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作为有红色担当的人民教师,我致力于《红色担当,红色传扬一一红色微演讲艺术》的研究与实践。”
说出这番话的就是陈丽萍老师,她也的确一直在身体力行地肩负起了一名人民教师的红色教育使命。
红色担当
在二零二一年四月增城红色故事会启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小记者团成立仪式上,陈老师作为特邀演讲嘉宾,在台上以《留住木棉红——“三个典范”杨殷的故事》为题向大家讲述革命家杨殷的故事。杨殷是省港大罢工的重要领导者、广州起义的组织发动者、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陈老师觉得杨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抛弃了优厚的生活,投身革命,面对威逼利诱,依然坚持信仰。
陈老师身穿一袭旗袍,留着披肩长发,缓缓走上舞台:“在纪念碑下汇聚一种传扬……”作为一名演讲家,她一开口却尽显朗诵功底。
跟一些人激情澎湃的演讲不同,陈老师的演讲更多的是在平和、亲切中娓娓道来,就如她的为人。
陈老师的父亲是一名空军参谋,受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看红色题材的电影和书籍,如我们熟悉的《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
陈老师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天河职中高级语文教师。作为一名老师,同时又是党员,多年来,她一直以“立德树人,微言润德,口吐莲花,感化人心”为人生使命。她很注重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有的受到社会和网络的不良影响,存在着亲情淡泊、意志脆弱、为人不诚实等问题。陈老师希望青少年通过聆听,穿越时空隧道,深深感受红色故事背后浓厚炽烈的初心使命,感受信仰所彰显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年九月我担任了金融二一零一班班主任。我校重视‘德厚技高,成就幸福人生’。对于中职生,我注重在红色教育中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磨砺学生的心志。本学期我担任金融二一零一的班主任,我设计并举行‘红色教育’系列互动反思式主题班会如《互相照耀 群星闪耀》《淬炼成刚,点石成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
陈老师的互动式微演讲主题班会课注重以榜样为镜互动反思。
天河职中原来是市一二一中,残奥冠军周杨静在这里度过了自己六年的中学时光。这个学期,陈老师带领班里的同学去采访她。他们班的陈源同学感言:“今天,我们听了二零零八年残奥会冠军周杨静学姐的演讲。她走向成功的每一步都不容易。站上最高领奖台,是她辛苦努力的结果。我们应该学习她的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勇往直前。我们虽不能成为像周杨静学姐那样的人,但是我们可以成为闪闪发光的星星。”
在教师的本职工作之外,陈老师还是广东演讲学会副秘书长兼青少儿口才分会秘书长、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创新与发展联盟“微演讲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教育局红色教育宣讲团宣讲员……
赓续传承
二零二一年暑假,陈老师担任了全国首部红色教育演讲剧《红榜之科技群英》的主创与组织者。
这部剧讲述了中国当代多个领域的“科技英雄”,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孙家栋、钱学森;“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彭士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地质学家李四光;还有“中国医者”钟南山、陈薇、屠呦呦、张伯礼等。
二零二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广东省红色文化研究会一届会员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华泰宾馆国际会议厅召开。
会后举行了文艺展演,其中的重头戏便是全国首部红色教育演讲剧《红榜之科技群英》的首演。
整部剧时长五十多分钟。里面的角色主要都是由小学生扮演,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那些科技英雄的感人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讲述。在我看来,南仁东的故事多少是有几分悲剧色彩的。他为“FAST天眼”的建造倾尽了毕生心血,却在天眼建成之前离开了人世。实在有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觉。
在去观看他们表演之前,我总在想,他们会怎么处理这样一个人物呢?是会把他写得很悲壮吗?
