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松的头像

陈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15
分享

文学“富矿”深掘者

偶然参加了一次文学创作活动,不经意间,结识了杨远康兄。2016年夏秋之交,兴义市委宣传部组织编撰《兴义故事》丛书。机缘巧合,我们都在受邀的采编人员之列,座谈或采风常常近在咫尺,就这样成为了文友。人与人许多时候,一次相识,从此复归渺茫,印象记忆仅剩一个模糊、依稀。我俩则开始了不紧不慢的交往。促进我们之间关系渐次变厚有几个因素。一个是我的几个挚友同他走得极近;二一个是他身上慢慢显现出来的良好修养及丰厚的文学底蕴。好感加深,人又投趣,聚会就变得频繁起来了。

随着交往的深入,我更发现他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人。隔一段时间,一本书就出版了。算上之前出版的,竟有十余本之多!他是一个杂家,散文、诗歌,小说都写。每每相谈甚欢之余,我很是诧异于他素材题材的宽泛和丰厚。无意间,有一次谈及清代由兴义知府张锳主持编修的《兴义府志》、提及黔西南州的一些古老村寨时,他一脸兴奋之色,连连以“富矿”称之赞之。看着一本本的书籍,再联想“富矿”一词,始知这一本的书籍,均与作风扎实。善于观察,精于发现,敏于挖掘密切相关。几次圈内人士的新书发布会或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他是不讲则已,每一发言,都能令我惊异、获益。同时也惊艳于他知识、素材之海量储备。有一次在文友的新书发布会上,他题涉明史的发言,深透简明,阐发自如。当讲到某历史人物从容殉难时,以一句“慷慨赴死异,从容就义难”引言,便激情昂扬,慷慨陈词。大有:“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的悲壮与豪情。

随着交往日增的量变,引发了我对他认识的质的改变。他谦和友善平等,腹中更是“有料”。我想写写他的最大触动,一是源于平时交往中展示出来的深厚积累;二是拜读他的长篇科幻小说《飞天密码》后所产生的惊叹。这本被他说成是“怪胎”的作品,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共40多万字。该书出版不久的2020年1月,香港《文汇报》即以《揭二战秘辛绘飞天梦想》为题,发表了该报记者周亚明的文章。作者介绍的就是他的这部小说,说他是以好故事的独特写法,科幻手法的无边界性,复线式线性结构的叙事,就像电力线路短路形成的弧光闪亮,想象上天入地,挥洒自如,张力十足,体现了作家特殊的“电码”。但是该文也指出,采用科幻形式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故事的时间跨度足足六十年,涉及的历史转型时期多,人物阵痛大,不得已的勉力之下,处理得如此妥帖完美,几乎看不到瑕疵纰漏,艺术功力着实可见一斑。该书总体悬念迭起,险异惊悚,凄凉曲折,品味独特,读来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我展开这本书,当即被深深吸引。它既深得“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法;又呈现出乡村生活气息厚重,民族地域风味浓郁,历史民俗鲜明特色;传说与故事叠加,现实与虚幻交汇,东方与西方闪回,惊悚与平静轮替……充分展示了作家的艺术造诣和文学素养!作品在文学性艺术性之上如此成功,这应得益于远康兄时常视“富矿”为写作至宝,头也不回,不余遗力,潜心投入对“富矿”巧于发现且深入挖掘紧密相关。“富矿”者,乃是远康兄对丰厚有料写作题材素材之谓也。因而读这本书,他的丰富生活阅历扎实生活体验便会时时折射到读者的心际眼前!

远康兄籍贯安龙县城,这是一个颇具历史气息与文化韵味的所在。她既是南明小王朝最后安顿的“龙城”;又是清朝兴义知府张锳开启的“加油文化之城”;亦是十里荷田菡萏飘香的“荷城”。虽然县城有他的老屋,由于历史缘由父母被下放到洒雨区乡村教书,他于1957年出生于一个叫高普陇的地方,成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居民”。他对农村的自然景观、民风民俗、生产生活耳濡目染,十分熟悉。后来又交了“马料本”(即购粮证),在洒雨区的另一个小山村知青,变成了一个从城里来的却是地道的农民。后来参加首届恢复高考之后的师范招生考试,中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到洒雨中学担任教员。工作一段时间后,以成人身份考入贵州教育学院,毕业后回到安龙洒雨中学,不久又调到县教育局,工作一段时间,通过人才交流,得以转调州府所在地的兴义电力部门工作。他说,由于自己具有农村人和城里人的双重身份,站在农村和城市的临界处,瞭望和回忆在这两个领域发生的过往,经历确实有些复杂,一桩桩一幕幕的酸甜苦辣,如过电影一般奔涌而来,的确触发太多的感慨。但他认为,这些正是他一生创作的宝贵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创作源泉。了解了远康兄的学习之路和工作经历,对于他的创作之路,就可隐约窥见,有所感悟。由于各种文艺活动或朋友聚会经常见面,加上很是勤奋的他总是佳作频频,每次见面与其说是交流不如说是讨教,把每一次断断续续的片段串珠成练,由是,远康兄的人生历程,风雨岁月便可在我的笔下涓涓流淌了。

