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
饮茶习俗,在古老中国传承既久,取茶作为饮料,据说始于黄帝时代。《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的真正种植和使用,始于秦汉时期。时光来到唐代,一位名叫陆羽的茶圣出现了,他总结历代制茶和饮茶的经验,写了《茶经》一书并创造了全新的制茶方法。复杂而多样的饮茶文化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茶道的大兴。起源于陆羽的名气,皇帝将其召进宫中。专门为皇帝煎茶,皇帝饮用后,感觉异常奇妙,遂对陆羽大加赞赏,于是茶道得予大兴,风靡天下。中国人的饮茶到了宋代竟达到了穷极精巧的地步。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都有关于饮茶的专著。宋徽宗的《大观茶经》,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赵汝丽的《北苑别录》,宋子安的《试茶录》等。民间不但出现了茶户,茶市,茶坊,甚至出现了斗茶,它不仅是一种饮茶方式,更是一种精神文化享受。茶叶的加工制作和饮用习俗随着历史的推进有了很大的改进,炒青制茶法得到逐渐推广,煎饮法也被冲饮法所代替。从美学的角度讲,色香味是茶饮习俗中共同追求的目标。茶需上品,水需山泉,茶具则以江苏宜兴紫砂陶壶为上品,三者齐备才有可能冲出汤色明亮,香味俱佳的好茶饮!茶可分为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古代文人墨客对于饮茶也留下不少吟咏的诗词,从唐代的王昌龄,白居易,王建,曹邺,徐寅到宋代的苏东坡,范仲淹,均有名篇传世。其中的名句为王建的“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苏东坡的“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及“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茶成了文化和品味的标配之后,骚客墨客,才女嫔妃,就把新诗旧词琴筝雅韵连成了一个体系,或“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或檀香袅袅,你侬我侬;或凄切婉转,悲春伤秋。雨天品茶听雨赏琴,目光越过茶台与茶瓯,在曼妙的琴音里目光迷离,思想窎远,那声音那画面,是真是幻,端的是怡然自得,妙不可言!
茶中自有万般景也就有无穷的学问。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借出生仕宦人家,心性高洁,才华馥郁,品味高雅的妙玉之口,当宝玉在她带发修行的栊翠庵品茶时,她点评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而且在书里还介绍就连煮茶所用的水都是玄墓蟠香寺梅花上的雪……可见是何等的讲究!
想想自己自孩提时即学会饮茶,则不是饮驴,饮牛,就是驴饮,牛饮,虽然字的顺序颠倒了,其实就是说的同样的事同样的味儿。也就是说,我辈之饮茶,岂敢奢谈什么鉴赏品味,饮茶文化?稍长,得知了茶是待客的礼数方式;也是交朋结友的形式方法;还是打发无聊时光的手段。要不然,怎么会出现有客至泡茶,邀人喝茶,“闲茶闷酒无聊烟”,“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路数和说法呢?我之所以对饮茶之成瘾到入骨入髓,渊源始自于已经作古的家严。自小,茶罐或茶缸从不离手的老父亲,一个超大罐子超大茶缸不可或离。把一个深罐子,或一个大茶缸盛满水直接架在火上烹煮,待水沸腾之后,在实实的抓一把茶叶丢进去,要喝时用帕子包起来,端到唇边,不停地吹,直到茶渣泡沫吹散了,茶水可以入口了,就稀里哗里动静极大地喝。渴了喝,寒了喝,肚子痛了喝,吃油腻了喝,吃撑了喝,就这样爱上了粗犷方式煮出来的茶水的味道,也特别刻骨铭心于这种豪放的煮茶喝茶的形式方法。那茶水喝起来过瘾畅快,惬意安逸;特别是盛夏酷暑,大碗所盛之冰凉茶水最能解渴嘛!因而,我们兄弟姐妹当中,鲜有不得茶瘾的人。这种爱茶,与高雅考究的饮茶自有天壤之别,只能视作本色朴素一道了。但这种喝法,未必不好,其实可能最到位的就是热极渴极之后的喝大碗茶!十多岁时阅读长篇报告文学,读到了军队有一位来自贵州铜仁,在北京当兵后来成为军队作家的罗来勇创作的《前门外的新大亨》,这本书揭秘了一些个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现象:前门外的新大亨,不独是板儿爷的专利,居然那些卖大碗茶的人,也都跻身新大亨行列!大碗茶是盛行于老北京的中国特色茶文化之一,分为两种,一种用开水直接煎煮;一种则是特有成茶,用大碗盛好加盖上玻璃等待过路行人饮用。就这么一个成本极低,制作简单,白手可以起家的行当,居然发了大财了。当恢复税收税务员找他补税时,他内心如撞小鹿,很是忐忑。以为根据他的收入税务员要他的补缴的税,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字。当税务员揭晓的数字与他预测的相去了十万八千里时,他打由心底情不自禁的释放,哪一种狂喜无语言表。谁能想到,简简陋陋卖大碗茶的人竟会成为京城大亨!中国人这喜爱喝茶简直盖了帽了!!