但他们没有。在讲述南仁东的故事时,小演员们的确说出了他为建造“天眼”,在冰天雪地里跟同事们住帐篷、啃干粮的艰辛。但更多的是描述南仁东少年时对天空的无限遐想,很有几分浪漫色彩,也很有画面美感。让同为创作者的我挺受启发的。
广州志愿部落的马泽胜老师、莫月霞老师、文莉老师、张东老师等公益讲师们都参与了这部剧的指导与表演。
陈老师和马泽胜老师等为写好这部剧倾注了大量心血。
陈老师还主编了书籍《红心永向党,爱国铸忠诚》,积极传播红色微演讲的艺术,传扬全国首部红色教育演讲剧红色英雄的故事。
无论双休日,还是各种假期,当大部分人都在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的时候,陈老师却为了推广红色教育而格外忙碌。人们说,老师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想,陈老师的确是把自己燃烧成了那一束温暖的光。
二零二一年国庆前夕,在广州塔,由广州城市旅游问询救援服务中心(广州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中心)联合广东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广东演讲学会青少儿口才分会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经典分享志愿活动上,曾是“广州塔书香丽人行名媛代表”的陈丽萍老师作为红色志愿者宣讲员,主持了这次的活动。
因为采访需要,我受邀也参加了活动。
在活动之前,我看到陈老师在走廊上辅导同学们为上台演讲做最后的准备,
这是我第一次在线下见到陈老师,印象特别深的除了她文静而优雅的气质,还有她的眼睛,她总是目光柔和地看着同学们,跟谁说话都很专注。
这些小学生面对陈老师也不紧张、拘束。陈老师柔声地跟他们说,等会儿上台要注意些什么,要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感觉好亲切。我看着这些同学们,觉得他们好幸福,小小年纪,就能跟着这样的名师学习。
在台上,每个同学演讲完,陈老师都会把他/她留下,做简单的交流。在他们的交流中,我得知,有的同学会自己自觉去参加如学习“抗疫英雄”钟南山之类的活动。
活动结束,大家陆续都散去了,时间已是晚上9点多。在陈老师跟同事边收拾东西边聊天时,我才知道原来她还没吃晚饭。
二零一九年九月开始,陈老师还担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新时代基层百姓宣讲团宣讲员,到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启智学校、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等广州市教育局局属各学校开展宣讲。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现在的青少年思维都很活跃,对他们进行红色教育,怎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愿意接受呢?我想,陈老师他们是比较成功的。
有的红色教育太形式化、注重口号,让大家提不起兴趣。
无论是革命先烈,还是当代的先进人物,他们首先也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的先进,也是通过做好一件件小事,从点滴积累起来的。
所以,我觉得,好的红色教育、宣传应该是回归人本身,以普通人的心态和视角去看待英雄人物、先进人物,这样才比较“接地气”。就像陈老师他们,让大家读《雷锋日记》,谈读后感。让大家去感受雷锋生活中的点滴,自己来讲述雷锋的故事。
公益情怀
当然,如果一名老师,不但能带领孩子们讲述感人的故事,自己平时的言行也能成为他们的榜样,那这样的老师一定更能让大家信服。
这就要说到陈老师的另一个身份,二零二零年,她荣获了广州市文明办颁发的“广州好人”荣誉称号。
陈老师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她说:“在我看来,做一名志愿者最重要的是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在传递真善美中感受美好的志愿生活!”
陈老师回忆说,她是在军人家庭长大,小学时在广州的机场小学读书,学校很重视雷锋精神的学习。正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熏陶下,陈老师渐渐有了一颗乐于帮助他人的心。同时也让她切身体会到了对孩子的品德修养要从小培养、教育的重要性。
陈老师过去曾多次带着学生去爱心颐老院、千禧老人院等帮助老人。同时她还在赵广军生命热线担任了多年的接线员。后来她成为了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客座教授。二零二零年三月疫情期间,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在白云区鹤龙街成立了“志愿部落”,由陈老师担任负责人。陈老师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很支持她,渐渐地,他们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已有几百人。主要是高校大学生,还有教师、校长、志愿服务队队长等。
“陈老师身上散发着亲和力,同时她很有爱心、很执着,非常适合从事志愿服务。担任志愿部落负责人后,陈老师的学习能力很强,善于接受不同的意见,实现了快速成长。”广东好人、青春志愿服务研究院院长张军文如此评价道。
