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森森的头像

森森

网站用户

诗歌
202403/06
分享

武夷山水(组诗)

在妥乐村观银杏

 

一个村子里,一千多株银杏树黄了

这种诱惑足以让我奔赴千里

在云贵交界的妥乐村,即使已是深秋

银杏树也不慌不忙,慢慢地变黄

再随风飞舞,碎金满地

它们有这样的底气

它们占据着村落的山野与田园

就像在这屯兵,一安营扎寨就过了几百年

我发现,银杏的落叶保持着

树上时的色彩与光泽,不予人悲观

它们飘落屋檐、庭院、小径、田埂与溪流

又被承载之物丰富了画面

我漫步于银杏林,又或者是走村串户

人树相依,挺拔端直的树干举着

黄色的大旗,威风凛凛

那些虬枝盘曲,勾住了风,挂上了夕阳

听到有卖白果的村民大声吆喝

才微微地放了一放

 

注:妥乐村位于贵州省盘州市,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在弘一法师的灵塔前

并非刻意拜谒,在清源山
我沿着山道来到弘一法师的灵塔前
庄严肃穆,春天的特征
在这里毫不保留,阳光浅浅的
炮仗花怒放,山墙上藤蔓的叶子轻轻摇曳
又增添了一种亲切之感
一首《送别》如梵音弥漫,不断重复
我卸下行囊,摘下帽子,叩拜
春风拂面,逗留的安然
让我放下了敬仰,就像面对自然的景物
无须用伟大来表达
后来,我唱起了《送别》
让自己听见,让旁人听见,人的感伤
竟可以这么畅快淋漓
当我默然离开,在一拐角处,我看见了
青石上法师端坐的雕像
他正瞄着我,眼中带着微笑
让我不由得开心起来

注:清源山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开元寺的樱花开了

樱花是内敛的
她只开在寺内,像闺中女子
镇国塔和仁寿塔一东一西,高高站立
眼皮底下除了开元寺
还有整个泉州城
其实全城的人也是看到它们的
互见彼此心方能安,我想应该是如此
三月的晨曦里,我悄然入寺
果然热闹已在枝头
一簇簇红樱花开得正艳,像染红的云彩
蓝天、灰塔、红墙,黄瓦、绿叶
自觉退成了背景
我一直相信,事物之间是有交流的
人与物,物与物,一定存在某种无形的
对接和默契,不然我不会
撇开了寺庙的庄严肃穆,徘徊花下
十分任性地,与春风朝阳争夺
这眼前的美妙

 

注: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去蟳埔村

留一个傍晚,去蟳埔村
去看夕阳落入海中,看花开在头上
在古朴狭小的街巷
流动的花朵,吸引着我的眼球
驻足观看,却不能去触碰
一个个花簪下面,是一张张美丽的人脸
她们在窃窃私语,在欢笑
在海边,夕阳西下,渔船靠港
众多蟳埔女装扮者在记录着此刻的美
寻访间,我对海蛎壳和海泥堆砌的蚵壳厝
格外稀奇,对推三轮车、或剥海蛎
或摆摊位的阿姨们,更加留意
盘头插花,戴丁香耳坠,是她们的日常
美丽覆盖了生活的风暴
这种民俗风情,让外地不断涌来的女人们
实现了一场美的仪式,又扩展着
蟳埔村传承的魅力

 

注:蟳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的入海口,这里的女人们头上戴着鲜花做的簪花围,她们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

 

 

日出日落

在霞浦的东壁村、花竹村
这么多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过来
看日落,看日出
有的时候是欢腾的,有的时候是安静的
大家不约而同地举起拍摄设备
朝着相同的方向记录
也有背朝太阳的,人物成了主角,你看
背景的选择有多么重要
每天都有日出日落
每个地方都可以看到日出日落
太阳总是那么慷慨,在哪里都交出自己的光
和圆形的脸庞,看大地怎么来搭配
就像这里,远山,海水,滩涂,船只,房屋
静默地进入了角色
它们不管太阳只占据了画面的小部分
还是乐意于人们这种把景象
喊成:日落,日出

 

 

九曲溪

置身于溪水之上
从九曲漂流到一曲,山挟水转,水绕山行
这是打开武夷山的另一种方式
流水解放了双脚,眼睛却应接不暇
我没有一探究竟之心
想象自己成为某一水滴,随波在山间穿行
没有梦幻之境,却有虚实之感
你看那些高峻雄伟的山峰
名字是它的虚;奇形怪状的石头
形象是它的虚
船工说,临水石壁上留下的一个个小孔
是先人们的船杆,长年累月撑出来的
石孔仍在,古人已无
经过了林林总总的摩崖石刻、朱熹的书院
高悬的石崖船棺,我与它们始终
保持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
而总有飘荡的古诗词,不断地提醒我
丹山是自然的宝库,碧水是
历史永不停止的脚步

注:九曲溪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因它有三弯九曲之胜,故名为九曲溪。

 

 

大红袍:六株母树


来武夷山,不能不去看大红袍母树
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就像去拜见某位长者
要走一段狭长的山路才能到达
要经过岩茶的种植区
竖着的牌子会告诉你它们叫——
肉桂、水仙、佛手、北斗、老君眉、半天妖
这么多容光焕发的茶树沿路相迎
让单调的路途增添诗意
我总忍不住猜测,这六株珍稀的母树
遵循了怎样的茶道?几百年来
硝烟战火,盗掠诈虞,社会变革,恶劣天气
都没有去除它们存活的土壤
当我站立在写有“大红袍”红字岩壁下
竟不敢相信它们的体矮、枝细、叶疏
在许多失望的话语中,我反复地从一数到六
但很快地,我纠正了自己
大红袍茶树属山茶科灌木型植物
我们被时间夸大了认知,而忘记了
它们本来的基因

 

武夷山水

从古到今,已经有很多诗人
为武夷山赋诗吟唱
李商隐、范仲淹、朱熹、陆游、辛弃疾
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早已融入了武夷的山水
我无意去描述与抒怀,文字的多余
让我看到了事物的潜移
九曲溪的水托起了一座座山峰
并莲峰,仙掌峰,天游峰,玉女峰,玉柱峰
知名或未知名的,在潜移。花草树木
托起了四季,在潜移。崖壁托起了阳光
在潜移。岩茶托起了血液
在潜移。人文托起了历史,在潜移
这种默化,让我有了一种被接纳感,而不是
站在山水的对面。时间总会打开
一个个切入口,让自然之外的事物留下来
你看,佛道儒留下来了,摩崖石刻留
下来了,船棺留下来了,书院
留下来了,竹筏留下来了,茶文化留下来了
如果你去了武夷山,你也可能
成为山水的一部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