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伟强的头像

陈伟强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17
分享

怀念纸质书

随着手机的进步,现代人的阅读日益转移到电子书上面。这种随时随地都能看的“浅阅读”方式,看似珍惜时间,阅读量大,但是真正的学习效果乏善可陈。我也曾在手机上阅读了一本500多万字的小说,但是读了之后,脑子里没有任何印象。我还是怀念以前的纸质书,虽然读的慢,拿着貌似也是一种负担,可能一天就读几页,也可能几个月都不读一页,但是这种翻页,抚摸的阅读方式,却让人回味无穷,常常掩卷思考思考,获得阅读的乐趣。

纸质书是一种记忆。伴随我们成长的,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纸质书。有巴掌大的连环画,如《小兵张嘎》;也有32开的故事会、故事大王;还有16开的读者、青年文摘等。有从同学家里翻出来发黄带霉点破破烂烂的《说岳全传》,这都是家中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也有包了书皮齐齐整整的琼瑶阿姨的《一帘幽梦》,这大抵是那些女同学买的。更多的,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这些书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深深的吸引了我们这些小读者。

纸质书是一种情怀。犹记的五年级时,借了人家一本《薛丁山征西》,但是限定一天要还,我和表哥两人端着饭碗,将书摊在床上共同看,一碗玉米粥,一个小时还没吃完。到上学时间了才匆匆吃几口,急忙去学校。并不是真正读进去发现书写的有多精彩,而是这种情境,让人很快乐。后来高中时喜欢看读者,每周10元的生活费,都要节省出3元来买一本读者,三年下来,断断续续也积累了一厚摞。有时候看着这些书,一页一页的抚摸,就会有文字的温暖从指尖流过。

纸质书是一种信念。随园主人曾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诚然,我们小时候,农村也不过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想要自己花钱买书,经济上是不允许的。所以阅读的大部分书籍,都是借来的。时间紧,便有点迫不及待,又有点如饥似渴。就像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直到一口气读完,才恋恋不舍的还给人家。一旦看到别人拿来一本新书,就要软磨硬泡,用尽各种手段借来一观,对待阅读,大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

阅读纸质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它给我的记忆是温馨的,情怀是舒朗的,信念是坚定的。书页散发着植物的清香,字迹有着淡淡的墨香,喝几口茶,翻几页书,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