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立红的头像

陈立红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4/25
分享

桐柏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著名作家孙建英创作述评

孙建英先生是南阳作家群的重要作家,与南阳作家群代表作家乔典运、田中禾、周同宾同时代并齐名。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廖奔在盘点文学豫军和南作家群时,将孙建英排在乔典运、田中禾、二月河、周同宾之后。这个排名还登上作家出版社推出的专著《南丁与文学豫军》封面。这凸显了孙建英创作成就的在河南作家和南阳作家群的重要地位。

孙建英比乔典运小5岁,比周同宾、田中禾大6岁,都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作品,人生经历也大致相似,在此后的文学生涯中结下深情厚谊,他们对孙建英的印象和评价,可为我们观察孙建英的文学成就和影响打开一扇扇天窗。

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获得者、著名散文大家周同宾先生,对孙建英的人品和作品均高度评价。称赞孙建英“有谦谦君子之风,可信可交”,是“桐柏山的观察者、体悟者、描摹者、歌吟者,和生活、历史的忠实纪录者”。“建英写桐柏山,比我深刻得多。……山用精神、气度塑造了他,他用文字、艺术塑造了山。人与山与文,无意间达到某种统一。所以我说,要认识孙建英,就去读桐柏山,要认识桐柏山,就来读孙建英的散文。”这些论述不仅是对孙建英散文创作的高度评价,更指出了孙建英作品对构建和弘扬桐柏山淮河源文化的重要贡献。

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田中禾先生,为孙建英散文集《履痕》题写诗词《踏莎行·奉赠建英》:“织履嵩岳,留痕淮源。桐柏山空云鹤闲。一册新书煮老茶,半世风雨付笑谈。白河夜话,伏牛伴玩。淡笔轻抹三十年。相聚莫道廉颇老,浪掷青春字行间。”这是他对30多年交往和友情的生动描述,是两个年逾八旬老友的心领神会。

《躬耕》文学原主编马本德先生,在论述孙建英小说时指出:“古往今来,真正伟大的作品,背后都隐藏着一颗真诚的心。建英先生也是一位真诚的作家,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悲悯情怀将会赢得众多读者。”

《莽原》文学原主编何秋声先生,对孙建英的新故事创作给予很高评价:“从时代、人民、文学的关系看,建英新故事创作的平民意识,有着重要价值和十分深远的意义。……他师法宋元话本,讲究情节的曲折、悬念的迭起、细节的逼真,他又吸收现代小说技法,讲究人物的内心描绘、叙述的时空跳跃、语言的铺陈着色,他博采各种技术为我所用,使其新故事上了一个新档次,具有了新的艺术特色。”

孙建英诞生于1935年8月,河南新密人,原在河南省建筑工程厅工作,1958年1月随省直下放干部来到桐柏。1957年22岁时开始发表作品,从事文学创作近70年,已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数百篇,出版有长篇历史小说《御赐剑》、中短篇小说集《走出雪谷》、散文集《与山对话》《履痕》、幽默故事集《千年等一回》等,另有数十部(篇)剧本、曲艺作品发表和演出,并多次在全国、省、市汇演中获奖。去年出版的新著《秋天的视觉》,是散文、小说新作与诗歌、曲艺代表性旧作的集大成,代表了他的创作最新成果。