“志愿部落”的宗旨是“让公益改变生活”。他们采取“互联网+志愿服务”的新模式,下设五大板块,有微演讲、朗诵荟、云微课、团康乐、青春营等。
“微演讲”围绕当今热点话题展开,传递真善美;“云微课”由专家学者制作出实用的免费精品课程;“朗诵荟”通过朗诵原创作品推动朗诵艺术发展;“团康乐”通过唱跳、趣味游戏等,寓教于乐;“青春营”通过团队协作等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志愿服务能力。
拍视频、做直播需要场地,一爱心企业得知后立即免费提供了直播场地,陈老师和几名核心成员又自掏腰包购买了直播设备。
二零二零年三月至四月疫情期间,陈丽萍老师积极推动志愿部落活动的开展。其丈夫做好家务,给予莫大的支持,还被陈老师安排担任了志愿部落的摄影师。为拍摄好志愿部落微演讲第一期作品,陈老师与丈夫反复完善,于凌晨两点才回到家。陈老师的志愿部落朗诵荟作品《把爱传递》、公益诗歌《志愿之花》及志愿部落微演讲第一期作品《命运与共,共克时艰——那些感化人心的语言》等,广受好评。
志愿部落也得到了一些文化界热心人士的支持。他们建立了“志愿部落核心群”微信群,里面好些都是广州文化界的大咖级人物。
原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口号“一起来,更精彩”书写者乔平主席是志愿部落的高级顾问。他们的logo上“志愿部落”四个大字也是乔主席书写的,他不时都会参加志愿部落的活动。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乔主席到志愿部落参与直播,与陈老师共同朗诵乔主席自己写的诗歌《把爱传递》。
有了各方的支持,陈老师也更有动力了。
她平时有学校的教学任务,放寒假了,她终于可以腾出时间处理一些志愿部落的事情了。
陈丽萍老师成立了“志愿部落公益讲师团”,去宣讲红色故事,他们寒假基本都在忙这个。
我晚上跟陈老师发微信,一般过了十一点,她就不怎么回复了,感觉还休息得挺早的。到了寒假,在“志愿部落核心群”里,我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刚开始见到陈老师晚上十二点多还在群里发微信,觉得有些惊讶,怎么要忙到那么夜?后来都习以为常了。“志愿部落核心群”里的其他老师们也经常夜里十二点多还在讨论问题,即使大年三十都不例外。有时觉得他们简直就是“变形金刚”,不知疲倦。
从志愿部落新一批领导成员的拟任命名单,到各位讲师的海报,还有他们的活动推文。不管是谁负责主笔,他们都会把草稿全部放到群里,一起讨论,让大家提意见。
在群里大家也都很坦诚,有什么意见都会说出来。特别是他们的秘书长马泽胜老师,陈老师曾向我介绍过,他是一位文化推广大使。虽只匆匆见过一面,却实在让我佩服!他很博学,无论文字、图片,什么问题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即使有时文章已经放上公众号,他发现问题还是会说出来,负责主笔的老师也会尽量再继续修改。
接受意见需要勇气,提出意见同样需要勇气。在一个精英汇聚的团队,更是如此。
一个团队,成员之间何以如此坦诚?
虽然跟陈老师认识时间不长,但在交往中,我知道她是一位很懂得尊重别人想法的人。无论她有什么想法,都会用商量的口气跟我说。正是有了这样很宽容的领头人,才有了这么好的团队氛围。
显然,无论是为人师表,还是做公益机构的负责人,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和信任,陈老师凭借的都是自己令人敬佩的修养所带来的公信力。
我是一名有些特殊的作者,与陈丽萍老师的相识源于一次特别的演讲培训。
那是二零二一年八月,广东残培教育发展基金会组织了连续三期的“二零二一残障女性领导力培训”。第一期由于疫情,只能在线上上课。
这天,陈老师以《女性智慧》系列课程为题给我们上课,听说有视障学员,她就不厌其烦地把自己ppt上的很多内容都读了出来。
上午的课程即将结束时,陈老师说,她很想听一下大家的故事,所以下午安排大家做个微演讲。
我比较擅长写作,一听说要讲故事,就很快地写了一个发言稿。可稿子写好,发给了我们小组的组长,才忽然想起来,糟糕!下午是演讲,不是普通发言,我说话不清楚,又不能像平时那样请别人帮我代读,怎么办?
就在我忐忑不安的时候,收到了组长的消息,下午安排了另外两位组员演讲。我有些失落,不过,也觉得松了口气。可快到下午上课的时候,组长把参与演讲的小组组员名单发出来,第一个竟是我?!
当时我们都懵了,下午到底是谁参与演讲?打电话给组长,又没人接。我们的小组组员都对我说,你还是做好准备吧。
上课时间到了,主持人点各组组长的名字,没有一个在的,他们都还在紧张地为演讲准备着。等了一会儿,人终于到齐了,演讲也正式开始。
我的心砰砰直跳,果然,主持人点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我!我紧张得词都快忘光了。幸好以前上过台,不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说话。
我跟陈老师打了个招呼,匆忙地简单说了一点,就结束了演讲。还好这次的“哼哈官”平姐是我的老朋友,她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我。
陈老师是这次演讲的总评委,负责每位学员的最后点评。我在想,老师肯定没听清我说什么,听都听不清,还怎么点评啊?估计她随便客套两句就该“下一位”了吧。
没想到,陈老师明知我说话不清楚,她也的确没听清多少,还是很耐心地跟我交流、鼓励我。
残疾人的人生经历都是充满艰辛、坎坷的,有的学员因病致残,有的是因车祸等致残……陈老师认真听着每位学员的故事,热情、真诚地跟我们交流。
大家面对这样的总评委,也都渐渐放松下来,现场气氛不再那么紧张。
