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11/10
分享

孟子的音乐伦理思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孟子提倡的“大丈夫”精神名言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人(今山东邹城东南)。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主张“仁政”,是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他的思想由学生整理到了《孟子》书中。在此,主要梳理了他的音乐伦理思想。

传承孔子音乐等级伦理思想

孟子谈治国之道时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开设庠序学校,用西周礼乐对大众系统地进行潜移默化的培育。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礼乐等级观,他认为:只有使人理解了“长幼有序、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的伦理纲常,才知道自己在社会与家庭中是什么角色,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用礼乐等级制度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就能促使社会、家庭和个人品德修养良性发展,这是孟子提倡沿用西周庠学的宗旨。

发扬孔子音乐扬善抑恶思想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人性的阐述。孟子用“四心”说,进一步论述了人性善的内涵与本质,以及从何而来等问题。“人性之善也,尤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离娄》。他认为: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性,因此,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并把人性善良分为三个层次:“四心”、“四端”与“四德”。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由此推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即仁爱之心,是胸怀仁爱的开端;廉耻之心,是实行道义的开始;谦让之心,是懂得礼仪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拥有具有智慧的开端。仁、义、耻、智四种品德,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和本质属性。

“人之有四端,尤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一个人有了这四种开端,就好比有四肢一样。缺少一样,就是一个残废不健全的人。因此,孟子主张开设“庠学”,就是要培养市民这“四德”。

人的言行举止与内心情感,必定会受到所处环境风气习俗的影响,“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我们拍打水使它翻腾起来,水就可以高过额头;阻截水流使之倒流,就可以把水引上高山。

虽然人的本性善良,但外部力量会使人它发生质的改变。通过外部的引导和推动,可以使人做好事,也可使人做坏事。因此,人的本性是向善或向恶,常常受到社会环境的左右。人是社会的主体,为了生存,必须参与生产劳动,在劳动中,相互间总有利益分配的矛盾冲突,就需要引导人的善心,避免矛盾激化,用正确的方法给予解决。

只有弘扬人性“善”的美德,抑制人性恶的萌芽,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并促进健康向前发展。“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因此,孟子极力主张用西周的礼乐规则来规范社会的整体德行,用音乐的独特功效来净化人的心灵。

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民众道德品质的好坏决定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好坏,如果“善”的德行蔚然成风,社会就能欣欣向荣,健康持续发展,反之,如果“恶”的德行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整个人类社会的道德品质便会走向低落,导致人心混乱,时局不安的异常局面。孟子主张用西周的礼乐教育来教化众人,就是大力弘扬人性善抑制人性恶。

音乐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

《孟子.公孙丑》中曰:“君子所性,仁义理智根植于心,其声色也睟然,见于面,益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礼乐的各种规则、思想内涵和审美,能促使仁义礼智信根植于心,在物质利益面前,就会表现出清亮润泽的光彩,这些光彩洋溢在人的脸上,肩背上,再到四肢,即使肢体不能言语,也能使人感受到善良、仁爱、礼节、智慧和诚信等健康人格的君子风度。

《孟子.公孙丑上》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敢问何为浩然之气?”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礼乐就是培养人们树立远大志向,成为刚健勇敢,善良正义的人。

音乐蕴含着各种伦理规则使人能够领悟到仁爱的本质就是侍奉父母;义的本质就是顺从兄长;智的本质就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正义的事业;礼制的本质就是使人的言行举止端庄适度,不失礼节,待人处事恭敬、谦虚、温和。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

把礼制融合在音乐中,使人在愉快的心境中接受礼制的化育,这样,伦理道德思想便潜移默化地植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使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言谈举止,并随时随地加以应用。

孟子认为,音乐审美的普适性对健康人格培养有积极作用。“口之于味,有同嗜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嗜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之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公孙丑》)。

人对于美味都有共同的嗜好,因此,人们都喜欢吃名厨师易牙做的菜。眼睛和耳朵对于美色美声,都有共同的爱好和感受。因此,音乐审美的共通性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培育。

音乐“和”与国家治理

音乐蕴含着“和”的伦理思想,在治理国家中,对社会和谐稳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孟子对孔子音乐伦理思想的发展。

孟子认为:“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离娄》)。无论君王喜欢高雅的古典音乐还是当今流行音乐,只要君王喜欢,老百姓也会跟着喜欢。所以,无论君王喜欢哪样的音乐,都应该与众人分享,才能感到最大的愉快,只有君王与民同乐,才能与民众息息相通,解决百姓的疾苦,得到百姓拥护。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公孙丑》)。

当听到君王鼓乐时,老百姓欣喜地奔走相告,没有听到君王鼓乐,就担心君王是否身体不适,这说明君王的治国方略符合百姓的利益,受到了众人的拥护。这里,孟子强调了音乐治理国家,促使社会和谐的功效。

《孟子.离娄》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也,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音乐是身心合一,是道德情感的心声,具有最广泛的普适性,能使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是实现天人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

因此,孟子认为:只有良好的礼乐教育才能获得民心,使百姓快乐愉悦地执行各项政策举措,能有效地促使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风醇厚。社会安定,人们才能有精力和时间创造更多财富,民富国强,国家才能持久繁荣。

音乐“和”的功效,是孟子对孔子的音乐伦理思想新的拓展,为儒家音乐伦理思想的发扬光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11月7日星期一修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