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白日依山尽”中的“白”字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是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但不少人对首句“白日依山尽”中的“白”字的理解有误。很多读者认为这个“白”,是“白天”的意思,“白日”就是“白天的太阳”或“白天的日头”;“白日依山尽”意思是“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许多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这首诗时,也是把“白”字作“白天”讲。其实这种理解与解释正确与否值得商榷。
资料显示“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是落日,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落日”应该是红色的。毛泽东主席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写落日是“残阳如血”;我国当代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就写了一首《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歌词。这足见傍着西山消失的日头不是“白色”的,而是“红色”的。
“落日”是“红色”的,既然是人们的共识,作者为什人把“落日”写成“白日”呢?这个“白”字应作何解呢?
笔者认为这个“白”字,是“白光”、“白色”的意思,“白日依山尽”就是发着白光的日头或白色的日头傍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落下,直到消失。
只要考查一下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就会明白将“白”字理解为“白光”或“白色”是正确的。据《清一统志》记载,鹳雀楼原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市,唐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这就是说此楼位于黄土高原上。众所周知,在广袤旷远的黄土高原上,时常是黄风骤起,滚滚黄沙铺天盖地,整个苍茫高远的天空被风沙占据。王之涣《凉州词》中的“黄沙远上白云间”,正是黄土高原空际的真实写照
我们知道,“落日”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傍晚时的空际含水量大、湿度高的缘故。而弥漫滚滚黄沙的空际,含水量就少了、湿度就低了。如果透过被黄沙弥漫的空际看“落日”,就不是红色的了,而是白色(散发着白光)的了。据此,“白日依山尽”中的“白”字应作“白光”或“白色”解。
笔者曾到过宁夏旅游,有幸在风沙弥漫的气象天气里看“落日”,其景象的确是“白日依山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