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本来每天早出晚归的父亲,突然从有一天开始,改为一两个月回家一次了,并且每次回家都要带回一小包糖果。我好高兴!
后来我慢慢懂事了,我才开始知道,父亲去的地方叫合肥。时任村支部书记的父亲,受上级派遣到合肥蹲点学习一年的“稻改”。父亲每次回家都津津乐道合肥,我渐渐对合肥有了一点模糊印象。
在我读小学、初中的时候,我出过最远的一次门是桐城,我站在合安路与和平路交叉口的桐城汽车站,朝北远远望去,我终于知道,顺着206国道合安路往北200多华里的那端,有一座很重要的省会城市合肥。我心向往之: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去合肥玩玩,那该有多好啊!
舅妈家有个跑外销的大表哥,他经常出差合肥,也经常带回一些笔呀、纸呀等文具学习用品,无偿送给我,我很感激!
表哥说合肥有火车站,也有飞机场。他讲除了三孝口、四牌楼很热闹外,城隍庙更繁华。大表哥给我描绘对合肥的观感,比起父亲之前对合肥的讲述,更生动,更具体。我心里暗想,我哪一天一定要去合肥看看。
高考落榜后,我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考试地点在北京小西天。我先坐汽车到合肥,然后再乘火车到北京,在合肥只待了短短候车几个小时。
我看到合肥有许多大街小巷,也有一些五、六层的楼房。路上汽车不少,行人也很多,路边小商店、小饭店也比家乡小城多多了。特别到了晩上,华灯初上,马路两边灯火通明。我第一次近距离触摸了一下这座陌生的省会城市。
不久,我被选到村里任职。我喜欢阅读报纸,有一天,我从安徽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信念的力量》,是讲一位研究社会学的教授忠贞不渝追求真理的感人故事。我被其中的许多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于是,我提笔给那位教授的所在单位写信,畅谈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观感。很快,我就收到来自合肥的那位教授亲笔给我的回信。
冥冥之中,我似乎感觉到了一点什么,我是否要与我从小就向往的合肥建立某种联系。
我与这位教授保持了连续三年的书信往来,终于有一天,我冒雨坐汽车来到合肥,我按通迅地址跌跌撞撞地找到并敲开了教授的门。
我受到了教授的热情接待!从此,我便可以自由出入教授设在家中的工作室。我受聘帮助教授抄写和整理资料,制作卡片,代写回复读者来信,收发信件,根据教授的口授起草一般文稿,等等。
合肥,似乎在召唤我。
翌年夏天,我和我的女友在合肥举行了简单的旅游结婚。在一个叫“黎明”的小旅馆里,我和爱人彼此许下了“山盟海誓”!
此时的合肥,与全国一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春风,吹拂着古老而又年轻的省会城市。相比现在的合肥,那时的合肥的确很小,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被一条环城公路所环绕,从东到西,或从北到南,一个早锻炼跑步就能瞬间抵达。百废待兴的合肥,还需要大力发展和扩张。
每天傍晚,我在省委第一食堂吃完晚饭后,便与从家中也用过餐走出来的教授在小东门汇合,在长江路人行道上共同散步,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自由开放式交流,彼此敝开心扉,开诚布公,常常忘却了教授与学生的师生身份,似乎变成了彼此无拘无束的朋友。常常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双方才从已经走到巢湖路茶叶市场附近折返回宿舍休息。长江路,是当时合肥最为重要的一条主干道。
如此轻松愉悦的场景,来来去去,断断续续,差不多保持了近6年的时间。
在合肥这所非同寻常的特殊大学里,我学到了在一般大学里所学不到的许多东西。我才渐渐知道,这里是宋朝“包青天”的故里。这里有个“李合肥”,也还有个“段合肥”。李是清朝一位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段曾是北洋政府权重位高的国务总理。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合肥的前世与今生。合肥,是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
因为教授的的工作性质,也因为我的工作任务,我曾给在华侨饭店开会的教授送过临时急用的书面发言,也曾给省委党校的教授们送过专门材料,给安徽日报社送过教授即将发表的理论文章。就是这些看似“跑腿”的杂务,增长了我的知识,培养了我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长期与教授的最近距离相处,广泛接触教授在知识界、舆论界的朋友圈,“近朱者赤”,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亲身体会到,合肥不仅是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地方,更是现代科学教育氛围很浓的城市。这样的城市最使人热爱!
后来,因迫于生计,更因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我暂时离开了合肥这个我昔日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城市,到五湖四海去闯荡。虽走南闯北,但我经常还路过合肥,甚至于,我又在这里扎实搞了一年的服务行业管理,加深了我对日新月异合肥的进一步的了解。
事情往往存在巧合。女儿考到合肥某大学研究生院,在合肥这个科教城市整整生活了四年并小有成就。儿子在外地大学毕业,被合肥的一家国企录用,经过近十年的打拼,在这里购房、结婚、生子,终于在合肥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进城入户,已完全融入了省会合肥这个越来越重要的城市!科教兴皖,科教兴市,省城合肥已初见端倪。
合肥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刀阔斧,为合肥新一轮扩张提供了便利,拉动了合肥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的突飞猛进。
我和我爱人也随着孩子们进入了合肥,这个曾经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相隔多年,当我再次踏进长江路去看望仍然健康的95岁的老教授一刹那,老教授为之一惊!当他能在鲐背之年还能看到当年的学生能够发生如此巨变,老教授脸上露出了十分满意的笑容!
如今,合肥市区已由过去的三个区迅速扩大为现在的九个区,常住人口也已突破一千万。此外,为方便市民休闲、娱乐,合肥已建成大大小小的公园八十多个,广大市民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自己居住的地方附近公园散步、锻炼。公园空气新鲜,湖水波光粼粼,鱼翔浅底。河岸湖畔,垂柳依依,花团锦簇,鸟语花香。置身于如此之惬意时光,作为已经融入合肥的千万市民的一分子,我们无不感到如沐春风。是好的制度和政策,使合肥在新时代绽放耀眼风彩。大湖名城,风姿绰约,犹如妩媚靓女,楚楚动人!
现代大都市合肥,每天都在笑迎八方来客,每天都在有序接纳来这里安居乐业的新的市民。合肥更显勃勃生机!
短短几十年,我和我的后代们,从向往合肥,到触摸合肥,到亲近合肥,再到今天真正融入合肥,我们已与合肥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