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森森的头像

森森

网站用户

诗歌
202309/15
分享

雨天访古村(组诗)

雨天访古村(组诗)

在儒安古村,雨时下时停
别有一番意趣,雨打绿叶,雨落庭院
让潮湿、清凉与鲜亮更加古朴
植物生机盎然,让我相信
土地的肥沃,与土壤的多少没有关系
我一再止步辨认
秋枫、光棍树、朱蕉、洒金变叶木、海竽
番荔枝、微甘菊、猫须草……
它们随意地生长在路旁
就像好奇的村童,手一碰就跑开
伏石蕨带给了黑石头生机
也引着我们从中议第走进了陈家祠堂
时间制造的辉煌与颓废
已不能激起我的赞美与嗟叹
倒是一场雨,把我们困在一处凉亭
有人在津津乐道,他们的表达
像雨发出活泼的声音

注:儒安村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是海南第一个地质文化村。

 

 

海瑞故居


文字或者影视
这些形而上的接触,有关海瑞的故事
脍炙人口。当我来到他的故居
这应该是最接近他的一次
在相同的空间里,存在过他
又出现了我。如果时间是个隔层
抽掉了,是不是就可以遇到
四百多年前的他?在同一片土地上
房屋、家具、凉亭、牌坊、雕像和院道
均为后人所建,我不去计较是否
恢复了原貌,我在想,被人文浸润的
物质,泛出来的光泽与深度
早已超过纪念本身
就像此刻我站在“寿”字石碑前
心底震撼再次荡漾开来

注:海瑞故居位于海口市红城湖路,是一座纪念性的仿明代海南民居风格的建筑群。

 

 

五公祠


红墙绿瓦,亭台楼阁
闹市中幽静的一隅,让人有所依恋
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探访
而每次都不那么具体
年少时划船在湖心,看人潮涌动
后来带上孩子,我跟她讲起
海南岛的贬官文化,有了历史的厚重
这一次我想到祠,纪念或祭祀
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
然而他们的雕像
一直在屋外,任日晒雨淋
让人心疼。也罢,或许这样更能
听到百姓的声音,更能看清历史的风云
你看,有人在穿着旗袍漫步曲径
有人摆弄生角,唱着琼剧
他们应该是认真看,认真听
没有漏过一丝美好

注:五公祠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是海南地区历史最悠久、建制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为丰富的古典寺庙园林景观建筑群,同时也是海南贬谪文化的发祥地,始建于宋朝。

 

 

长泰村


长泰,长久的安宁
多好的名字!当我来到长泰村
秋高气爽,风清云淡
南方海岛的气候,保持着满目翠绿
只是草木少了春夏的鲁莽
琼北传统民居,让我的接近没有隔阂
门相对,屋相连,青石灰瓦
我在这样的房子里长大
在熟悉的感觉中走进冯白驹将军故居
我们轻声细语,让有限的见识
去接近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让一个杰出人物
与一个普通的村庄关联
当我轻步漫过陈列室、穿过绿草地
抚摸过黑色的墙壁
站在将军的铜像前,我深深鞠了一躬
才在燃烧的火与安静祥和中
找到了平衡

 

注:长泰村位于海南省海口南渡江东畔云龙镇境内,是冯白驹将军的故乡,是革命老区村庄。

 

 

春天的新旧沟


春天路过新旧沟田洋的时候
我也恰好来到
不过春天在低处
低到水田里,长出绿油油的稻禾
或者藏于沟渠,潺潺流水发出的轻喊
鸭子在鱼塘里追逐嬉戏
有农人在劳作,弯腰或抬头
他们也是春天的一部分
又岂止是这些
这么辽阔的田洋,春天的量词太多
面孔太杂,姿态多样
让走在高高阡陌上的我应接不暇
我猜想,其实最惬意的
要算唐代宰相韦执谊,他的纪念亭高高耸立
一千多年过去,逡巡的春风
仍未灌满他的胸襟

注:新旧沟乡村湿地公园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泉镇和龙塘镇,唐代被贬宰相韦执谊曾在此兴修水利,造福一方。

 

 

火山古井

古井已经安静下来
被置于生活的边缘,写满记忆
在火山地区,每一个古井就是一部
厚重的历史,我真想建议
在每一个从石头深处
淘出水来的古井边,立一座石碑
记录开凿水井的艰难过程
在儒符村,我看到这样的汤勺古井
在清末先后七十一年
三代人用铁锤、钢钎开凿,挖到洪泉
我见过檐下积水的石槽、石臼
这里石多土少,土层稀薄,取水困难
却又村村相连,人口密集
当我在古村落怀古
早已看到了耸立的楼房和水塔
幸好村民把古井围护起来
幸好把火山石扔进深井,还能听到
历史的回响

 

注:儒符村位于海口市石山镇,是海南典型的火山古村。

 

 

站在昌道村的石拱门前


我没有考证
这石拱门搭建的时间,旁边也没有文字说明
背后只有一座古老的村庄为它作证
其实是它在为村庄作证——
我兜兜转转了半天,只找到这座石拱门
最古老。门宽三尺、高七尺,狭窄、低矮
截住了一条通往村外的小道
门石粗糙,被进出的时光磨滑了脸
消逝的影像里,有农人扛着农具、牵着耕牛
缓慢地穿行,或者在门下歇息
一门之内,是石头垒起的房子,冬暖夏凉
是火山人家的鸡鸣犬吠;一门之外
是遍地的石头上顽强的绿植,瓜果飘香
站在昌道村的石拱门前
我看到了炙热的阳光,照在路边石墙之上
那儿有树根盘踞,有藤蔓攀附
我想石头一定很烫,心里不由地
为它们喊起痛来

注:昌道村位于海口市石山镇,是一个普通的羊山地区火山古村。

 

 

林鸿高围楼

人去楼空,无论多么堂皇
一幢楼最后的宿命,大致都是如此
林氏围楼藏于乡间,百年风雨
还巍然屹立,尽管墙体斑驳
仍不掩当年繁华
草长在墙上,树攀到楼顶
绿意盎然的陪伴,生出了风的声音
但我不是在林中
房子是空的
楼梯是空的,走廊是空的
空得让我看到,这里有人,那里有人
他们在端茶倒水,打着呵欠
他们争执、欢笑或哭闹
他们是不同的他们
他们与我切割了不同的时间
我们互不打扰,此刻斜阳覆盖在楼上
我想他们一定有过与我
一样的惆怅  

 

注:林鸿高围楼位于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三江村委会罗悟村。围楼始建于1922年,由旅泰华侨林鸿高先生为教育子女不忘乡土,回乡建此楼留念。

 

 

溪北书院               


只能说我孤陋寡闻
一所百年书院藏于海边小镇
多少令我意外,如今她归属于文北中学
肯定有所传承。我想,这应该是
回乡办学的典型代表
门口三块文物石碑挡道,从县级省级
到国家级的,相隔四十多年
两株百年大叶榄仁就像是守院人
谁来了,它们都热情招呼
我喜欢这里的布局:有序,规整,对称
读书的地方,就该简单明了
在哪里讲学,哪里藏书,哪里活动
路径相通,实用方便
一百多年的书院不算太老,砖木还硬朗
碑亭廊井、匾额木雕,跟古朴的
文字一样,成了时间的标签
而穿堂风一再对我叙述,这里的空
连门口的半月形水塘听多了
也皱起了眉头

 

注:溪北书院是海南清末著名书院之一,书院坐北朝南,由大门、讲堂、经正楼、经堂和斋舍五部分组成,现为文北中学所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