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昕的头像

陈昕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1/21
分享

往房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家的住房历经了4次变迁。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全国相继落实山东省嘉祥县马集公社马集小学教师侯振民、王庆余关于“所有(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国家不再投资或少投资小学教育经费,教师都回本大队工作,教师国家不再发工资,改为大队记工分” 的建议。在此背景下,在外地任教的父母带着我兄弟3人迁回原籍居往。由于我们原籍没有房屋可住,就被生产大队安排在两间破旧的草房里居住。这两间草房原本是生产队盛农具的仓库,约有24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已是破败不堪,真正是冬不挡风,夏不遮雨。

       这两间破败的草房,我们家既要用作厨房,又要用作卧室,还要挤出一定的空间放置生活用品,并要摆放书桌,供父母加班备课、批改作业,确实住不下我们一家5口人。我和哥哥也只好冬夜睡在生产队的草屋里,夏夜睡在麦场里,春秋天的晚上睡进伙伴家的柴房或生产队的场屋里。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父母恢复了公办教师的身份,重新拿上了工资。1979年初,父母亲心疼我们兄弟长年居无定所,在加上妹妹又出生了,急需增加居住空间,就通过节衣缩食省些钱,向亲戚借点钱,翻修居住的两间草房,加盖了一间厨方。这样,我们一家总算是住有所居了,同时,也不为阴雨天房屋漏雨,冬日寒风入户而犯愁了。

       1982年,父亲被摘掉“黑帮”的帽子,并且补发了工资。于是,我们家就用父亲补发的工资,改善居住条件,将原有的土墙草房推倒,在其址上新建了8间红砖瓦房,拉了院墙,修建了门楼。往房宽裕了,我们兄妹4人也各自有了独立的卧房与书房。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父母的月工资合起来不足70元,远远不够我们一家6口人的生活之需。故而,当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父母就申请承包了8亩土地。为了种好这8亩承包田,父亲带着我们兄妹,挖河泥,割青草,沤绿肥,起早贪黑到周边村庄拾人畜的粪便肥田,当年就喜获丰收,春秋两季粮食亩产过800千克,粮食蔬菜瓜果自给不说,还通过卖余粮与棉花收入了近3000元。1995年,我们家又购置了四轮拖拉机等种地用的农机。从此种地实现了机械化,我们兄弟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于是父亲又用近些年承包土地的收入,加上节省下来的工资,购买了一辆东风牌大卡车,交由我大哥跑运输。

       渐渐地我家生活富裕了,余钱多了,父亲和我们兄妹都感觉到现有的红砖瓦房跟不上时代了。于是,2000年春季,我们家又推倒红砖瓦房,建起了3栋两层洋楼。

      我家建房时,吸取前两次建房的教训,担心新房建成后不能与时俱进,还要拆除重建,就花钱请徐州市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给设计户型。新建的楼房、院落、门楼的形状中西合璧,古朴典雅,内部卧室、客厅、书房、厨房、卫生间宽阔,各有情趣;门楼系徽式建筑;院内花坛、假山、池沼相互映衬,堪比城市小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们兄妹4人也各自成家后,到县城谋一份工作,并各自在县城购买了小区房安家落户0。2018年初,又给父母买了套小区房,接他们到我们身边居住,以便照顾。老家农村的楼房遂成了乡间别墅,每到节假日,我们就开车到乡间别墅度假,采收院内的蔬菜瓜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