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范墩子新书《抒情时代》,这已经是第三次思绪碰撞。从来不敢回忆内心的记忆,冲破了禁锢的牢笼,在无声嘶吼。这是范墩子必须写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属于九零后时代的自省之书。是一本夹杂着沉痛记忆的书,一本乡村少年时代的悲歌。
《抒情时代》是对他前期写作的总结,是对那些纷乱,忧郁,惆怅记忆的升华。《我从未见过麻雀》、《虎面》是范墩子对那段记忆的分构,那群村落里的少年,他们都在经历着时代洪流的裹挟,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充满了希望,惆怅,悲痛,思考。对于远方的向往,对于村落的记忆,难分难舍。逃离,在他们父辈南下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在他们心中。逃离后的痛苦回忆,却始终让他们不得不断的回忆记忆中的土地。那群孩子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每个人,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孤独少年的奇怪思想
关于孤独少年的概念,在《抒情时代》的主人公,杨大鹏、杨梅的身影中概况了那个时代,许多少年的孤独,记忆的孤独。
坐在树杈上惆怅的杨大鹏,他望着一波又一波南下的父辈们,他的孤独是村落的孤独,仅仅因为郭金龙的摩托车,打破了村落长此以往聚集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人离开了这片土地。伴随着父辈们的离开,自己的玩伴骡子,也准备逃离这片土地。都是为了一辆摩托车,摩托车只是一个理由。赖以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那个年代通过一年的打拼,不如南下打工的一个姑娘。短短的时间,一辆摩托车被郭金龙高调地展示众人,他收获了太多的溢美之词,也打破了村落长期保守的思维。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它在冲击着这片落后的土地,冲击着人们保守的思维。而郭金龙和张火箭的比赛,无疑是一颗炸弹,爆炸的威力彻底打破人们的困惑和犹豫。自行车在好也是自行车,村落的人在更替还是村落。自行车追不上摩托车,人们和村落抵挡不住变革的冲击,挡不住变革飞驰的速度。人人都想骑上这辆疾驰的摩托车,去追逐远方金银遍地的南方。一列列火车拉走了村落的人,拉走了村落的记忆,留下的只是一群孤独的少年。这些记忆,是九零后的记忆,有多少杨大鹏一样的少年在树杈上孤独的思索,如何坐上火车,离开村落,村落的记忆对于他们是痛苦的。那一列列火车冲击这他们的内心,逃离的思绪日益渐增,当骡子也要提早坐上火车离开的那一刻,这个村落的少年也发生了改变。每个人都成了孤独的野鬼,在这妖风的吹动下,内心的想法也随着飘向远方。只有张火箭还要留在村落。少年的情谊其实在这一刻,都发生了本质的区别。他们不在是混迹在村落的追风少年了,他们不在会骑上“摩托车”去阻挡这场变革的狂潮了。相继有了各自的选择,留守和离开。
当杨大鹏和张火箭唱的那首属于他们少年的歌曲,骡子已经离开了,杨大鹏也选择考大学离开村子,也就留下了孤独的张火箭,孤独的守望着村落,以至于他最后孤独的活着,他没有守住村子经受变革的洗礼,他甚至连自己的孩子张红星都守不住,他的孩子也毅然决然的踏上离开村落的火车。而这个时候骡子早已经回来,通过变革的新思潮在原有的土地改变着原来的村落。而他们的下一代有想着追求新的摩托车,孤独的去往南方。
