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昕的头像

陈昕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2/24
分享

“灰色歌谣”流行的警示

时下,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校园里流行的“灰色歌谣”,不仅内容低俗消极,荣辱观颠倒,而且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它的流行,腐蚀、麻醉着青少年的灵魂,十分不利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值得教育工作者警惕。

那么,“灰色歌谣”为什么能在中小学校园中流行,并为青少年热衷传唱呢?

首先,歌谣,文字简约,篇幅短小;内容单一,浅显易懂;押韵合辙,朗朗上口;易记易背,便于口耳相传,属于大众文化,深受青少年喜爱。其次,一则由于校园健康的歌谣太少,满足不了青少年的文化需要;二则因为健康的歌谣过于严肃,理多情少,不如灰色歌谣幽默活波;再则因为学校文化生活单调,学生学习负担偏重,学生借助编写、传唱“灰色歌谣”抒发不满、宣泄情绪。于是,“灰色歌谣”就乘虚而入,并在青少年中广为传唱。

现在,校园里流行的“灰色歌谣”多为学生集集体的智慧自编,以供自娱自乐所需。有两类,一类是学生编撰的,一类是学生改写的古诗词或流行歌词。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和思想认识的限制,看社会,看人生,看问题,往往以偏概全,无论是自编的歌谣,还是改写的歌谣,多是“趣味”有余,“健康”不足,它们的流行不仅不利于学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还导致学生思想滑坡,诱发其犯罪。

例如,学生自编的厌倦考试的歌谣:“厌考:以考促学说得好,学生厌考谁知道?周考月考期中考,考垮了身体,烤焦了脑;班考校考县乡考,考没了自尊,考成油条。再考咱就白卷交,叫你教师没绩效。”还有学生自编诉说上学辛苦的歌谣:“嗜睡:上学苦,上学累,上学不能提早睡。觉不足,课堂睡,教师拧耳醒醒神。神不清,接着睡,从此教师不过问,放任自由随便混。” 还有些学生因受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而厌学,自编《读书何用》诉说“读书无用”: “学生厌学,教师批评。 学生反驳,读书何用? 学位再高,也是打工。 读书辛苦,耗时费功。 弃学同龄,定居北京。 有车有房,混迹上层。 百无一用,莫过书生。 循规蹈矩,四稳八平。 活在书中,厌倦劳动。 文盲脑空,做事果勇。 发家致富,钻窟打洞。 活在现实,多方经营。 读书何用?越读越穷。 古往今来,官富士穷。 放眼世界,商富民穷。 三教九流,教师最穷。”

再如,学生根据古诗词改写的诉说渴望走向自然的歌谣:“逍遥游:旷课逃学逍遥游,青山绿水看个够。眼望白鹭上青天,耳听黄鹂鸣翠柳。足踏西岭千秋雪,手推东吴万里船。无忧无虑好自由,强似在校挨批斗。” 还有学生改写闹课堂的歌谣:“如梦令:昨夜饮酒过度, 误入校园深处, 教师逼我读书, 惊起同学叫苦。”还有展示住宿条件差的歌谣:“春晓: 春天不洗澡, 夜夜蚊子咬, 半夜一翻身, 不知死多少。”另有一些内容低级下流的“灰色歌谣”,在此就不予列举。

“灰色歌谣”流行校园的现实,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们高度关注与反思,一方面要反思反思我们的管理制度与方法是否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反思反思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理念、模式是否同青少年的学习、认知规律相一致。同时,我们还要反思反思是否落实了国家的减负要求,实施的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