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峰虽然不那么高大雄伟,却云雾缭绕,悬崖壁立,茶树丛丛,依然可以俯看群山,脚踏云雾,品咂茶香,浮想联翩,一抒胸意。
2011年,张中翔便将自己的梦想种在了海拔700多米的望云峰顶,成立了赤水市大同镇望云峰生态农业园,他要在这里当茶农。
此前,这个头脑灵活、身材壮实的汉子已经在商海中闯荡多年,虫茶、石斛茶等当地特产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是个小有名气的茶商。不安分的他有一天灵光闪现,经销茶能赚钱,如果自产自销岂不赚更多?在茶农梦的驱使下,张中翔看中了望云峰顶上早已废弃的洞坝茶场,与当地农户签订了500余亩茶山承包协议。
美梦好做难实现。茶林管理、采摘、加工都是一门新学问,且还需要投入资金,再加上山上交通不便、水源不足,困难比牛毛还多。资金的需求更像个无底洞,雇劳动力、修路、建加工房、买设备等投入不菲。创业之初,只见大把撒钱,却不见颗粒回收。此前经营良好的虫茶生意也受到影响,没有资金投入新产品的开发。
家人的担心开始变成怨言,各种嘲讽挖苦也随之而起:“好不容易走出山沟沟的农村娃儿,现在又要回去当农民,简直是个憨包!是不是脑壳进水了?”
家人的埋怨,外人的风言风语,给张中翔增加了强大的压力。但他没有被压倒,茶农梦的翅膀也没有被束住,相反,更坚定了他一定要干出成效的决心,以证明自己所梦不虚。
经过三年的打拼,张中翔的茶场已走上正轨,开始盈利。茶农梦的初步实现,让家人信服了他的能力,也让嘲讽的风言风语消失在望云峰的猎猎山风中。
望云峰不仅出产好茶,更是观景休闲的好去处。在体验望云峰创业艰辛的过程中,张中翔还有另一种收获,那就是劳作之余看日出、观云海、临崖呐喊。
“站在望云峰顶峭壁上,早上晨雾缭绕,白云铺地,几百米山脚下农家一鸡开叫,百鸡共鸣,此起彼落;晚上山风呼啸,星月交辉,使劲吼一嗓子,狗叫声像击鼓传花一样,由近咬到远,连绵方圆几里,好听得很。”说起望云峰独此一景,张中翔眉飞色舞。
由此,望云峰给了他新的启迪和商机。他将定位调整到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茶农梦升级到了生态旅游梦,他要当乡村农业观光旅游的吃螃蟹者。茶商到茶农的后退一步,却为跃上新的景区开发业态夯实了基础。
张中翔把自己的梦想打扮得色彩斑斓。他在茶园中种上了桂花,他还打算种桃树、李树,春有桃李花,秋有桂花、茶花,交替上阵。他要让游客体验在花海中采茶、品茶的情趣,带动茶的销售;还要让游客观日出云海,放飞梦想心愿;悬崖听鸡鸣狗吠,感受乡村风月、乡愁民俗。
张中翔逐步实现梦想的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农户增收。他按每年每亩160元支付农户土地费用,并为农民提供茶园务工机会,每天可收入80元左右。以前,大山深处哪有这样的机会?
开发旅游,最难的是交通不便。从大同镇到望云峰4.6公里,仅有一条乡村土路,又陡又弯又窄,运输生产物资、茶叶尚可勉强应付,若要接待游客,便成为瓶颈。为了拓宽硬化公路,他到处奔波,多方争取,他的事业心和创业成效感动了政府,获得了项目支持。同时走村入户做群众工作,宣传发展旅游业的好处。已经初尝甜头的村民,对耿直热情的他早已心悦诚服,纷纷给予了占地的大力支持。
水泥公路修通后,来品茶赏景的游客多起来了。鸡鸣狗吠依旧,茶香益加浓烈的望云峰,又响起了听畜叫、观日出的嘈杂声,以及周边农户从事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的笑声。
张中翔端起自己种出的茶,细细品了一口,然后将目光投向了望云峰最险峻的悬崖。新的梦想又在他的脑海里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