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上感怀
程世平
随着疫情缓解和天气转暖,封闭多时的人们再也按奈不住蠢蠢欲动的游趣,纷纷相约出游。我和妻也萌发了外出旅游的念头,我提议走川西。于是我们说走就走,开了一辆马6型轿车,开始了这趟不平凡的川西自驾游。
此趟川西自驾游,一方面出自我对川西美景的向望,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我想重走一回长征路,亲眼目睹大渡河那奔腾不息的气势,亲身体验和感受一下当年红军勇士飞夺泸定桥的危情险境,以寄托和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早些年,我从电影《万水千山》和一些反映红军长征影视剧中见过泸定桥的身影,听到过许多有关泸定桥的传说故事,虽然对它向望已久,但因上班忙脱不开身,加之山高路遥,一直未能如愿,借此次川西之行圆梦是我的初衷。
出行的第一天,我们驾车从重庆城区出发,走成渝高速,经遂宁、眉山,过雅安转入雅康高速。行驶途中,我提议是否可以先去泸定桥看看,得到大家赞同。于是我们穿过二郎山隧道群后,下道直奔泸定。泸定县城位于两山峡谷,大渡河穿城而过。抵达县城后,我们先找车库将车停下,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我们穿街过巷,步入一广场,抬眼望见一牌楼上“泸定桥”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啊!我心中的圣桥--泸定桥骇然呈现在我面前。趁妻排队购票之际,我驻足于桥头牌楼和《御制泸定桥》碑前,阅读泸定桥的历史记载,品赏康熙皇帝的书法,观看大渡河的湍流,抢拍悬索桥的雄姿,
据碑文记载,公元1705年,清朝政府为了国家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康熙皇帝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公元1706元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平定”(平判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3个大字,从此泸定铁索桥便成为连接汉藏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该桥长103余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做桥栏,底下并排9根铁索,底链上满铺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使13根铁链为一个整体;桥台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东西桥头的两个桥亭及山坡上的寺庙均为清式古建筑。
泸定桥建成270多年来,一直是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和军事要津。当年太平天国骁勇善战的翼王石达开率军在此抢渡大渡河失利而全军覆没。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在长征途中,被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至大渡河边的安顺场。红军有数万人,手中仅有数条小船,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大军渡河,危急关头,红军前指果断决定向北夺取泸定桥过河。由王开湘、杨成武等率领的先头部队红4团,一昼夜行军240余公里山路,于5月29日凌晨6时许赶到泸定桥的西岸桥头。此时东岸桥头有两个营的守军,桥上铺的木板也被守军抢收一空。情急之下,红军组成了22人的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攀踏着铁索前行,实施强渡强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消灭了守军,夺占泸定桥,使数万红军将士得以安全过河,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企图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作中留下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著名诗句,使泸定桥更加声名远播,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驻足于大渡河西岸桥头,目睹铁索桥那横空穿越大渡河的雄姿,聆听大渡河那奔腾汹涌的涛声,不禁让我心潮澎湃,想象着当年的工匠是怎样把这么沉重的铁链拉过河建成铁索桥的?当年的红军勇士在枪林弹雨之下又是怎样爬过这悬空铁索的?
当我跟随众多游客依次排队走上铁索桥,虽然铁索上铺有宽大厚实的木板,桥头桥尾还有保安引导和保护,但是随着上桥游客的走动,桥身摇晃厉害,行走到桥中,摇晃幅度更大,女游客们发出一声声惊叫!值勤保安高喊:大家眼睛往前看,莫往下看,相互搀扶,站稳了向前走。于是,游客们一个接一个双手搭在前人肩上,挪步前行。我蹒跚行走在铁索桥上,脚下浪涛湍急汹涌,耳畔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眼前闪现出飞夺泸定桥红军勇士的身影。触景生情,我感慨万端:晴好的天气,铁索上铺有木板,我们轻装空手慢行在桥上,尚且胆颤心惊,当年红军战士身背枪弹,冒着枪林弹雨,手抓铁索匍匐前行,是何等英勇无畏!是什么支撑红军战士勇往直前?
往返走了一回泸定桥,切身感受了一次过桥的惊险,亲身体会到了当年红军万水千山、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危难艰辛,我也从中悟出了当年驱使红军勇士英勇无畏、奋不顾身飞夺泸定桥的真谛,那就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
这趟泸定桥之行,谒拜革命圣桥,缅怀长征英烈,让我接受了一堂深动的党史学习教育,我的心灵受到一次强烈震撼,得到一次洁净洗礼!如今,我已过花甲之年,退休赋闲在家,虽然不能直接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但是作为一位老党员,要尽好党员职责,充分发挥余热,以笔为武器,大力弘扬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竭力讴歌奋进中的人们,努力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