从个人命运和机遇来说,作为青年才俊,孙建英从省城下放桐柏山区,是非常不幸的。如果留在省城,以他的才识,他的人生和创作会更加辉煌。但从桐柏文学史的生成和发展来说,孙建英的到来却成了桐柏文学的幸运。正是因为他的工作和创作成果,完成了桐柏文学的奠基和开拓,促成了桐柏文学新人的成长和繁荣。因此,从文学地理学的视野,我认为从桐柏文学史的角度来研究孙建英的文学创作成就,更能凸显他的创作特色和历史价值。南阳作家群星灿烂,但真正有南阳地域特色的作家,除了周同宾的“中原农民群像”与周大新的“盆地文化”之外,孙建英的“桐柏山”系列更有文学地理特色,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概括而言,孙建英的创作成就和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孙建英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精妙的语言、深邃的思考,描绘了桐柏山区的壮美风光、社会生活和人物群像,丰富了“桐柏英雄”精神内涵和桐柏山淮河源的文化价值。孙建英的童年时代属于民国时代,生活在新密农村,住的是祖父挖箍的窑洞。这些童年记忆,对他了解认识桐柏山是一个巨大的反差,桐柏山区的群山碧水、茂林修竹、肥田沃土、壮美富庶、生产劳动,以及山区人民的淳朴、善良,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了他创作的不竭源泉,形成了“取材新颖,立意深刻,笔法细腻委婉”(《桐柏县志》)的独特风格。这些作品已成为“桐柏英雄”的新故事,对于丰富挖掘“桐柏英雄”的精神内涵和桐柏山淮河源的文化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描写桐柏的文学作品中,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是革命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桐柏英雄》,为桐柏贡献了十分醒目的文化标签 “桐柏英雄”,塑造了桐柏的形象和精神。这也是桐柏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苏区应有的底色和形象。此后,孙建英和其他年轻一代的桐柏作家一起,继续为丰富“桐柏英雄”群像,挖掘桐柏山淮河源的文化价值辛勤创作。2002年赵西学出版长篇小说《桐柏英豪传》,2013年池长生出版长篇小说《桐柏山寨》,2019年尹中哲出版散文集《我的故乡叫桐柏》,2022年孙建英发表短篇小说《山神》,南阳作家李天岑、水兵发表报告文学《英雄归来》,这是《桐柏英雄》的前传与后传,是历史与现实的接力,是当代作家的文化自信。

二是孙建英以其丰富的创作成果和筹备成立县文联,并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文学探索,成为桐柏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对促进桐柏文学的生成与发展和青年作家的创作与成长,以及桐柏山淮河源文化的丰富与繁荣,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孙建英在文联工作时,为鼓励青年作者创作,在经费紧张的条件下,他一个人扛起了办刊物、编报纸、举办研讨会的全部工作,为很多作者编发过处女作。

赵西学是孙建英最早发现的作家,县文联成立后,赵西学经常带着新作到文联与孙建英商讨。孙建英曾在《南阳日报》“白河”副刊发表评论《赵西学其人其文》,积极向社会和文学界介绍推荐文学新人。不久,南阳市文联举办了“赵西学文学作品研讨会”。赵西学后来成为著名作家,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品中国名人”系列图书十部。

三是孙建英的赤子情怀和严谨文风,为青年作家做出了表率,值得大家学习。孙建英有个不幸的童年,吃过民国旧社会的苦,所以他像很多爱国知识分子一样,对新中国充满了欢欣和期待。他在回忆少年时代的散文中,讲述了旧社会“缴公粮”与新社会“送公粮”的故事,新旧对比十分醒目。

孙建英的赤子情怀,既表现在积极要求进步加入党组织,表现在他的作品内涵和价值导向,还表现在他对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的坚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创作了朗诵长诗《“五星红旗”赞歌》,充满了如火的激情和历经70年风雨的自信与豪迈。因为他是共和国非凡历程的亲历者,可谓同呼吸,共命运。在建党百年之际,荣获党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著文发表感言说,要继续“以文为歌,歌颂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我们英雄的人民。”新近发表的小说《山神》是抗战题材,但写作时间是“1983年稿”,“2022年夏整理”,联系20世纪80年代初期,抗战题材小说已经开始“流氓化”写法,这更凸显了真诚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孙建英一直恪守严谨扎实的文风,强调作家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他说“作为文学作者,无论何时都应保持一个宽阔的胸怀,旺盛的情志,不忘初心,坚持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淡化私我,瞩目国运民生之大局。”这是非常难得的经验之谈。特别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期,诗人作家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这值得青年作家们深入思考。

孙建英先生是文坛的常青树,虽然90高龄,但仍笔耕不辍。祝他身笔俱健,新作不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