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松的头像

陈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28
分享

琢木成大观

当我在黔西南州作家微信群里获知要组织一次前往兴义市锅底河琢木村进行采风活动的信息,迅疾报了名。出发的那天清晨,因车头天停在黔山酒店的缘故,我提早赶去开车时,想到牧之兄就住附近,便邀他与我同行。很快,我俩便按微信导航朝目标正式进发了。

没关提示音的群里很是喧嚣。逗得我也心痒痒的。

汽车开动后,一直是朝着兴西湖所在高山行驶。路面从开始的渐渐抬升,及至来到师范原址处时,便加油驶上了朝向乌沙镇的山坡大道,城市转眼间就被留在了身后山下的低洼处。当车来到小店子那一段时,离开老国道驶向一条刚刚开挖出来的路上。车朝上驶了几分钟,透着全新面貌的琢木村迅速展开在了我们的眼前。

要不是四周环护的翠峰青岭对照,我真的会产生一脚踏入了一座新兴城区的错觉:街道宽阔,高楼夹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抬眼向上,木艺广场与街道楼房对比协调,相映成趣。

我们先是迈步走进街道两旁那一间间的铺面,到处是木刻的牌匾,我眼前一亮,真的是顿时惊呆了!铺子里铺天盖地陈列摆放着的,全是琳琅精致,千姿百态,各式各样的木艺制品。它把生产类,生活类,玩具类,艺术类等所有的类型都囊括在内了。若干个全方面开放的铺面一家连着一家,每一家都能令人驻足流连,眼花缭乱,欲罢不能。尽管全然都是琳琅满目的木制工艺品,却各有各的主打和主攻产品。一路浏览,鲁班锁,木凳,木椅,木桌,木床,木柜,木槌,木挠,木梳,木篦,木马,木牛,木桥,木撑架,木门,木窗棂,木妆台……这简直就是木艺世界木具王国!浩瀚如海的物件,叫我如何鉴识得尽?!

木器制品店满天繁星般的宝贝尚在脑际飘云漫雾,我们就被向导引导着踏上了木艺广场的阶梯。木艺广场搭建得非常典雅紧凑,场坪可容纳近万人。台上可作为戏台或作为主席台使用,台架横楣随时可根据需要打出醒目的巨大横幅。广场外围设置的木材堆桩,庞大的鲁班锁等,无不木韵深透。横幅上“木艺大赛”的几个大字似乎在提醒着入场者,这里是木艺活动专门场所,曾举行过多次壮观且激烈的玩木斗艺活动。

广场背面呈弧形排列着几个房间,计有木弓木箭射击室,木箭掷靶室,木枪玩具室,还有一个艺术氛围十分浓厚的民族师范学院艺术系创作实验室。我们分别进行了亲身体验:射箭、掷镖,举枪瞄准;并在艺术室,感受了一把画作与实物的模糊共存;并观摩了古今融合,意在画外的几幅作品,得到启发的想象在各自暗暗飘飞。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集木艺制品之大成的大观园。世间一切用品物件,浩繁璀璨,应有尽有。可以这么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斫削,雕琢不出来的!

于是,赞叹,惊呼,欢笑之声,此起彼伏,几成沸腾态势。

期间,看到木凳木马,戴时昌、冉茂荣仿佛回到了童年,他们笑嘻嘻的,颇为顽皮地骑了上去;牧之和汪海则恋上了窗棂茶几,玩味不已;笔者和马仕安、龙虎,王庚云一起,取来木质枪械或扛或端装酷;邱兴敏与岳丽春则钟情于梳子篦子木槌,喜孜孜欣赏个没完;文建秋已被惊堂木木鱼吸引,因试着敲打而一时落在了队伍后面;高雪、龙君昊正频频举起他们携带的长枪短炮,饶有兴致地抢着镜头……。

我压根儿没有想到在兴义市辖区内,城市的近郊居然会有这么一个能将琢木技艺于质与量上都发挥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的琢木村子的存在!众文友均与我一样,被这木斗墨线,穿斗榫卯,淫巧器具深深震撼和折服了!

