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古城》是苏派作家领军人物、著名作家范小青潜心记录苏州古城前世今生的用心之作,向读者解密“浓浓乡愁里的平民史诗”、抒写“小桥流水间的社会图景”,作者不辞辛劳开启“深入姑苏老街小巷的纪实之旅”,通过记述发展中的各种变化“解锁一代中国城市的变革密码”,为新时代的苏州古城留下了不一样的时光记录。
苏州是有故事积累的好地方,尤其是古城,2500余年的历史累积,为这座古城做了深厚的铺垫,也成就了古城的厚重与丰满。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一幅古城的图卷,就好像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西施姑娘”,即便是原住民,每个人对古城的认知和感受都各有不同,不仅仅表现在视觉差异上,更有可能与每个人生活历程有很大关系。
各花入各眼,这完全不影响一座城在世人心中的分量,不妨碍一座古城在烟火气息里的鲜活与质感。“有人说,苏州街巷多,随便哪个隐秘角落里,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苏州名人多,随意走走看看,到处可见名人故居。也有人说,苏州的每一块砖瓦,都浸透了文明的雨水,苏州的每一座桥梁,也都承担着过去与未来的沟通。类似这样的说法很多,带着对苏州的了解、敬畏和爱,真的不夸张。”这是作家的原话,在古城的注目下成长至今,作家也一直“带着对苏州的了解、敬畏和爱”,书写苏州,赞颂苏州。
《家在古城》堪称一部“寻根”之作,有溯源的意思在。社会的纷繁变化、大踏步发展,在无形中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给平常生活注入意想不到的变化,包括很多未知。但是,无论城市、生活、人生抑或时代变迁,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都有迹可循,都能在寻找的步履中,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寻根,是生命回归的过程,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与曾经远去的时光对话,重温过去,擦亮目光,认真聆听内心的碰撞,无论热情演绎还是沉静思考,都不会断裂过去和现在,不会片面强调某些无法抗拒的存在。
作家的“寻根”之旅从同德里开始,“寻根”也意味着无法隔绝血脉里的浓浓乡愁。同德里6号,一个记忆深刻的地方,也是作家解读古城的视窗。“从离开这扇门,到再次敲响这扇门,整整五十四年时间。1967年1月,我们家搬离了同德里6号。”对于作家而言,同德里6号不仅仅是一个门牌号码,是割舍不断的家园记忆、家园情怀,虽然离开了,这种记忆、这种情怀一直都在,已经深入血脉。
“1958年,我三岁,随父母从松江迁往苏州居住,我们最早的一个落脚点,是五卅路23号,在路的东边,门朝西”,“五卅路23号,其实不是这幢老宅子的门牌,或者说,只是它的边门或侧门或后门的门牌,它的正大门,朝北,在草桥弄,第一户。那时候的门牌就是蓝色的,上面写着‘吴县草桥弄1号’”“我之所以忘记了我家的正门,却记住了五卅路23号,大约是因为我们家住的二楼的那一间屋,朝西,面对五卅路,有一个一米见方的小得不能再小的阳台,站在阳台上,看见的就是五卅路”。这是作家最初对苏州古城的了解,人与城的交集也由此拉开序幕。不管是从五卅路23号到同德里6号,还是后来搬离了同德里,古城在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古城的底蕴也越来越有感觉。因为,无论怎么变,家园情结一直没变,家园情怀一直都在。
人生无疑是一条风景变化的长路,在每个人的内心,都固守着一片家园,这片家园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乡村,无论城市和乡村,养育了一代代人,也是无数人的根本所在,不会断裂,更不能割裂。每个人的人生旅程需要不断用生活体验来加持,每一个片段的重叠,每一个人生活经历,每一种影像的诞生,都在无形中延续这样的情感,演绎关于心灵与家乡的交响,不仅仅是散落每个人思想深处的文化元素,产生的合力,具有强劲的创造力,更能构建起一种宏大的文化气象。
纵览《家在古城》,“家”和古城还有悠远的时光、厚厚的历史沉淀,构成多元化的时空经纬,在相互交叠的时空里,延伸家园和城市的多重意义,有助于人们寻找人生本色和发现生活的积极意义。“家”,是具象的,也可以演变成精神意义上的存在,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一脉相承,都让每个人血脉贲张,中间就不少“本根”的意蕴。所谓根深蒂固,所谓树大根深,所谓根本,对每个人而言,对一座底蕴深厚的一座城来说,内在的意思都一样。
