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族人才俊的头像

族人才俊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104/20
分享

用心 用情 用悟 ——读林永泽散文诗集《故乡情·北江谣》几点感想


    近年来,读林永泽老师的散文诗不少。最近读到的是他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荔枝风》,那是我们一同参加从化首届乡村振兴“从化井岗红糯荔枝故事”全国征文大赛采风时,他第一时间写的,令我读后就被林永泽老师的文字吸引了:一曲《荔枝红了》,让我陶醉,陶醉于美丽的荔园景色。“这棵是井岗红糯,那棵是观音绿;这是桂味,那是岭丰糯,还有草莓荔……”美丽的讲解员,用优美的声音,介绍着荔枝母亲的儿女们,也把我带进美丽多彩的荔枝世界。虽然是早春,离荔枝挂果成熟还有小半年呢,我却仿佛见到一片荔枝红云浮现在眼前。

    广清散文诗创作交流笔会召开前,广东散文诗学会会长陈惠琼把他的散文诗集《故乡情·北江谣》放上了群,我打开细品,从他的文字里,我发现他对故乡的情感是那么浓厚,对北江的风物是那么执爱。故故乡的一花一草一木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成为了他诗行里的佳句,留存在北江的风物在他的诗行里是动人的,也是引人深思的。林永泽老师的散文诗能那么打动人,我想以下六个字,也许就是他创作成功的奥秘吧!

    感想之一:用心

    “又遇中秋,家乡的板栗早已笑裂了口。

    板栗好吃,全身刺,拿下它要全副武装。穿上长衣着上胶鞋戴上竹帽扛上竹篙挑担竹箩拿上竹钳,摘板栗啦!

    摇呀摇,打呀打,天上下着板栗雨。

    ……”

    林永泽老师散文诗《故乡情.北江谣》中的《摘板栗》一文,写的是家乡一个小小风物,就被林永泽老师描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抓住了我的心,触动了我的心弦。我想,这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因这是爱的呼唤、心的交流才有的感觉。读了他自写的序,才知道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的林永泽老师,其人生经历没有离开过大山。中学时代,他爬遍家乡的山山水水,捉过小鱼、小虾、泥鳅、黄鳝,捡过遗漏下来的每一粒稻穗、每一颗花生、番薯、芋头,历经吃不饱、穿不暖年代的岁月经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工作25年,站过学校三尺讲台,走过乡镇村村户户,经历过机关熬夜写材料的痛………

    然而,多岗位的锻炼,让林永泽老师练就了一双用心观察日常生活的慧眼。于是乎,每一缕山风、每一处青山、每一处楼宇和村庄,在林永泽老师眼里是温柔的、滴翠的、祥和的。

    理性在碰撞中升华。从阳山到连山,林永泽老师用心观察生话、用笔描写生活,家乡的月亮、家乡的晨霞、家乡的炊烟、家乡的风物等等,释放了他对故乡的执爱,也表达对故乡的报恩之心,从而成就了他的《故乡情》。

    感想之二:用情

    “清远,一个新兴的城市,在北江边崛起。她以特有的魅力,吸引珠三角;她以骄人的妩媚,情牵内地。

    聆听清远,感受她的温柔,感动她的爱;聆听清远,品味她的风韵,欣赏她的美。

    这是一方热土,只要播种爱,就能收获幸福;这是一片蓝天,只要用心热情仰望,就能看到迷人飞霞。”

    《聆听清远》是林永泽老师走出大山后写的。离开工作25年的大山,步入都市的工作生活圈。面对城市楼群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不停延伸,大街小巷的文明氛围,林永泽老师的散文诗创作激情又一次得到升华。

    读林永泽老师的作品,我感受到了他追求以情感人的创作境界,感受到了他对故乡的山水注入的真情执爱,也体会到了他走出大山在北江河畔生活的真情写意。

    我想,这是林永泽老师进入都市生活圈后倍加努力工作、倾注真情写作的结果。多年的创作经历,让他更加理解“脚板底下出好作品”的内涵与外延关系。于是,潭岭天池、湟川三峡、连江、小北江,有他采风走过的身影;莽山脚下、金鸡岭前和乐昌峡、武江、浈江再到北江,有他留下的足迹。一个个脚印,一行行真情字,印记着他对北江母亲河倾注的真情,也表达了对北江母亲河的爱恋。于是,他用纯洁的执爱,谱写出了令人动容的《北江谣》。

    感想之三:用悟

    “如果,你有心情,你有时间,请听听粮食的声音。

    粮食,没有苹果的迷人,也没有蜜桃的诱惑,更没有柚子的大气。粮食的声音,很平凡,平凡得让你忽略。很多时候,你对她几乎没有感觉。

    你听见粮食种子发芽的声音么?你听见粮食成长的声音么?你听见粮食花朵绽放的声音么?你听见粮食成熟的声音么?你听见粮食入库的声音么?你听见粮食人的声音么?

    那声音虽然平凡,却与生命同行;那声音虽然不悦耳,却能震憾你的灵魂;那声音虽然你没感觉,却与你的生存息息相关。

    是的,这就是粮食的声音!”

    这首《粮食的声音》的散文诗,足见林永泽老师哲理功底之深厚,也足见他对“粮食”二字的深层感悟。我读后,就有一股暖流淌过心河的感觉。

    “悟”字虽简,但蕴含着深层哲理。散文诗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悟”字的化身,没有“悟”字,一首散文诗只能是漂亮文字的堆砌,失去了精神灵魂支撑的空洞作品。

    也就是一个“悟”字,让林永泽老师的散文诗从大山闯入了大都市,从山林田地涌入到了江湖花草,从清远走向广州走向外省。于是,我们读到《燃烧的东涌》《我在大鹏湾,等你》《安化绿韵》《广土安辑》等等名篇,也让我们在面对面对话中,感受到这位大山走来的乡土散文诗人的才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