远康兄老家位于安龙县城市巷口,父母于20世纪50年代初离开县城,辗转于乡村教书维持生计,1953年落脚洒雨区(即现今的洒雨镇)高普陇小学,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磨难。而这些苦难后来变成了甘甜,变成了财富,变成了文字。这就应征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之说。后来,便有一篇篇朴素优美、情感动人的散文,发表在各种报刊上。他的散文集《流彩星河》《人生断章》,就再现了这些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其中的找鸡枞、捉石蛙、烧野蜂、采树籽、割草打柴等诸多故事情节,文字不仅格外生动新颖,且有一种催人奋发的人格力量。

远康兄虽然是个本科生,但在校读书的时间不算长。1964年七岁时读小学,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停课,随家人回到县城,在县城民小复读一年,学校复课,断断续续算是勉强读完小学。初中读完升入高中读了一年,因家庭兄妹多,仅靠父母民办教师的低收入,生活难以为继。他被父母被安排到当地一所戴帽小学任课,高中未毕业他就辍学了。代课期间,远康兄通过自学,学习了高中的大部分教材。1977年9月,被知青办安排到洒雨区一个叫得来的小山村当知青,交出了购粮证,亲身体验起早贪黑,犁牛打田、栽秧割谷的农村生活,让身心得到历练。就在同年12月,恢复了高考制度,远康兄没有胆量报考大学,结果分数不算低,录取了安龙师范。入学时间为次年春季的3月份,师范仅读了一年半便毕业了,毕业后分配在洒雨中学任教。在校期间,远康兄一直坚持自学,先后参加陕西刊授大学、黔西南州自学考试中文专科。1988年,远康兄终于被贵州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班正式录取,带薪脱产学习两年。他获得沉甸甸本科文凭,但总的在校读书时间,仅为12年,这是历史原因和个人勤奋自学所致。

贵州教育学院毕业后,远康兄即被调到安龙县教育局扫盲办工作,随后任办公室副主任并主持工作,谋到这么一个难得的职位,引起了同行的仰慕推崇。究其原由,是其获得的“两个第一”,即是文学创作的小有所成成就了他。

还是在读小学期间,远康兄就阅读了家藏的好些文学作品。如《小布头历险记》《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铁道游击队》等中长篇小说。中学和代课、知青期间,阅读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人生《三部曲》,以及《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在读师范期间,远康兄的一篇《夏日偶感》作文,便引起一个叫王忠慈的老先生关注,鼓励他向《山花》杂志投稿。虽未刊发,却从此走上业余写作之路,不可收拾。在中学教作文的同时,偶尔也为学生写几篇“范文”,投出去居然发表了,且有几元稿酬,这激发了他写作的热情。1984年,在全县中学教师“教材教法”合格考试中,全县初中数理化教师仅有18人合格,远康兄获全县语文类第一名,受到安龙县教育局表彰。1989年,在全省第二届大学生作文竞赛中,远康兄的《课堂》获得成人组一等奖第一名,为贵州教育学院赢得了荣誉,文章被《贵州日报》刊发。回过头来说前面的话题,当时的安龙教育局,正缺乏文职人员,远康兄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下进入教育局的。

作为一个毕业于汉语言文学的作者,远康兄后来居然写出了长篇科幻小说《飞天密码》,且获得了“首届贵州省文学奖”,令人不解。

其实,这与他后来“出圈”有必然联系。这缘于1992年底,在兴义举行的“黔西南州首次人才交流现场会”,远康兄再次迎来了人生转折的一个契机!由于受改革大潮席卷全国的影响、推动,黔西南州在兴义市大佛洞举办了第一次人才交流现场会。远康兄以忐忑之心,怀揣获奖证书及发表于报刊的文章剪贴本,前往竞聘一个电力部门的文职岗位。当看到竞聘同一职位者游刃有余,志在必得的神情态度时,顿时有些气馁,以为自己必定名落孙山。远康兄压根没想到,用人单位通过考察研究,决定聘用的却是谦虚朴实、文字功底较深的他。就这样,经州、市人事部门现场办公、现场下文,远康兄进入了贵州南江水利电力集团(现贵州万峰电力股份公司),改行成为水电人中的一员。

