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海伦·凯勒这个名字。那时候,知道她是个美国的残疾人,是聋、哑、盲的重度残疾,她出了本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还隐约听说了她那位可敬的老师。
如今,读了海伦·凯勒的书,对她有了更多的认识。回想起过去,自己那么小就认识了她,她在中国真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也许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这样。这样的知名度,不要说残疾人,即使对于一个普通的健全人来说,也绝对是一种莫大的、难以企及的荣耀,是极少数人才能成就的神话。然而,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神话在海伦·凯勒身上变成现实时,我们更加感到神奇,感到不可思议,人生能达到这样的高度,真可谓不枉此生了。
于是,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一个问题,是什么能让她达到这样的人生高度,能够如此光彩照人?在她的书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她讲述自己如何苦难的人生,如何战胜病魔,如何在生活中挣扎。相反,却是它清新明快的笔法。从书的末尾,我们能看出来,海伦·凯勒在写这本书时,其实已经有一定年纪了,至少已不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但在读这本书时,我却总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这本书是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青年人写的,在文字里,能让我感到一种生气,甚至可以说,是朝气蓬勃的,的确不太像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人的笔触。
其次,我惊讶于她对景物的描写竟如此细致、逼真。通过她的描写,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她“看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以及身处的环境。例如书中的这一段:“于是,我们一行3人十分高兴地整装出发了。到达当地火车站时,马克•吐温先生派来接我们的马车早已等在那儿了。时值2月,远近的大小山丘都覆盖着一层白雪,沿途的树枝上挂满了参差的冰柱,松林里吹来的风带着淡淡的清香。马车缓缓地行进在曲折的山路上。”
如果这不是一本世界名著,我甚至会怀疑,这本书的作者,真的是个聋、哑、盲的重度残疾人吗?
我也写过回忆录,我承认,自己无法像她写的那样轻松,是的,能把自己坎坷的人生写的如此轻松、快乐,其实需要的是更大的勇气,更坚强、坦然的心。
在领略海伦·凯勒笔下描写的各种美景、各种奇妙的声音时,我总在想,这些她是怎么感受到的呢?每当这时,我总会想起她的那位莎莉文老师,正是这位老师,教会她怎样去认知、感受这个世界,为她打开了通往成功的一扇大门。
“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莎莉文小姐牵着我的手漫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望着田野、山坡,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翻土播种。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新的课程。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能充分感受到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我记得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写的:“没有我,你依然期待,没有你,我只有一片空白。”我也曾去过一些特教学校做采访,我觉得,这句歌词用在那些特教老师身上,真的是再贴切不过了。每次走进特教学校,那些老师对残疾学生的真诚的关爱总是特别打动我,看着同学们快乐的笑容,听着他们在跟我聊天时,流露出的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你就可以想象,那些老师们在背后默默付出了多少。是啊!他们怎能不感激老师呢,是老师让他们有机会与别的孩子一样走进知识的殿堂。更重要的是,是老师让他们走出了自己狭小的世界,领略到了这个世界的精彩,感受到了那份不是亲人,或许更胜似亲人的无私、真诚的爱。
然而,我想,对于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则有着更非同寻常的意义,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性。莎莉文老师几十年陪伴在她左右,与她共同面对风雨,承受艰辛和挫折,共同迎来彩虹,收获成功和快乐,如此结下的感情,已经远远超越了师生之间的情谊,甚至可以说是相依为命、不可分割。
莎莉文老师与海伦·凯勒共同演绎的这几十年的传奇人生让我们感动,更让我感动的是,这次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吃惊地发现,莎莉文老师自己居然也是个盲人,可以说她本身也是需要别人关心和照顾的,但她从未这样想过,她始终铭记着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从不向别人索求什么。相反,或许正因为自己的残缺,她更能理解海伦,对海伦爱得更深沉。
莎莉文老师为海伦·凯勒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但当海伦·凯勒学有所成,逐渐成名的时候,莎莉文老师却依然默默地站在她身后,默默地支持着她。这不禁让我们对莎莉文老师更多了一份崇敬。
一个人的成功,肯定有着许许多多的原因,而当我们去探寻海伦·凯勒的成功轨迹时,更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与启迪。成功的光彩背后,不仅有她一生不懈的努力和追求,还有亲人、朋友对她的关心和扶持,更有莎莉文老师对她一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光彩背后的理解关怀和无私奉献,是另一份光彩,低调却光华永照。
(本文参加广东省残联“读书益智”征文比赛,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