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程银生的头像

程银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8/10
分享

望挂车山

大概在我十岁左右的时候,每逢晴天的傍晚,夕阳开始西下;或者是,一场雨水过后的时光里,我总会被家屋西北方向天际的一座山所吸引。别致的山峦绵延起伏,呈大小不等的相互叠加交错的抛物线状,婀娜多姿。我当时当然不会这样描述,只是留在记忆中的观感罢了。我很好奇地问家里大人,“那是什么地方?离我们有多远?”,二叔马上给了我答案:那是雾聚岭和二姑尖,在山里唐湾那边,有四、五十里路,大别山南面,挂车山。二叔接着又讲:国民革命那阵子,我到六安从军,经常要走那条山道。二叔常常讲得眉飞色舞和手舞足蹈。我也听得入神:原来,那个老山八洞里竟然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再稍大一点年龄时,未出五福的宗家大叔,木匠出身,有一套拿手的好手艺,方园十几里地方人家的木工活都请他去干。大叔长年走村串户,见多识广,每次回到家中,总带回我们喜欢听的各式各样的故事和传说。当讲到程芳朝的故事时,大叔尤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每每如此,不厌其烦。这其中包括五斤花的传说、林驼子的故事、肉案搭浮桥、鲶鱼地、在葛湾村兴办石灰窑等。大叔还讲到程芳朝与我们现时程家存在的关联,后来程大祖宗还讲了一句对其程家子孙不利的话等等。

大叔没完没了地宣讲,我听之入迷,对程家祖先程芳朝产生了无限崇拜的心理!后来,叶濒先生主编的《神鞭》一书出版发行,结合文本阅读,我也渐渐对程芳朝其人其事有了一点客观和理性的认知。但同时也使我对这位才高八斗、德高望重、深得朝廷器重的程芳朝老先生产生许多莫名的不解和疑惑。时隔300多年,在经历了差不多20余代的生命延续和演变后,我体内日夜流动的健康血液里,是否也留存着程芳朝祖先的基因,那就不得而知了。此为后话。

从官方历史记载以及民间传说来看,程芳朝的人生活动轨迹,除了在朝廷为官和出任安南(今越南)正使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奔波或游走在罗岭、池州、桐城文昌、黄甲葛湾村,足迹遍布大挂车山一带,逝世后葬于黄铺倒爬岭,暮碑由后来张英大学士题写。

即使我与程芳朝老前辈没有多大直接相关,那我与这位老前辈拥有一个共同的“程氏”祖先,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个共同的祖先,应该都是来自600多年前的那次江西瓦屑坝移民。关于瓦屑坝移民,吴文化研究专家吴美福先生已撰文《寻根问祖话故里》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文史资料学术研究会会员李国春先生一行,也于5月上旬亲自抵达瓦屑坝移民现场考察,并已在《瓦屑坝纪行》一文中进行了详细记录与分析,获得了关于当时移民安庆、桐城的第一手资料,非常珍贵!

“挂车山历史文化陈列馆”座落在山川秀美的黄甲镇汪河村,其创办者们以山馆为载体,充分展示挂车山区域历史文化、姓氏文化、祠堂文化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将孝道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今,陈列馆已初具规模和初见成效,并已成为桐城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大文化亮点。此举必将有力推动乡村经济和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振兴!

一月前,由桐城市作家协会和唐湾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红色唐湾行”文学采风活动,对绿色唐湾、古色唐湾、红色唐湾作了一次“全景式扫描”,创作了近20篇脍炙人口的雅章!此举对挂车山区的大唐湾地区的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乡村振兴,都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随着翁飞博士一行的到来,一批又一批的海内外有识之士也将陆续来到挂车山馆,来到挂车山考察、旅游,这里的绿水青山,也将随之变成金山银山。

伫立挂车山头,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