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运和的头像

陈运和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1811/16
分享

白岭街﹒赵李桥﹒张仕华(原创)

 

   一个人一生会遇见许多人与事,有的印象深刻,有的不久即忘。随着时间不断流逝而岁月正常衰老,自然规律必定如此:人,成了故人;事,化为故事。偶见相识者提起,仍久活在口中、话里;有时握着笔记叙,还跳跃在纸上、书页……

   白岭,当地上岁数人爱称修水县西乡,如今年纪轻者知晓赣西北小镇。一条小街狭窄而不长,不超过200米。且上街地势高些,下街地势较低,只有几家小店,其余尽是居民户。区工委在下街头,所辖10多个公社。一所白岭初级中学连同完小,挤在离小街1、2里路由水田与山坡包围的吴家老屋内……我在此艰苦任敎4年,脑畔刻有不尽的那故人、那故事以及至少有一幢挡风遮雨而历经约数百寒暑的那破旧故处。

   一个“右派”的儿子,在那不讲高考成绩只凭家庭背景的极“左”岁月里徘徊……一旦决心弃工改文,好不容易才进了一所跟自己理想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新办大学。毕业后,由九江直接分配到白岭。在中学敎语文、历史,那还是1961年9月的事。20岁的城市小伙,独自在农村中学很艰苦、寂寞……空余时,常上小街走走看看,来回一趟不要10分钟。一位家在白岭街上而穿着得体的漂亮女孩,很引人注目。当地称女孩为“姑娌”,我感到好像是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过了两年,我送走初三(1)班毕业学生,又从初一教起。小街上那熟悉脸蛋、亮眼“姑娌”正好编入我的班,才知道她叫“张仕华”。这女孩属走读生,乖巧懂事,讨人喜欢。至少,我这个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如此认为。俩人接触多些,并没过线。全校老师数我小,20出头,上课外就是写诗或打篮球。张仕华才15、6岁,小女孩更不会想得很远。老教导主任或许听见什么,悄悄给张仕华换了个班。我晓得并没说话,心中有点气!“文革”前,我被上级调入县城剧团;不久,她升学就读去都昌卫校。关系中断了,甚至不知对方在哪?但,有时我仍会想张仕华……

   1968年初,我偶然在修水县城街上遇见张仕华,俩人交谈了许久……于是,修水与都昌之间,信笺展翅来回飞翔,有情感的高度诗的高度。随着时间推移,完全有提升的可能。称呼开始由老师改为直写名字,但1968年10月跟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一声号召落户农村,我有些灰心丧气!前途在哪?我不知道。听说,一年后取消国家干部待遇,吃农业粮。于是,与张仕华的信件渐逐少啦!已至于没劲再写什么,也没问对方毕业去何处?就这样,彼此失掉联系,10个月后自己又被剧团借调回城里,照样没拚命寻找她。几年后,开始意识到此事责任在我,自己年轻大点又是男人,不主动怪谁?再想想,别人可能结婚了。

   后来,我调到上饶工作。白岭与修水的10几年泛黄的记忆,人生年轻时那极其美好的一些往事,常在心上不时复活,真是说怪然而也真不怪的一种现象!?当我快离开修水那座交通十分不便的县城之前,当我白岭采风在三千岭遇车祸死里逃生之后,我到全丰公社一家小店巧见以前白岭中学教过的余淑英同学。偶尔提起三千岭车祸,竟然她父亲同我一次灾难中烧死。进一步闲扯,才打听到张仕华结婚后家在湖北赵李桥。但具体工作单位依然不知,卫校毕业可能会在医院吧?!上世纪80年代末的某日,一时心血来潮,我寄了一册拙著诗集至湖北赵李桥医院,却石沉大海没声响。

   历史转入二十一世纪初的一个10月,我由上饶出发故地重游修水县与渣津,白岭。妻子陪我同行属首次,颇有新鲜感。在改革巨变的白岭街一家旅社住了两晚,找到张仕华家旧址紧闭着门我仍认得,不过再没那熟悉的女孩身影在这儿进出。白岭中学早已变为修水五中,老屋拆除新楼林立。苍老的白岭街犹如人体,下半身变得強健无比,两边店铺热闹极了。而上半身即张仕华原先住处,一切仍是清瘦的老模样。靠别人指点,我找着张仕华在白岭街工作的40多岁弟弟--远久以前,张仕华抱其弟照料的小时形象至今仍在我脑海闪现。于是,我晓得了张仕华家的住址跟电话。决定不走回头路,坐大巴到湖北通城麦市镇,玩了一会转车通城。县作家协会扬主席也是写诗的,是县敎育局长兼职,听手下人一说便赶来陪我吃了一歺午饭,热情!晚上赶到赤壁市住,去三国火烧赤壁遗址参观足足半天多。回市区与赵李桥方面联系了一下,张仕华一接电话,反应仿佛很迅速,马上问了问情况。一刹那,彼此都很激动,觉得双方没遗忘,当然她更突然!我表示明天一早坐汽车,那一夜仕华肯定没睡好。

