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昕的头像

陈昕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10
分享

官山洞游记

闻官山有奇洞,心痒,欲前往观赏。无奈受困于公务缠身,节假日、双休日常要加班,一直未能成行,甚感遗憾。

今年10月,本人退休离岗,得以从公务中解脱出来,成为自由闲人,又生游官山赏奇洞之念。

机缘巧合,10月21日下午,族弟开车到官山一带洽谈商务,他得知我有游官山洞的想法,遂让我邀几位好友搭乘顺风车赴官山游玩。

官山坐落在安徽省萧县永固镇境内,距萧县县城约30千米,海拔395米,是皖北最高峰,与著名景点皇藏峪只隔一个庄里村。

到了官山脚下,因不知道官山洞的具体方位,便电话邀请在永固镇中心学校工作的友人朱克栋做向导,带我们上山。

朱克栋是当地人,熟悉永固镇的一草一木。他诉我们,官山山势为西北东南走向,官山洞位于官山的西南坡,距峰顶约5米的峭壁处,洞口正对西南面的铙跋山头,洞口下的山路几乎是直上直下,险不可攀。由于我们现在已在永堌水库的北端官山脚下,只能从官山西坡爬上山顶,从峰顶悬崖处下到洞口。但因官山西坡下缓上陡,路程相对较远,上山用时要很长。

在好奇心驱使下,我们也不计路程的长短了,请他赶快带我们上山。

朱克栋边走边向我们介绍道:“永堌镇,古称厥崮,汉属梧国属地,位于安徽省北部,东靠AAAA级国家景区皇藏峪,与本县白土镇和庄里镇毗邻,南与淮北市接壤,西与本县丁里镇为邻,北接本县龙城镇。永堌行政村位于南北走向的夹山套西出口处,自古就是是东西向官道的关口。”

他手指官山脚下的水库说,这个水库就位于永堌夹山套中央,原名叫花果湖,现叫永堌水库,是上个世纪60年代,时任安徽省省委书记郭宏杰主持修建的。蓄水面积15.2平方千米,防洪库容160万立方米,兴修库容240万平方米,坝顶高度56.2米,最长的西岸坝高18米,坝长732米,溢洪道设计每秒流量23.8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3500亩。

我们在官山的半山腰上,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观赏永堌水库,如同一面硕大的明镜,镶嵌在官山、凤山、铙跋山三山怀抱之中,湖水清澈,倒映村舍山影,东西两面山脊上的风车倒映水库水底旋转搅动,若蛟龙戏水。水面上白雾蒸腾,在夕阳的照耀下幻化为缕缕紫气,弥散于四周山坡的松柏从中,云蒸霞蔚,煞是好看。

接着朱克栋又向我们介绍说:永堌镇地理环境独特,历史悠久,有很多自然、人文景观。这里曾出土生活在两亿三千多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并有孔夫子寄宿处、刘邦观景处 、老人松、桃花峪山庄、救驾沟等胜景。桃花峪山庄是宋代郑子明三打陶三春故事的发生地;救驾沟是郑子明救赵匡胤的地方,因赵匡胤后来是北宋的第一代皇帝,所以后人称它为救驾沟。

我们是从下午3点开始上的山,爬了近1个小时才爬到朱克栋说的陡坡处。缓坡与陡坡的地貌泾渭分明。缓坡有近3千米长,松柏树林覆盖整个缓坡,松柏树丛间长满生有荆棘的灌木,灌木的枝条相互交接着、缠绕着,掩盖着山石,石隙间长满荒草,覆盖着山石与坑洼。我们爬过的这段缓坡又是没有人走过的,山石风化的厉害,碎石打滑,灌木带刺,看似平坦的草面,一脚踩下去,却是坑洼,稍不注意就会让荆棘扎破,留下一道细长的血痕,或摔个趔趄。陡坡的地貌是由一块块青黑色的巨大岩石叠加在一起的,坡面高低不平,巨大的岩石形态各异,由于没有植被覆盖,益发显得突兀狰狞。

由于陡坡过于险峻,有两位结伴的好友不肯涉险,止步而下。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宋代散文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的一段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他们的下山,更激起我“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心。于是,我和另一位好友在朱克栋带领下,毅然爬向陡坡。

陡坡长约1千米,虽然坡陡石险,但重叠的石块可供攀登,比缓坡好爬的多,我们只用了不到30分钟的时间就爬过这段陡坡,登上官山峰顶。

站在峰顶望官山山脊,怪石嶙峋,峰峦叠嶂,逶迤东南;威武的风车昂首挺立在山脊上,连成一线,接青天、搅白云,形成一道美丽风景线。

我们在朱克栋的引导下,从峰顶沿着几乎是直上直下的峭壁,牵着树枝、抠着石缝向下攀爬10米左右,到达石洞东面一面较为平坦的巨石上,由此贴着悬崖西行5、6米,来到洞口。洞口隐藏于陡峭的崖壁下,洞口周边的石缝里长满灌木和荒草,前面有约2平方米的平地。洞口东面陡峭的石壁下有一面青石,上有人工开凿的一方四壁梯形的石坑,像是作为蓄水之用。洞口被巨大的峭壁和荒草遮蔽,无论是从山下,还是从洞口附近看,都无法看到洞口。站在洞口前的平地上看石洞,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洞口位于峭壁处,高度约在4米左右,其形状很像母亲分娩胎儿的地方,无怪当地人称它为人母洞、仙女洞。从洞口进入,内部形成洞套洞的局面,大洞面积约七、八平方米,高约四、五米左右。洞中岩壁四周光滑,洞口两侧的石壁被人工凿成石碑形状。洞中上下部分各有两个小洞,其中一个洞口狭窄,内部光线黑暗,深不可测。更为神奇的是,两个小洞中的一个小洞的洞口也像母亲分娩胎儿的地方。据说官山洞古时曾有人居住。

这官山洞,正如一位游客赋诗所赞:“永堌官山藏奇,突兀嶙峋山脊。巅峰巨石耸立,半空重叠峭壁。陡崖石洞怪异,悬挂监顶险地。洞口人母形似,周边草木掩体。猿猴攀览累泣,山鸡欲住愁飞。 险远罕至人迹,无限风光旖旎。喟叹自然神秘,难猜造化生机?”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从这陡峭没有山路的山上下山,碎石滑、枯草也滑。我们为贪图走好路,走向运送风车上山的山道下山。谁知,这条道路是顺着山势向西北方向逶迤而下,不是我们车停的方向。冬日天短,我们下山时太阳尚未落山,走着走着天就全黑下来。我们走到半山腰发现方向不对,又折向西南。由于天太黑,还没有路径,我们在半山腰的山坳里迷了向,忽左忽右,忽前忽后,一手牵着树枝,一手扶着山石,忽而躬身,忽而蹲下,一步一挪转了几个圈子,也没能找到上山时的路。打开手机导航,信号又不好。正当我们无奈恐惧之时,幸好先下山的两个好友打开车灯向山上给我们发信号,并呼喊我们。

我们是5点下的山,直到晚上8点才到山底。这次游历让我亲身体会到披荆斩棘、险象环生的真正意义;也深切领会到“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感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