说到上好之茶,势必生长于青山绿水的极致之处,难怪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既是写意画,又颇具工笔技艺,气势恢宏,江山万里,山势绵亘,水天一色,千山万壑,浩浩无涯,被誉为金山碧水。他被艺术造诣达到巅峰,开设宫廷画院的宋徽宗赵佶一眼相中,收为弟子亲授技艺,天资聪颖的他在十八岁那年就画出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绝美长卷,惊世骇俗,一时叹为奇观。可惜的是天妒英才,不久,他即英年早逝,给当代和后世留下了永远不可填补的天大缺憾!那么美好的青绿山水,岂能不产极顶好茶?宋徽宗提倡推崇奢靡之风,岂能缺了极点考究的饮茶!有人说,绿茶就是王希孟,只此一季,永不再来。真是千秋万代,给宇宙旷世留下无尽的追思和缅怀!
说起喝茶,苏东坡讽刺势力和尚的“客分三等”联句颇为有趣,也是饮茶史上一段佳话。上联:“坐,请坐,请上坐”,下联:“茶,敬茶,敬香茶”。就因为对苏东坡身份判别的不同,态度语气表情出现了截然不同三副版本,引起了苏东坡的愤慨,遂留下了这副妙联。一个极为平常的喝茶,原来竟有如此多的微妙之处,如此多的内在含义。
想那儒将邓子龙官拜总兵职镇守安南卫{今晴隆}时,在他力主修建的“莫忙厅”题写的对联,上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碗茶去”。下联:“因公苦,因私苦,苦中作乐,再端四两酒来”。充分体现了年逾花甲,饱经风霜的儒将对世事沧桑,人情世故的洞察,同时也折射出了这位父母官爱民如子的宽厚慈悲胸怀。
我之知道饮茶有这么多考究,始于交往一位福建来黔的朋友,他的茶具是一张巨木茶台,用牛眼杯泡铁观音,小杯小杯的倒,到口不到肚,喝得人肠子之痒,实在耐不住万分焦急的性子!后来多次同于友人到马鞍山茶馆饮茶,方略知茶的若干种类以及什么洗茶,闻香之类,也就可以定下性子来在音乐声与雅谈之中慢慢的品茶了。绿茶醉人。有名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又名吓煞人香},六安瓜片等。绿茶是我的最爱,终生不能或离,即使伤胃醉人,也爱得死去活来。白瓷茶杯,银绿隐翠,芽色清幽,碧意盎然,脱俗贴心,实在是勾魂摄魄,心魂向往。
我喜欢的好茶真多。但普洱茶分什么熟普生普,什么红茶养胃,我一概不去管它,平生只点只选自己喜欢的绿茶。偶然,有人邀约去马鞍山茶馆之类喝茶,或到朋友处喝茶,这才客随主便,喝人家用铁观音或普洱泡的功夫茶。绿茶算是我的口粮茶,平生最迷恋七舍绿茶,湄潭翠芽,还有安徽的太平猴魁。后来喝到都匀的毛尖,也还觉不错。太平猴魁则是兄长出差安徽,给我带来几包,从此喜欢得不得了!后来才发觉,普安的绿茶真正霸道,最合吾意,关键是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男人状态与饮茶,需学苏东坡,把那日常点滴的情趣,无论人生有多大的起伏跌宕,每时每刻,都玩味到巅峰与极致!即使是白发苍颜,仍然“人生有味是清欢”。“休将白发唱黄鸡”,骨子里的心态永远保持玉树临风,潇洒美少年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