但凡来访者,琢木村均会赠送一本名为“千年木艺,小村传承”的精美画册。结合它,琢木村的来由,木器木艺的概貌便可大致了解了。谈及木艺,少不了要提及鲁班这个充满传奇、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是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不仅开启并创立了神奇诡秘,千万机巧的中国木艺,还传世了一本满载各种玄幻,灵异的道家法术及解法、医疗手法的鲁班书。

中国木艺逐渐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成语涉及木艺领域。从精巧的劳动用具到奇巧的家居用具;从绝妙的生活用品到迷魂的艺术作品;从不二的墨斗斧凿到雄浑巍峨的宫殿楼阁……,木艺非凡,它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发展繁盛密不可分,它对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也同样功不可没!方枘圆凿、匠石挥斤、木直中绳,輮以为轮、班门弄斧、输攻墨守……等等成语不是源自木艺就是与木艺紧密相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但凡炎黄子孙居住之所,必有木艺的绝佳传承!

——锅底河村,就是这么一个隐身于贵州群山之中,千年木艺传承既久远而又普遍的村落!

兴西湖水库建于1956年,原名锅底河水库。由于它位于兴义市西部方向,故得名兴西湖。以往年代,以灌溉为主,防洪发电为辅。近年来,随着兴义城区的急遽扩大,其主要功能已逐步演化为城市饮用水源点,被誉为“兴义人民的大水缸”。它平均年库蓄水量2200万立方米,总库容272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2000亩。锅底河村,原来就是世代居住在水库周边的村寨所建立起来的这么一个行政村。为了高度保护水源地,兴义市人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其中,对兴西湖一级保护区内402户1894人的库区移民进行整体搬迁,便是今天琢木村的由来。琢木村,即是通过政府引导打造,搬迁、嬗变之后的锅底河村。

贵州偏居一隅。木艺初始传入,仅仅是为了啄木成舟,达到人畜粮渡河以达彼岸的目的。随着岁月的推移,慢慢地,木艺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锅底河村的许多户人家的家人中,不乏木艺傍身甚至技艺非凡的人存在且活跃在木工领域。沧海桑田的岁月里这些匠人的身影在许多有名建筑中随处可见。安龙的永历皇宫,兴义的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南龙古寨,天下布依景区等建筑远近闻名,均留下了他们卓杰的技艺。除此之外,他们精心打造的精巧木工制品,也远销省内外,大受偏爱者青睐。

这些过往的灿烂辉煌,使政府看到了打造全覆盖木艺村的可能性。整体移民搬迁后,原有的田地不能再耕种,为解决生存与就业的转型,政府的目光一下子就聚焦到了木匠产业上来了——倘若能够规模化集约化,这条产业链必将前景光明,大有可为!因为村里有一部分木匠不仅仅是传统技艺了得,他们甚至学习并掌握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全自动电脑控制的各种科技化木工器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在精通木工技艺的前提下使用现代木工器具,效果远比单纯人工更精湛更到位,关键效率更是人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些名目繁多的诸如电脑纵横锯、数控开榫机、数控榫操机、数控裁板机、数控开料机、数控带锯机之类,演示起来犹如娴熟的魔术师的闪电表演,看得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拥有这类功夫的匠人在外做得风生水起,自身的致富自不存在问题。如何做到全方位带动?请回以上这些能人担任技艺引领或骨干?成立公司,以公司加农户的方法兼收并蓄,通过多种举措使之齐头并进,超强运转,于是,这里的琢木产业才有了今天木世界的壮观蓬勃,灿烂辉煌!

琢木村看完,接下来的一个项目称之为登山观赏兴西湖风景。走在队伍前头,为我们做向导及讲解的,是州作协副秘书长,坪东街道办主任李静。她带着我们沿着曲曲弯弯的石级,一直朝着高高的山顶登去。半山腰上,一块书有“引马入兴”字样的木牌出现在我们面前。“引马入兴”工程,是指将距此二十余里的江底河上游七舍镇马格闹村的山泉水,通过筑坝,修渠,挖道等序列施工环节之后,引入兴西湖,提升兴西湖饮用水储量的民生工程。看完简介,我深知,没有库区搬迁,就没有今天繁荣的琢木村;没有整体搬迁安置的成功,就没有眼前迷人兴西湖旖旎风景!作为兴义市民,我的心中幸福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当爬到第一个观光点的玻璃观景台,兴西湖、琢木村及其周边山峦村庄风光美丽清晰,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抵达第二个玻璃观景台,则视野开阔而模糊,有点亦真亦幻的感觉;及至登临最高峰思源亭木塔的亭阁,真是八面来风,无遮无拦。身前身后,东西南北的山川村落开始敞亮突显了。一路的洁净清新,绿意盎然。一幅幅发人幽情的写意山水画,便不断徐徐展开,令人心醉亦陶然!

正是:多人凿就千种嬗变,一木琢成万般通灵。湖山如洗静绿滴翠,俯瞰翛翛旷达豪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