,又在探究生活的回归,衣着服装也成了引领时尚生活的元素之一,棉麻制品又悄然兴起,服装式样的变化,让大众的生活更加亮丽,人们的视野更加广阔。
这些年生活在苏南,江南的青花染布,又成众多目光聚焦的一个点,不管是古朴的、现代的,这氤氲着江南色彩的青花装扮,素雅而典雅,为灵润的江南,留下一道不一样的光与影,平常生活更加敦实平和,岁月的故事,开花结实。
短短五十年,变化何止万千,平常衣着,是日常的真实呈现,也见证了时代变迁。
二 电灯电话说小康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几代人的美好愿望。
70年代中后期,这两句话在农村广为流传,就连我们这些刚刚懂事的小孩子,也跟在大人们身后,有事没事就当歌儿乱唱一气。
点灯是啥?电话是啥?没有人仔细跟我们讲。
但是电灯电话就像看不见的种子,就是希望。起码有了电灯,就不用点油灯。
毫不夸张地说,小小一盏电灯,见证了乡村的文明进步,也见证了社会的大踏步发展。
小的时候,大队代销店卖洋油,凭票,想多买一两都不行。那会子挂上洋字的东西,多。洋火、洋油、洋铁钉、洋铁箱、洋布、洋红、洋绿……总之,一个洋字,扯着人们一双眼睛,又把人隔得老远。其实,洋火就是火柴,洋油就是煤油,洋红洋绿就是红的绿的颜料,现在都稀松平常,在那个年代可不一样。
靠供应的这点洋油,哪里够用!咋办?夜晚照明还是老法子,点菜籽油灯。一个灯盏钵,一根灯芯草,一个小巧的灯架,合起来才是一盏灯。挂在墙上或者门框上,豆大的火焰,照不亮夜色,昏黄一片。多少年的夜晚,就是这样在昏黄摇晃。
甚至还有人家这样的昏黄都没有,只能抹黑或者点从老松树上砍下来的松节。松节火光大,不耐烧,烟大,实在没办法才会这样。这种日常,虽说有说不出的沉闷,只能慢慢熬着。要是不被夜晚的黑寂所困扰,乡村的夜晚是不是就要有光彩很多?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无疑是乡村里老老少少的翘盼。
70年代末,各地因地制宜利用水力资源大力发展乡村小水电,包括我们大队在内的五个大队共同修建水电站。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会战,男女老少兴致高昂,拦河筑坝、开山修渠,哪怕出工两头黑,大家异常踊跃。老老少少起早贪黑,不叫苦、不怕苦,只盼着早一天把电站建起来,早一天能亮上电灯。
毫不夸张地讲,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尽管当时条件依旧艰苦,机械设备有限,一个个困难、一项项任务,都是人们咬着牙凭借人力一点一点啃出来的。父老乡亲屏住一口气,用最原始的办法、冲天的干劲,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拦河坝筑起来了,引水渠修通了,发电机组安装到位了,电线杆子一根根竖起来了,就等着架线!只要线路通了,电站就可以开机发电!
城里的师傅下乡架线来了!
听到这样的消息,真是激动人心。我们大队的变压器就安在学校西边的子马岗上。架线那天,六七个大线圈早早就架在操场上,四围都是人,都来看把戏。放线的、拉线的、指挥的,声音鼎沸。小孩子好奇,哪还有心思上课,老师干脆让我们自习,自己也靠在门口看人们忙忙碌碌。我们的心早就飞了,哪还有心思看书做作业,一双双小眼睛都盯着窗外……
等待来电的日子很挠人!
经过好一阵子忙碌,终于可以送电了。电来的那一晚,吧嗒一声拉开开关,刺亮的灯光把屋子照得如同白天。母亲大喜,说:真亮,就是缝衣针落到地上也能看见!
心心念念的电灯,终于在山村里开了花。从有了电开始,山乡的生活变化越来越明显,等到了生产责任制,整个农村的发展步伐也越来越快。生产物资、生活物资日渐丰富,就连母亲她们这些妇人们,再不说洋火洋油,也不说洋钉洋铁,日常生活完全翻了篇。
我们老家的电话比电灯差不多迟来二十年。这个二十年,差不多从改革开放开始,也是整个国家再次发展变化的二十年。
程控电话落户我们村,已经到了90年代末,离新千年也就一两年时间了,尽管一开始开通电话的人家并不是很多,但这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更大的改变。这得益于国家的扶贫攻坚,我们村是试点村,公路、跨河大桥还有程控电话,都是在那一年落地的,人们的生活与出行,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2000年,在外创业的年轻人回家过节,带回一部手机,人们很是稀罕,电话还能带在身上?没过十年,即便是山里,很多人也有了手机,变化就是这么快!现在就更不用说,手机几乎人手一部,老年人有老年机,年轻人用智能机,再加上视频技术的飞跃发展,天涯近在咫尺,早就变成了现实。
几十年前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梦想,更是种子。种子不仅发芽开花,而且硕果累累。电灯现在不仅仅是照明工具,已经跟艺术品没有差别,装饰了住房,也装饰了人们的生活与心情!