最后一位学员在演讲中提到了之前的其中一位学员的名字,在点评中,陈老师随口就说出了之前那位学员曾说过些什么。
那天的课程结束时,陈老师把微信留给了我们,她说:“互相加个微信吧,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我与陈老师
没想到,过了没多久,我就真的要找陈老师帮忙了。
“二零二一残障女性领导力培训”的其中一个内容是鼓励大家申请小额资助项目,锻炼大家举办活动的能力。
我申请了一个以“无限风光在笔端”为题的文学笔会活动。希望能跟我们广州市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协会的各位残疾作者一起交流一下如何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体现残障平等意识。
小额资助项目申请书交上去后一个多月,终于等到了这次领导力培训项目资助方乐施会的反馈意见。
可一看意见,我和另外三个一起申请笔会活动的小伙伴都傻眼了——建议我们的笔会请导师。
我们的项目申请书只有几天时间修改,那么短的时间,能请到什么导师?而且我们的项目申请书预算里已经无法再增加导师费了。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跟陈丽萍老师联系,我们这次是文学笔会活动,她恰好是语文老师,找她正合适。
我就试着找了陈老师,跟她说我申请的资助项目需要导师,希望她能帮忙。同时,也不得不告诉她,没有导师费。
陈老师回复我:“没关系,能帮上忙是我的荣幸。”
她的爽快实在出乎我的预料,当时我们的项目申请书都还没开始修改,真没想到导师可以确定得那么快。
到了笔会举办那天,陈老师又给了我一个惊喜。她不但自己如约而至,还带来了三位他们广州市志愿部落的公益讲师团队成员广州市语文名师莫月霞老师、黄埔区语言艺术协会理事文莉老师、广州市优秀红色讲解员周月琴老师等过来与协会会员一起讨论、分享。
在发言时,陈老师说,她很高兴能认识我这样的朋友,我对于她是“如获至宝”。她作为一名演讲家,很愿意通过自己的演讲讲述我的故事……
陈老师在私下也向我大概表达过这些想法,而如今坐在她身旁,听着这些话,还是让我想起了许多……
陈老师有一次跟我说,给我们上课,她是第一次教残疾人。她觉得我们这些学员藏龙卧虎,都挺优秀的。我们的故事也让她很感动。因此第二次在线下给我们上课时,她说希望成立一个残培励志宣讲团。这样不但我们这些残障伙伴的奋斗故事可以鼓舞很多人,参与演讲也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多一种选择、多一份精彩。我说话不清楚,陈老师说:“你的故事,我帮你讲。”
那天的培训结束,我跟她一起等电梯下去,她问我:“你住在几楼房间?”我说:“七楼。”谁知,她说:“一楼?七楼?你住在一楼吧?”我听了就晕了。我们这次培训住的新亚大酒店是广州老字号,差不多有近百年历史了。酒店大堂都挺小的,一眼望到头,哪有客房?我知道,陈老师就是希望我能跟她一起到一楼,可以跟我多聊一会儿。
的确,跟陈老师相处,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她那真挚的情感,几次见面,每次告别,她总是很恋恋不舍。
她也很希望能拉近跟我的距离,为了这个,我还被她“忽悠”了一回。
由于要写作本文,我就跟陈老师说,希望她能把自己的详细介绍发给我。奇怪的是,她却一反常态,总是跟我聊别的,一直没把资料发过来,也没说为什么。
虽然之前也知道陈老师的一些头衔,但当我在网上搜她的演讲视频,无意中查到她的各种身份和在教学等方面的获奖时,还是看得我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原来陈老师不但有那些耀眼的光环、头衔,她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班主任。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班主任;担任书籍《中职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副主编;担任教育规划教材《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读本》编委等。关于她的相关介绍足有满满的两大版。
天啊!这就是那个前两天还在跟我说,觉得我写作思路很清晰,她自愧不如的陈老师吗?
看着她的资料,我就觉得,自己有些被“忽悠”了。
当然,我还是很明白陈老师“忽悠”我背后的良苦用心。互相刚认识,她不希望因为自己的那些成绩和荣誉而让我觉得跟她很有距离感。
我觉得,在交往中,陈老师最打动我的就是她作为师者的那份情怀、担当,还有她虽那么出色,依然谦逊、诚恳。
陈老师的几位同事、朋友在谈到她时,也都不约而同地说,她很有人格魅力。
我是一名求学经历坎坷的残疾作者,二零一九年刚加入了广东省作协。如果说今天的我算是有一点小小成绩的话,真的要感谢一路走来遇到的老师们,感谢他们的辛勤培养和默默陪伴。
当我面对陈丽萍老师,她的亲切让我觉得她似乎也是自己其中一位中学老师、班主任,所以,我总是忍不住经常“缠着她”。我也很佩服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那样出色的同时,还一直坚持开展“红色担当,红色传扬”公益宣讲活动。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也许没有人能决定自己人生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人生的宽度。在自己活得精彩的同时,还能给别人带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