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与读书,孰轻孰重
陈先鹏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互联网系统的高度而迅猛的发展,如今又衍生出一种新的自媒体,他随意、自由、任性,传播信息之快、之广,其扩散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这便是当今流行甚广的“微信”,令许多人为之折腰而义无反顾地变作“低头一族”的新型自媒体。说句实在的话,我是不太喜欢这种传播方式的,微信让好多人像变成了“失心人”,人们在餐厅吃饭时、走路时、站台等车时······都在入迷地鼓捣他,着了魔似的。这使我们油然想到了西方一些国家的精神生活场景。在地铁上、大巴上、公园里、站台上······目光所及之处,人们很优雅地手捧杂志、长篇小说等书籍,安静恬适的阅读。也许有人会质疑,在奔驰的列车、大巴上读书,对眼睛的伤害是很大的。当然,我们不能排除这种阅读方式也是有利有弊的,但你可扪心再问,在奔驰的列车、大巴上面对只有手掌大小的手机浏览微信风景,其对眼睛的伤害也绝不亚于在奔驰的列车、大巴上读书的程度。
现实考验我们如何选择一种正确的阅读方式。照我的看法而言,我自认为读书的益处远大于微信的“快餐食粮”。远不说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千古以来的读书人精神上的激励和鞭策是具有很等的深远意义。尤其是对我辈后生想依靠舞文弄墨跻身职场,求得一席合适的施展平台的文字工作者而言,读书的渴望要比吃上一顿丰盛的“满汉全席”还要珍贵!而微信,恰如街边售货的摊贩,吆五喝六,咋咋呼呼,看上去挺有声势,招揽了不少食客。而食客们吃过以后,感受到的滋味却是不敢恭维,其中更有伤了肠胃的食材。用一句话来形象,是最合适不过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
我们要科学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来看待事物的发展。书籍永远是那么厚重的摆放在书架上、档案馆等大雅之堂,等着好学的人们来欣赏、阅读,查找资料及相关信息;而微信却永远是滚动的,有风光旖旎的、有倡导传统道德品行修养的、有科学养生的、有虚假报道的······看似滔滔不绝、波涛汹涌,内容充斥着现实的世俗、旅游、暴力等花哨的快捷文化,但细细推敲起来,微信实则是一种难于长久留存于世的东西。当然,书籍的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知识文化信息传播的有点慢,读者可能要通过图书室、书店、档案馆等,可能要耗费一些时间,这对于现代人高节奏的生活又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而微信能很快凭借高科技的网络系统迅速上线,能够第一时间吸人眼球,使阅读者接受到相应的信息。
仔细想来,微信似乎是一种节俭而环保的交流工具,显然正逐渐渗透并改变了人们阅读书籍报刊等纸媒的喜好。但是,凡事有利有弊,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而言,若让微信掌控了自身,造成物极必反,而不幸成为令人生厌的“低头一族”。那岂不是太悲催了!更可悲的是,有多起网络视频报道了“低头一族”在横穿马路或低头苦读等危险情况下,突遭厄运不幸丧生,竟然置若罔闻地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的悲惨事故。
实在令人痛心!
众所周知,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更新换代也是较为迅捷而便利的。我们可以从最早的BB机、大哥大、小灵通、手机、智能手机等的生死存亡中看到电子系统衍生出的“快餐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无可厚非的是,只有散发着淡淡墨香气息的书籍才是最值得人们依赖和信任的精神食粮,他可以毫无保留地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活力,让人们永远沉浸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历久弥新于历史的尘眼中。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无所不能。
而书籍与微信,孰轻孰重?似乎是一种对立的两种事物,但通过现象看本质,两者之间却又有点相互依存的联系。至于如何正确处理二者间的关系,我想我们国人中崇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人们早有定论了,那就是微信只能算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辅助工具而已,而书籍才是永恒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