比起杨大鹏他们的,能够踏上离开村落的旅程。杨梅无疑是最悲哀的,身体原因只能让她在荒野山沟,带着思绪随着风去呼唤南方带给她无尽的遐想和自由。她对这片土地又热爱到痛恨再到选择守护,经历了常人无法经历的痛苦和孤独。她就如同痴傻的晚来一样,是名副其实的“守村人”。她是最想离开的,她向往着自由,她对杨大鹏她哥的情愫,她无法去表达。她就是一个“羊人”存在,她根本无法去表达自己内心,父亲每次回家痛苦的表情,奶奶的疯癫,哥哥的树杈畅想。她没有倾诉对象,她只能对着羊儿诉说,对天空里的野鬼诉求,对着武则天陵诉求,对一切不存在的虚无诉说。她是村落里最孤独的存在,就如同这个村落在大时代变革下,孤独落寞不被重视一样。它也有自己的无奈,原本生活的人们,一波一波的离开远去,它的悲哀孤独又该如何诉说。杨梅的遭遇也是痛苦的,她不能像任何人一样去奔走,去追求自由的生活。对于哥哥杨大鹏越来越逃离的思想,她不能去阻止,对于父亲也南下,她不能阻止。对于她被遗忘在村落的角落,她不能阻止。她只能把对自由的呼唤寄托给风,给山,给石牛,给任何可以游走的东西,给了那个虚拟的网络。
面具人生
其实每个人都带着一副面具,面具下掩盖着自己最纯真,最痛苦,最忧郁的心灵。杨大鹏在对于逃离村落后产生的恐惧,其实是他心中最不舍,最珍贵的记忆。可他又不愿提及这段悲痛的记忆,对于父亲的南下无声的讯息,对于杨梅难以割舍的感情,对于村落质朴有困惑的情感。在他定居西安,当他高调的以为脱离原有的生活记忆,开始融入城市新生活。他已经带上了面具,这个面具在掩饰他内心不能割舍的情感,他冷酷的一面在强迫自己去割断对父亲,对杨梅,对村落的记忆和感情。面对妻子刘娜他带上了面具,他想忘记他之前痛苦的记忆。可对于他的儿子杨小镇,他又毫不掩饰的将自己深藏在面具下的记忆无形中暴露无疑。他会讲述原有的记忆给儿子,儿子的名字杨小镇,就是他在不断呼唤记忆深处的情感,他期盼儿子能够回到村落,能够看看他生活的土地,去继承这片土地特有的情感。面具戴得久了,他也茫然了,经常在西安城的角落看到村落的人们,那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都是自己在深夜回想起的记忆。再多的面具掩盖不住内心的情感,对杨梅喜欢的情感,对父亲思念的情感,对张火箭、骡子,对他们骑着那辆“摩托车”在路上疾驰的情感。最终他踏上寻找记忆的旅途,父亲永远留在了南方小镇的土地,《寻找杨梅》也陈述了自己对于妹妹的情感。最终他选择对妻子刘娜和儿子,讲出来内心一直隐藏的记忆,他在此刻摘下了面具。可另一幅面具还留在他和妹妹杨梅的世界里,“逃跑的兔子”和“守望的鱼”在虚拟的网络里,在联系着他们兄妹的情感。现实中,杨梅变了,杨大鹏也变了,他们都不像小时候那般亲近,杨梅在杨大鹏离开村落以后,她经历了太多痛苦的事情,父亲的失联,杨大鹏的不归,杨梅只能终日陪伴疯癫的奶奶,她找不到诉求的对象,她变得沉默。杨梅将自己孤独的灵魂寄放在网络里,把自己追求自由的梦想寄托在“逃跑的兔子”身上。而杨大鹏带上面具,充当一个陌生人,才能真切的表达自己对杨梅的情感寄托。杨梅依靠网络这张虚拟的面具寄托自己对父亲,对哥哥,对村落,对自由的寄托。我不禁想起儿时记忆里自己村里一个同龄的堂叔,因为疾病,丧失行动能力和光明,却每日都会坐在门外的石台上,挂着一个收音机,听着不断播放的新闻,眼神望着蓝天。他是看不到的,但他所说,他听着广播,可以联想到天空的颜色,村子以外的世界。他和杨梅一样,都是村落遗忘的人,可他们却通过不一样的方式,为自己找到联系村落以外新世界的方式。
成长 下一代