自古而今,一座城有前世,才有今生,前世是今生的铺垫,今生是前世的再次盛大。姑苏自古繁华,这几个字横亘在典籍里,增添无数人的追慕,小说家也说“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繁华和富贵,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一定会具有宏大气象,一定会“今非昔比”。就是这样的一座城,踩着历史光影健步而来,盛开姑苏气象。古城里旧有状元府、探花府,有各式会馆,有一大堆名人旧宅,这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见文化的葱盛,“天下有学自吴郡始”,无论经济和文化,姑苏都风头无两,在江南的大地上,留下绝世风华。这是一座城的历史,更是经历时光的厚厚沉淀。步入新的时代,苏州城更加开放包容,更加繁荣、更加富足,风潮更加壮阔,处处可见蓬勃气韵。
城是人类文明演变、发展的产物,古城是承载物质与精神种种历史记忆的记忆体,也是诠释历史百科的“活字典”,更是无数人乡愁的原点、精神的栖息地。作为一种生活载体、历史载体或者说生命的依托,古城的古与今,一脉相承,连缀起历史长轴、广阔的生活画卷。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是所有古老城市在新的时代都需要面对的难题,又是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关系到当下与未来,关系到情怀与责任。
苏州原叫平江府,研究苏州的专家说,平江路是苏州古城的缩影。这话就是从《平江图》开始说起的。《平江图》出自南宋,现伫立在苏州文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即便时间走过近千年,图中的很多街巷至今未有大的改变。这就是古城的底蕴,尽管时光漫漶,这一轴图卷并没有老去颜色,而是随着时光的变迁,积淀无数色彩。时光眷顾了姑苏城,在这轴风流图卷里,不仅有平江路,还有山塘街、阊门、齐门、平门……众多的画面连缀成浩繁的姑苏图卷,古有古的的深厚,今有今的风致,古与今,共同赋予古城的精彩绝伦。
“真正的现代化不是历史与现实的断裂,而是它们的有机接续”,苏州古城有着2500余年连绵不绝的历史,世界文化遗产、国保省保文物、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历史遗存星罗棋布,如何做好现代与传统、保护与发展的有机衔接,成就独具特色的苏州气度,是一部大文章,不仅仅需要匠心,更需要务实的精神、独到的眼光。
古城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加速的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之间,矛盾向来十分突出,如何坚守住古城底蕴、薪火相传,不仅需要大智慧,更需要知道根本所在,坚守住本色。在《家在古城》里,作家着力展现了当代苏州人的清醒、自信,“并充分尊重历史,写出千百年来历代苏州人对家园的热爱。”
《家在古城》从同德里到五卅路,从北寺塔到状元博物馆,拙政园、五卅路、山塘街、北塔寺、平江路、阊门……作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完全是一部古城的“传记”,更能让广大读者读懂苏州古城的前世今生,充分展现了纪实文学的力量。作家从小的切口里进入,饱含真情,在古老而雄健的脉络里穿行,关注城市发展进程,也很好地反映变革中的伟大时代。
除了滚烫的赤子情怀,作家倾注了她的思考或者说担忧:“今天,我们所保护所修复的,都是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的,而身处今天这个时代的我们,适逢时代变革发展,除了保护好古迹,今天的我们,又能给我们的后人留些什么呢?留些什么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时代特征还有文化含量精神价值的东西呢?”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思考和探究。
《家在古城》对苏州古城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城建、生态等都做了不同层次的解析,不仅仅是探秘古城变迁之作,更是广大城市居民在社会转型期的集体记忆,是一部展现和记录苏州古城区的变迁史,关乎历史、建筑、家园和精神品格,也触探到东方美学的深邃美妙,多方位解读苏州文化的精神与内涵,透过无数人的家园情怀、城市发展与保护的辩证思考,凸显一座城的襟怀与格局。城市如人,一样有胸怀,一样有视野,一样有抱负,一样有品格,《家在古城》是很好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