   赵李桥为赤壁市下属一个镇,很近。我俩一早坐汽车很快就驶进目的地,并直接找到砖茶厂办公室,跟担任副厂长的张仕华丈夫见了面。主人即把来客领至自家住处,刚坐下一会,张仕华未接到我俩又匆忙跑回家,进门一头是汗-一啊,转眼分别那么多年了!就如此再度会面,在这样的岁月,在这样的场合!我俩在张仕华家住了一夜,仕华夫妇也接待够热情啦!赵李桥砖茶厂是咸宁地区大厂,产品主要推销内蒙等地。张仕华虽然学医,却一直厂里子弟学校敎书。仕华跟我谈了许多家事,厂事,有关学校事。她丈夫三顿都忙于烧菜,而仕华陪我俩聊天或逛街。仕华还兴奋对邻居说:"这是我中学老师,离开学校30多年来的第一位老师!"第二天去长沙,妻子在买火车票而仕华却不让,讲:"我给自己的哥哥买一次票都不行吗?"

   回上饶不久,我写了首诗标题为《远与近》,副题为"遥寄昔日学生张仕华"。全诗如下:

 

   隔开三十个春秋的记忆

   记忆仍年轻,我仍牢记着你

 

   幕阜山下的小镇,地图上难寻得见

   赣鄂交界的白岭,方位却锁定心底

 

   多少年后,偶尔相遇

   仅有的一条老街述说你家过去

 

   还认得出旧居店铺的皱纹纵横

   还认得出遥远往事的坎坷弯曲

 

   想当年,一个站讲台,一个坐课桌

   师生情谊在一所农村中学四季泛绿

 

   而此刻,一个家湖北,一个住江西

   峥嵘岁月在彼此胸间像幕阜山般耸立

 

   人世与緣分,并非系在赵李桥头

   历史与现实,并非系在今之赤壁

 

   到赵李桥没看见真正的桥

   真正的桥曾高筑于长久的思念里

 

                            2003.1.30.

 

   此首怀旧诗,写完后抄上寄给张仕华。不久,仕华有来信或打长话。仕华夫妇为儿子开连锁书店之事,分别在电话有所托附,我也答应了。咸宁供销社一位副主任带她儿子到上饶找我,我与妻子亲自陪同赴广丰县帮助办好了手续。逢年过节,有所问候或寄贺年片,一切都十分正常过日子与延续友情。不料,2003年12月31日晚,张仕华丈夫接着贺年片后给我打来一个震惊电话:"张仕华已于10月17日清晨发现自杀了!至今,不知什么原因?屋內翻遍了,也没留下遗书或字条!"

   顿时,头顶似遭九天雷电猛轰!我忙告诉身边妻子,总觉得仕华夫妇关系还不错,不可能走上绝路。听上次她儿子在上饶告诉:"妈妈身体不行。"要不,得了抑郁症?我常想,妻子也认为。50岁过一点就走啦,的确可惜!中国词典有个"红颜薄命"呀,我真不敢联系说出来!张仕华之死永远是个谜,她丈夫绐我打的几次长话也似乎讲不清楚,后来讨了位下岗女工又成新家。我仍然怀念昔日学生,有诗《悼念张仕华》为证:

 

   真没感到的突变

   更没想着的事件

 

   你为什么选择自杀

   你为什么永别人间

 

   姗姗来迟的死汛

   引我又忆起从前

 

   分手三十多个寒暑后

   我才知你确凿的地点

 

   难得的一次会面

   难得的一封衷言

 

   师生情谊尚未泛黄

   兄妹话题并非遥远

 

   说不尽,坐在一屋的聊天

   道不完,曾在一校的思恋

 

   五十出头称不上暮年

    隔开两个省来往不算难

 

   我还盼再见

   你也吐心愿

 

   结局,却属猜不透的谜

   消失,却属挺熟悉的脸

 

   一帧昔日可爱的少女照片

   你让我永携带身边

 

   一张重逢抢拍的交谈场景

   我为你印洗百般挂牵

 

   如今,一切都不复存在啦

   只有诗,仍记录长长的怀念

 

   不断痴情追赶张仕华的身影

   痴情寻回张仕华的容颜

 

                        2003.12.31.写于接张仕华亲属长话之后

 

 

   前者发表在《当代作家诗人群雕》(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5月版)一书中,逝者事先读过初稿;后者发表在《中国实力作家一千家 卷一》(中国国际出版社2004年7月版)一书中,看来只能天上阅读。一次长话听张仕华儿子在湖南岳阳说,他母亲的墓已从赵李桥迁到岳阳。我想,该去看看张仕华安息地点啰,趁现在人还走得动!为此,以此文祭奠远行10年的张仕华……

 

                                           2012.8.2--8.12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