在杨大鹏经历痛苦的回忆,和妹妹杨梅在网络里的联系,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开始急切呼唤记忆里的村落。当他踏上寻找父亲的那一刻,他才真正的成长了,他明白现在的生活是他想要的,可他忘不了记忆中的土地,忘不了父亲和独自在村里的妹妹。他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遗忘刻在骨子里的记忆,他对刘娜的开诚布公,对儿子杨小镇名字的由来,对儿子讲诉那些自己呼唤记忆。他不能忘记这段记忆,他不能割断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爱意。父亲躺在了南方小镇的土地里,奶奶也埋在了村落的土地里。村落的情感开始对于他来说成为永恒的回忆,现如今就剩下了妹妹杨梅。可她也变了,变得沉默,变得杨大鹏自己都快不认识了,亲爱的妹妹在网络里对他“逃跑的兔子”是温柔的侃侃而谈,谈对父亲的思念,对哥哥的情感,谈村落里大大小小事物的看法。可现在真正面对了,她却变得难以交流,默默推着轮椅离我越来越远。妹妹痛斥自己的逃离,痛斥自己在需要他的时候却不愿回到的村落。他也变了,他变得只能戴着面具在网络里才能和妹妹畅谈,他也在现实中和妹妹陌生了,自己长时间不愿提及的村落,也在他面前变得模糊。
杨梅的成长在父亲离开村落,在哥哥离开村落,在许许多多的人们离开村落,在那个黑夜被魔鬼玷污的时候,她的纯真心灵变得沉默现实,在那一刻,她真的成为一个“羊人”的存在了。她不在幻想着未来,她在沉重思索现实,她在尝试打破偏见和固执,她在慢慢的时间空洞里,通过虚拟的网络陈述自己的经历,自己真实的一面。她和女生们成立夜莺女生会,她在尝试改变她们的真实处境,那种对女生固执和偏见的存在。可最后女生会解散了,她到那一刻才明白,女生会只是将她们聚集起来发泄内心的苦闷和对自由的向往,可一旦步入婚姻,步入家庭。就在难以拥有这份自由,告别这夜晚的自由。这就是成长带来的苦闷和痛苦,这就是杨梅孤独的成长。她继续一个人流浪在黑夜,在这村落,除了那一群羊,就剩下黑夜里的野鬼和远处的无字碑能倾诉她内心的苦闷。
张火箭没有离开过村落,可他的儿子张火星时刻想要离开张火箭,离开村落,逃往南方。他还在向往和憧憬父辈们南下的激情和梦想。郭金龙通过一辆摩托车激起了南下的狂潮,自己所在本地发展事业如火如荼。骡子在南方回来也开起了网吧歌舞厅,还有自己的两辆货物运输车在疾驰。而其他人好像就拥有了摩托车,回来的不是痴傻,就是落寞的死去了,还有杨梅父亲永远的沉睡在南方的土地。太多太多的人,我们只能看到他们常年奔波着南方的征程上,憧憬着那片满是金子的土地。到现在连村落下一代都在憧憬着南下的自由生活,时刻在准备逃离。
杨大鹏选择原谅自己内心的无知,他不能忘记村落的记忆。他清醒的认知到,不仅仅自己不能割断与村落的情感,他的儿子也不行。他曾在幻想中寄托自己的儿子,带着他复杂的情愫去看一看这村落里人,村落的山,村落的沟,村落荒野上的群羊和那个孤独的“羊人”。他将自己认为痛苦不堪的过去讲述给妻子和儿子,当他带着妻儿再次踏上这片他曾经最痛苦最想遗忘的土地时,他释怀了,他将杨梅和父亲以及他少年时期的往事陈述给妻子,在这一刻,他的心彻底平静了。也愿意去热爱这片土地,承载着他一生最纯真,最难以忘怀,让他能够成功走出去寻找新世界的土地。
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我们这代人最真挚情感的缩影。我们有太多的杨大鹏,骡子,张火箭,杨梅一样的人。在那个年代,面对时代变革冲击下,太多太多的少年思索着对远方的向往,对故土的伤痛和不忘的记忆。《抒情时代》无疑是用质朴的语言,冲击我们的内心世界,总结回忆我们这群少年变革时代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