远康兄到岗后,主要从事工会、行政后勤这一块的管理工作。谁知在2004年单位的一个决定让他懵圈,或者说让他彻底困惑!因为单位居然安排他去担任普梯一二级水电站建设工地的指挥长!这是明显的外行领导内行,这是技术管理上的一大忌讳。他决定从水工建筑、电气原理学起,日夜攻读、恶补,他边学边记,作的学习笔记长达200页之多!为了这个指挥长当得称职当得杰出,他长期呆在水电站工地上,理论联系实际刻苦学习,失魂研究,不懂就问,问同仁、问设计、问监理。普梯一级电站修完,远康兄竟成为了半个水电建设专家,能够游刃有余地为晋升工程师职称的同仁拟写论文提纲。在修普梯二级电站时,扫尾工程还差一两个月,经过认真研判,远康兄向公司领导提出“边建边发”的建议。得到公司的认可,结果电站提前两个月发电,为电站增加了一大笔电费收入。再后来修永康桥水电站、纳灰河一二级水电站,就轻车熟路,驾轻就熟了。远康兄说:“水电人,是禹的子孙,从水中托起一枚枚太阳。”这是文学语言,诗意语言,是他修水电站的感悟和收获。还有一个收获,是远康兄在水电站写的近100首诗歌,均为电力科学诗,后由海风出版社结集出版,诗集名为《弧光》。

这是远康兄走向科普创作的第一步。接下来,远康兄有了更大的收获。他从水电站建设的电气、电磁现象中,有了意外的发现,那就是好些电磁原理,和文学创作理论,有天然的相似之处。如电力线路的串联、并联,与小说线索的单线、复线原理巧合,电力建筑设施的“避雷”,与文学作品选材的“避嫌避讳”相同,电力设施的“接地”,与文学创作深入生活同理等等。远康兄梳理归纳下来,这类与文学理论相似的电磁现象,有数十条之多。在网络上查阅下来,发现这类电磁感应创作理论,还没有任何文章、专著出现过。远康兄说,这是一种偶然的发现,也是一种必然的收获。因为搞文学理论创作的,未必修过水电站。而大多数修水电站的,都不是搞文艺理论或创作的。这一发现,让远康兄兴奋不已,与其说是上天所赐,不如说是头上的包,是自己碰到的。远康兄决定写一本文学创作理论书,名曰《电磁感应创作论》,从文学创作的取材、命题、结构、剪裁、人物、环境、故事、文学鉴赏等方面,利用一系列电磁现象,系统论述电磁感应文学创作原理。

人体本身就有一台生物发电机,有心电、脑电和电磁感应天赋、灵感,这无疑是一个新颖、独特、绝无仅有的文学创意。且这些电磁现象,不像文学理论那样空洞、虚拟,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应得到的,非常具象、生动、可观。但最终的。远康兄的《电磁感应创作论》,还是搁浅了。远康兄清楚意识到,不是每个读者都是学物理,懂得电磁感应原理的。要说明这些电磁现象,普及这些电磁知识,让读者心知肚明,得到普遍认可,是一件不易之事。《电磁感应创作论》,写到三分之一,就停下来了。

尽管远康兄的电磁论辍笔,另一部大篇幅之作问世了,那就是他的长篇小说《飞天密码》。以一条有心电感应的下司犬,作为故事的叙述人,讲述一连串精彩故事。如其中儒犬与磁力人,放电的甲壳虫,飞机草电厂,地震电亮灵感等人物情节,均是电磁感应理论的实践,是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具化。

除了电业之外,远康兄涉足的行业还很多。他曾经组建经营过南江医院,管理过兴电酒家,创建殡葬服务公司,打造出闻名的“文化方舟”。此外,从上世纪末,他爱上了奇石,寻觅、收藏了不少观赏石。正因为有这么多经历,这么多爱好,才会有以下一系列文集的问世,取得一定的文学成就:散文集《流彩星河》;《人生断章》;《徘徊在都市的盲道上》;《尘世风铃》;《半天老外》,诗集《设栏的风景》;《弧光》;长篇小说《飞天密码》;文学理论集《岑南文学物语》。其中散文集《人生断章》;《徘徊在都市的盲道上》获第四届、第六届贵州省“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一等奖,《设栏的风景》获中国作协创联部、中国水利文协“江河杯”二等奖,长篇小说《飞天密码》获“首届贵州省文学奖”三等奖。远康兄现为贵州省文联委员、贵州省作协会员;黔西南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黔西南州作协副主席。

远康兄的人生经历,一路走来,纵使历经艰辛与睥睨,他在这条道路上,大有“吾才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的意蕴与精神。正如中国文章学会研究会副会长袁昌文所云:“只有经过苦水、咸水和清水浸泡过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人生断章》序)。远康兄无论是在高压线下的石头上,还是在电站堤坝栏边;无论在疲劳的深夜,抑或在难得的假日,他都是“诗书行随手,笔砚坐绕身”,时刻怀铅握椠。他敏锐于管理“矿藏”、捕捉题材,探索于独特的表现手法。远康兄说,下步在文学创作上,将在“仿生拟物,电磁感应,科学幻想”方面,作进一步求索。

我想,远康兄的心电灵思,犹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他文学心苑中的圣洁花木;又如漫天的无数神鸟,鼓噪着抵达他文学的殿堂……彩霞满天,异彩纷呈之盛况已为时不远,毕将指日可待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