现如今,居家过生活,除了电灯电话,什么样的电器没有!
三 日常蔬菜话小康
周末有空,整几个菜,把日常生活变出点花样来,稍稍遗憾的是孩子们不在身边。腌笃鲜、炸鸡翅、川味猪耳朵还有油炸小鲫鱼、清炒金花菜,再来一壶黄酒,春天的滋味、江南的滋味,一下子丰满起来。跟妻说,换在小时候,过年都难得吃上这些菜。
妻说,不说小时候,90年代前后过年也未必赶得上。
70年代之前就不说,即便是从70年代、80年代过来的人,也非常清楚“今非昔比”这四个字的内涵和分量。
记得很清楚,80年代以前农村过年,吃年饭翻来覆去也就几个菜,翻不出多少花样。大块肉四碗,肥瘦各二,豆腐两碗,煎得两面金黄,再溜煮一下,装碗后撒点葱花,一青二白。还有各类圆子,反正都是自己的出产,摆上一桌,就是一年来对一家子的犒劳。条件好些的,可能有千张、生条,也是豆制品,总之是凑齐“十全十美”就好。最出色的菜品,是鸡,炖了一吊锅端上桌,鸡汤黄爽诱人。父亲是一家之主,“金鸡叫”(鸡头)、“拿钱手”(鸡爪子)都归他,不仅是好口彩,哪家不是年年都满怀希望。
山里,鱼是稀罕东西,即便是过年,也有很多人家谋不到。“年年有余”是大家心里的憧憬,有些人家为了图圆满,年饭桌上会有一条木头雕的鱼,一样浇上汁,跟真的鱼看不出差别。正月里有席面,也会有这条鱼的身影,一不留神,做客的就会留下笑话。那些年乡下流传一段笑谈:新女婿上门,宗族里宴请,有人家上了这样一条鱼,大伙招呼用菜,新女婿头一个戳了一筷子,才醒悟过来是对他应变能力的考验,虽然有捉弄的成分在。这个笑话传了很久,估计现在还有人偶尔会拿出来讲一讲,跟时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做个生动的对比。
80年代以后,责任制到户,生活的变化开始明显。过年的饭桌上,除了自家的鸡鸭鱼肉、豆腐,有了海带、红枣、银耳、木耳这些。城里平常不过的东西,在山里就会变得不一样。说到底还是物资有限、物流不发达、购买力跟不上这些原因造成的,城里与乡下的差别,很大。
日常就更不一样。应时有时蔬就很不错,不能应季,就只能吃咸菜、干菜,母亲总是说,有咸菜、干菜很不错,只有勤劳人家才会有积余,稍稍懒一点,连这些都是奢望。那时候山里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两口腌咸菜的缸,家里要吃,孩子上学要带菜,都指望这些咸菜。咸菜缸里有四季,豇豆、辣椒、萝卜、白菜……来者不拒。每家的咸菜一个味道,每家的四季风味迥异,很少有雷同。
家里的咸菜缸,母亲最清楚,经过她的手,四季轮换。我们上初中、上高中,都离不开咸菜。高中的时候,逐渐好一些,可以在学校食堂里打菜,平常蔬菜五分钱一份,辣椒炒鸡蛋两毛,学校食堂做的红烧肉格外香,四毛五、五毛一份,实在忍不住,也会买一份解馋,不过要准备好过几天苦日子,那可是好几天的菜金。
等女儿上初中、高中了,已经到了新千年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咸菜反而成了孩子们调剂口味的菜品。无论是腌萝卜、酸豆角还是腌辣椒,吃出来的又是一种味道。家里没有了咸菜缸,反倒有些惦记家常咸菜的味道,尤其是母亲腌的咸菜。
可惜母亲不在了,我们就学着母亲当年那样腌咸菜,不起眼的咸菜里,也有人情。
回老家,最稀罕的有两样:咸菜,锅巴粥。这也是入心已久的一种乡味,人在天涯,就化作了乡愁。
我现在生活的古镇上,有酱菜厂,酱菜品种繁多,尤其是萝卜干,很有名,咸中带甜,入口就有江南的韵味。萝卜干切薄片,就着一碗白米粥,简单的早餐却有着不一样的风致,平常日子,就是这般味道。
日子越来越丰美,生活越来越富足。这也是父亲母亲当年的期望。富足的生活更见社会清明、城乡和谐,全民致富奔小康,早已经成为现实。
现在不要说过年,也不用说时节,即便是日常,稍稍准备,餐桌上就远比之前过大年丰盛,喜欢海鲜的,不用去海边也能品尝到各色的海产品。爆炒鱿鱼须、生蚝、鲍鱼、海参、海蟹等,都进了普通百姓家,就连进口的大龙虾,也不再是稀奇得不得了的东西。
生活,真的就这样富庶起来,只是我们太习以为常。生活的小康,就是小康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条道路上,成就越来越喜人,越来越有心得,每个人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